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葉松癌腫病

鎖定
落葉松癌腫病又稱潰瘍病,是落葉松山的重要世界性病害,我國於1978年以後在大小興安嶺的落葉松上有發現。
中文名
落葉松癌腫病
又    稱
潰瘍病
症    狀
病皮微微下陷、開裂、微腫
發現時間
1978年

落葉松癌腫病症狀

發生在落葉松的枝幹部。細枝發病 病皮微微下陷、開裂、微腫,且常繞枝一週變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病狀。
粗枝和細幹發病 經常可以看到四個特徵性的表現,可與生理潰瘍和其它腫脹性病變相區別。一是病部下陷變黑,如系老病部,還有同心環狀的隆起帶;二是病部中心常留有死枝或死芽,甚至是一簇枯葉;三是下陷潰瘍部的對側,一定隆起腫大,使病部枝幹呈歪梭形;四是凹陷部常有病菌子實體。如系老病部,病攻子實體常作同心環狀排列。該病一旦發生,常年繼續發展,梭形增生病狀,以及潰瘍面上的同心環狀的隆起帶,則更加顯著。8月末,開始在病部生出1-4mm的病菌子實體,其發育程度顯然不齊,幼小者為白色球狀,成熟者為橙黃色至黃色小盤狀物(子囊盤) 。
主幹發病 與粗枝上的症狀相似,並更加顯著。因為老潰瘍面脱皮後永不癒合。長年發病後,由於病部周圍不斷增生,結果使該部深陷,並形成空洞,常從其中流出大量樹脂,日久變為暗褐色。病樹極度衰弱,常形成球形幹或偏心幹。因為樹幹上的栓皮過厚,所以病後很少產生病菌子實體,有時雖也產生,但數量極少。樹幹發病時也和粗枝發病一樣,在病部常留有死枝、死芽。病後常招引次期害蟲蛀食,加速流脂,使病樹加速死亡。病部常受木腐菌的侵染,並在該部形成木腐菌子實體。

落葉松癌腫病病原

Lachnellula willkommii (Hart.) Dennis稱韋氏小毛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成熟的子囊盤漏斗狀,直徑1-4mm,厚0.3mm,無柄或有0.5mm短柄,子囊長筒形,115-163×8-12μm。子囊孢子短梭形或長橢圓形,單胞,無色,15-27×5-9μm,在子囊中排成單行,萌發時常生0-3個橫隔,將子囊孢子分為1-4室,各室外都能生出芽管。側絲絲狀,不分枝,155-181×1.5-2.0μm。本菌是在低温下生長的低温菌,一般營腐生生活,只在樹木生長衰弱或受到傷害時,才能侵染傷部並引起病狀。

落葉松癌腫病發生規律

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的興安落葉松林都能發病,過熟林和老齡樹因長勢極衰,發病率很高。在天然老齡樹附近的人工林內,發病率最高。病樹多集中發生在寒冷地區的山下窪地,無論樹冠上粗枝發病或樹幹發病,發病部位多數發生在西南側。據此可以判斷本病與樹木的霜凍和日灼傷的關係密切。由於晝夜温差過大(帶嶺11月、3月晝夜温差超過45℃)年引起的日灼傷,不僅為病菌的侵染創造條件,並且對病後癒合。據實際觀察,發病株以死枝與死芽為中心發病的佔70%;以傷口為中心發病的佔21%,因此可以認為死枝死芽和傷口,是病菌的主要侵染途徑。

落葉松癌腫病防治方法

(1)嚴格執行檢疫,防止病菌隨幼苗、幼樹、小杆及原木向外流傳。
(2)因地制宜種植抗病樹種。
(3)加強林區管理。
營造混交林,造林時,應避開霜窪地、沼澤地、和易生日灼傷的地段,適當加大初植密度,增強樹木的抗凍能力;成林後適樹修枝,可防止病菌的每繁殖與積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