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坪紅軍廣場

鎖定
在江西瑞金的在葉坪村,有一處不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13米高的紅軍烈士紀念塔,塔基為五角形、塔身呈炮彈形;其正東相對相望、相輔相成的是一座磚木結構的紅軍檢閲台,這就是葉坪紅軍廣場。
中文名
葉坪紅軍廣場
外文名
葉坪紅軍廣場
位    置
江西瑞金
時    期
1931年11月7日

葉坪紅軍廣場廣場介紹

紅軍廣場也是紅軍的練兵場,近兩個足球場大,地上鋪着草坪,四周除了栽種的一些樹木,再沒有別的任何雕飾。前面是一個紅軍檢閲台,遠處中間的位置豎着一個紀念碑,是紅軍烈士紀念碑,這個紀念碑也是錢壯飛設計的。紀念碑如同一枚等待發射的火箭,聳立在五角星底座上。來到碑前,順着在五個角上的十幾級台階,可以任意走到碑身前,碑身也是黃土色的,上面嵌滿了大小一致的鵝卵石。在檢閲台和紀念碑之間,地面上凸現着一溜大字,是用水泥澆注的,在綠色的草坪中間很清晰,“沿着紅軍的血跡前進”,每一個字都有兩米見方,字字鏗鏘,好象是烈士生前的遺言,又好象是後人在烈士墓前的誓言。

葉坪紅軍廣場廣場歷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告成立之後,曾在紅軍廣場舉行紅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閲兵儀式。附近分佈着“一蘇大”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閲台、紅軍烈士紀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坪紅軍廣場當年盛況

1931年11月7日晚,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為慶祝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舉行了盛大的“萬人提燈會”。94歲的老紅軍劉家祁回憶説:“當時,我負責俱樂部的後勤工作,只見龍燈、兔子燈、馬燈等各種燈籠匯聚到廣場上,整個廣場人山人海,紅光滿天,莊嚴熱烈,盛況空前。”據瑞金黨史工作者介紹説,“萬人提燈會”這個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時創立的文藝“百花劇”,有燈籠舞、火把舞、鐮刀舞、採茶舞、山歌、嗩吶以及龍燈、鯉魚燈、船燈、壘燈、報告劇等形式,充分表現了蘇區時期喜慶的氣氛。

葉坪紅軍廣場火炬路線

5月14日7:30在葉坪紅軍廣場舉行起跑儀式,火炬在葉坪紅軍廣場點燃起跑,途經紅井舊址、中華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舊址、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等地。
5月14日11:30在中央根據地歷史博物館結束傳遞,並在博物館舉行慶典儀式。
5月14日13:00火炬團隊出發前往井岡山。

葉坪紅軍廣場相關資料

葉坪紅軍廣場葉坪舊址羣

葉坪革命舊址羣裏的建築有幾百座,都是在建國以後恢復重建的,原來的建築都在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以後毀於國民黨的炮火。這些建築距今已有半個世紀,同樣是黃土色的牆,黑色的瓦,小方窗、木門,但從牆上潮濕的印記和台階上濕滑的苔蘚看上去,比沙坪壩的建築要古舊得多。樹木也很高大,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樹,遮天蔽日。在毛澤東的舊居後面,有一棵樹被木柵欄圍着,標牌上只寫着:毛澤東同志讀書閲報處(1931-1933),並沒有標明樹齡。樹的主幹已經倒掉並且中空了,只留下一截幾米長的軀幹外殼,樹皮上長滿了苔蘚。在它的一側又一支樹幹依託着它生長上去,已經形成一片綠蔭。我們從它的身邊走過,思忖着,這株曾經陪伴過一位偉人的樹,究竟是經不起歲月的摧殘倒下的?還是倒在敵人的炮火中?我們不得而知,從它的樹圍看,它不僅飽經風霜,也一定經歷了戰火的洗禮。而今它像一個世紀老人默默地注視世事的滄桑變化。

葉坪紅軍廣場舊址的特色

徜徉在這些兩層的建築中間,一行行的標語印入眼簾,“堅決擁護中央政府”、“中國共產黨萬歲”,我們都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似乎就置身在那個火熱的時代。房屋的安放都相對獨立,都是一些共和國初創時的機構雛形。這邊是最早的國家銀行,那裏是早期的中央印刷廠,都是土木建築,一種建築形式,一種色調。我們隨意走進一個兩層的辦公間,是謝覺哉的。謝覺哉是1933年到中央蘇區,任毛澤東的秘書,早期還辦過報紙。辦公室裏面的擺設都很樸素,僅有的桌椅都是舊的,兩邊都有木樓梯通向樓上。我們順着樓梯上到二樓,二樓明顯要低矮一些,門和地板都是木板做的,每走一步,腳下就發出“咚咚”的響聲,我們不得不把腳步放得輕了又輕。二樓的房間大都做卧室用。卧室裏面也只是一張牀,一個方桌,一把椅子,有的桌上放着一個馬燈,還有的在牆上掛着一個斗笠、一雙草鞋或是一個已經褪色的軍用挎包,挎包蓋上繡着一個紅色的五角星。這一切讓人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在小時候的故事裏出現得太多,陌生的是離現在似乎已經很遠了。

葉坪紅軍廣場“一大”會址

舊址羣裏最值得一書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眼前這座灰色的坡屋頂建築就是“一大”會址。開“一大”時是一座祠堂,現在是按原樣恢復的。灰磚,黑瓦,硃紅樑柱,兩邊的防火牆高高聳起,在旁邊一些比較低矮的建築中間顯得很突兀。一條石子路通向正門,在僅有的兩根紅柱之間,用松枝、彩紙扎制了一道彩門,松枝和彩紙已經褪色,很有年代感,中間懸掛一個碩大的金黃色五角星,後面是老體的一個橫幅,上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1931年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局成立,當時中央蘇區就設在葉坪,1931年11月7日—20日在葉坪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參會代表有來自各個根據地和白區的610人,會上成立了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這就是當時的臨時中央政府禮堂。禮堂裏的桌椅都搬走了,在靠牆邊的柱與柱之間用木板把空間隔成一個個小間,幾平方大,解説員説,“一大”結束後這裏充當了臨時宿舍,一個個小間裏住滿了人。

葉坪紅軍廣場“二大”會址

“二大”會址是一個八角形的建築,像一頂紅軍的八角帽。無論是在體量還是在建築風格上,它和“一大”會址都大相徑庭,柱子頂端的裝飾顯然借鑑了歐式風格。它從1933年8月動工到竣工只用了三個月時間,是紅軍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門前是一個小坡度的石頭鋪就的空地,地面很粗糙。禮堂正面看上去,有六根柱子,是兩層建築,開三個門兩個窗,中間門的上方是手書老體的紅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再往上是一個大紅五角星,兩邊陪襯着鐮刀斧頭圖案,很大氣。進到禮堂裏面,才發覺它更像一箇舊式的部隊禮堂,前面是一個大主席台,沒有任何幕布,台上只有一個普通的長方形木桌和一個長條凳,台下擺滿了一排排的矮長條凳,這裏可以容納1500人蔘會。裏面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是八角形的,空間很高,在每個角都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所謂的二樓,就是在靠近牆邊的柱子和柱子之間的走廊。為了不影響視線,柱子都放在邊上,無論站在禮堂的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主席台。穿紅軍服的小導遊還介紹説,禮堂的建設採用了八個面的迴音效果,在禮堂的任何一點都可以聽到主席台傳來的聲音,彌補了當時沒有擴音裝置的不足。設計真可謂匠心獨具。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是1934年1月21日—2月1日在沙洲壩召開的,因當時的臨時中央政府已經搬到了沙洲壩。恢復重建時把會址建在葉坪可能是為了讓建築更加集中。我圍着禮堂轉了一圈,發現每一面都有緊急疏散口,而且在後邊十幾米遠處,有一個防空洞,朝禮堂方向開有四個門,門很低,需低頭方可進入,裏面也沒有任何設施,人進去後只能站在這個黑洞洞的通道里。這些都是為了遇有敵機轟炸時緊急疏散的需要。八角形的禮堂掩映在一片鬱鬱葱葱的高大樹木中間,恐怕也是為了躲避國民黨的飛機空襲。

葉坪紅軍廣場錢壯飛

錢壯飛,“二大”禮堂的設計者。然而,在我國建築史上無論如何是找不到他的名字的。錢壯飛是浙江湖州人1925年加入共產黨,1928年考入國民黨特務頭子徐恩曾主辦的上海無線電訓練班,給徐做私人秘書,後來打入國民黨特務機關中央組織部,將我黨叛徒叛變的消息及時報告周恩來,保衞了上海中共中央機關的安全。1931年進入蘇區,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第二局副局長。1935年紅軍南渡烏江時,遭遇敵機轟炸,他壯烈犧牲,時年40歲。略微知道他的人也記得他是一個地下工作者,至於他在哪裏學的建築,和他的設計意圖都沒有任何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