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金鎮

鎖定
萬金鎮,隸屬於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地處召陵區東南部,東與青年村鄉相連,南與駐馬店市上蔡縣華陂鎮、西平縣五溝營鎮交界,西與鄧襄鎮接壤,北與召陵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西距召陵區人民政府28千米 [3]  ,總面積72.48平方千米 [4] 
明、清朝時期,萬金鎮境域分屬陳州府西華縣及郾城縣召陵保、西華縣王岡保;1998年3月,撤鄉建鎮 [3]  ;截至2018年末,萬金鎮有户籍人口77308人 [4]  ;截至2020年6月,萬金鎮下轄37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萬金張村金城大道1號 [3] 
2011年,萬金鎮財政收入320萬元,比上年增長6.2%,各類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9206元 [3]  ;2018年,萬金鎮有工業企業50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4] 
中文名
萬金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
地理位置
召陵區東南部
面    積
72.48 km² [1] 
下轄地區
3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萬金張村金城大道1號
電話區號
0395
郵政編碼
4623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中共郾上西縣委舊址 [6] 
車牌代碼
豫L
人    口
77308人

萬金鎮建置沿革

明、清朝時期,萬金鎮境域分屬陳州府西華縣及郾城縣召陵保、西華縣王岡保。
民國元年(1912年),分屬西華縣萬金區萬金聯保、磚橋區卸載聯保、龔堂聯保,郾城縣東南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分屬西華縣萬金聯保、卸載聯保,龔堂聯保及郾城縣鄧襄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為郾城縣磚橋鎮萬金鄉。
1949年,萬金鄉屬磚橋鎮。
1954年,劃歸郾城縣磚橋區。
1956年9月,置萬金鄉。
1958年8月,設萬金管理區。
1959年,成立萬金公社。
1961年10月,郾城縣設12個區。
1963年7月,置萬金區。
1965年9月,改為萬金公社。
1984年,改稱萬金鄉。
1998年3月,撤鄉建鎮。
2010年8月12日,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餘營村(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4個村民小組146户560人搬遷至萬金鎮 [3] 

萬金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萬金鎮下轄37個行政村:萬金張村、萬金村、宋莊村、魏莊村、坡於村、袁莊村、慄門張村、郭莊村、新莊趙村、大姜村、龔堂村、周莊村、喬莊村、張茂吳村、温王村、俄劉村、大孟村、小孟村、李莊村、楊莊村、黃莊村、張莊村、曹樓村、卸載村、司莊村、前崔村、小莊村、唐橋村、張趙村、夏莊村、賈姚村、徐閣村、西李村、赤南村、赤北村、柿園張村、餘營村 [3] 
截至2020年6月,萬金鎮下轄37個行政村:萬金村、楊莊村、温王村、魏莊村、賈姚村、袁莊村、大孟村、郭莊村、周莊村、小莊村、柿園張村、俄劉村、小孟村、前崔村、曹樓村、卸載村、大姜村、夏莊村、赤北村、宋莊村、張茂吳村、張莊村、喬莊村、赤南村、徐閣村、李莊村、坡於村、西李村、司莊村、龔堂村、張趙莊村、慄門張村、唐橋村、新莊趙村、萬金張村、黃莊村、餘營新村 [5]  ;鎮人民政府駐萬金張村金城大道1號 [3] 

萬金鎮地理環境

萬金鎮位置境域

萬金鎮地處召陵區東南部,東與青年村鄉相連,南與駐馬店市上蔡縣華陂鎮、西平縣五溝營鎮交界,西與鄧襄鎮接壤,北與召陵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西距召陵區人民政府28千米 [3]  ,總面積72.48平方千米 [4] 

萬金鎮水文

萬金鎮境內屬淮河流域,北有汾河,南有黑河,均為內澇河流,其中汾河境內總長度5.9千米,從賈姚村入境,流經張莊村、小孟村、魏莊村、坡於村、袁莊村,至喬莊村出境;黑河從司莊村入境,流經前崔村、坡小村、大姜村,從新莊趙村出境,境內總長度3.6千米 [3] 

萬金鎮自然資源

2011年,萬金鎮有耕地面積8.1萬畝 [3] 

萬金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萬金鎮轄區總人口7.9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37人,城鎮化率5.2%,總人口中,男性41854人,佔52.5%;女性37859人,佔47.5%;14歲以下13691人,佔17.2%;15—64歲55572人,佔69.7%;65歲以上10450人,佔13.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9671人,佔99.95%;有回、苗、蒙古、藏等少數民族,共42人,佔0.05%,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4.2‰ [3]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79000人 [1] 
截至2018年末,萬金鎮有户籍人口77308人 [4] 

萬金鎮經濟

萬金鎮綜述

2011年,萬金鎮財政收入320萬元,比上年增長6.2%,各類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9206元 [3] 
2018年,萬金鎮有工業企業50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4] 

萬金鎮農業

2011年,萬金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畝,農業總產值11.1億元,比上年增長9.5%,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生產糧食7.9萬噸,其中小麥3.3萬噸,玉米4.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油菜、西瓜、花生等,糧經比例66:34,初步形成煙葉、水果、瓜菜、食用菌4大種植園區,煙葉種植面積1100畝,產量220噸;水果種植面積170畝,產量85噸;瓜菜種植面積470畝,產量53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建成生豬、肉雞、蛋雞三大養殖基地,養豬場9座,萬羽以上養雞場6座,生豬飼養量59.6萬頭,蛋雞飼養量86萬羽,肉雞飼養量39萬羽,畜牧業總產值7.9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71%,累計造林1.7萬畝,林木覆蓋率23% [3] 

萬金鎮工業

2011年,萬金鎮工業以麪粉加工、包裝印刷、服飾箱包加工業為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較上年增長10.5%,擁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356人 [3] 

萬金鎮社會事業

萬金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萬金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016人,專任教師55人;小學13所,在校生4662人,專任教師25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068人,專任教師15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358萬元,比上年提高了0.8%。

萬金鎮科技事業

科技2011年末,萬金鎮有各類科技人員5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人,經營管理人才26人,技能人才57人,農村實用人才426人。

萬金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萬金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3個,演員386人,創作完成的文藝作品18部,文化行業從業人員90人,電影放映單位2個,年放映300場次,觀眾0000人次,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60平方米,藏書2.2萬冊 [3] 

萬金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萬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2個,其中鎮衞生院1個,村級醫療室31個;病牀1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5張,業衞生人員8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90萬人,參合率為97% [3] 

萬金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萬金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5户,人數159人,支出45.3萬元,月人均6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43户,人數2366人,支出213萬元,人均75元,農村五保供養466人,其中,集中供養350人,分散供養116人,支出69.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19人次;農村臨時救濟76人次,支出1.1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2萬元,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1.3萬元,使137人(次)困難羣眾受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3000人,參保率99.2%,共發放養老金890萬元 [3] 

萬金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萬金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29.2萬份、期刊15.1萬冊,電信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4790户,移動電話用户4580户,寬帶接入用户18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00多萬元 [3] 
  • 給排水
2011年末,萬金鎮鎮區有集中供水廠4座,鋪設幹線水管40千米,生產用水能力2.6萬噸/月,居民自來水普及率78%,年人均生活用水3.9噸,建有排水管道0.2千米 [3] 
  • 供電
2011年末,萬金鎮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72.4千米,用電負荷110千瓦,年售電量總計0.2億千瓦時,供電可靠率98%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萬金鎮鎮區有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人均綠地1.9平方米 [3] 

萬金鎮交通運輸

萬金鎮有鐵路漯阜線過境,境內長3.1千米,縣道郭漯公路貫穿東西,宋後公路連接南北,各種運輸車輛1500輛,2011年,貨運量達300萬噸,鎮區公交汽車線路1條,運營車輛68輛,年客運量368萬人次 [3] 

萬金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萬金鎮境域古代有一條運糧河,相傳有載黃金的船隻在此沉沒,取名“淹金”,後改“萬金” [3] 

萬金鎮風景名勝

中共“郾上西”縣委舊址
1945年5月,在郾城縣萬金張村宣佈建立中共郾(城)、上(蔡)、西(華)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和縣大隊,形成了以沙河以南、西平以北、平漢鐵路以東、磚橋鎮以西為活動範圍的水西抗日根據地第一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基本上完成了在新黃河以西建立橋頭堡的任務。 [6] 

萬金鎮榮譽稱號

2020年6月20日,被命名為河南省第一批“美麗小鎮” 。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