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飛

(廣東省地圖院駐村幹部)

鎖定
萬飛,男,漢族,1978年10月出生,2000年7月畢業於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在校期間曾擔任校學生會主席。2009年6月,廣東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户責任到人”工作全面鋪開,由於前期駐村工作出色,萬飛再次被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黨組選派到豐順縣豐良鎮仙龍村開展駐村工作。
中文名
萬飛
性    別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8年10月
畢業院校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代表作品
廣州路路通:資訊地圖冊

萬飛人物介紹

萬飛 萬飛 [1]
萬飛,1999年6月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萬飛同志到廣東省地圖出版社(現廣東省地圖院)從事地圖編輯工作,後在辦公室擔任行政工作。2008年1月,在廣東省開展“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活動中,萬飛同志被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選派到豐順縣湯西鎮和安村開展為期1年的駐村工作。

萬飛工作表現

萬飛在廣東省地圖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期間,參與編輯了《美加地圖冊》、《廣東省地圖》(絲綢版)、《廣州路路通地圖冊》、《江門市地圖》、《清遠市地圖》等一大批優質圖書,獲得讀者好評。他經常加班,任勞任怨。在出版社辦公室擔任行政工作期間,他組織開展的出版社行風政風評議工作,在全省驗收的時候獲得考評組的高度評價;2009年7月,萬飛同志成功組織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參加《全國地理信息應用成果及地圖展覽會》,參展效果在業內獲得一致好評;積極參與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參加全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各項籌備工作,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已順利完成了兩項改革,平穩過渡到現在的廣東省地圖院。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中,恰逢創先爭優活動全面鋪開,萬飛同志繼續發揮爭創優秀的忘我精神,一門心思撲在帶領幫扶村脱貧致富上,緊緊依託地方政府、村“兩委”幹部、黨員開展工作。他十分關注瞭解農户的生產生活情況,總是在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農户反映的困難:為6户長期靠挑水用水的農户解決了自來水問題;自己掏錢慰問突發重大疾病的貧困户家庭和計生結紮户;聯繫農業和畜牧專家到農户家中解決種養實際問題;聯繫送醫下鄉義診活動為百姓免費看病發放藥品等 。萬飛同志還結合專業特長為豐順縣製作了全縣和城區的影像圖以及普通地圖,為幫扶的和安村和仙龍村製作了 1:2000的正射影像圖和土地利用圖以及村重點項目分佈圖等。
他十分關注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10年9月,受颱風“獅子山”影響,仙龍村遭受了20年一遇的特大山洪,農户家中受浸水最深處達2米,萬飛同志帶領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始終戰鬥在抗洪救災的一線,緊急轉移安置受水浸嚴重的羣眾20户140餘人和有山體滑坡隱患的16户79人,並組織了5個巡查隊,日夜監控水情和山體滑坡情況,確保了羣眾生命安全。萬飛2005年至2010年連續6年年度考評為“優秀”。在扶貧開發的3年時間裏,萬飛同志跑遍了幫扶村的每一寸土地,從對村裏的貧困現狀一無所知,到開展扶貧項目得心應手,他用實際行動履行着黨的宗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被幫扶的仙龍村扶貧開發“規劃到户責任到人”工作和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0年底該村103户貧困户已有 100户年人均純收入超過2500元,脱貧率達97%,貧困户年人均純收入達5500餘元,是幫扶前的3.24倍。廣東省國土資源廳被評為廣東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插紅旗示範單位,仙龍村被列為梅州市、豐順縣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示範村,梅州市、豐順縣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梅州市提高和改進基層黨的組織生活質量創新工作示範點,豐順縣“創先爭優”活動示範點,仙龍村黨支部還被豐順縣推薦上報為全縣唯一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候選對象。
萬飛被梅州市推薦為廣東省“扶貧使者”,其事蹟多次被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測繪報、廣東電台、梅州日報、省國土資源雜誌報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