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萱堂閒話錄

鎖定
《萱堂閒話錄》是由邱炯炯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11年月在北京尤倫斯藝術影院首映 [1] 
該片以口述的方式,記錄了邱炯炯的奶奶、父親和母親等人的日常談話 [2] 
中文名
萱堂閒話錄
外文名
La Rhapsodie de ma Mère
出品時間
2011年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邱炯炯
類    型
紀錄片
片    長
106分鐘
上映時間
2011年8月
對白語言
四川話
色    彩
黑白

萱堂閒話錄劇情簡介

邱炯炯的奶奶、父親和母親,及其他兒女對着邱炯炯絮絮叨叨,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長輩與晚輩的互相判斷。邱炯炯父輩“那一窩”孩子的生命歷程,及邱炯炯本人的成長過程。邱炯炯的奶奶出身貴族,年輕時跟戲班小夥子私奔,在顛沛流離的走穴生涯中帶大7個子女,這個過程中,經歷了戰爭、政治運動和普遍的貧窮 [2]  。八十多歲的媽和六十歲的兒子共同老去,有滋有味説着漫長的生活史,在光陰中踉蹌地捍衞着主見與天賦 [3] 

萱堂閒話錄幕後製作

劇照
劇照(6張)
導演邱炯炯之前執導的紀錄片都是跟家庭有關的。由於他的奶奶年齡比較大,邱炯炯想給奶奶留個紀念,便產生拍攝紀錄片《萱堂閒話錄》的想法。2010年1月,該片在邱炯炯的家裏正式開始拍攝,一直拍到了過年後。邱炯炯每天花15個小時進行後期剪輯,整個後期製作的週期長達3個月。該片開頭出現一隻公雞和林志剛臉的特寫,後來這隻公雞的特寫反覆出現,這樣剪輯是為了形成節奏感的剪輯點,提起整部影片的節奏 [4] 

萱堂閒話錄主創團隊

導演邱炯炯 [4] 
攝影邱炯炯
製片人邱炯炯
錄音邱炯炯
剪輯邱炯炯 [2] 

萱堂閒話錄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
2012年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新鋭紀錄獎 [5] 

萱堂閒話錄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地點
2011年北京尤倫斯藝術影院 [1] 
2011年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年度邀請單元
2011年北京獨立電影展紀錄片單元北京 [1] 
2011年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2012年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
2013年電影導演協會 [6] 

萱堂閒話錄作品評價

紀錄片《萱堂閒話錄》藉助人物之間的互判和自我評價,以口述的方式呈現了兩代人的成長秘史。英文片名裏的“狂想曲”之意如同邱炯炯繪畫中的強烈風格,充滿逍遙氣質與懷舊色彩,同時也繼承了他的川式幽默傳統:諧趣、詭譎,於半文半白的喃喃自語中,在插科打諢的一顰一笑間隱藏對意識形態、政治歷史、百味人生的隱喻。該片使用了川劇聲腔與管絃樂的中西合璧,誇張怪誕的形式之下流露出苦澀人生的悲憫與癲狂的真實。《萱堂閒話錄》延續了邱炯炯電影一貫的黑白影像風格,純粹、飽滿,充滿年代感和神秘氣息,體現了一種與現實隔岸相望的“超逾意識” [2]  (李姝、李茂華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