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銘漢

鎖定
葉銘漢,1925年4月2日出生於上海,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主任。 [1]  [23] 
葉銘漢1949年畢業清華大學 [1]  ;1953年—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58年—1973年,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  ;1973年—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2]  ;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一室主任 [9]  ;1984年—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1988年—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4年—1996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副主任 [2]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1996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主任。 [2] 
葉銘漢從事粒子物理實驗、核方法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等研究。 [18] 
2024年4月2日,葉銘漢院士捐贈300萬元人民幣成立專門基金,以獎勵青年科研人員從事高能物理研究。 [41] 
中文名
葉銘漢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5年4月2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葉銘漢人物經歷

少年葉銘漢 少年葉銘漢
1925年4月2日,葉銘漢出生於上海。
1937年,畢業於上海薩賽坡小學。
1940年,從上海震旦大學附中(今上海市嚮明中學)初中部畢業,同年進入上海大同大學附中(今上海市大同中學)高中部。
1942年,轉入重慶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附中高中部。 [9] 
1944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土木系 [9]  ;4月,參加青年遠征軍,被編入中國駐印軍暫編汽車第一團。 [8-9] 
1946年5月,轉入清華大學理學院
1949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 [9] 
1950年—1953年,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1953年—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58年—1973年,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 
1964年,下鄉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1969年,在湖北潛江“五七幹校”參加勞動。 [12] 
1973年—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2] 
 1998年,攝於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所 1998年,攝於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所
197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 [9] 
1981年,在猶他大學做訪問教授。 [9] 
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一室主任。 [9] 
1984年—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8年—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89年—1990年,在日本高能物理學研究所做訪問教授。
1990年—1993年,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做訪問教授。
1994年—1996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副主任。 [2]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1996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主任。 [2] 

葉銘漢主要成就

葉銘漢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85年,葉銘漢(右一)與錢三強、張厚英合影 1985年,葉銘漢(右一)與錢三強、張厚英合影
20世紀50年代初,葉銘漢參加了中國第一台和第二台帶電粒子加速器(700仟伏和2.5兆伏靜電加速器)的研製。建成質子靜電加速器後,負責其運行和改進,率先在中國國內開展低能核物理實驗;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探測技術的研究。研製和發展了多種探測器:漂移室、閃爍計數器、重粒子磁譜儀、多絲正比室等;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展靜電加速器質子束在固體激光器件製備方面的應用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期,領導48Ca雙β衰變實驗;1982年—1988年,負責北京譜儀的設計和建造,參加領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製。北京譜儀包括漂移室、飛行時間計數器、簇射計數器、μ子鑑別器、亮度監測器及其電子學讀出線路、計算機控制和數據獲取系統、大型磁場線圈等。 [18]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3月,葉銘漢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代表專著有《靜電加速器》等 [3]  。其中部分論著參考如下:
[1]葉銘漢,李整武.帶電重粒子激發的γ射線在測定同位素丰度上的應用[J].物理學報,1958(01):64-70. [27] 
[2]葉銘漢.靜電加速器[M].科學出版社,1965. [28] 
[3]葉銘漢,孫良方,徐建銘,等.質子靜電加速器[J].物理學報,1963,90(1). [29] 
[4]葉銘漢,李整武.帶電重粒子激發的γ射線在測定同位素丰度上的應用[M].1958. [30] 
[5]Ye Minghan,葉銘漢.節能燈的安全問題[C]// 中國上海世博會論壇.2010. [31] 
[6]陳鑑璞,葉銘漢.加速器分壓用的負電暈間隙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學技術,1962(04):12-20. [32] 
[7]葉銘漢,夏廣昌,鍾溟,等.Na(p,α)反應的兩個很靠近的共振能級[J].物理學報,1964(08):728-730 [33]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78年10月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 [17] 
日本
1982年3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39] 
北京
1983年11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39] 
美國
1984年10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39] 
北京
1985年
高能物理學會年會 [16] 

1985年10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六次會議 [15]  [39] 
美國
1986年10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七次會議 [39] 
北京
1987年9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39] 
美國
1988年10月
中美高能物理聯合委員會第九次會議 [39] 
北京
2006年8月
“從遠程終端到網格計算”研討會 [6] 
北京
2010年4月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14] 
北京
2010年10月
首屆“創新中國論壇” [26] 
北京
2010年10月
第一屆中國粒子加速器會議 [35] 

2010年12月
儀器儀表技術發展戰略研討會 [4] 

2011年12月
“大學新使命: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二屆創新中國論壇 [25] 
南京
2021年6月
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與顧問委員會聯席會議 [11] 
北京
2021年10月
“科學巨擘,天語解道”學術報告會 [10] 
北京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0年
小型多絲正比室在線實驗
中國科學科技成果三等獎 [19] 
1989年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 [2] 
1990年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北京譜儀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 

葉銘漢人才培養

  • 勤耕不輟
從1994年起,葉銘漢“退而不休”,他進入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工作,通過建立學術交流平台,推動中國基礎科學研的發展。 [40] 
  • 講授課程
葉銘漢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任職期間,講授《靜電加速器》等課程。 [36] 

葉銘漢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77年
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 [9]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葉銘漢設立基金

2024年4月2日,葉銘漢先生與北京譜儀物理學術報告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葉銘漢向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00萬元,成立“葉銘漢基金”,用來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從事高能物理研究。 [42] 

葉銘漢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5年9月
國高能物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 [37] 
1985年7月至1990年8月
中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會理事長 [2] 
2013年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顧問 [13] 

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會理事長 [18] 

能物理學會名譽理事 [38]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 [18] 

葉銘漢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1958年在頤和園,左起:周同慶、葉企孫、葉銘漢 1958年在頤和園,左起:周同慶、葉企孫、葉銘漢
葉銘漢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境小康。其祖父是前清舉人,葉銘漢的父親曾任上海市南市區電話局局長 [12]  。葉銘漢有兩個姐姐;葉銘漢的叔叔是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企孫 [7] 
  • 婚姻家庭
葉銘漢的子是殷蔚薏 [21-22] 

葉銘漢人物評價

葉銘漢在會議上發言 葉銘漢在會議上發言
“您(葉銘漢)是中國著名的實驗高能物理學粒子探測技術專家,是中國低能加速器、低能核反應實驗、粒子控測技術和高能粒子物理實驗的開拓者之一,為北京譜儀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評) [5] 
“葉銘漢在核物理、加速器等領域作出了最為重要的科學貢獻。”(《中國科學報》評) [7] 
“葉銘漢為推動中國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唯真求實、開拓創新、淡泊名利、平易近人的高貴品質是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學習的楷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評) [20] 
“葉銘漢為中國核物理實驗研究和高能物理實驗研究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民主同盟評) [24] 
“葉銘漢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極大成就,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抗日戰爭紀念網評) [3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