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橋遺址

鎖定
董橋遺址,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嫘祖鎮呂店鄉董橋村東南緩坡崗地上,面積約48萬平方米,是黃帝正妃嫘祖的故里,是新石器時代遺址。 [5] 
2006年6月,調查發現董橋遺址是一處以仰韶文化為主,兼有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東周文化和漢文化的多種考古文化共存的綜合性、多層次的古聚落遺址。這裏的仰韶文化是以泥質紅陶與泥質薑黃陶為主,但前者比例略大後者,夾砂紅陶次之,夾砂薑黃陶再次之,夾砂灰陶極少,夾砂陶砂粒與蚌料裸露於器壁而鮮明,泥質陶土多經淘洗而細膩,有少量紅衣陶和少量的外壁為紅色,內壁為灰色陶,多用於缽、碗諸器。董橋遺址對研究仰韶文化及炎黃時代炎黃文化分佈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5-6] 
2013年5月,董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董橋遺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嫘祖鎮呂店鄉董橋村東南緩坡崗地上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48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283-1-283

董橋遺址歷史沿革

2006年6月,西平縣炎黃文化研究會,西平縣文化局等有關單位,對董橋遺址作了初步調查。 [2] 

董橋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董橋遺址 董橋遺址
董橋遺址,是一處以仰韶文化為主,兼有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東周文化和漢文化的多種考古文化共存的綜合性、多層次的古聚落遺址。從歷史文獻記載與遺址中出土造物來看,此處是古呂墟,即西陵氏族所在地,也是黃帝正妃嫘祖的誕生地。遺址遺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600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5米。 [2]  [6] 
地理環境
董橋遺址,位於西平縣呂店鄉董橋村東南部,東鄰孫莊,北依西(平)出(山)公路,西、南兩面有淮河的四級支流西草河從遺址西北環而折向東南,為洪河支流。河道寬15~50米不等,深2~5米不等。海拔70米左右,北緯33°22′,東徑113°45′。東距西平縣城27千米,西距鄉政府所在地呂店3千米。遺址向西約10餘千米是伏牛山餘脈,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為山前沖積扇的東沿,北接師靈崗。師靈崗是舞陽崗向東的延續部分。其南面接蘆廟以南坡崗山地。南北兩面崗地高差均5~20米,其間為洪河上游,北有西草河、小洪河,南有青銅河,棠溪河眾支流,水源充沛。再向西約10餘千米是舞陽縣和舞鋼區東部的丘嶺山地,海拔約200米左右。這樣的地形大勢形成舞鋼區山地,向東為海拔60米的沖積扇,直至呂店董橋一帶,遺址在平原與山前沖積扇的交匯處,北有師靈崗,南有蘆廟以南山前崗地,形成鉗形地勢,董橋遺址正位於鉗形口內側的中心部位,屬河旁的第一、二級台地,地質屬第四系全新統。土壤為棕褐色重亞砂土,黏性較大,宜於保墒,有利於早期旱地農業的耕作和便於遠古人類的生存。 [6] 
遺址年代上限與文化因素
董橋遺址中的仰韶文化是其最早的考古學文化,也是中國古代新石器時代中期原始氏族社會逐步走向繁榮的物質文化。董橋仰韶文化部分早期遺物的年代,其上限不會超出距今6800年左右,其下限不會晚於距今6400年左右。董橋遺址雖位於淮河流域北部地區,其仰韶文化仍保持中原仰韶文化的特徵,與石固裴李崗文化晚期關係密切。裴李崗文化末期與仰韶文化發展的歷史階段大致處於炎黃時代。董橋遺址的仰韶文化早期當屬於炎黃時代的早期,這一歷史階段西平遠古人類已開始定居生活,氏族集團業已形成。與歷史傳説相對應,史前時期為西平西陵氏嫘姓國。 [2]  [6] 

董橋遺址文物遺存

繩紋瓦片 繩紋瓦片
董橋遺址仰韶文化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也有夾砂灰陶,紅衣泥質陶,夾砂陶中多摻有蚌料。器表為素面,少量凹弦紋,紅色彩帶紋等。採集的器物從器形上看有鼎、罐、盆、缽、碗、杯等;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錘、石杵、砍砸器、陶紡輪、帶穿陶球等。龍山文化以黑陶為主,灰陶次之,主要有籃紋和繩紋。採集的器物標本有鼎、罐、缽、器蓋等。二里頭文化遺物較少,以泥質灰陶為主,紋飾以繩紋為多。東周文化,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陶色以灰陶為主,紅陶次之,也有黑陶,紋飾以素面為主。繩紋次之,另有弦紋、模印、附加堆紋等。器形有鼎、鬲、罐、盤、豆、器蓋、甕、盂、缽、碗、板瓦等。漢文化以泥質灰陶為主,紋飾以繩紋為多,另有弦紋、布紋等,採集標本器形有罐、盆、板瓦、筒瓦等。 [2]  [5]  [6] 

董橋遺址歷史文化

嫘祖
嫘祖像 嫘祖像
《史記》中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發明人工植桑養蠶的人,首倡文明婚姻禮俗,和黃帝一道開創了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同時,她“以勞定國”“以死勤事”,以一個女政治家的角色輔佐黃帝定鼎中原、統一華夏,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女祖”。 [3]  [4] 
文化活動
2007年11月12日,在西平縣隆重舉行“中國嫘祖文化之鄉”和“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授牌慶典。 [3]  [4] 
紀念嫘祖 紀念嫘祖
2008年4月4日(農曆二月二十八,清明節)上午,在西平縣體育場舉辦戊子年嫘祖故里祭祖大典,此次祭典為縣級舉辦首屆祭祖大典,並確定每年農曆三月初六媒祖誕辰日舉行祭祖大典活動。 [3]  [4] 

董橋遺址研究價值

董橋遺址對研究豫南地區乃至整個準河流域上游區域內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文化的繼承關係及發展序列,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5] 

董橋遺址保護措施

董橋遺址遺址碑簡介 董橋遺址遺址碑簡介
2013年5月,董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董橋遺址旅遊信息

董橋遺址地理位置

董橋遺址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嫘祖鎮呂店鄉董橋村東南緩坡崗地上。

董橋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董橋遺址,路程約26.5千米,用時45分鐘。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06-16]
  • 2.    孫書傑.天下之中 駐馬店[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22.
  • 3.    西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西平年鑑 2007 2008[M]: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30.
  • 4.    李奕仁.神州絲路行 中國蠶桑絲綢歷史文化研究札記 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21.
  • 5.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編輯室.河南省文物志二稿 上[M]: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編輯室,2007:51.
  • 6.    馬世之.馬世之學術文集[M]:大象出版社,2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