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葉松褐鏽病

鎖定
落葉松褐鏽病是由落葉松擬三胞鏽菌引起的、發生在落葉松的病害。發病初期,針葉尖端或中部出現褐色小斑;6月中、下旬於病斑相應部位的葉背面形成黃色突起;7月上、中旬夏孢子開始成熟、飛散。發病後期,冬孢子堆數量逐漸增加,葉面萎黃,甚至乾枯脱落。 [1] 
落葉松褐鏽病於1951年首次在長白山林區發現,隨後在東北地區的落葉松人工林中該病害的發生較為普遍。據2010—2013年在中國的敦化、安圖、汪清、延吉和琿春等地調查,株發病率達60—100%。該病能夠侵染各種落葉松針葉,以苗期和人工幼林較為嚴重,使患病寄主苗木及林木生長受到影響。 [1-2] 
落葉松褐鏽病的防治防治法主要有合理地進行修枝間伐撫育;發病後需要及時進行化學防治。 [1] 
中文名
落葉松褐鏽病
病    原
落葉松擬三胞鏽菌
為害植物
落葉松
為害部位
葉部

落葉松褐鏽病病原特徵

病原
病原(6張)
落葉松褐鏽病病原為落葉松擬三胞鏽菌(學名:Triphragmiopsis laricinum (Chou) Tai)。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橢圓形,橘紅色至赭黃色,0.25—0.5毫米。夏孢子單胞,雙壁,有柄,易脱落。多為橢圓形,少數球形,淺棕褐色或淡棕紅色,(27.6—53.8)微米×(13.8—34.5)微米,外壁具刺疣。側絲棒狀,單胞,無色透明,頂端圓頭狀,下端具長柄,長64—115微米,圓頭部橫徑為11.5—29微米,柄部橫徑4.6—9微米,外壁光滑無突起。冬孢子堆長橢圓形或橢圓點狀,初被表皮遮蓋,後裸露,成熟後呈粉末狀,暗褐色,(0.2—0.5)毫米×(0.2—1.5)毫米。冬孢子3胞,呈倒“品”字形,棕色。老熟的冬孢子暗褐色,大小為(36—43)毫米×(30—34)毫米,上端寬27—37毫米,下端寬7—13毫米。每胞有兩個發芽孔,孢壁為暗褐色,厚度均勻而多刺狀小疣,孢柄無色透明,與孢子相接處較膨大,向下略細,橫徑3.5—7.6毫米,長徑75—78毫米,易脱落。 [1] 

落葉松褐鏽病為害症狀

落葉松褐鏽病 落葉松褐鏽病
落葉松褐鏽病發病初期,葉片尖端或近中央部位出現退綠小斑,逐漸擴大,到6月中、下旬在退綠斑相應部位的葉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上、中旬仍可陸續產生。夏孢子堆初埋生於葉表皮下,後呈小丘狀隆起。夏孢子到7月上、中旬開始成熟飛散,最後在夏孢子原基處留下一個痕跡,該處較葉背色澤為淡,略呈淡褐色。8月中、下旬病斑變為淺紅棕色乃至茶褐色段斑。但該病引起的段斑,顏色不如落葉松落葉病那樣深。8—9月在病斑相應部位的葉片背面,產生3—5個凸起於葉面的小堆,即冬孢子堆。發病後期孢子堆的數量逐漸增加,最多可達30—40個,此時葉片即萎黃,逐漸乾枯脱落。由於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差異,該病的發病期由南向北略有推遲。例如,1979年9月末,在中國吉林省和龍縣青山林場的一片14年生落葉松人工林內,仍可見到夏孢子堆。 [3] 

落葉松褐鏽病侵染循環

落葉松褐鏽病的初次侵染源為越冬後冬孢子產生的擔孢子,次侵染源為夏孢子堆產生的夏孢子,擔孢子和夏孢子均借風力傳播。擔孢子產生和飛散侵染時間可從5月中下旬一直延續到7月中旬,夏孢子產生和飛散時問從6月下旬一直延續到8月上旬。9月份逐漸產生冬孢子堆,10月初冬孢子堆隨病葉落地越冬。 [1] 

落葉松褐鏽病流行規律

落葉松褐鏽病主要發生在苗圃和幼林內,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齡林受害嚴重,大樹受害輕。一般降雨多、濕度大發病嚴重;乾旱、濕度小發病較輕;冬季温度低,第二年發病輕;冬季温度高,第二年發病重。該病常集中連片發生,落葉松褐鏽病發生的地塊常有落葉松落葉病的發生。 [4] 

落葉松褐鏽病防治方法

  1. 合理地進行修枝間伐撫育,使林分通風透光,可預防該病的嚴重發生。 [1] 
  2. 可於春秋兩季把林地、菌圃地內落葉松落葉集中成堆,點燃燒燬,可降低落葉松的發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內還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過密,通風降濕,防止徒長,提高抗病力。 [4] 
  3. 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幼林地樹冠噴施1次1200倍液代森銨,或600倍液福美雙或代森鋅500倍液,或1:1:170的波爾多液,或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或敵鏽納200倍液噴霧殺菌劑;7月中下旬再噴施1次,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1] 
  4. 對高大鬱閉的感病林分,於7月初利用硫磺煙劑放煙防治,用藥量為12千克/公頃,也能取得較為明顯的防治效果。 [1] 
參考資料
  • 1.    孫成明,王悦山,王志明.中國長白山常見林業有害生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0:4
  • 2.    張偉1, 楊斌1, 王桂梅1等. 應用25%嘧菌酯懸浮劑防治落葉松褐鏽病的研究[J]. 吉林農業, 2013, (10)
  • 3.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森林病害.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4.12:45
  • 4.    劉海英等.林業與社會 林業小百科.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