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重開

鎖定
葉重開(1898~1928),名敬堂,桂口人。民國12年(1923),岳陽湖濱大學(教會學校)畢業,受聘為大沙坪福音堂小學教員。常與同鄉進步青年楊文先、邱指佞等聚談國事,指責時弊。民國17年春,在井岡山地區的一次戰鬥中,為掩護轉移的同志犧牲於大汾寺。 [1] 
中文名
葉重開
別    名
敬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畢業院校
岳陽湖濱大學(教會學校)
職    業
大沙坪福音堂小學教員
出生地
桂口
民國15年8月,北伐軍十二師進駐柴陽,某團黨代表匡超然到大沙坪組織農民協會。葉重開、邱指佞等積極參加。時農會初興,經費缺乏,葉變賣水田40餘畝,資助革命,經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縣黨部派葉將桂口、虎爪一帶團防武裝調縣整訓,改編為縣保衞總團,計60餘人槍,葉任團總。11月,中共柴陽特支成立,葉任軍事部長,仍兼團總,民國16年初,保衞團深入區鄉,支持農會開展工作,先後鎮壓了大劣紳沈特莖、陳全壽,懲罰了劣紳鄧開先、熊蔭祖。5月,崇陽成立縣農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組建崇陽農民自衞軍,葉任委員長兼隊長。“七·一五”事變,董必武密令崇陽農軍於7月31日至成寧柏墩待命。葉常部於8月3日到達柏嫩時,董留下指示:“有力量可赴廣東,無力量暫過山林生活,”4日清晨,農軍由小嶺回崇,夜宿東堡,遇敵偷襲,葉將其擊退。翌日回縣,其時大沙坪土豪魏石峯,招募流痞,成立保衞團,自稱團總。一天深夜,魏親率團丁從南城下水道潛入城內,直撲農軍駐地一一江西會館。葉留少許農軍堅守會館,親率大部農軍以攻其後。魏潰退,至城隍廟上殿被擊斃。
“八·七”會議後,中共湖北省委派羅榮桓來崇(陽)通(城)領導組織鄂南暴動,葉收編部分區鄉民團,農軍擴大到130餘人槍,在洪下地區懲辦了不法豪紳。時國民黨第十三軍某部壓向崇陽,妄圖剿滅農軍。8月20日,葉奉命率農軍赴通城。次日,通城縣農會主席汪玉堂派徐子恢迎葉,密商解決通城團總劉秀波的行動方案,翌晨,葉腳穿皮鞋,身騎戰馬,案領10多名“團丁”,“押解”着農軍炊事員,徑去通城保衞團總部,向門衞出示崇陽團防局長名片,聲稱有重大軍情急見劉團總。門衞見葉儼然官長,開門請進。葉等一行疾入團部,活捉劉秀波,收繳槍支200餘件。下午,通城縣長王武揚宣佈槍斃殘殺農友的劉秀波,並沒收其財產。農軍正擬向江西轉移,葉妻邱福梅帶着五歲女兒趕至,哭訴魏石峯之兄魏祥志派團丁搶走葉家中財產,其父被關押,要葉回家,葉説:“我的一切已經交給共產黨了,除了跟黨走到底外已別無選擇。你回去,把碧伢帶好,……”説罷,便毅然送別妻子,踏上了征途。8月26日,崇陽農軍在羅榮桓、葉重開的率領下向江西修水進發。傍晚,到達麥市宿營。次日拂曉,魏祥志率大沙坪保衞團突襲農軍,葉指揮部隊突出重圍,到達修水桃樹港。28日,江西防軍暫編第一師(後改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餘灑渡,派人接農軍至修水縣城,編為師邵特務連,連長潭希林、副連長葉重開,黨代表羅榮恆此後,葉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由文家市、三灣上井岡山。民國17年春,在井岡山地區的一次戰鬥中,為掩護轉移的同志犧牲於大汾寺。 [1] 
參考資料
  • 1.    崇陽縣誌編纂委員會,崇陽縣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685-6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