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振

(湖北襄陽籍烈士)

鎖定
董振(1903-1927) 又名董連生,字興國,湖北襄陽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襄陽縣農民協會主席。 [1]  1927年5月17日,董振被張聯升下令槍殺於襄陽城西門外,時年24歲。 [1] 

董振生平事蹟

1914年,董振跟隨叔父董曦轡在樊城鴻文書院生活學習。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襄陽學界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樊城鴻文中學與湖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鹿門中學、縣立高等小學等進步學生組成學生聯合會,組織遊行示威聲援北京的學生運動。董振積極參加上書請願、遊行集會、抵制日貨等活動。
1924年春,在湖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爆發了一場震驚鄂北的學生運動,史稱二師學潮。董振等鴻文中學的進步師生積極聲援,支持二師學生反對封建學閥和反動校長的鬥爭,後被學校開除轉入湖北省立第十中學就讀。
1925年,上海發生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激起了全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董振等人在共產黨人謝遠定的指導下,成立學生聯合會,組織學生們採取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遊行演講等方式,揭露帝國主義分子殘殺中國工人的罪行,號召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店員罷市,抵制英、日等國的“仇貨”,聲援五卅運動。董振任“國貨維持會”負責人。同年10月,董振等人經謝遠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昌,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在革命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北洋軍閥、襄鄖鎮守使張聯升被迫歸順國民政府,受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九師。張聯升易幟後,鄂北革命形勢空前高漲,大大推動了襄陽地區工農運動的開展。此時,回到家鄉鄧城的董振,廣泛發動羣眾,開辦農民夜校,大力發展黨團組織。同年10月,董振在鄧城建立了中共鄧城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
1927年4月11日,襄陽縣農民協會成立,董振當選為主席。此時,全縣區、鄉農協組織都已基本建立,會員發展到12萬餘人。襄陽地區農民協會的普遍建立,有力地推動了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廣大農民羣眾的政治覺悟有了很大提升,提出了“一切權力歸農會”的革命口號。 [1] 

董振壯烈犧牲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董振組織襄陽縣農協於4月24日召開了全縣各區農協骨幹會員大會,會後組織3萬餘名農協會員在襄、樊兩城舉行遊行示威,聲討蔣介石的反革命罪行。此時,投機革命的鄂北軍閥張聯升緊步蔣介石後塵,公開叛變革命,四處搜捕、殺害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
同年4月26日,張聯升以“私自購買槍彈,擾亂地面”的罪名,將董振秘密逮捕。董振被捕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革命氣節。在此期間,黨組織展開了多方營救但均告失敗。5月17日,董振被張聯升下令槍殺於襄陽城西門外,時年24歲。 [1] 
參考資料
  • 1.    董振  .襄州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