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小宛

(明末秦淮八豔之一)

鎖定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蓮, [42]  別號青蓮女史, [43]  有“針神曲聖”之稱, [44]  南直隸蘇州(今江蘇蘇州)人。 [42]  董小宛是明末歌妓 [52]  、崑曲藝人、 [45]  清初女詩人, [42]  亦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 [45]  並位列於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 [46] 
董小宛出身蘇繡世家,少女時家道中落,成為歌妓。 [47]  [52]  她唯對明覆社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一見傾心,於是立志相嫁,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嫁與冒闢疆為妾, [48]  入冒府為“如夫人”。 [49]  董小宛能詩善畫,酷愛蘇州山水,遷居半塘,築竹籬茅舍吟詩彈琴,後又遊歷黃山西湖太湖 [42]  因躲避清軍,冒闢疆全家財產被洗劫一空,貧困如洗,董小宛仍不離不棄,想盡辦法勉力支撐家計。 [48]  冒闢疆一心研究學問,董小宛日夜為其查閲資料、抄寫文稿,自己也着手《奩豔》的編纂。由於日夜勞累,竟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於1651年病逝。 [42] 
董小宛名冠秦淮,才藝雙絕 [50]  ,主要作品有《仕女圖》《秋園雅興》《仿六如居士筆意》等, [48]  15歲時所畫的《彩蝶圖》,現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上有董小宛題詞,並有二方圖章印記,還有近人評價很高的題詩。 [51]  董小宛不但有詩書畫傳世,而且還有董餚、董糖等製作工藝流傳至今。與冒闢疆結合後,兩人情投意合,矢志不渝為世人所稱道。 [50] 
別    名
董小宛、宛君 [54] 
小宛、青蓮
青蓮女史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蘇州(今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623年
逝世日期
1651年
主要成就
發明虎皮肉和董糖
位列“中國古代六大美廚神”、“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中 [33] 
主要作品
《彩蝶圖》《孤山感逝圖》《秋園雅興》 [31-32] 
《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 [13] 
《奩豔》 [42] 
本    名
董白
丈    夫
冒襄

董小宛人物生平

董小宛大家閨秀

董小宛出生於蘇州城內的“董家繡莊”,“董家繡莊”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繡繡莊,因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一直興隆。董家是蘇繡世家,到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別看刺繡屬於工藝製造行業,可十分接近於繪畫藝術,所以董家還頗有幾分書香氣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滿腹經綸傳給了女兒。白氏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董白。小閨女不但模樣兒俊秀,腦子還十分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培養出一個才德俱全的姑娘。 [1] 

董小宛家道中落

這本是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在暑天患上了暴痢。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董家打擊得心神憔悴。一家人於是花了一筆錢,在半塘河濱築下了幽室,帶着女兒隱居其中,過一種與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繡莊的事則全委託夥計去掌管。
兩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淡淡流走了,此時已是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梟雄四起,天下陷入戰亂之中。到了崇禎九年,亂象已迫近蘇州,人們不由得惶惶不安,董家也打算關閉繡莊的生意,收回資金以備隨時逃難。誰知繡莊夥計一算帳,不但沒有銀兩剩餘,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帳。分明是夥計從中搗鬼,白氏又無法把握,又氣又急,最終病倒在牀。母親倒下,繡莊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猛地壓到了十五歲的董白身上,她彷彿從雲端跌入了冰窖,一時間無法睜開眼睛。
龐大的債務能拖則拖,母親的醫藥費用卻迫在眉睫。從小隱居世外的董白已養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哪裏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貸。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賣藝,改名小宛。 [2]  也跟張卯官、管五官、蘇崑生、張燕築學習過音樂、戲曲、歌唱 [53] 

董小宛名震秦淮

董小宛成為歌妓 [36]  ,很快就出了名,贏得了一些高潔之士的欣賞。董小宛因天姿巧慧,容貌娟妍,工書善畫,精曉食譜茶經,而“才色為一時之冠”。 [37]  精通音律的董小宛還嘗和反串小生的顧橫波合演《西樓記》《教子》 [58]  。之後小宛離開了秦淮的歌樓,回到蘇州。冒闢疆的《憶語》寫到小宛“厭薄紛華”,她因厭倦秦淮的喧囂而選擇遷居半塘。 [29]  小宛的母親依然躺在病牀上,離不開請醫吃藥,一些債主聽説小宛回了家,也紛紛上門催債,小宛無力應付,只好在自己的雙成館 [40]  中重為歌妓 [27]  。在半塘,董小宛醉心於山水之間,常受客人之邀,遊覽太湖西湖。此後兩年間,董小宛也隨錢謙益自杭州出發同遊黃山白嶽 [1]  [29]  錢謙益曾收董小宛為徒,並與柳如是一起帶她到黃山居住過,學詩學畫,成績斐然。 [55] 

董小宛結緣才子

冒闢疆最早從方以智那裏聽説秦淮歌妓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吳應箕侯方域也都向闢疆稱讚小宛。而小宛在名流宴集間,也常聽人説起冒闢疆,知道復社中有這樣一位負氣節而又風流自許的高名才子。 [3] 
二十九歲的冒闢疆來南京參加鄉試,特意前來拜訪董小宛,不料董小宛已經離開了南京。後來鄉試發榜,冒闢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孫山。他沒有失望,只是暗歎自己生不逢時,收拾了行裝,便轉往蘇州閒遊。在蘇州,冒闢疆一邊訪勝探幽,一邊打聽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在半塘賣藝,便又興致勃勃地專程拜訪。偏不湊巧,董小宛已受人之邀遊太湖去了。數次不遇,直到準備離開蘇州的前夕,沒抱多大希望地來到半塘,卻終於得以與她相晤。
這是一個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剛剛參加酒宴歸來,正微帶醉意斜倚在牀頭。見來了客人,她想掙扎着起身,無奈酒力未散,坐起來都有些搖晃。冒闢疆見狀忙勸她不必多禮,讓婢女在小宛牀頭擺了個坐凳,便在她身邊坐了下來。闢疆自我介紹後,小宛稱讚説:“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臉上果然露出欣喜的神色。闢疆沒想到一個歌妓竟然對他們這劻扶正義的行為大感興趣,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闢疆細打量小宛,見她素衣淡妝,眉清目爽。又見小宛此時雖醉意朦朧,嬌弱不堪,卻依然思路清晰,談吐不俗,縱談時局,頗有見地,覺得她與一般女子不同。憐惜伊人酒後神倦,冒闢疆坐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匆匆離去,就是這半個時辰的交談,已使他對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第二年春天,冒闢疆再到蘇州訪董小宛,卻又聽説她陪人遊覽西湖去了,他只好悻悻地回家。又一年他再訪半塘,又與董小宛擦肩而過。冒闢疆在好友許直的引薦下,與陳圓圓相識,並對其一見傾心。兩人甚至誓定芳約,無奈冒闢疆急需為身處戰亂中的父親奔走陳情,只能將這門親事暫且放下。可未曾料到,此一去竟成永別,陳圓圓終為豪強劫掠(1642)。 [29] 

董小宛定情冒襄

崇禎十五年,董小宛的母親去世,小宛又因受田弘遇搶奪佳麗的驚嚇,患了重病,閉門不出。正當冒襄因陳圓圓被掠而無比悔恨之時,卻在夜遊虎丘的途中偶遇董小宛。冒襄見小宛同樣遭受劫掠騷擾,正卧病在牀,寢食俱廢,於是滿懷同情地將她寬慰一番,並且説了自己幾次尋訪都吃了閉門羹的經過,董小宛露出一絲歉意和欣慰。見她病體虛弱,闢疆幾次提出早早歸去,小宛卻殷勤挽留,兩人直談到深夜才分手。冒襄的來訪,無疑讓她感到温暖,遂產生了以身相許的念頭。 [29] 
董小宛 董小宛
翌日,冒闢疆忍不住又僱舟來到小宛家,兩人並沒有約定,小宛卻笑盈盈地站在門外相迎,一夜之間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闢疆今天會來。小宛將冒闢疆迎進了屋,奉上茶,牽着他的手説:“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藥而癒,看來與公子定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她吩咐家人具辦酒菜,與闢疆在牀前對飲。冒闢疆此行還需到南京參加鄉試後再回家鄉,他與董小宛約好,一等鄉試結束,就馬上返回蘇州為她贖身,再相伴回到如皋 [4]  冒闢疆辭行,董小宛則靚裝鮮衣,登船相隨,由滸關至梁溪、毗陵、陽羨澄江,抵達北固,甚至還在金山上臨江起誓:“妾此身如江水東下,斷不復返吳門。” [29] 

董小宛相遇團聚

冒襄以委婉的方式拒絕了董小宛的心意,相約季夏鄉試之後再作商議。至六月冒襄抵家,董小宛讓她的父親先過江來,告知冒襄,董小宛返回吳門,百日茹素,杜門不出,只翹首等候她與冒襄的金陵偕行之約 [41]  。之後董小宛孤身買舟自蘇州出發,顛沛流離抵達南京,見到剛剛出闈的冒襄,細述“江行風波盜賊驚魂狀”,不免“聲色俱悽,求歸逾固”。 [29] 
八月十五中秋日,四方同社諸友劉履丁、陳梁、魏學濂李雯等人與冒襄置酒桃葉渡水閣,歌妓顧媚、李大娘也在座,大家都為董小宛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賦詩作畫表達祝福與鼓勵。至此,冒襄對待董小宛的態度才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開始着手嘗試為其解決債務纏身的困境,只是他委託劉履丁展開的調停工作未能獲得成功。《憶語》以“黃衫押衙,非君平、仙客所能自為”概述了當時的窘迫,寥寥數字,意義甚明。 [29] 
冒襄又考中副舉,請假回如皋,委託盟友劉履丁協助小宛回蘇州還債落籍。權勢劫掠的壓力加上經年累欠的債務,多方勢力輪番攪擾,因此小宛無法脱籍。董家欠下大筆債務需要小宛歸還,不料眾多債主存心敲詐,又被劉履丁的態度所激怒,竟挾持小宛去當人質。這時,錢謙益柳如是來遊蘇州。柳如是是董小宛當初在秦淮賣藝時的好姐妹,錢謙益也曾與小宛有過頗深的交情,他如今雖然免官閒居,但在江南一帶名望甚高。幸好錢謙益居中調停,三天內籌集三千金還清債務,又幫小宛贖身,邀請友好在虎丘餞行之後,由劉履丁護送小宛于歸冒襄。 [5]  [29]  [34] 

董小宛嫁入冒家

崇禎十五年(1642年)臘月董小宛抵達如皋,時年一十有九,小冒襄十三歲。董小宛初到如皋,並未住進位於集賢裏的冒家宅院,而是由冒襄的夫人蘇元芳為其置辦了一處別院。此間董小宛“卻管絃,洗鉛華,精學女紅”,過了四個月平靜安逸的日子,不禁發出“驟出萬頃火雲,得憩清涼界;回視五載風塵,如夢如獄”的感嘆。
大約是在崇禎十六年(1643)初夏,她才正式搬進冒家,由正室蘇氏迎歸冒家,居住在水繪園豔月樓中。《憶語》有云:“姬最愛月,每以身隨升沉為去住。夏納涼小苑,與幼兒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半榻小几,恆屢移以領月之四面。午夜歸閣,仍推窗延月於枕簟間。月去,復卷幔倚窗而望。”這是以月名樓的最好證明。 [29]  [34] 
董小宛畫像
董小宛畫像(8張)
小宛嫁入冒氏之門後,與冒家上下相處極其和諧。馬恭人(闢疆母)和蘇元芳(闢疆妻)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閒暇時,小宛與闢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鑑別金石。 [6]  冒家認為她“德行舉止,均非常人”。她侍候翁姑正室“服勞承旨,從無一言枘鑿”;與幼姑長姊“珍重相親,慈讓不遑”,課督冒襄二子作文,直到夜晚都不懈怠。小宛主持園中家計從來不留錙銖私蓄,也不為自己添置珠寶首飾。除忙碌於家務之外,冒襄吟誦或採摘經史,則由小宛捧硯為他記錄;小宛自己另備一冊,專摘抄有關閨閣之事,後在冒襄湊趣協助下編成《奩豔集》,借閲書稿的人均有讚語。小宛用絲絨粘貼扇面梅花圖,經後代才女發展成如皋貼絨畫;她為冒襄手製董糖,流傳至今已成為地方上的名優食品。兩人在水繪園中魚水交融,都認為這種“自得之樂,天壤間未之有也”。 [34] 
對於董小宛家居生活的細節描述,構成《憶語》中的核心篇章,主要包括侍親、編書、習字、作畫、制香、栽花、飲食等內容,她將早年習得的頗具藝術趣味的生活方式帶到冒襄身邊,令其受用不已。以至於冒襄後來每每想起這段經歷,都難以平復內心的傷感。 [29] 
小宛初進冒家,見董其昌仿鍾繇筆意為闢疆書寫的《月賦》,非常喜愛,着意臨摹。接着到處找鍾繇的字帖。後來覺得鍾繇的字體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輅表》將她推崇的關羽稱為賊將,便廢鍾帖而改學曹娥碑,每天幾千字,從不錯漏。 [7] 
小宛曾替闢疆給親戚朋友書寫小楷扇面,也為蘇元芳登記柴米油鹽的用項及銀錢出入。小宛畫的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到如皋後,她保持着對繪畫的特殊愛好,時時展玩新得長卷小軸或家中舊藏。後來逃難途中,仍把書畫藏品捆載起來,隨身帶走。 [8] 
董小宛進冒家也顯露了刺繡才藝,冒闢疆曾記述:“於女紅無所不嬌巧,錦繡工鮮。刺巾裾如蟣無痕,日可六幅,剪綵織字,縷金迴文,各厭其技,針神針絕,前無古人。” [35]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壺芥茶温淘米飯,再佐以一兩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闢疆卻喜歡甜食、海味和臘制熏製的食品。小宛為他製作的美食鮮潔可口,花樣繁多。她不僅在中間加上適量的食鹽和酸梅調味,還採漬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將花汁滲融到香露中。這樣製出的花露入口噴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鮮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無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獨獨是露凝香發。酒後,用白瓷杯盛出幾十種花露,不要説用口品嚐,單那五色浮動,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9] 

董小宛戰亂流離

甲申之變(1644)帶來的劫難,終將註定這對神仙眷侶的人生軌跡。當亡國之耗傳到江南,清兵入關南下,清軍肆虐無忌,如皋的形勢也急轉直下,困苦的生活終究激起民變,城內殺人如麻,無奈之中冒襄與董小宛只能侍奉雙親奔走避難。這次的逃難經歷最終因盜匪橫行而失敗,他們在散失了大部分家當與金錢之後,又重新回到瞭如皋,時間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3]  [29] 
八月中秋,冒襄前往南京。南京的局勢同樣不容樂觀,阮大鋮大肆搜捕東林復社成員,侯方域幾乎被抓,倉皇出逃;陳貞慧顧杲黃宗羲則被逮入錦衣衞鎮撫司。大金吾校尉班首馮本卿以及冒家以前的清客鄭廷奇每天勸説冒襄早日離開南京,然而他卻在桃葉渡一直住到年末。回如皋後,冒襄隨即攜全家流寓鹽官,時在甲申之冬。鹽官是冒襄至交死友陳梁的家鄉,陳維崧《中憲大夫嵩少冒公墓誌銘》雲:“時江淮盜賊蜂起,皋邑城外則灶户,而城內則中營,白晝殺人,縣門火日夜不絕。公度無可如何,則率家屬而依鹽官之陳梁以居。陳梁者,公子死友也。”所謂“江淮盜賊”,實為高傑亂軍,足見當時逃難的艱辛。 [29] 
董小宛插圖 董小宛插圖
戰亂過後,冒家輾轉回到劫後的家園,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着全家的生活。就在這節骨眼上,冒闢疆卻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瘧疾發作寒熱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闢疆幾乎沒有一刻能得安寧。為照顧他,董小宛把一張破草蓆攤在牀榻邊作為自己的卧牀,只要丈夫一有響動,馬上起身察看,惡寒發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裏;發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就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冒闢疆的病情終於好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彷彿也曾大病了一場。 [10] 
日子剛剛安穩不久,冒闢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藥煎湯,緊伴枕邊伺候了六十個晝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自己則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在照顧冒闢疆的過程中,婆婆和冒夫人幾次要將她替換下來,董小宛都不肯,説:“我能夠竭盡全力把公子服侍好了,那就是全家之福,我不算什麼,我縱然得病死了,也是雖死猶生。” [11] 

董小宛與世長辭

艱難的生活中,飲食難飽,董小宛的身體本已虛弱,又加上接連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闢疆病癒後,她卻病倒了。由於體質已極度虧虛,冒家多方請來名醫診治,終難湊效。
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走得是那樣安詳。 [12]  董小宛在臨終那天早晨還要求對長輩行年節大禮。
小宛去世冒襄哀慟至極,感覺不是小宛而是他自己死了。他葬小宛於園內影梅庵,旋作《影梅庵憶語》,洋洋二千四百言,哀思綿綿,緬懷無已。海內亦有二十七家致挽,為小宛韶年殀損而哀悼。 [34] 

董小宛主要作品

董小宛詩詞作品

董小宛詩《綠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 [21] 
董小宛詞《一柄象牙彩蝶》:獨坐楓林下,雲峯映落輝。松徑丹霞染,幽壑白雲歸。 [22] 
董小宛《與冒闢疆·事急投君險遭兇》:事急投君險遭兇,此生難期與君逢。腸雖已斷情未了,生不相從死相從。紅顏自古嗟薄命,青史誰人鑑曲衷。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做鬼雄。 [30] 
董小宛詩集:《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 [13] 

董小宛書畫作品

董小宛的畫
董小宛的畫(5張)
畫作:《彩蝶圖》 [31]  、《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仕女圖》、《秋園雅興》、《仿六如居士筆意》、《蘭花圖軸》等 [32] 

董小宛人物評價

董小宛總體評價

綜觀董小宛的一生,她是一位熱烈的愛國者,這是三百多年來,人們懷念她的原因。首先,她雖然出身卑微,卻關心國事。來往金陵、蘇州之時,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動的關鍵時刻,東林黨復社,強烈要求改革明末弊政,跟以閹黨餘孽阮大鋮為代表的大地主集團的鬥爭達到白熱化程度。董小宛與手帕姐妹顧橫波李湘真李香君柳如是等同情東林黨人,站在復社後期領袖陳貞慧侯方域冒襄方以智吳應箕黃宗羲等一邊,支持他們的正義行動。 [14] 
其次,在滿清貴族南下時,董小宛表現出很高的民族氣節。在逃難江南時,她耳聞目睹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大辟、嘉興剃髮等血腥暴行,對滿清統治集團的民族屠殺、民族侮辱政策十分痛恨。在鹽官城照料被驚嚇而病危的冒襄時説:“異日幸生還,當與君敝展萬有,逍遙物外,慎毋忘此際此語!”勸導冒襄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跟滿清貴族合作。董小宛的言行對冒襄本人一生義不降清影響很大。比起那些降清的“大丈夫”馮銼、王鐸金之俊等文臣,洪承疇吳三桂阮大鋮等武將,董小宛品格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14] 
再次,董小宛追求個性自由解放,嚮往主流,每到幽林遠壑,面對片石孤雲,則戀戀不捨。她的性格,似乎更適合當一個閨閣詩人,而不是一個歌妓 [36] 
從名妓到賢妾,董小宛一路坎坷,一路血淚,完成了這個轉變。清兵佔領南京後,秦淮八豔風流雲散。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出家修行,顧橫波龔鼎孳去了北京,鄭妥娘楊文聰殉難於貴州,陳圓圓被戰雲裹挾而去,與“紅顏薄命”的總結局比較而言,董小宛在個人愛情上雖只八年,艱辛歷盡,作為紅顏知己,為冒襄而憔悴,總還算是幸運一些了。 [15] 
董小宛才藝出眾,愛寫詩,十分認真刻苦,“意所欲得與意所未及,必控弦追箭以赴之”。她寫詩才情迅疾,如順治七年正月初二日讀到唐代七歲女子“所暖人異雁,不作一行歸”之句,悽然淚下,和成八絕,哀聲怨響,令人不堪卒讀。唯大多散失,輯錄困難。另外,她編的類書《倉豔》三卷,是研究歷代婦女生活的重要資料。 [14] 
在董小宛最後的日子裏,冒闢疆是否真正被她的柔情感動,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雖然在兩個人相處中,一直是冒闢疆居高臨下地看着董小宛。而其實,在是董小宛的心裏,冒闢疆也不過只是她為自己編織的一個絢麗愛情之夢的載體,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夢裏,並固執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浪漫愛情裏最幸福的女主角。名士與名妓在愛河裏的幸運旅程,雖然時日有限,已經是鳳毛麟角,很難得了。 [16] 

董小宛名家點評

黃虞稷曾寫詩悼念董小宛曰:“珊瑚枕薄透嫣紅,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關天末有哀鴻。半牀明月殘書伴,一室昏燈霧闔緘。最是夜清悽絕處,薄寒吹動茜紅衫。” [17] 
王士祿:“梅花亭子枕回波,滿酌黃滕細按歌。”
吳梅村在《題董白小像絕句八首》中寫道:“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恨殺南朝阮司馬,累儂夫婿病愁多。亂梳雲髻下高樓,盡室倉皇過渡頭,錮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 [14] 
吳梅村題董白小像:“鈿轂春澆鬥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 [59] 
顏光柞贊曰:“辛勤孤燈下,三複行役詩。”
陳允衡:“掃眉間閣筆,擊擊強裁詩。” [14] 

董小宛廚藝造詣

董小宛在美食上的造詣也很高,位列“中國古代六大美廚神”、“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中。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稱讚董小宛對廚藝有鑽研精神:“四方郇廚中一種偶異,即加訪求,而又以慧巧變化為之,莫不異妙。”
她在南京時虛心求教於名廚而推出的“魚(餘)肚(杜)白雞”便是一例。她求教於餘淡心、杜菜村、白仲三位名廚。曾有諧詩云:“餘子秦淮收女徒,杜生步武也效尤。白君又把尤來效,不道今日齊下鍋。”
她所著的《奩豔》中,所記錄的“菜譜”亦猶如“詩訣”。比如:“雨韭盤烹蛤,霜葵釜割鱔;生憎黃鯗賤,溺後白蝦鮮。”董小宛承襲了蘇州菜、南京菜的特點,選擇了經過霜打過的葵菜,並且幹藏四季備用。至於白蝦,雖屬南黃海一鮮,但要挑清明節氣所產的,生熗後淋上陳元酒,方能“腥中滲香”,還略帶黃鯗的酥脆。
小宛所烹製的菜餚不僅注重香、味等內在質量,也很重視成菜的外觀和顏色,哪怕是極普通的筍蕨、枸蒿蓉菊,或是鮮花、野菜,都能“芳旨盈席”。對於小宛的高妙廚藝,冒闢疆給予了盛讚。她對食品的製作亦有深入研究,精心而講究的製作過程絲毫不亞於繪製一幅書畫作品。董小宛婚後曾“自西湖遠遊於黃山白嶽之間”,既是旅行又是遊學,從各地飲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充實了自己,提高了烹飪技藝,也贏得了同時代的大文人錢謙益在詩詞中的高度評價:“珍餚品味千碗訣,巧奪天工萬鍾情。” [33] 

董小宛發明菜餚

董小宛發明董肉

小宛醃製的鹹菜能使黃者如蠟,綠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經她手都有一種異香絕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蝦如龍鬚,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一匕一臠,妙不可言。
小宛經常研究食譜,看到哪裏有奇異的風味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據介紹:人們常吃的虎皮肉,走油肉,就是她的發明,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東坡肉”相映成趣。《影梅庵憶語》中更詳細記載了董小宛製作桃膏、瓜膏,還有紅腐乳的方法。以及一些對飲食及泡製方法的評論。細搜起來並不會遜色隨園食單。 [18] 
虎皮肉,又稱跑油肉,因由董小宛所創,故名“董肉”。 [39]  清《崇川咫聞錄》中有載。《淮揚拾遺》中記述了民族英雄史可法對董肉的評價:“肥而不膩,鹹中滲甜,酒味馨香,虎皮縱橫。” [33] 

董小宛秦淮董糖

董糖 董糖
如皋市生產的董糖已有350多年曆史了,它原名為“秦淮董糖”,製作人便是董小宛。據清朝一本叫《崇川咫聞錄》的記載:“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
董小宛返回南京秦淮後,終日思念闢疆,特親自下廚,以精細白糖、褪殼芝麻、純淨飴糖加上等麪粉製成一種酥糖,從秦淮託人轉帶給如冒闢疆,以寄深情厚意。因小宛制的酥糖酥鬆香甜、入口易化、食後留香,疲倦喜食,故小宛常年製作,並以此糖饗客,饋贈親友,天長日久,商家仿作供市,稱作“董糖”。 [19] 
抗日戰爭前,坐落在如皋西大街、如皋最大的茶食店——“大麒麟閣”生產的董糖,就是使用“秦淮董糖”牌號。如皋生產的“水明樓”(董小宛當年居住的樓台、現闢作供遊人遊賞)牌號董糖,仍沿用當年小宛原有的配方。暢銷上海、北京、南京各城市。如皋籍台胞回鄉探親返台時,總要買上幾盒帶回台灣和家人共食或款待客人。

董小宛人物軼事

董小宛小宛詩情

月色如水,最為小宛所傾心。夏夜納涼,小宛喜歡與闢疆的兩個小孩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着月亮的升沉移動几榻。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窗户,讓月光徘徊於枕簟之間。月亮西去,她又捲起簾櫳,倚窗而望,戀戀不捨,反覆迴環地念誦李賀的詩句“月漉漉,波煙玉”。
小宛曾對闢疆説:“我書寫謝莊《月賦》,見古人厭晨歡,樂宵宴。這是因為夜之時逸,月之氣靜,碧海青天,霜縞冰靜,比起赤日紅塵,兩者有仙凡之別。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來以前,已呼呼大睡,沒有福氣消受桂華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當中,都愛領略這皎潔月色,仙路禪關也就在靜中打通。”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緻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20] 

董小宛愛菊葬花

小宛最愛晚菊。有個朋友送給冒闢疆幾盆名為“剪桃紅”的菊花,花繁而厚,葉碧如染,濃條婀娜。小宛見到“剪桃紅”,非常喜愛,特意將花放在牀邊。每天晚上,高燒綠燭,用白色屏風圍起三面,放一張小椅子在花間,調整好菊花,讓菊影具有參橫妙麗之態,然後身入花間,使人在菊中,菊與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畫。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後時刻,她還叫冒闢疆把“剪桃紅”搬到牀前給她看枝葉是否茂盛,可有蟲害。 [23] 
小宛和闢疆曾住嘉興海鹽水繪閣。她在南北湖畔雞籠山上面對暮春淒涼景緻,感嘆江河破碎,一家流離,淚葬殘花。今天的嘉興南北湖畔有個董小宛葬花處,《海鹽縣誌》亦有記載。多少年來,一直都是文客騷人的憑弔之地,甚至還有與此相關的詩文傳世。小宛葬花應當發生於順治二年(1645)的殘春時節。有人認為曹雪芹紅樓夢》中黛玉葬花改編自小宛葬花 [38]  [24]  [29] 

董小宛靜坐品香

董小宛和冒闢疆都喜歡靜坐品香,小宛最珍愛東莞人視為絕品的“女兒香”。她“隔紗燃香”,講究品香時的風味與情調 [56]  。董冒兩人就喜歡“靜坐香閣,細品名香”,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回憶了兩人寒夜焚香的情景 [57] 

董小宛人物爭議

董小宛鬼妾

為了邂禍,冒襄曾攜家至浙江鹽官,投奔友人,途中多次遇險;後他曾寫過這樣的詩句:“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歸”。“鬼妾”是誰呢?有人查出冒襄之妾除小宛外,蔡氏、董氏、吳氏均娶於離亂之後,一同逃難之妾只能是董小宛。 [27]  冒闢疆一生,19歲娶妻蘇氏,32歲得董小宛為妾,55歲娶蔡羅為妾,57歲娶金鑰為妾,68歲娶張氏為妾。因而在避難鹽官途中稱“姬”非董小宛莫屬。
事隔31年後,清康熙二十一年,已年逾古稀的冒闢疆還在《答和曹秋嶽先生相遇海陵寓館,別後寄贈十首原酌》中寫道:“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歸。”“秦海”是鹽官的別稱,至於“鬼妾”當指董小宛了,冒闢疆一生雖有一妻五妾,但“秦溪蒙難”時冒氏才34歲,身邊只有董小宛一妾,其餘4妾都是在他50歲以後納的。 [28] 

董小宛生死爭議

在冒襄的《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辭》中,明確記載董小宛的死亡時間為“辛卯獻歲二日”,即順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長期以來,有關董小宛之死的爭論始終都是文化史上的著名公案,相關論述眾多。除卻清朝大量涉及此事的詩文、筆記之外,僅就近現代的學者而言就有孟森陳寅恪黃侃、王夢阮、趙苕狂、顧啓等諸位先生。而歷代描寫、附會小宛生死之謎的小説、戲曲則更是為破解這一歷史謎團設置了重重障礙。
翻檢這些假説,大致可以區分為兩類:“病死説”與“劫掠説”。主張“病死説”的學者主要是孟森、顧啓兩位先生。陳寅恪早已明確指出董小宛並非董鄂妃,只是他也並不認同董小宛的“病死説”。陳寅恪認為冒襄詳述董小宛夢境的緣由,是在暗示劫掠的事實,或許是因為政治避諱,而只能以死代之。 [29] 

董小宛清宮疑案

《董小宛》 《董小宛》
清宮有四大疑案,第一個就是順治出家,據説順治出家是為了一個漢族女子——董小宛。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闢疆的小妾,據説冒闢疆因順治從他手中奪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絕,並寫下了一閡《金人捧露盤詞》,寄託悲思。
但疑案畢竟是疑案,真實的情況卻與之頗有出入。 [25] 
道光以後有人妄言小宛當年未死,被洪承疇計取,送入皇宮,以博帝歡,得順治寵愛,闢疆恐懼,謊稱小宛已死,其實董鄂妃即董小宛,全屬虛談。董小宛死時28歲,順治才14歲,小宛與闢疆崇尚氣節,誓死不肯降清。小宛厭惡宮廷的奢侈生活,何況滿漢不通婚,小宛無入宮邀寵之理。
近世編撰的《辭海》中明白地寫道:“董小宛(1624—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後為冒襄(闢疆)妾。清兵南下時,輾轉於離亂之間達九年,後因勞累過度而死。闢疆曾著《影梅庵憶語》,追憶他們的生活。有人説她為清順治帝寵妃,系由附會董鄂妃而來。”連《辭海》都為董小宛誤附會為董鄂妃的事實而寫明,可見這個歷史傳説是怎樣的廣泛和久遠。 [26] 
至於傳説順治因董小宛之死看破紅塵五台山出家更是謬傳。順治所忠愛的是董鄂妃也非董小宛。董鄂妃是武臣鄂碩之女,18歲入宮,而小宛19歲嫁闢疆。董鄂妃生得美慧異常,且端靜温柔,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8月冊為賢妃,12月進為貴妃。順治與她形影不離,賦詩作畫,研究佛法。順治十七年董鄂妃的兒子不滿百日夭折,她悲傷過度,不久也得病死去。順治帝追封她為端敬皇后,罷朝五日,治喪禮儀碑極隆重。 [4] 

董小宛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類型
年份
影視版本
演員
電影
1939年
1950年
1963年
1964年
2012年
電視劇
1974年
1987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2002年
2006年
2015年
歌仔戲
1993年
參考資料
  • 1.    李紅.國色天香:中國古代美女傳真:湖北長江出版集團,2008.1.:203-204
  • 2.    袁立言.中國經典故事 第十卷:金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687
  • 3.    何倩.一本書讀通中國未解之謎: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01.:140
  • 4.    趙玉君編著.歷史年輪上的女性足跡: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09.:207-208
  • 5.    趙玉君.歷史文化中的超級女性.: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04.:155
  • 6.    王宇.歷史的胭脂痕跡 觸摸歷史上命運多舛的紅顏背後: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9.:151
  • 7.    唐明著.香國紀 全綵典藏圖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8.:290
  • 8.    水色翡翠.只願君心似我心 歷代名伎的悲喜人生:現代出版社,2007.12.:194-195
  • 9.    周穎著.淚眼問花花不語.: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4.:128
  • 10.    王宇著.歷史的胭脂痕跡 觸摸歷史上命運多舛的紅顏背後: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9.:153
  • 11.    柳詠玉等著.歷史迷霧中的女人 歷代女傑傳奇:團結出版社,1996.09.:1298
  • 12.    翁翁編著.氣質與人生.: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03月第1版:209
  • 13.    林家治.壯觀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07.:352-355
  • 14.    顧啓. 董小宛和她的詩[J]. 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1):87-91.
  • 15.    楊聞宇. 三生有幸董小宛[J]. 絲綢之路,2007(5):64-66.
  • 16.    董小宛,吃下垃圾變成糖  .網易新聞.2007-10-19[引用日期2014-10-06]
  • 17.    林聯勇. 黃虞稷詩悼董小宛[J]. 炎黃縱橫,2008(9):60-61.
  • 18.    雅瑟,陳豔軍.中華民俗知識全知道: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11:157
  • 19.    周曉孟,沈智.國人必知的2300箇中華飲食文化常識:萬卷出版公司,2009.12:301
  • 20.    墨人.中國曆代名女之謎 (精品彩圖版).: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111
  • 21.    戴楠,許海傑.百家姓·千字文:西苑出版社,2010.09:80
  • 22.    張麗瑩.願得一人心 絕色紅顏的詩情與哀愁:中國畫報出版社,2012.08:182
  • 23.    沐欣編.向來痴·從此醉:古典詩詞中的金玉緣與木石盟:古吳軒出版社,2012.03:151
  • 24.    王劍冰.2011年中國精短美文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01:202
  • 25.    何倩編著.一本書讀通中國未解之謎: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01:141
  • 26.    嶽南.日暮皇陵 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記:商務印書館,2012.08:65
  • 27.    董小宛下落之謎  .人民網-江南時報.2005-12-18[引用日期2022-07-18]
  • 28.    董小宛魂歸何處(下)  .如皋日報雲報.2019-08-13[引用日期2022-07-18]
  • 29.    相識之初被冒闢疆婉拒的董小宛,何以成就傳奇愛情  .澎湃新聞.2015-06-07[引用日期2022-07-18]
  • 30.    與冒闢疆·事急投君險遭兇原文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2-07-18]
  • 31.    尋找董小宛畫作的收藏者劉季亮  .南通日報.2021-11-22[引用日期2022-07-18]
  • 32.    組圖:才高貌美有氣節 秦淮八豔生平及書畫作品--書畫  .人民網.2016-08-19[引用日期2022-07-18]
  • 33.    “美廚神”董小宛  .南報網-南京日報.2019-11-22[引用日期2022-07-18]
  • 34.    冒闢疆與董小宛的故事  .如皋文化館-如皋市級第二批.2019-07-26[引用日期2022-07-19]
  • 35.    冒闢疆.《影梅庵憶語》:“於女紅無所不嬌巧,錦繡工鮮。刺巾裾如蟣無痕,日可六幅,剪綵織字,縷金迴文,各厭其技,針神針絕,前無古人。”
  • 36.    金性堯.清宮玄機錄: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05:第97頁
  • 37.    冒襄董小宛遊金山及附説  .鎮江金山網.2018-06-08[引用日期2022-07-22]
  • 38.    三探小宛葬花碑  .如皋日報雲報[引用日期2022-11-28]
  • 39.    董肉  .南通史志網[引用日期2022-11-28]
  • 40.    冒襄·《影梅庵憶語》:是晚壹鬱。因與友覓舟去虎邱夜遊。明日,遣人之襄陽,便解維歸裏。舟過一橋,見小樓立水邊。偶詢遊人:“此何處?何人之居?”友以雙成館對。
  • 41.    冒襄·《影梅庵憶語》:至六月抵家,荊人對餘雲:“姬令其父先已過江來雲:‘姬返吳門,茹素不出,惟翹首聽金陵偕行之約。’”
  • 42.    董小宛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43.    田大文編.旅行隨筆[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27頁
  • 44.    吳蔚著.江寧織造上[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09.第622頁
  • 45.    王永敬主編,中國“崑曲學”研究課題系列崑劇志,下,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09,第850頁
  • 46.    張洪基主編.喻世趣文[M].2002.07.第47頁
  • 47.    曹正文著,古代文人幕後真相壺中書影,文匯出版社,2020.08,第250頁
  • 48.    組圖:才高貌美有氣節 秦淮八豔生平及書畫作品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5-31]
  • 49.    曹正文著,古代文人幕後真相壺中書影,文匯出版社,2020.08,第250頁
  • 50.    吳定中著,同趨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第245頁
  • 51.    徐元勇孫黃澍編著,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東南大學出版社,2019.03,第171頁
  • 52.    劉培林、張德義.秦淮歌妓董小宛: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4月:01
  • 53.    劉培林、張德義.秦淮歌妓董小宛: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4月:正文02
  • 54.    劉培林、張德義.秦淮歌妓董小宛: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4月:正文01
  • 55.    白槐.中華歷代名妓: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第188頁
  • 56.    揭秘:秦淮八絕之首董小宛從良以後的生活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4-02-01]
  • 57.    焚香居更靜,明代文人日常用香指南  .上海科普網—嘉定博物館[引用日期2024-02-01]
  • 58.    詩文索引 明 顧媚  .搜韻[引用日期2024-02-10]
  • 59.    詩文索引 清 董白(小宛)  .搜韻[引用日期2024-02-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