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碧玉

(烈士)

鎖定
葉碧玉同志1930年生於廣東惠陽縣秋長鎮牛龍樓村。家庭農民,有兄弟姐妹五人。她自幼聰慧,熱情活潑,性格爽直,得人喜愛。秋長鎮是革命名將葉挺將軍的故鄉,富有革命光榮傳統。
中文名
葉碧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0年
出生地
廣東惠陽縣秋長鎮

葉碧玉農民女兒

抗日戰士
碧玉讀小學時,就經常聽老師講葉挺將軍故事和抗日戰爭故事,在這一環境中長大的她,年紀雖小,卻對敵人充滿了仇恨,對革命充滿了嚮往和強烈的追求,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抗日宣傳隊,到淡水等地宣傳和張貼標語等,是宣傳隊的積極分子。在她哥哥葉培根參加華南戰場抗日主力東江縱隊後,1944年6月,年僅14歲的葉碧玉,就投筆從戎,參加了東江縱隊,任衞生員。她參隊後努力學習醫藥和救護知識,背起藥箱和同志們一道打擊日寇和偽軍,一直戰鬥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1946年6月,根據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簽訂的“雙十協定”,我黨為了和平、民主、建國,讓出華南解放區,命令東縱北撤。碧玉以年少被領導安排復員回鄉繼續求學。

葉碧玉重穿白衣

投身人民解放戰爭
1946年7月,國民黨背信棄義,撕毀“雙十協定”,全面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大舉進攻東北、華北、中原等解放區。國民黨廣東當局也集中重兵,清剿東縱建立的遊擊根據地,殺害抗日有功的東縱復員戰士,鎮壓革命羣眾,實行白色恐怖。為了反擊敵人的鎮壓,1946年11月,中共廣東區委根據中央指示,決定“恢復武裝鬥爭”。1947年3月,碧玉和許多東縱復員或掩蔽的戰士奉命歸隊,重新拿起武器,進行人民解放戰爭。她歸隊後,被分配到惠東寶人民護鄉團肖倫中隊繼續當衞生員,不久調到支隊主力大隊白虎中隊任衞生員,大隊整編為主力團時,又調往赤龍隊任衞生員、支隊主力獨一營衞生組長,和同志們一道,投身人民解放戰爭。

葉碧玉勤採草藥

醫好隊員鞏固部隊戰鬥力
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部隊經常沐雨櫛風,忍飢挨餓,奔襲夜戰。一些戰士免不了為疾病所困,當時又缺醫少藥,病號不少,影響整體戰鬥力。為了減少部隊非戰鬥減員,作為衞生組長的葉碧玉同志,時刻記住保證戰友的健康,在行軍途中,她送藥送水,關心護理病號。一到駐地,她不是忙於整理自己的牀位,而是揹包一放,就去採集青草藥,煲給戰士服食。煲得最多的是買生薑煲糖水給同志們飲用,生薑煲水給同志們洗腳,以防治感冒和消除行軍作戰的疲勞,使連隊士氣旺盛。一段時間,由於缺乏營養,許多戰士患了不同程度的夜盲症,有五六個戰士,行軍時眼睛完全看不見道路,要人牽着走。連隊又沒治夜盲症的藥,一遇戰鬥怎麼辦?碧玉心急如焚!乃走村串户請教羣眾,終於在惠東縣上石示村瞭解到用鍋灰煲豬肝可治夜盲的藥方。請示領導同意後,她一連幾天都向羣眾借來鍋頭,將粘在鍋底下的鍋灰,一點一點地刮下來,把鍋灰和豬肝煲水給患眼病的同志服食。此方真有效,患病的同志連服三四次後,全都好了。以後她還不定期地用此方煲給同志們飲服,從此夜盲症在連隊絕跡,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碧玉被譽為“優秀的衞生員”。1948年6月,部隊在惠東安墩鎮黃沙村整訓總結時,她受到了團委的表彰和獎勵,獎品有鋼筆和筆記本,這在當時算是很貴重的獎品了。由於碧玉同志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全心全意為戰士服務,在戰鬥中不怕犧牲搶救戰友和鞏固部隊戰鬥力工作中做出的貢獻,根據她本人多次申請,經黨支部通過和團黨委批准,碧玉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葉碧玉捨死忘生

英勇搶救戰友
廣東恢復武裝鬥爭後,部隊既要粉碎敵人的“掃蕩”,又要不斷主動進攻敵人,碧玉所在的主力部隊,戰鬥非常頻繁。在一次次戰鬥動員會上,指戰員們慷慨激昂,決心不怕流血犧牲為人民的解放而衝鋒陷陣。碧玉同志的決心是“保證衝在第一線,誓死救護負傷戰友。”她説到做到。如在1947年5月,部隊第二次攻打寶安縣沙魚湧守敵時,班長任帶率班攻敵海關。敵人憑藉堅固工事,頑強抵抗,在戰鬥中任帶同志身負重傷,腸子都流了出來,退路又被敵人火力封鎖,不能自行退下包紮,如不及時搶救,將危及生命。碧玉同志見此情況,挺身而出,冒着敵人的火力網猛衝,當她衝了幾米,就被敵人的火力封住,但她沒有猶豫,只見她左右迂迴,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進,在我部火力支援下,從敵人工事前背起任帶同志爬到敵人火力射不到的地方,進行包紮搶救。一個17歲的小姑娘,不顧自己生死,揹着一個重傷的男子漢,在敵人火力下爬着出來,表明了碧玉非凡的智勇和毅力。(任帶同志被救出初步治療後,由魏英同志送往香港留醫,不久傷愈歸隊,繼續戰鬥。)碧玉同志英勇搶救戰友的事蹟傳遍全團,大大地鼓舞了戰鬥員。此後每次戰鬥,突擊隊都要求派碧玉去擔任救護工作,如1948年7月,東一支一團、二團獨立中隊、三團鋼鐵連第三次攻打魚湧守敵154師(敵有一個營部和一個加強連),戰前討論會上,主攻部隊戰士們都要求碧玉同志一起去。當時到連隊檢查戰鬥準備工作的羅汝澄團長聽後,即問戰士“為什麼專點碧玉同志去呢?”戰士們説“碧玉同志是最棒的救護員。是我們最親密的戰友,有她在一起,翻腸大戰都不怕。”其實團長早就調集葉碧玉等既勇敢又有經驗的衞生員負責救護工作。敵154師是國軍正規部隊,武器精良,此次戰鬥非常激烈,由於我部戰士個個英勇戰鬥,最後殲滅守敵。在這次戰鬥中,經碧玉同志捨死忘生搶救回來的傷員有11人。又如1948年8月,我一團進攻惠陽多竹守敵時,同趕來增援的敵保十三團激戰,碧玉同志在炮火中穿插,給負傷的戰友包紮,揹着重傷戰友撤到安全地方,出色地完成了救護任務。她參隊後參加大小戰鬥數十次(一説近百次),由她親自救回來的負傷戰友就有三十多人。這些同志傷愈後,都歸隊繼續為人民的解放而戰鬥。一樁樁事實都記錄着碧玉同志的功績和奉獻。

葉碧玉血染陸城

英烈永生
1949年4月3晚,東江一支主力獨一營、二營和陸豐六團的四連、一連等部隊,在藍造司令員指揮下,分兵三路②,第一次攻打陸豐縣城。這是一次進攻縣城的攻堅戰。碧玉同志和劉敏兒、陳惠瓊等衞生員負責獨二營的戰場救護工作。4日凌晨,各路部隊進入敵前,一聲訊號,各路同時進攻。剎時紅光沖天,炮彈地雷爆炸聲、機步槍聲、衝鋒喊殺聲,響徹陸豐縣城。獨二營經-一輪衝鋒,迅速殲滅了駐蔡家祠的政警連部,俘中隊長李祿泰等40多人。當二營翻牆衝入敵縣政府(潮州會館)時,敵縣長賴舜純指揮政警隊,憑藉碉樓和高牆,負隅頑抗,我部幾次衝鋒都未得手。因隊伍完全暴露在大町和巷中,無地物可作掩護,有20多位同志壯烈犧牲,40多人受傷。碧玉同志等冒着敵人炮火來回奔跑了十多次,把負傷的戰友一個個搶救出來,正當她為傷員進行包紮時,敵人的一顆炮彈擊中了她們的搶救位置,碧玉被炮彈炸成重傷,血流如注。同志們勸碧玉退下治傷,她説“多救護一個戰友,就多一份消滅敵人的力量,為了人民的解放,我決不下火線。她硬是不肯退下去,忍着劇痛和流血,繼續搶救戰友。碧玉同志傷口的鮮血繼續下淌,終因流血過多,壯烈地倒在火線上。為了人民的解放,獻出了僅19歲的年輕生命。這一役光榮犧牲的白衣戰士還有年僅16歲的劉敏兒③,英勇負傷的白衣戰士有陳惠瓊、張玉等同志。
負責攻打敵縣黨部及炮樓中守敵的六團四連,在連長葉佐廷、政指方生帶領下,幾番攻擊,全殲守敵,解放了陸城舊圩,俘敵縣聯防大隊副大隊長彭善猷、社會科長羅秉如、敵排長等31人,繳槍28支。獨立排長黃漢章壯烈犧牲。四連方生、歐略、朱少容、王彬等同志負傷。負責攻敵龍山炮樓的獨一營,也殺傷了一些敵人,排長袁仲芬為救戰友將身體撲在行將爆炸的敵手榴彈上壯烈犧牲。這一役是解放陸豐史上打得最壯烈的一仗,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戰後敵縣長賴舜純棄官逃跑。經二次三次攻打後,陸城永遠解放。六團四連葉縱同志當時為此次戰鬥寫了一首小詩。《陸豐1949年4月4日》
憤怒的炮火,
震撼了山嶽海洋。
烈士的鮮血,
染紅了陸豐城牆。
在解放陸豐史上,
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章。
踏着烈士的血跡前進,
誓要解放紅旗處處揚。
戰鬥吧!高呼吧!
人民解放萬歲!
共產主義萬歲!
烈士們永垂不朽!
戰後部隊在河田休整總結時,支隊政委王魯明親撰悼詞,追悼犧牲烈士。解放後人民政府在縣城龍山北麓建了烈士陵園,把烈士骨灰移進陵墓。龍山有幸埋忠骨,螺水永唱烈士名。每年清明節,陸豐黨政領導、老戰友、學生和各界代表都前往祭祀,追思先烈的豐功偉績,學習繼承先烈的革命精神,為搞好陸豐的兩個文明建設而奮鬥!
註釋:
①魏貴是戎的老領導和戰友,他曾任團參謀、寶安獨立營長,後調廣州市工作。前幾年他以《憶戰友葉碧玉同志》一稿見示,文中還錄了我當年寫的一首小詩。使我深深地懷念在陸城戰鬥中犧牲和負傷的戰友,內心一直沒有平靜,現把魏貴原稿修補整理後,付《陸豐文史》出版,讓烈士英名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②分兵三路,指主攻部獨一營及六團一連指導員鄭劍帶一個排攻龍山炮樓鍾鐵肩保安營;獨二營攻敵縣政府及蔡家祠守敵;六團四連及黃漢章獨立排攻敵縣黨部、三青團總部及炮樓敵人。還有六團一連長葉虹帶二個排圍截駐王爺宮謝乃扣中隊。
③劉敏兒烈士事蹟,老戰友陳惠瓊同志已寫文,登在《陸豐英烈》第一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