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有挺

鎖定
葉有挺,字貞孚,號果庵,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有挺六歲之時,父親不幸病故,有挺與剛滿週歲的弟弟有拔則由祖母與母親撫育長大。
貞孚
果庵
所處時代
出生地
壽寧
主要作品
《童洋劉氏宗譜》代序
《鰲陽文山葉氏宗譜》代序
本    名
葉有挺
讚    譽
忠孝克全

葉有挺人物簡介

壽寧建縣後首位進士---葉有挺
九歲時,舅舅李際貢生傳授學業,發現其“氣格殊尤,天姿爽朗”,便欣喜告知其母曰:“葉氏有子矣!汝雖寡,無傷也,吾猶及見甥之成立也。”有挺年少有志,僅十三歲就入縣學,這麼幼齡取得庠生資格在縣內可謂第一人。他勤奮好學,雅好讀書,手不釋卷,廢寢忘食,曾得到宦壽文學家馮夢龍指點,學業猛進。有挺平時孝敬長輩,與弟友好相處,鄉閭稱讚不斷,在清順治七年(1650),全省學政郭公為有挺特舉“孝廉”。而他素抱大志,縱達不羈,經常自嘆道:“大丈夫當友盡天下,志存千古,生則建功烈於當時,死亦留聲稱於後世,安能屈首蓬蓽,長守青衿以終老耶”?於是,更加發奮學習,“負笈三山,從名師授二戴禮,鍵户苦攻,探微尋奧”,終於在清順治十四年(1657),以禮經中舉,聲譽俞熾。有挺在中舉之後,不忘家鄉父老的培育之恩,在回縣清算時發現各都圖錢糧起運流弊多,便建議縣主讓各都圖各起運,官收官解,這樣遷移外地的里民又大都返鄉安居。
從清順治十五年(1658)至康熙六年(1667),有挺上京會試四次不中而歸,曾有人勸他放棄趕考,直升鬥祿,而他氣憤地説:“子不知吾者也,吾揣摩既成,終當看花上苑,子姑待之”。雖然遇到重大挫折,還是不灰心、不氣餒,既認定目標就持之以恆堅持。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清康熙九年(1670),有挺第五次上京會試考中進士,時年五十三歲。中進士後,回籍奉養母親三年,以盡孝道。在家鄉時並不以自為貴,對人待事,一如過去貧賤之時那樣謙和、可親;對待後生,經常循序漸進的誘導、指點,縣內儒生爭先恐後的求教;他族修編族譜時請求有挺代序,也不多推辭,盡心盡力,今留存有《童洋劉氏宗譜》代序(原跡)、《鰲陽文山葉氏宗譜》代序等。
清康熙十三年(1674)春,敕授有挺為江西省觀政(未上任)。三月,駐閩靖南王耿精忠聯合吳三桂分庭抗旨,割據一方,獨霸稱王。偽黨以葉有挺人望較高,決定召之為官。有挺堅決不從,便躲藏在北浦村溪頭後坑分支流的茅舍中(稱“龍潭書齋”)。有挺的失蹤,偽黨加強力量搜查,這樣在溪頭不是長久隱身之地,有挺不得不與家人訣別,連夜走小道潛逃到浙江松陽古市卯山祖源地。由於身處陌生之地,被守候者所抓獲,有挺以絕食抗爭,即七日七夜粒米不進,守候者動了惻隱之心將他釋放。有挺又重隱松陽縣古市卯山,毀容改名,以期待早日叛平,出山報效國家。獨在異地他鄉,還是被偽黨耳目發現,他們派兵將卯山包圍,勒命他出山,並迫授處州刺史。此番情形,有挺知勢不可為,只好以死抗爭,終在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二十日以身殉節,享年五十八歲。

葉有挺讚譽

◎ 康熙二十一年(1682),翰林院講官文宗楊振起達部奉旨,崇祀鄉賢及貝子祠,並被邑人公舉崇祀鄉賢於先師廟右側的鄉賢祠。
◎ 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清初詩人孟亮揆贊果庵老門台:
磊落多奇才,杏苑看花成進士;
從容就大義,薇山盡節舊名臣。
康熙三十年(1691)孟秋,建寧府知府張琦旌匾葉有挺:“忠孝克全”。
◎ 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春,文宗沈涵讚詞:“故進士有挺葉公墨受未膺,丹心自矢,漢家龔勝辭新,奔之徵書,蜀郡王嘉拒公孫之偽命,涓埃未答,痛哉!報國之軀,絕粒以終,慘矣!辭親之日,盡忠豈妨盡孝或義,既以成人,允合蒸嘗益宏褒歡。”旌匾:“海嬌孤忠”。
◎ 清康熙二十五年《壽寧縣誌·人物誌· 鄉賢》及《壽寧縣誌·藝文志·傳類》、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福寧府志·人物誌·忠節》均有刊載葉有挺事蹟。上海古書籍出版社出版《廿五史·12》及《清史列傳·二七五·忠義傳》均有記載“葉有挺傳”。
◎ 清嘉慶十二年(1807),誥命持旨追封有挺玄孫伊霖恩騎尉,世襲岡替。

葉有挺以身殉節

對於進士葉有挺以身殉節有三種版本,今收錄以饗讀者。
【嘔血而死】
◎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壽寧縣誌·藝文志·傳類》載,邑人拔貢柳瑃撰《賜同進士第果庵先生傳》,以及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葉氏族譜》中有記載,“間道潛逃至浙,為守者所獲,先生度不免,即粒勺不入口,七晝夜不死,守者憐其義,釋之歸。復隱於松之卯山,毀形滅名,密圖恢復。偽耳目疑之,舉兵環繞,刻勒出山,先生知勢不可為,死志益決,計給至家,與母氏相持大哭,北向再拜,嘔血鬥餘而死”。
作者柳瑃(1647-?),壽寧縣鰲陽人,系名宦柳上芝之子,有挺的內侄。
【絕食而死】
◎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葉氏族譜》中記載,浙江省雲和知縣王永清(與有挺同榜進士)撰《果庵先生忠義傳》,稱有挺“及賊黨環圍,乃伏告慈侍下,以忠孝不容兩全而五日不食,是從容就義。”
◎ 武陵知縣李觀國(晉江青陽人, 與有挺同榜進士)贈果庵葉年兄辭職盡節志感:“雖無叩馬陳書諫,獨匿空山絕粒亡”。
◎ 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春,文宗沈涵贊有挺:“報國之軀,絕粒以終,慘矣!”
◎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府李拔纂的《福寧府志·人物誌·忠節》載葉有挺事蹟,稱“泣走山中絕粒死”。
【經古木而死】
◎ 民國三年(1914)至民國十六年(1927),由清史館館長趙爾巽等主編的《清史稿》,其中卷四百八十八,列傳二百七十五,忠義二有記載“葉有挺傳”,“(葉有挺從山寺)出走山下,自經古木死”。
綜述,從記載有挺事蹟的時間順序來看,“絕食而死”的可能性較大,而《清史稿》所載的“經古木而死”,可能是後人為塑造有挺以身殉節光輝形象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