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海同

鎖定
萬海同,男,醫學博士,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二級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 [2]  浙江中醫藥大學心腦血管病研究所 [1]  所長、浙江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 
中文名
萬海同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5月
畢業院校
南京中醫藥大學
性    別
執業地點
浙江中醫藥大學
臨牀職稱
主任中醫師 [2] 

萬海同承擔或參與科研、教學教改等項目情況

1. 基於藥物代謝與生物效應關聯的補陽還五湯類方與缺血性中風氣虛血瘀證相關的生物學基礎研究(816301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7/1-2021/12,275萬元。(負責人)
2. 冠心病心衰中醫綜合治療方案循證優化研究(2017YFC170040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2018/01-2021/12, 388萬元。(負責人)
3. 基於藥動學與藥效學相關聯的養陰通腦顆粒多組分配伍方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機制研究(8137405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4/01-2017/12,75萬元。(負責人)
4. 基於藥物相互作用的丹蔘與紅花活性物質配伍(丹紅注射液為例)對腦缺血性損傷保護機制研究(8117364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2/01-2015/12,58萬元。(負責人)
5. 治療缺血性中風組分中藥活血康腦膠囊的研製(2012ZX09103-201-020),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012/01-2015/12,117.84萬元。(負責人)
6. 基於誘生IFN-α/β的TLRs/MyD88信號通路研究銀花平感顆粒抗A型流感病毒免疫機制(LZ14H270001),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4/01-2017/12,36萬元。(負責人)
7.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藥工程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2/8-2017/8。(負責人)
8. “十三五”浙江省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建設計劃--中醫方劑藥效物質基礎學(2017-XK-A03),浙江省衞生計委,2018/1-2020/12,120萬元。(負責人) [2] 

萬海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病的生物學基礎;2.中藥活性物質的分離分析與中藥藥物代謝;3.中醫方劑配伍規律與應用;4.心腦血管病中醫臨牀與基礎。 [2] 

萬海同社會任職

浙江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心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現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151第一層次人才及重點資助對象,浙江省衞生高層次創新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衞生領軍人才,2016年“十佳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擔任浙江省博士後聯誼會副理事長,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製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代謝病專業委員會理事會副會長等職務。 [2] 

萬海同學術成果獎勵

1. 《養陰益氣活血方藥及其活性物質對腦缺血性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9年,排名(1/10)
2. 《補腎養陰、益氣活血方藥的配伍與抗腦缺血性損傷作用的相關性研究》,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1年,排名(1/13)
3. 《養陰益氣活血方藥及其活性物質對腦缺血性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李時珍創新獎),一等獎,2008年,排名(1/10)
4.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逆流色譜高效分離新方法研究》,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排名(2/9)
5. 《清解宣透肺衞方藥治療外感熱病邪鬱肺衞證的作用與應用》,浙江省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浙江省中醫藥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8,排名(1/12)
6. 《缺血性中風氣陰兩虛,瘀血阻絡證的建立與養陰益氣活血新方藥應用》,浙江省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浙江省中醫藥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6,排名(1/13) [2] 

萬海同國內外發明專利、新藥證書等

1. 銀花平感顆粒,新藥證書編號:國藥證字Z20120004,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
2. 養陰通腦顆粒,藥物臨牀研究批件號:2003L00206,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
3. 萬海同(1/5),治療缺血性中風病的中藥組合物,專利號:ZL 2012 1 0471293.2,國家發明專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4. 萬海同(1/10),使用HPLC-DAD同時測定丹紅注射液中6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專利號:ZL 2012 1 0107254.4,國家發明專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 

萬海同著作或教材

1.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臨牀與科研方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455千字,2015,主編
2.生物與製藥工程實驗,浙江大學出版社,711千字,2008,主編
3.製藥分離工程,人民衞生出版社,649千字,2014,副主編
4.科研思路與方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311千字,2014,副主編
5.温病學,人民衞生出版社,520千字,2003,副主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