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尼塞河

鎖定
葉尼塞河(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上的大河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其他兩個是鄂畢河勒拿河)。位於亞洲北部,是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東,是西伯利亞河流中水量最豐富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河流。流程比密蘇里河-密西西比河稍短,但流量是前者的1.0783倍。其上游原屬中國,稱為謙河
葉尼塞河起源於蒙古國,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範圍包含了西伯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若以色楞格河安加拉河為源頭計算,全長5539千米。
上游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圍人口稀少。中下游因地形平坦,凍土廣佈,多沼澤濕地
低緯流向高緯,有凌汛
中文名
葉尼塞河
外文名
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
所屬水系
北冰洋水系
地理位置
北亞
流經地區
蒙古高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 中西伯利亞高原
發源地
蒙古高原
主要支流
安加拉河
主要支流
下通古斯卡河等
河    長
全長5539千米
平均流量
19830 m³/s
落    差
1578 m
面    積
2605000 km²
注入大洋
北冰洋
流域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葉尼塞河簡介

葉尼塞河水量、水能資源均居俄羅斯首位。長度若以色楞格河為源也居首位。
有兩條源流,一是大葉尼塞河,一是小葉尼塞河。兩河於克孜勒附近匯合後稱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幹流從南向北流,最後注入喀拉海的葉尼塞灣
流域面積260.5萬平方千米,總落差1578米,平均比降0.41米/千米,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6255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0.12億噸。
幹流全長3481千米,以大葉尼塞為源,河長4086千米;若以小葉尼塞河為源,則河長4044千米;若以安加拉河為源流,上溯至注入貝加爾湖的色楞格源河伊德爾河為源,則全長5539千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3張)
小葉尼塞河發源於唐努烏拉山脈,大葉尼塞河發源於東薩彥嶺的喀拉·布魯克湖。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在中國境內的柯爾克孜人(吉爾吉斯)1500年前大量居住在葉尼塞河(enesay,柯爾克孜語為母親河的意思)周圍,後來受到沙俄的攻擊,大部分人不得不搬遷到塔拉斯(今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個州)一帶,一部分柯爾克孜人18世紀從葉尼塞搬遷到今黑龍江,還有一部分柯爾克孜族的後代仍然生活在葉尼塞河流域,他們自稱是哈卡斯人。

葉尼塞河水系組成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4張)
葉尼塞河幹流從克孜勒至奧茲納琴諾耶為上葉尼塞河,長約475千米,落差1000米;奧茲納琴諾耶至安加拉河入匯處為中葉尼塞河,長約876千米;安加拉河河口至入海口稱下葉尼塞河,長約2130千米。
沿途接納的大小支流有2000多條,各河流總長約25萬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上有河流0.15-0.16千米,其中河長在50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1條。 [1] 
葉尼塞河幹流自東向西在寬闊的草原盆地中流動,自克姆契克河口急轉而北,切穿西薩彥嶺,在奧茲納琴諾耶村附近又流入草原。
在草原地段左岸接納阿巴坎河,右岸接納圖巴河。自耶札加什村葉尼塞河穿經東薩彥嶺支脈再次變為山地河流。
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的上游接納了水量豐富的馬納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3張)
從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到河口,有安加拉河、中通古斯卡河下通古斯卡河、庫列依卡河和漢泰卡河等大支流匯入。
最後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葉尼塞灣

葉尼塞河安加拉河

又稱上通古斯卡河,是葉尼塞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支流,流域面積104.5萬平方千米,幾乎等於葉尼塞河流域面積的一半。
從流出貝加爾湖源頭算起,葉尼塞河的河長1826千米,落差378米,平均落差18.7釐米/千米。若從注入貝加爾湖的色楞格河源頭算起,安加拉河全長3397千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色楞格河發源於蒙古扎布漢省境內,源河名叫伊德爾河(該河長452千米),河流先向北流,然後轉向東北流,先後接納楚魯特河、木倫河、哈努伊河額吉河鄂爾渾河等支流後,在納烏斯基附近進入俄羅斯境內,河流繼續向東北流,沿途接納吉達河、奇科伊河、希洛克河烏達河等支流後,在烏蘭烏德轉向西北流,最後注入貝加爾湖。
河流全長1486千米(其中409千米在俄羅斯境內),流域面積44.7萬平方千米,在距河口127千米處的多年平均流量為935m³/s,徑流量294億立方米。
鄂爾渾河是色楞格河右岸最大支流,發源於蒙古後杭愛省巴彥洪戈爾省交界之處的杭愛山脈東北坡,河流向西北流,沿途接納圖勒河、恰拉河與伊羅河等支流後,最後在蘇赫巴託附近注入色楞格河。
河流全長1124千米,流域面積13.28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52立方米/秒,徑流量47.9億立方米。
安加拉河自貝加爾湖流出的年平均流量是1940m³/s。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4張)
河口處年平均流量為4600m³/s,最大流量30730m³/s,多年平均徑流量1450億立方米。安加拉河流域左岸部分和右岸部分的水文結構極不相同。
左岸支流發源於薩彥嶺,都是山地河流,水量很大。右岸支流多半是些平原性質的小河。
安加拉河最低水位出現在5-6月,最高水位出現在7月。
從左岸匯入安加拉河的較大支流有伊爾庫特河、基託依河、別拉亞河奧卡河(河長975千米)和塔謝耶瓦河
其中,塔謝耶瓦河由丘納河和比留薩河匯合而成,幹流全長約116千米,若以丘納河為源計算,塔謝耶瓦河全長1319千米,流域面積12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40立方米/秒。河水補給主要是雨水和融雪水,河流於10-11月初開始封凍,於次年4月底-5月上旬解凍。其主要支流有來自左岸的烏索爾卡河等,右岸的伊利姆河(全長520千米,流域面積2.66萬平方千米)。丘納河是塔謝涅瓦河的右合流河,上游叫烏達河,發源於東薩彥嶺的烏金山脈,向西北流經中西北利亞台地。河流全長1203千米,流域面積5.6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00立方米/秒。河水補給以雨水和融雪水為主。河流於10-11月開始封凍,於次年4-5月解凍。比留薩河是塔謝涅瓦河的左合流河,發源於東薩彥嶺的朱格雷姆山脈,向西北流經中西北利亞台地。河流全長1012千米,流域面積5.58萬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來自左岸的塔古爾河、土曼舍特河、波伊馬河等,來自右岸的託波洛克河等。流域內大約有300個湖泊,總面積14.3平方千米。河水補給為雨水和融雪水,佔年徑流量的80%。河流在10-11月開始封凍,於次年4月底-5月上旬解凍。
貝加爾湖對安加拉河上游的水情影響很大。徑流受大湖的調節,年內的分配很均勻,5-10月,徑流量平均佔全年的57%,11至翌年4月則為全年的43%。安加拉河45%的徑流來自貝加爾湖,該河一年流入葉尼塞河的水量大約為1450億立方米,是在安加拉河匯入前葉尼塞河河水量的1.5倍多。安加拉河河源處的年平均流量大約在4940-837m³/s之間,多年平均流量為1940m³/s。與葉尼塞河其它支流的河水相比,安加拉河水的最大特點就是水質清徹,懸移質較少。夏季含沙量大約是0.02千克/立方米,只是春季在流冰時才超過0.1千克/立方米。

葉尼塞河中通古斯卡河

石泉通古斯卡河,在中通古斯卡附近注入葉尼塞河,是葉尼塞河第三大支流。全長1614千米,流域面積24.47萬平方千米,落差494米,徑流量530億立方米。該河發源於上通古斯卡高地的西南坡,緊鄰勒拿河、伊利姆河和下通古斯卡河的河源。中通古斯卡河有長度10千米以上的河流1100多條。其中右岸較大的支流有阿亞瓦河、泰泰雷河和楚納河,左岸支流有卡莫河和韋利莫河等。中通古斯卡河年平均流量1700m³/s,最大流量在11000-27200m³/s。冬季3-4月流量最小,為150-400m³/s。

葉尼塞河下通古斯卡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是葉尼塞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勒拿河與安加拉河分水嶺處的北坡,在土魯罕斯克城附近注入葉尼塞河。河長2640千米,流域面積48.33萬平方千米,總落差約535米。河口年平均流量3600立方米/秒,年內徑流量1160億立方米,徑流模數8.3升/(秒·平方千米)。水中的懸移質很少。春汛時節,直徑達1米多的石頭被大水流挾帶着沿河牀底部移動。河流水量豐富,坡降較大,平均為0.19米/千米。年內徑流分配:春季(5-6月)63%,夏秋季(7-10月)35%,冬季(11-翌年4月)僅佔2%。匯入下通古斯卡河的較大支流有涅帕河、伊林佩亞河、科切魯姆、尼德姆河、維維河、泰穆拉河、烏恰米河、圖通恰納河格拉西莫夫卡河和謝韋爾納亞河等。

葉尼塞河克姆契克河

發源於沙普沙爾山脈東坡的雪峯,河長323千米,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千米。河水流量較小,其年平均流量約為160m³/s,右岸支流有恰丹河、巴爾雷克河、奇爾加克河和舍米河等;左岸支流有阿拉什河和阿克蘇格河等。

葉尼塞河阿巴坎河

發源於阿爾泰山和薩彥嶺之間,是葉尼塞河左岸的一條大支流,河長512千米,流域面積3.19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入葉尼塞河的水量約120億立方米左右。右岸較大支流有小阿巴坎河、阿納河和傑巴什河等;左岸支流多為短小河流,有馬圖爾、塔什蒂普河和烏伊巴特河等。

葉尼塞河圖巴河

是葉尼塞河中游右岸最大支流。該河流域分佈在東薩彥嶺和西薩彥嶺之間,貫穿於多丘陵的平原之上,河谷寬5千米。河牀中有許多島嶼和汊流。從卡茲爾河源算起,圖巴河長504千米。其中圖巴河干流全長121千米。流域面積3.58萬平方千米,河深1.5-2.5米。流域內多為800米以上山地,高度1800-2900米的高山佔全流域面積的4%。河11年平均徑流量230億立方米。該河主要支流有基齊爾河、卡茲爾河和阿梅爾河。其中基齊爾河最長,達298千米。

葉尼塞河坎河

在距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市108千米處從右岸注入葉尼塞河。坎河全長643千米,流域面積3.752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61m³/s。坎河為山區性河流,河中有許多石灘,河谷狹窄。河流補給主要是融雪與雨水,整個河流經常會出現雨洪。主要支流有佩佐河、安茹河、阿佔勒河和雷勃納亞河等。

葉尼塞河流域

葉尼塞河的長度從大葉尼塞河和小葉尼塞河的匯合處(在圖瓦盆地中心的克孜爾城附近)算起,為3487千米;從色楞格河的源頭(源自蒙古北部)起算,為5540千米。它的流域面積為270.7萬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支流約2萬條,總長8.8萬千米,主要支流分佈在右岸。流域內主要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低地(北西伯利亞低地)僅佔流域面積的6-7%,中部是中西伯利亞高原(海拔700-2200米),南部有薩彥嶺等山地(海拔達3491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大葉尼塞河從左側接納了洶湧的克姆契克河水後,急轉向北,穿過西薩彥嶺森嚴的陡谷。河流在這裏把其征途上聳立數百萬年的整個山國一直切穿到坡麓。水流收縮到100米,在兩岸狹窄的峭壁間直瀉而過,流速為每秒2-3米,而汛期達每秒5-7米。河水澎湃奔騰於砂洲石灘之間,在急流處其流速增大到每秒11米。葉尼塞河的橫斷峽谷好像天然為建設水電站所設制的;狹窄的河谷可使填堵的土方量大大縮減,而水壩前又有很大的水頭。薩彥水電站就在這裏動工興建。水電站的堤壩提高的水位達236米,幾乎相當於莫斯科大學大廈的高度。
奧茲納琴諾耶至安加拉河口為中游(長約876千米)。葉尼塞河流出薩彥嶺後,成為一條通航的河流。它穿過肥沃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列寧曾稱讚這一帶的美麗景色,他覺得葉尼塞河的兩岸既像日古裏,又像瑞士。在米努辛斯克盆地以北,葉尼塞河又重新進入了狹窄的河谷,把東薩彥嶺和庫茲涅次克山的支脈分離開,河谷最寬達4.8千米,這已成為克拉斯諾亞斯克水電站的一個大水庫,水庫長達386千米,寬達15千米,庫容量為733億立方米。它比伏爾加河上的伏爾加格勒水庫大1倍。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的堤壩高124米。在水電站附近葉尼塞河奇妙萬千的岸旁,一座新城市——季夫諾戈爾斯克在這裏建成。這座城市正處在水路幹線和鐵路幹線的主要交叉點。東薩彥嶺的支脈直接成為城市的一個風景區,而離城不遠的地方離奇的花崗岩峭壁鳥瞰葉尼塞河,猶如一座座神奇的雕像——這是著名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石柱。
在坎河口和中通古斯長河河口之間的葉尼塞河右岸,長達600多千米。它是美麗的葉尼塞嶺北端,葉尼塞河彎曲而構成一個直流部,穿經低陷於鄰近平原水平以下的低山脈褶皺構造。這裏兩岸收縮,形成最後一個較大的急灘(奧西諾沃急灘)。在這直流部的狹窄地段往下,葉尼塞河又恢復了南北走向,把西西伯利亞平原同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岩石壘壘的山岬分隔開。
北極圈以北,葉尼塞河右側出現了林業中心伊加爾卡。掛有各色旗幟的客船經常來到這裏,各國海船可上駛至此,裝運西伯利亞的木材。再往下葉尼塞河出現凍土帶,從右岸傳來輪船的陣陣汽笛聲。這是杜丁卡,是諾里爾斯克工業區在葉尼塞河上的港口,在葉尼塞河近河口地段,河寬開始是10千米,往下達50千米,分成許許多多叉流。自烏斯特港以下,河面實際上已具有海洋的面貌,暴風雨襲來對航行是有危險的。在葉尼塞河河口前,河牀收縮,河水甚至要流經陡崖林立的兩岸山豁之上。河口的泛濫地同葉尼塞灣相連,那裏的一切已全和海洋一樣,水味鹹苦,有潮有汐。

葉尼塞河自然特徵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從其兩條支流——起源於圖瓦東薩彥嶺的大葉尼塞河,及起源於蒙古達爾哈丁盆地的小葉尼塞河——匯流處的西伯利亞克孜勒(Kyzyl)市開始。葉尼塞河從匯流處起,主要沿東、西西伯利亞之間的分界奔流,長3487千米,然後注入冰封的喀拉海。如將大葉尼塞河視為源頭,則河長4090千米。色楞格河發源於蒙古東部,流經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進入葉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如將其源頭視為葉尼塞河的最初源頭,則葉尼塞河全長5539千米,流域面積258萬平方千米,大於世界上9個大國之外所有其他國家的面積。在西伯利亞界限之內的這一水系約有20000條支流及子支流,總長近885115千米。葉尼塞河的所有主要支流都發源於其東面的中西伯利亞高原,這一地區佔其流域面積的80%。
該流域從北至南綿延約3500千米,由東向西延伸1706千米,展現出相當多樣的特徵。西西伯利亞平原邊緣的一條狹長地帶與北西伯利亞低地的一部分為低地,僅佔總面積的6%-7%。在南部,東、西薩彥嶺、圖瓦山、貝加爾湖和肯特(Khentey)山脈佔流域面積的較大部分,高地多在700-2200米之間,並有陡峭的峽谷和山嶺之間的巨大盆地。流域的大部分佈在中西伯利亞高原——海拔在500-700米之間的西段。
嚴格來説葉尼塞河可分為3個主要部分︰從克孜勒至米努辛斯克盆地南緣的奧茲納琴諾耶(Oznachennoye)為上游,長475千米,從奧茲納琴諾耶至安加拉河匯入處為中游,長875千米,從安加拉河匯入處至海岸為下游,長2137千米。
葉尼塞河在從克孜勒起的最初185千米中西向流經圖瓦盆地,多處被礫石沙洲分為若干支流,寬度在90-640米之間。在赫姆奇克(Khemchik)河從左岸注入後,葉尼塞河轉向北面,蜿蜒流經西薩彥嶺,流程約290千米,降至壯觀的狹窄峽谷(有些地方寬僅百碼),多激流險灘。
葉尼塞河在奧茲納琴諾耶流出羣山後,河谷在米努辛斯克盆地變寬了:就在阿巴坎(Abakan)匯流處以下,河谷寬達5千米;兩岸之間,河牀寬約457米,島嶼星羅棋佈;流速降為每秒2米許;狹長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Krasnoyarsk)水庫始於這裏,其東面為東薩彥嶺西北分支所阻。水庫向下遊延伸約386千米至迪夫諾戈爾斯克(Divnogorsk)。
在安加拉河匯入處以下,葉尼塞河右岸持續為高地,多系絕壁,但左岸成為氾濫平原。河牀在匯流處上游寬僅795米,但在下游卻寬達2743米;深度增加到10-17米,流速下降50%或更多。然而,再往下游,就在石泉通古斯河匯入處以上,葉尼塞河劈開葉尼塞嶺分支流過;在奧西諾沃(Osinovo)出現激流險灘,河流此後躍入一段風光旖旎的峽谷,河牀變窄為731米寬。在下通古斯河匯入處以下,河谷寬達37千米,在杜金卡(Dudinka)與烏斯季波特(Ust-Port)附近,更寬達約150千米;河牀的寬度增加到2469米,繼而增加到5029米;該河下游深度在5米至24多米之間。
在杜金卡以下,河牀在有些地方被島嶼分開,其中一些島嶼長16-19千米,真正的三角洲在烏斯季波特以北開始形成,佈列霍夫(Brekhov)羣島的許多島嶼將河流分成幾條水道,東西兩岸最寬處達76千米。幾條水道最終又合為一體,葉尼塞河由此往下流入喀拉海葉尼塞灣
其中上游最大的支流有左岸的赫姆奇克河與阿巴坎河及右岸的圖巴(Tuba)河。
葉尼塞河水力資源豐富,在幹流上建有大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和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河流還是附近地區重要的水運幹線,海輪可上溯至伊加爾卡,薩彥諾戈爾斯克以下定期通航。葉尼塞河流域內富森林、煤炭、鐵、銅、有色金屬以及水產資源。下游漁業發達。兩岸景色秀麗,雄偉壯觀,夏季旅遊航線可達迪克森。主要河港有阿巴坎、葉尼塞斯克、伊加爾卡、杜金卡等。附生態數據如下:
數據來源:地球資源研究所) 葉尼塞河流域
流域面積:2554482㎞²
人口密度:2人\km²
耕地覆蓋率:13%
城市增長率:0.2%
農田灌溉:6%
大城市數量:10
開發度:2%
共有魚類品種:42
灌木:15%
特有魚類品種:2
草原:18%
瀕危魚類:1
荒地:0%
損失的原始森林(Loss of Original Forest):19%
被保護區域:3%
濕地:3%
大壩:12

葉尼塞河相關河流

俄羅斯著名河流:

葉尼塞河水文氣候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約一半的水來自雪水,略超過1/3的水來自雨水,其餘來自地下水。這一水系的大部以東西伯利亞水文模式為主:兇猛的春汛之後首先是水位的遽降,接着慢降,夏秋降雨形成的洪水斷斷續續而來;冬季徑流量鋭減,但由於冰塞形成,水位依然很高。以年徑流量而言,葉尼塞河是俄羅斯最大的河流,約為620㎞³。除了近3000萬噸水溶礦物質外,每年還將約1050萬噸泥沙攜入喀拉海中。仲夏水温在14-19℃之間,但下游10月初開始結冰,到11月中旬影響全河;冰塞和水下冰為其特色。上游解凍出現在近4月底時,中游在5月,下游在5-6月中旬。
該流域北部為亞北極氣候,中、南部為顯著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季節在北部從9月末持續至翌年6月中旬,在南部從10月中旬持續至翌年4月末。即使在夏季,北部盆地亦復清涼,7月平均氣温在8-12℃之間,霜凍仍然可能發生;南部夏季温暖,7月平均氣温在18-20℃之間。1月平均氣温北部在-32~-28℃之間,南部可暖至-20℃。年平均降水量北部為400-500毫米;中部為500-760毫米餘,在流域南部山中多達1194毫米。大部雨水(80%-90%)降在温暖季節。由於流域大部地區積雪量小(南部400毫米,北部610毫米,葉尼塞嶺889毫米),這些地區地表和下層土壤長時期內凍得相當深。永久凍土廣佈於下通古斯河以北。

葉尼塞河動植物

葉尼塞河流域大部地區覆蓋着泰加林,南部以西伯利亞雲杉、樅和雪松為主,再往北以落葉松為主。在蒙古、外貝加爾和圖瓦也有乾草原,與色楞格河流域最南端的半荒漠毗連。在流域遠北地區,泰加林為苔原所取代。
葉尼塞河動植物
葉尼塞河動植物(6張)
葉尼塞河及其支流魚類豐富:中游有小體鱘、鱒、數種白鮭及茴魚,下游有西伯利亞七鰓鰻、西伯利亞鱘、小體鱘、阿爾卑斯紅點鮭、鱒、金銀魚、狗魚及許多其他種類。三角灣魚的種類較少,但卻有大量具經濟價值的鱘。動物如紫貂

葉尼塞河流域民族

葉尼塞河流域居住着多種民族:俄羅斯人、埃文基人、圖瓦人、烏克蘭人、韃靼人、哈卡斯人、雅庫特人、涅涅茨人等。經濟活動北部以漁獵、馴鹿和毛皮曾養殖為主,並有石墨、煤炭等採礦業;南部有加工業
葉尼塞河流域的民族是多樣的。河流西源(大、小葉尼塞河)附近農村地區以圖瓦人為主,但在圖瓦首府克孜勒就有相當數量的俄羅斯人與他們融合起來。圖瓦以北,俄羅斯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向北延伸,跨越全流域達喀拉海;其人口由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韃靼人及其他許多原住民民族組成。

葉尼塞河流域經濟

漁獵、馴鹿毛皮獸養殖為北部民族的傳統職業,在諾里爾斯克附近有煤炭和有色金屬礦藏(銅、鎳)的開採業。南部的工業已有相當的發展,主要中心為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伊爾庫次克(Irkutsk)和布拉茨克。葉尼塞河及其主要支流安加拉河的水電潛力——在俄羅斯任何水系中均屬最大——同時也得到了最大的開發。自從1950年代以來,在安加拉河的伊爾庫次克、布拉茨克和烏斯季伊利姆斯克(Ust-Ilimsk),以及葉尼塞河中上游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薩彥,均建了發電站,所有這些發電站的總發電量均超過2500萬千瓦。80年代後期,安加拉河的博古恰內(Boguchany)又建成一座發電站。

葉尼塞河開發利用

葉尼塞河是俄羅斯水量最大、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葉尼塞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形態,有利於水能資源的開發(特別是在上中游)。根據規劃,擬在干支流修建76座水電站。
葉尼塞河及其支流的梯級開發方案和時序梯級電站的開工先後時序與前蘇聯實施東西伯利亞經濟區內的自然資源開發總體規劃有關。

葉尼塞河發電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可資利用的水能資源集中在葉尼塞河幹流及其主要支流安加拉河中通古斯卡河下通古斯卡河等河上。在這些干支流上,已建、擬建的容量在250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有10座,總裝機容量6782萬千瓦,總年發電量2560億千瓦·時,分別為全葉尼塞河的78%和82.5%,截至80年代中期,幹流及一級支流已建成大中型水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2705萬千瓦,總年發電量1157.4億千瓦·時,佔干支流水能資源的36.5%。葉尼塞河幹流建成3座,總裝機容量1285萬千瓦,年發電量459.4億千瓦·時;安加拉河建成4座,總裝機容量1376萬千瓦,年發電量678億千瓦·時。葉尼塞河幹流上建的第一座水電站是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水電站,於1955年開工,1967年發電,1972年竣工,裝機600萬千瓦。該電站是幹流梯級的第8級,座落在早已形成的大型工業樞紐附近,緊靠中西伯利亞聯合電網中心。按照前蘇共20大決議要求,該電站專門為中西伯利亞地區大型工業基地提供能源而建,故被安排在布拉茨克水電站開工後第二年(1955年)動工興建,該電站的年平均發電量為204億千瓦·時。
第二座水電站是薩揚舒申斯克水電站,於1968年開工,1989年建成。此電站是葉尼塞河梯級的第4級,位於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水電站上游,是建立薩彥地區生產綜合體的基柱。薩彥地區生產綜合體位於從西薩彥至楚雷姆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的西南部(這裏有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煤、鐵、石灰石等礦藏),是一個擁有不同工業部門(主要是有色冶金和機械製造業)的經濟實體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共裝10台機組,裝機容量64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35億千瓦·時。
80年代初建成的邁英水電站,是葉尼塞河梯級的第5級,位於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的下游。專為消除上一級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擔負峯荷運行時放水對下游河道水位的影響而修建的,是一個反調節樞紐。該電站的裝機容量為4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0.4億千瓦·時。
在安加拉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水電站是伊爾庫茨克水電站,它是安加拉河梯級的第1級,也是安加拉一葉尼塞河梯級開發的首期工程,1950年開工,1956年開始發電。該電站水庫屬梯級的龍頭水庫,利用河源貝加爾湖處於經常變化的1.5米深的上水層容積(460億立方米)作為該水庫的多年調節庫容,以使下游梯級電站全年均衡發電,提高保證出力。併為下游梯級水庫有效調節徑流創造有利條件。水電站裝機容量66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41億千瓦·時,它是建立伊爾庫茨克一切列姆霍夫斯克工業區的能源基地。此地建有東西伯利亞第一座鋁廠。1960-1970年間伊爾庫茨克電網所增加的用電量,75%以上是由水電站(包括布拉茨克水電站部分機組)提供的。安加拉河上興建的第二座水電站是布拉茨克水電站,於1954年開工,1961年開始發電。該電站是安加拉河上梯級的第4級,設計裝機容量460萬千瓦,保證率100%的保證出力24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226億千瓦·時。它的修建奠定了由安加拉—一葉尼塞梯級電站構成的中西伯利亞聯合電網的基礎。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安加拉河上修建的第三座水電站是烏斯季伊裏姆水電站,1962年開工,1974年開始發電。該電站是安加拉河上梯級的第5級,位於布拉茨克梯級的下游,坐落在礦藏集中、森林豐富的區域。為開發此地自然資源而建立的布拉茨克一烏斯季伊裏姆地區生產綜合體,正是有了布拉茨克和烏斯季伊裏姆兩座水電站而得以發展成為東西伯利亞特大的工業中心。該電站裝機容量45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219億千瓦·時。
安加拉河上的第四座水電站是博古昌水電站。下安加拉河沿岸至中葉尼塞地區有3處大鐵礦和多種金屬礦,又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博古昌水電站是開發該地區礦產和森林資源的能源基地。該水電站位於烏斯季伊裏姆水電站下游,是安加拉河梯級的第6級,1975年施工,1982年第一批機組發電。施工特點是吸收布拉茨克水電站建設的成功經驗,先在施工基地上建立地區性工業企業,後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以鋁廠、選礦廠和木材加工企業為主體的博古昌地區生產綜合體。該電站裝機容量4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92億千瓦·時。
在葉尼塞河的支流漢泰卡河上建成了烏斯季漢泰卡水電站總庫容235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73億立方米,裝機容量44.1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0億千瓦·時,1963年開始施工,1970年開始發電。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為開發利用下游河口地區銅礦、煤炭等自然資源建立起來的諾里斯地區生產綜合體,是以該電站為支柱發展起來的。庫列伊水電站位於葉尼塞河支流庫列依卡河上,總裝機容量6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26億千瓦·時。
上葉尼塞河擬建埃勒蓋茨克·巴揚科爾·哈依拉康3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年發電量51.5億千瓦·時。它們由於水庫庫容較小,又遠離發達的工業中心,被列為遠景開發的工程項目
在葉尼塞河上游大、小葉尼塞河匯合處克孜勒附近擬建2座水電站,其中一座名為圖瓦水電站,位於克孜勒上游,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另一座是希韋利格斯克水電站,位於圖瓦水電站下游33千米處,裝機容量23萬千瓦。
在中葉尼塞河段邁英與克拉斯諾雅爾斯克2座水電站之間有2個梯級(第6、7級),即奧切楚爾和米努辛斯克水電站,其任務是為相鄰地區的開發提供能源和發展航運。前者裝機容量為4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18億千瓦·時,後者裝機容量為45萬千瓦,年發電量為22億千瓦·時。
中葉尼塞水電站位於安加拉河與葉尼塞河匯合處的下游。電站裝機容量65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0l億千瓦·時。
奧西諾夫水電站位於中葉尼塞水電站下游,中通古斯卡河與葉尼塞河匯合處的上游,是葉尼塞河上梯級的第10級,裝機容量650萬千瓦,年發電量309億千瓦·時。伊加爾卡水電站是葉尼塞河梯級最下游一級,水電站裝機容量660萬千瓦,年發電量330億千瓦·時。圖魯漢水電站位於下通古斯卡河下游,是一座超巨型水電站,設計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460億千瓦·時(單機容量150萬千瓦)。葉尼塞河支流中通古斯卡河上還規劃有3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50萬千瓦,年發電量107億千瓦·時。這些電站將成為西伯利亞遠景巨型能源基地,輸電距離達900-1900千米。
安加拉河梯級中還有3座在規劃設計中的低水頭水電站:①下安加拉水電站是梯級最下游1級,位於安加拉河下游河段,裝機容量72萬千瓦,年發電量54億千瓦·時;②蘇霍夫水電站是梯級中第2級,位於蘇霍夫峽谷上游,裝機容量40萬千瓦,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③捷爾明水電站是梯級中的第3級,位於捷爾明峽谷附近,裝機容量40萬千瓦,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 [2] 

葉尼塞河航運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是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內最重要的水運幹道,與大西伯利亞鐵路構成水陸交通命脈。在葉尼塞一安加拉河梯級修建前,幹流從河口至上游克孜勒和10多條支流都可通航。幹流通航里程3460千米,大支流2000多千米,小支流在1500千米以上。安加拉河從河源至伊裏姆通航里程近1000千米,博古昌至河口有300公里,其間險灘多,安加拉一葉尼塞河上已建成了多座水電站,使某些河段渠化成為深水航道。但這些航道今只能分段營運,僅克拉斯諾雅爾斯水電站修建了斜面升船機,其他水電站只預留了通航建築物位置。對於壩高在100米以上的樞紐在航道和通航建築物工程初步規劃設計中,擬定了統一航道尺度和統一通航建築物標準:一律採用斜面升船機,而低水頭樞紐,則採用船閘。
1978年,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斜面升船機投入試運行。坡度1:10,坡道全長1731米,可自行的船廂的下降速度80米/分鐘,上升速度60米/分鐘,升船機往返一次90分鐘,水頭101米,提升高度118.9米,承船廂長90米、寬18米、水深3.2米、重3100噸,連水總重量6700噸,可通過船舶噸位2000噸,設計船舶噸位為1500噸。

葉尼塞河灌溉

葉尼塞河流域已開墾的農田約佔東西伯利亞土地面積的5%,大部分集中分佈在葉尼塞一安加拉河地區,如米努辛斯克盆地伊爾庫茨克—克列姆霍夫斯克平原、伊爾庫茨克市市郊以及支流沿岸的河谷地。自伊爾庫茨克和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兩座水庫建成以後,在其庫區附近發展了2個大型電力提灌區。在葉尼塞河上游克孜勒一帶,引取河水灌溉合卡斯和米努辛盆地草原,主要種植糧食和飼料作物

葉尼塞河漁業

梯級水庫的建立淹沒了迴游性魚類和土著魚類的產卵場,比如博古昌水庫區原河段的鱘魚、小鱘、哲羅魚細鱗魚茴魚白鮭、奈馬小白鮭等魚類產卵場地因水庫蓄水淹沒而全部喪失。為了充分利用水庫內豐富的餌料資源,4座水庫放養了外來魚種,如白鮭、鯿魚、野鯉。布拉茨克水庫放養了5種鮭魚,其以貝加爾白鮭最多。

葉尼塞河防洪

葉尼塞河的上、中游河段具有明顯的山區河流特性,而一進入下游平原,則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
為典型的平原河流。葉尼塞河屬於融雪春洪型河流,4-6月的洪水量超過年徑流的50%。葉尼塞河的水災有兩類:第一類是來自葉尼塞河幹流上、中游及其支流安加拉河的春洪同時遭遇而釀成的大災。第二類是由於流冰期冰壩壅水造成的水災。防禦洪水災害最有效的措施是興建調洪水庫。安加拉河上的布拉茨克、烏斯季伊裏姆、鮑古昌等水庫,總調節庫容543億立方米,葉尼塞河幹流上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和薩彥舒申斯克兩大水庫,總調節庫容為457億立方米。上述這些水庫屬於多年調節水庫,完全有可能做到藉助準確而及時的洪水預報對上述梯級庫羣進行聯合防洪調度,以使葉尼塞一安加拉河干支流上的洪峯錯開安全下泄。自梯級水庫羣相繼建立以來,在安加拉一葉尼塞河沿岸地區,特別是從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至葉尼塞斯克段的洪災多發地區,無論春季洪泛或冬季凌汛水患,都已基本根除。

葉尼塞河流域保護

葉尼塞河流域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最突出問題有兩個:①梯級水庫庫區林木清理:處於梯級水庫淹沒區內干支流沿岸林地的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千米,需清理林地的伐木量大約有1.65億立方米,一些工程水庫中末清理的樹木腐爛後造成水質污染,散漂樹木破壞庫岸,影響航運。這是葉尼塞一安加拉河開發中普遍存在的問題。②貝加爾湖水資源保護:貝加爾湖湖水污染,已引起人們嚴重關注。貝加爾湖湖畔及人湖支流色楞格河沿岸,遍佈採石場造紙廠木材加工聯合企業化纖廠等工廠企業。湖水污染源主要來自化纖廠、造紙廠的工業廢水,以及漂放人湖的大量沉木腐爛。1971年前蘇共中央和前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保證合理利用和保護貝加爾湖流域自然資源的補充措施》的決議。採取了各種防治污染和保護水資源的措施,主要有嚴禁散漂木材、建立污水處理廠、改進旨在少排放的生產工藝或採用無廢水的新工藝、清理湖底沉木、嚴格執行採伐條例、水土保持、營造林帶等等。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5張)
此後,貝加爾湖水質有所改善。1987年4月,前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1987-1995年保護與合理利用貝加爾湖流域自然資源措施》的決定,主要內容有:關閉貝加爾紙漿造紙聯合企業的酵母工廠,停止採伐沿湖湖岸地區的用材林,建立森林聯合企業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