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葡萄天蛾

鎖定
葡萄天蛾(學名:Ampelophaga rubiginosa [3]  )是天蛾科葡萄天蛾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葡萄天蛾
拉丁學名
Ampelophaga rubiginosa
別    名
葡萄車天蛾
輪紋天蛾
葡萄紅線天蛾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鱗翅目
天蛾科
葡萄天蛾屬
葡萄天蛾
命名者及年代
Bremer & Grey, 1853

葡萄天蛾形態特徵

葡萄天蛾
葡萄天蛾(5張)
成蟲:體長45毫米左右、翅展90毫米左右,體肥大呈紡錘形,體翅茶褐色,背面色暗,腹面色淡,近土黃色。體背中央自前胸到腹端有1條灰白色縱線,複眼後至前翅基部有1條灰白色較寬的縱線。複眼球形較大,暗褐色。觸角短櫛齒狀,背側灰白色。前翅各橫線均為暗茶褐色,中橫線較寬,內橫線次之,外橫線較細呈波紋狀,前緣近頂角處有1暗色三角形斑,斑下接亞外緣線,亞外緣線呈波狀,較外橫線寬。後翅周緣棕褐色,中間大部分為黑褐色,緣毛色稍紅。翅中部和外部各有1條暗茶褐色橫線,翅展時前、後翅兩線相接,外側略呈波紋狀。
卵:球形、直徑1.5毫米左右,表面光滑。淡綠色,孵化前淡黃綠色。
葡萄天蛾蛹圖 葡萄天蛾蛹圖
幼蟲:老熟時體長80毫米左右,綠色,背面色較淡。體表布有橫條紋和黃色顆粒狀小點。頭部有兩對近於平行的黃白色縱線,分別於蜕裂線兩側和觸角之上,均達頭頂。胸足紅褐色,基部外側黑色,端部外側白色,基部上方各有1黃色斑點。前、中胸較細小,後胸和第一腹節較粗大。第八腹節背面中央具1錐狀尾角。胴部背面兩側(亞背線處)有1條縱線,第二腹節以前黃白色,其後白色,止於尾角兩側,前端與頭部頰區縱線相接。中胸至第七腹節兩側各有1條由前下方斜向後上方伸的黃白色線,與體背兩側之縱線相接。第一至七腹節背面前緣中央各有1深綠色小點,兩側各有1黃白色斜短線,於各腹節前半部,呈“八”字形。氣門9對,生於前胸和 1-8腹節,氣門片紅褐色。臀板邊緣淡黃色。化蛹前有的個體呈淡茶色。
葡萄天蛾幼蟲圖 葡萄天蛾幼蟲圖 [1]
蛹:體長49-55毫米,長紡錘形。初為綠色,逐漸背面呈棕褐色,腹面暗綠色。足和翅脈上出現黑點,斷續成線。頭頂有1卵圓形黑斑。氣門處為1黑褐色斑點。翅芽與後足等長,伸達第四腹節下緣。觸角稍短於前足端部。第八腹節背面中央有1圓痕(尾角遺痕)。臀棘黑褐色較尖。氣門橢圓形黑色,可見7對,位於2-8腹節兩側。
翅長45--50mm。體翅茶褐色;觸角背面黃色,腹面棕色;身體背面自前胸到腹部末端有灰白色縱線一條,腹面色淡呈紅褐色;前翅頂角較突出,各橫線都為暗茶褐色,以中線較粗而彎曲,外線較細波紋狀,近外緣有不明顯的棕褐色帶,頂角有較寬的三角形斑一個;後翅黑褐色,外緣及后角附近各有茶褐色橫帶一條,緣毛色稍紅;前翅及後翅反面紅褐色,各橫線黃褐色,前翅基半部黑灰色,外緣紅褐色。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鈎形突呈長指形;背兜筒形;顎形突指形,向上方伸出;陽莖基環圓,兩側骨片厚,囊形突很小;抱器平掌狀,端部鈍圓,佈滿密集的毛,在中部上方刺形抱器鱗,三至四排;抱器腹突臂狀,末端膨大,向上方略彎曲,上面有鈍、鋭交雜的小齒;陽莖端柱形,頂端有分叉的倒掛齒。
每年發生一代(北京)至三代(江西南昌),各地均以蛹在土下30-70mm深處過冬。一代成蟲6、7月間出現,三代成蟲分別在4—6月、6—7月和8—9月間出現。成蟲卵單產於寄主葉背面,卵圓形,粉綠色。 [2] 

葡萄天蛾生活習性

年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羽化;6月上中旬進入羽化盛期。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多在傍晚交配,交配後24~36小時產卵,多散產於嫩梢或葉背,每雌產卵 155~180粒,卵期6~8天。幼蟲白天靜止,夜晚取食葉片,受觸動時從口器中分泌出綠水,幼蟲期30~45天。7月中旬開始在葡萄架下入土化蛹,夏蛹具薄網狀膜,常與落葉黏附在一起,蛹期 15~18天。7月底8月初可見一代成蟲,8月上旬可見2代幼蟲為害,多與第一代幼蟲棍在一起,為害較嚴重時,常把葉片食光;進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蟲入土化蛹越冬。 [1] 

葡萄天蛾分佈範圍

分佈於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河南、陝西、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葡萄天蛾下級亞種

  • Ampelophaga rubiginosa lohita Kishida & Yano, 2001
  • Ampelophaga rubiginosa myosotis Kitching & Cadiou, 2000
  • Ampelophaga rubiginosa rubiginosa Bremer & Grey, 1853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