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葛城事件

鎖定
《葛城事件》是赤堀雅秋執導的劇情類電影,由三浦友和主演,南果步新井浩文田中麗奈共演,於2016年6月18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舞台劇,講述看似美滿的葛城家族在強勢父親葛城清的高壓下一步步走向崩壞,最終次子因犯下兇殘罪行而成為死囚的故事 [1] 
中文名
葛城事件
外文名
Katsuragi Jiken、Katsuragi Case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Phantom Film
製片地區
日本
導    演
赤堀雅秋
編    劇
赤堀雅秋
主    演
三浦友和
片    長
12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6年6月18日(日本)
對白語言
日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PG12
imdb編碼
tt5104332

葛城事件劇情簡介

《葛城事件》劇照
《葛城事件》劇照(5張)
葛城清三浦友和飾)繼承父輩開創的五金店,與美麗的妻子南果步飾)共同養育了兩個兒子,如願蓋成屬於自己的房子。他本以為自己構建了一個理想的家庭,然而,他的強硬態度在不知不覺間壓制並支配着家人們。長男阿保新井浩文飾)順從父親,但卻為人際關係所苦,也不敢説出自己被公司裁員的事實,終於走上絕路。而因為沒出息總被父親斥責的次男阿稔若葉龍也飾)某天突然暴走,釀成殺傷八人的無差別殺人案。阿稔被判死刑,而反對死刑制度的女子星野田中麗奈飾)與他在獄中結婚。她的出現揭開了葛城家崩壞的內幕 [2] 

葛城事件演職員表

葛城事件演員表

葛城事件職員表

製作人 小西啓介、西田圭吾、藤村惠子、金森保
原著 赤堀雅秋
導演 赤堀雅秋
副導演(助理) 茂木克仁
編劇 赤堀雅秋
攝影 月永雄太
配樂 窪田美奈
剪輯 堀善介
美術設計 林千奈
造型設計 淺野有紀
服裝設計 高橋さやか
燈光 藤井勇
錄音 菊池信之
佈景師 湊博之
展開
製作擔當
和氣俊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 

葛城事件角色介紹

  • 葛城清
    演員 三浦友和

    葛城家的一家之主,繼承了父輩留下五金店。既狂傲又暴躁,極度以自我為中心,他認為在家裏“父親”就是法律,家人必須默默遵從他這個父親的決定。對於敢違抗自己的人非打即罵。喜歡向經常光顧的飯館的店員發牢騷。愛好是到小酒吧一個人唱卡拉OK。

  • 葛城伸子
    演員 南果步

    葛城清的妻子。長年受丈夫控制,停止了自己思考。無原則地溺愛孩子,結果在育兒方面徹底失敗。在重重壓力下逐漸患上精神疾病。她雖是葛城清的受害者,但也可以説是令葛城家崩壞的人之一。

  • 葛城保
    演員 新井浩文

    葛城家的長子,從小就是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從好學校畢業後在不錯的企業上班,然後結婚生子,本應該擁有美滿人生,但他卻被公司裁員了。下一份工作沒有着落,他也不敢向家人説出失業的事,只好天天在公園裏打發時間。

  • 葛城稔
    演員 若葉龍也

    葛城家的次子,沒有固定工作,雖然嘴上説想成為聲優、想做番大事業,但結果還是成了一個宅在家裏的啃老族。他對暴躁的父親、對社會都充滿了仇恨,最終制造了多人死傷的無差別殺人案。

  • 星野順子
    演員 田中麗奈

    有一天突然出現在葛城清面前的女人,稱她與非親非故的阿稔在獄中結了婚。作為死刑制度的反對者,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大愛挽救阿稔。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2] 

葛城事件音樂原聲

片中歌曲
曲名
備註
《バラが咲いた》 [4] 
作詞、作曲:浜口庫之助
《3年目の浮気》 [5] 
作詞、作曲:佐佐木勉
電影原聲帶<br>
1.《Prelude No.1》
2.《Triste》
3.《Poesia》
4.《Divertimento No.1》
5.《Melancholia No.1》
6.《Arabesque》
7.《Hymn No.2》
8.《Intermezzo No.1》
9.《Elegia》
10.《Agitato》
11.《Divertimento No.2》
12.《Melancholia No.2》
13.《Prelude No.2》
14.《Nostalgia》
15.《Triste e Minuetto》
16.《Chiaroscuro》
17.《Intermezzo No.2》
18.《Hymn No.1》
作曲:窪田美奈
發行時間:2016年6月22日 [6] 

葛城事件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2016年
第8屆TAMA電影獎 [7] 
最佳男演員
三浦友和
最佳新人
若葉龍也
第41屆報知電影獎 [8] 
最佳男主角
三浦友和

葛城事件影片評價

該片涉及“家庭”但沒有“團圓”,主人公有“少年”卻不包含“向上”或者“夢想”。影片從佈景、影調到敍事、表演統統可以用“致鬱”二字概括。“人生極苦,人性極惡”,何須點點温情或笑意。這是它自始至終傳遞給觀眾的觀念,也是影片的情緒落點,這也成為很多人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該片不是隻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試圖深挖“惡果”釀成的過程。它的終極關懷是投向邊緣家庭,以及在暴力家庭中成長、備受冷遇的孩子們。“廢除死刑”的宏觀概念是改編成影片後加入的元素,但是在影片中並沒有展開篇幅多説兩句,只是被作為一個概念化的元素一筆帶過。追根溯源,“子不教父之過”才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也是整部影片最有看頭的地方。舞台劇導演轉投大銀幕,似乎都有通病,就是擺脱不了偏好使用固定機位的桎梏,儘管赤堀雅秋在敍事方面試圖打破舞台的侷限,選擇使用兩條時間線並行剪輯,但不得不説其鏡頭語言的表達能力仍稍顯不足,演員的調度方法看起來也是舞台劇表演味道 [9] (《看電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