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泉河

(海南島東南部獨流入南海河流)

鎖定
萬泉河,古稱多河,中國海南島第三大河,位於中國海南省海南島東部。萬泉河有兩源:南支樂會水為幹流,長109公里,發源於五指山林背村南嶺。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嶺南。兩水在瓊海市合口嘴會合始稱萬泉河,經嘉積至博鰲入南海。全長157公里(另有162、163公里之説),流域面積3683平方公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1年3月16日,為適應鬥爭形勢需要,萬泉河流域的瓊海縣(時屬樂會縣)蘇維埃政府創建了赤色女子軍連,同年5月1 日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是由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紅三團下屬的一支女性戰鬥部隊。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色娘子軍”,曾在第二次瓊崖蘇區反“圍剿”中擔任掩護任務,其事蹟因被改編成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萬泉河沿河兩岸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和巧奪天工的地貌,令人歎為觀止。萬泉河是中國未受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孫河”。萬泉河出海處,集三河(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一港(博鰲港)、兩島(東嶼島、鴛鴦島)風景精華於一地,海濱沙灘細白柔軟,被專家評價為世界河流出海口保持自然風光最好的旅遊景點之一。 [1] 
萬泉河水資源充沛,水力資源豐富,至2000年,流域內已建有大中小(1)型水庫37座,總庫容9.91億立方米。其中,幹流上有牛路嶺水庫總庫容7.78億立方米。已建水電站總裝機9.69萬千瓦,年發電量3.5億千瓦時。 [2] 
中文名
萬泉河
外文名
Wan quan river
別    名
多河
所屬水系
海南島獨流入南海河流
地理位置
海南島東部
流經地區
瓊中縣、瓊海市
發源地
五指山風門嶺
主要支流
南支樂會水,定安水
河    長
157 km
流域面積
3693 km²
落    差
523 m
河    口
博鰲港

萬泉河幹流概況

萬泉河河道走向

萬泉河河道走向及水系分佈 萬泉河河道走向及水系分佈
萬泉河有南北兩源。南源稱乘坡河或樂會水,為幹流;北源稱大邊河或定安水,為一級支流。南源自五指山風門嶺(有資料稱五指山東麓 [3]  ),向東橫貫瓊中縣境內,流經霖田(上安鄉)向東,經乘坡(和平鎮)、燈火嶺、牛路嶺、會山至合口咀(在瓊海會山鎮)與北源相匯,長111公里,落差787米,流域面積1387平方公里。北源自瓊中縣風門嶺(有資料稱黎母山南麓 [3]  ,《瓊海縣誌》稱黎母嶺東南部的風門嶺 [4]  ),向東流經中朗、紅嶺、瓊海會山鎮嘉興嶺至合口咀(在會山鎮),長88公里,落差837米,流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南北源匯合於瓊海市合口咀,合流後稱萬泉河。幹流流經瓊中、萬寧和瓊海(經石壁、椰子寨、嘉積、樂城)等市縣,於博鰲港匯入南海。幹流全長157公里(有資料稱162公里 [3]  ),流域面積3693平方公里。總落差800米,平均坡降1.12‰。 [2] 
南源(正源)瓊中縣和平鎮合口村段 南源(正源)瓊中縣和平鎮合口村段
南北兩源匯合處合口咀 南北兩源匯合處合口咀
瓊海龍江鎮段 瓊海龍江鎮段
萬泉鎮萬泉河景區段 萬泉鎮萬泉河景區段
瓊海市區段(嘉積水電站庫區) 瓊海市區段(嘉積水電站庫區)
萬泉河入海口博鰲港 萬泉河入海口博鰲港

萬泉河河道特徵

萬泉河南北源上中游屬中低山區,河段迂迴彎曲,水流湍急,跌水礁灘較多,兩岸羣山環抱,森林茂密,植被良好,間有被侵蝕造成的溝谷小盆地。 [5] 
合流後的萬泉河,經石壁、龍江、嘉積至博鰲入海,長46公里,落差13米。河面寬闊,水流緩慢,河牀河沙覆蓋厚。兩岸為沖積台地平原。出口處橫亙着海沙與河沙沖積而成的玉帶灘,使河口形成葫蘆形的港灣。港灣內較大的沙洲有樂城島、沙坡島、東嶼島等,島嶼面積約5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其南側有九曲江、龍滾河匯入,形成沙美內海漏湖,與河口聯成一體,使該水域水面面積達8.5平方公里。博鰲地區的地貌類型主要為濱海台地與三角洲,其多姿多彩的丘陵山體、濱海沙壩、島嶼、河流、漏湖等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5] 
2024年3月13日拍攝的萬泉河入海口 2024年3月13日拍攝的萬泉河入海口 [17]

萬泉河水文特徵

萬泉河氣象

萬泉河流域屬熱帶季風氣候,降雨有明顯的幹、濕季之分。一般濕季(5~10月)降雨量1900毫米,約佔全年降雨量的80%。降雨過程往往有2個雨峯,分別在5~6月與8~10月,特別是後一個峯量大。實測最大年降雨量為中平站5526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為乘坡站1522毫米(1959年)。據嘉積水文站統計,最大年均流量264立方米/秒(1953年),最小年平均流量54.9立方米/秒。颱風暴雨季節,其中下游沿岸平原常遭洪水災害。
據嘉積站觀測資料,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479毫米,最大1780毫米(1977年),最小934毫米(1953年)。多年平均陸地蒸發量870毫米。 [5] 

萬泉河徑流

解放前,萬泉河曾有石壁、嘉積2處不連續的觀測水位、流量資料。解放後,設有嘉積、乘坡、加報等水文(位)站4處,雨量站30處。據嘉積站觀測,多年平均含沙量0.094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50.2萬噸。 [2] 
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深230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72立方米/秒,嘉積水文站實測最大流量11700立方米/秒(1948·8),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1976.7)。多年平均徑流量54.1億立方米。嘉積站實測最大年徑流量83.3億立方米(1953年),最小年徑流量17.8億立方米(1977年)。流域內水能理論藴藏量21.62萬千瓦,可開發量21.17萬千瓦,年發電量7.74億千瓦時。 [2] 
實測最大年降雨量為中平站5526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為乘坡站1522毫米(1959年)。據嘉積水文站統計,最大年均流量264立方米/秒(1953年),最小年平均流量54.9立方米/秒。颱風暴雨季節,其中下游沿岸平原常遭洪水災害。 [2] 

萬泉河洪澇災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本流域受颱風或熱帶低氣壓的影響共有約154個,平均每年有3.14個;在本流域登陸的約有15個,平均每3年一個。颱風多的年份全年降雨量也多,容易造成洪澇災害,洪泛區主要在瓊海縣合口咀以下河段。此外峯面雨和地形雨也會造成本流域的較大降雨,產生洪澇災害。洪澇災害是本流域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
據統計,解放以來受淹農田面積達5萬畝以上的洪澇災害約每3年一次。萬泉河及其支流塔洋河、九曲江中下游是主要的洪澇區。萬泉河下游有洪泛區面積約7.92萬畝,其中山洪1.19萬畝。據記載,發生較大洪水的年份有1927年、1948年、1950年、1970年。其中,1948年8月發生的洪水最大,嘉積站雨量實測21、22兩日累計雨量482.2毫米,嘉積河段洪峯流量為11700立方米/秒,為1927年以來60餘年中最大洪水,萬泉河嘉積站水位從2.43米猛漲到12.30米,河水橫流,下游大片農田受淹。 [5] 

萬泉河主要支流

流域內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9條。其中,大邊河基本尚未建有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開發潛力大。 [2] 
文曲河,發源於定安縣山笈嶺,流經樓坡,折東經南伍注入萬泉鎮境內,經文曲墟附近注入萬泉河。全長29.4公里,流域面積135.36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長11.55公里,流域面積43.5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9立方米/秒,主河道天然落差124.3米,縣境內可利用落差62米,河牀平均比降率4.52‰,河道彎曲係數1.34。河上游入境處築有石合水庫。 [4] 
加浪河,亦稱泮水河。發源於定安縣嶺腳湖,流經萬丈嶺注入新市鄉紅旗水庫。折東經內洞、禮義寨、桂子園水電站,後在溪邊寨附近流入萬泉河。全長31.5公里,流域面積180.08平方公里。在縣境內長23.5公里,流域面積102.95公里。主河道落差93.9米,縣境內可利用落差46米,年均流量6立方米/秒。河牀平均坡度2.17‰,河道彎曲係數1.57。沿河流域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 [4] 
雙發嶺溪,亦稱塔洋溪。發源於定安縣東南部的石馬村圮,經石龍水庫注入大路鎮的文嶺水庫,折入煙塘鎮合口村,與白石溪匯合,然後流經塔洋鎮聯先、嘉積鎮橋頭、龍池注入萬泉河。全長63.6公里,流域面積357.21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長53.1公里,流域面積282.0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1.6立方米/秒。主河道天然落差126.6米,縣境內可利用落差63米。河牀平均比降率1.36‰。河道彎曲係數1.46。下游河道彎曲狹窄,雨季易發生澇災。 [4] 
臘河,發源於定安縣母瑞山中瑞農場,流經轉輪灣後折入石壁鎮附近注入萬泉河。全長17.7公里,流域面積77.27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長9公里,流域面積37.42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18立方米/秒,河牀比降率0.82‰,天然落差108.5米,可利用落差54米。 [4] 
大邊河(定安河),發源於黎母山和割菜嶺。流經瓊中縣紅毛鎮的羅擔,營根鎮的加釵、高田、烏石鎮的大墩、大邊、中朗、長征鎮的營盤、營株、紅島鄉的新市農場、國營嶺頭茶場、中平鎮的合口、大坡至白馬嶺採伐場舊址出縣境,至瓊海會山鎮嘉興嶺至合口咀(在會山鎮),長88公里,落差837米,流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 [2]  主要支流有:大水、青梯河、愛羅河(加釵河)、營根河、營盤溪、蘭蘆河等6條,小支流70條。 [6] 
 萬泉河主要支流基本情況表
河流名稱
發源地
出口地
集雨面積(平方公里)
河長(公里)
坡降(‰)
年均徑流(億立方米)
太平溪
瓊中縣三角山
瓊中縣合口
220
34.6
9.07
3.92
三更羅溪
萬寧市黑石嶺
萬寧市田堆村
99.9
27.5
10.4
1.70
中平溪
瓊中縣火嶺
瓊中燈火嶺北
110
19.4
11.0
2.00
定安河
瓊中縣風門嶺
瓊海市合口咀
1222
88.0
2.89
18.39
營盤溪2
瓊中縣那番苗嶺
瓊中縣下村園
113
32.8
8.83
1.72
青梯溪2
屯昌縣雙頂嶺
瓊中縣合口村
214
31.3
4.69
3.03
文曲河
定安縣山笈嶺
瓊海市石姆園
135
29.4
4.52
1.49
加浪河
定安縣嶺腳湖
瓊海市溪邊寨
181
31.2
2.17
1.99
塔洋河
定安縣石馬村
瓊海市南面村
357
63.6
1.36
3.48 [2] 

萬泉河治理開發

至2000年,流域內已建有大中小(1)型水庫37座,控制集雨面積1593平方公里,總庫容9.91億立方米。其中,幹流上有牛路嶺水庫,控制集雨面積1236平方公里,總庫容7.78億立方米。已建水電站總裝機9.69萬千瓦,年發電量3.5億千瓦時。 [2] 

萬泉河水庫

牛路嶺水庫 牛路嶺水庫
牛路嶺水庫,位於萬泉河幹流瓊海市會山鄉境內,控制集水面積1236平方公里,且屬於海南暴雨中心區,多年平均年降雨量2600毫米,年均來水量22.44億立方米,年均流量71.1立方米/秒。水庫主壩為混凝土空腹重力壩,壩頂高程115.5米,最大壩高90.5米,壩頂長341.2米。水庫校核水位112.04米,相應總庫容77790萬立方米;百年設計水位107.94米,相應庫容62500萬立方米(百年洪水下泄流量7430立方米/秒);正常水位105.0米,相應庫容52975萬立方米;死水位80.0米,相應庫容11255萬立方米。水庫淹沒耕地406公頃人。 [7] 
瓊海市文嶺水庫,位於該市萬泉河一級支流塔洋河上大路鎮境內,1959年5月動工興建,為均質土壩,主壩頂長640米,當時規模為正常庫容1225萬立方米,1983年改建將河牀溢流壩改為土壩,有7座副壩長1536米,正常水位庫容增至2087.9萬立方米。建有壩後電站,2台機組總裝機容量480千瓦。設計灌溉面積1467公頃。壩後電站發電尾水歸河牀,於下游2公里處建二級攔河壩為灌溉渠首。有乾渠長42.5公里(混凝土防滲7公里),支渠長92公里(混凝土防滲37公里),渠堤通車裏程31公里。實有灌溉面積1084公頃。 [8] 
瓊海市石合水庫,處於萬泉河水系文曲河上,萬泉鎮境內。1959年10月動工建設,為均質土壩,主壩頂長776米,副壩5座總長1210米。1976年縣水電局重新設計,擴大為中型規模。1979年建壩後電站。設計灌溉面積1333公頃。有東干渠4.5公里(混凝土防滲4公里),支渠長8.9公里(混凝土防滲5公里)。實有灌溉面積413公頃。西乾渠灌溉系統尚未建設。水庫有電站裝機2台500千瓦。 [8] 
定安縣白塘水庫,位於萬泉河支流加浪河該縣黃竹鎮境內,1959年2月開工建設。壩型為均質土壩。主壩頂寬度10米(汽車公路),壩頂長度693米;副壩2座,總長度850米。1961年運行。設計灌溉面積680公頃,有乾渠長15公里,支渠長17公里(混凝土防滲長8公里),渠堤通車裏程7公里。實灌溉面積300公頃。 [8] 
屯昌縣木色水庫,位於萬泉河支流青梯溪該縣的楓木鎮境內,1958年4月開工建設。壩型為均質土壩,主壩頂長484米,副壩1座,壩頂長314米。建壩後電站,裝機3台容量500千瓦。設計灌溉面積3253公頃(含雷公灘水庫補水)。有乾渠長41公里(混凝土防滲長18公里),暗埋混凝土管400米,支渠長113公里(混凝土防滲長43公里),渠堤通車裏程52公里。實灌溉面積2000公頃。 [8] 
屯昌縣雷公灘水庫,位於萬泉河支流青梯溪的該縣楓木鎮境內,1974年6月開工。壩型為均質土壩,主壩頂長240米,副壩1座,壩頂長446米,土壩上游護坡原為幹砌塊石。放水涵管為鋼筋混凝土,管徑1.2米。壩後水電站裝機3台容量800千瓦。發電尾水引入木色水庫。樞紐工程於1977年建成,補水木色水庫,沒有直接灌區。1986年和1999年加固,土壩加高培厚,改建護坡和壩後排水,加固溢洪道 [8] 
瓊中縣輝草水庫,位於該縣萬泉河支流營盤溪的長征鎮境內,於1965年開工建設。主壩為漿砌石重力溢流壩、水泥沙漿批擋。壩頂長47.3米,最大壩高17米,非溢流壩段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23米,壩頂長85.7米,土壩上游為漿砌石護坡(厚度30釐米)。壩後發電站裝機2台容量1200千瓦,1970年建成。設計灌溉面積267公頃。有乾渠長4公里。灌溉面積67公頃。 [8] 

萬泉河水電

牛路嶺水電站,設計裝機2萬千瓦×4,採用天津發電設備廠生產的混流機組,設計水頭61米,單機流量39.0立方米/秒,採用HL250-LJ-200水輪機,TS425/120-20發電機,設計年發電量2.81億千瓦時。牛路嶺水電樞紐是1965年全島水電規劃所選的近期開發工程之一。1976年工程開工。1號和2號機組於1979年12月試機投產;3號和4號機組分別於1981年1月和1982年12月相繼發電。工程全部由國家投資1.39億元。1986年6月正式竣工驗收。 [7] 
煙園水電站,引萬泉河水,屬瓊海水電局管理,水頭,6.48米,引水流量156立方米/秒,裝機容量3750×2千瓦,2000年發電2010萬千瓦時,1991年投產。 [7] 
白石嶺二水電站,引萬泉河,屬瓊中加釵農場水頭54米,引水流量4.4立方米/秒,裝機容量800×2千瓦,2000年發電370萬千瓦時,1981年1月投產。 [7] 
船埠水電站,引萬泉河定安水,屬瓊海東太農場管理,水頭10米,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000×2千瓦,2000年發電730萬千瓦時,1993年投產。 [7] 
煙園水輪泵站,位於中平仔水庫上游之萬泉河主河道上。1969年3月動工,翌年5月竣工。裝機6台120型。提取萬泉河水注入中平仔水庫,與南塘、官墓水庫連成結瓜工程,聯合灌溉。1973年,14號強颱風摧毀主渠道上的“通天”渡槽之後,提水終止。1975年3月,牛路嶺電站投資78萬元,將之改裝為發電站,裝機容量1320千瓦。1980年,移交九曲江河系水電工程管理處。1988年擴建,增加裝機2台,容量7500千瓦,投入工程費2372.1萬元。 [9] 
嘉積水電站 嘉積水電站
嘉積水輪泵站,位於嘉積溪頭萬泉河上。1969年12月23日動工。縣水電局王振鈞等人設計。次年3月建成。壩長400米,其中漿砌石溢流壩長190米,高3.7米;沙壩長210米,高4.8米。溢流壩左側建船閘和進水渠,閘長25米,寬6米;渠長50米,寬20米;左岸安裝120型水輪泵12台,出口壓力管長875米,直徑1.7米。嘉積至苦楝頭乾渠長16.8公里,架設渡槽7座,總長1290米。1971年,在大壩右岸安裝2台100型水輪泵,灌溉温泉鎮農田2500畝。1974~1985年,改裝10台水輪泵發電,裝機容量1250千瓦,其中2台發電兼灌溉用,灌溉面積1400畝。自1974年開始改裝左岸水輪泵為發電機組,後來逐年改裝,1992年改為嘉積水電站。 [9] 

萬泉河防洪防潮

解放前,萬泉河流域幾乎沒有任何防洪、治澇措施。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才開始注意防洪(潮)、排澇工作,先後在萬泉河、九曲江流域興建防洪防潮堤6宗,總堤長23.23公里,排水涵閘21個。1979年,在萬泉河上游乘坡河上建成牛路嶺水電站,該樞紐雖未設專門的防洪庫容,但在工程防洪調度中適當考慮了下游的防洪要求,對嘉積河段的洪水有一定的削峯作用。 [5] 
瓊海市培蘭防洪防潮堤 包括培蘭(北山 )海堤和九曲江下游河口段防洪堤。兩堤長8公里。保護1120公頃耕地和4600人,原於70年代中期開始修建。建設標準低,長期風浪衝刷,毀壞較嚴重。1998~2000年間,利用國債資金按20年一遇標準對該堤進行加固、改造。 [10] 
北岸引水閘壩工程,位於瓊海市九曲江下游九曲江鄉青池村,集雨面積235.5平方公里。1953年10月由廣東省水利廳派技術人員負責工程勘測設計和技術施工。當年設計閘壩閘墩高2米,用分塊木板控制蓄水,允許洪水超閘墩頂排泄。因深淺孔共19孔,木迭板閘門過多,用人工不易操作且不安全,洪水期不能及時提開木板門泄洪,渲泄洪水能力低;造成淹沒上游新華冬、水井冬600公頃農田;閘門過多,管理不便等。 [11] 

萬泉河航道航運

萬泉河航道特徵

萬泉河幹流全長157公里,平均坡降1.12‰,總落差800米。河流上中游河段彎曲,水流湍急,河中礁灘較多,最大灘險有蒙養、龍江、溪畔、加坡等四個。下游沙石河底,流量小,淺灘多,通航里程87公里。上游從合口咀,分別至船埠、會山,河牀窄,礁石多,水流急,落差大,可運木排、竹排及載重1.5噸船隻;石壁墟以下至博鰲港,河牀寬,泥沙多,水流緩慢,可運木排、竹排,以及載重10~20噸船隻。 [12] 
1990年萬泉河航道由於受淺灘、水壩的影響,只能分段通航。其中博鰲至朝陽段航道,通航里程11.2公里,通航20噸以下船舶,在該航道上行駛的船舶主要為漁船、渡船和小型旅遊船;朝陽至嘉積段航道,通航里程14.9公里,通航10噸以下小船,在該航道上行駛的船舶主要為民間作業船;嘉積至萬泉航道,通航里程5.4公里,通航20噸以下船舶,在該航道上行駛的船舶主要為小型旅遊船和抽沙船;萬泉至粉車段航道,通航里程36.4公里,通航10噸左右船舶,在該航道上行駛的船舶主要為民間作業船;長力至船埠段航道,通航里程11.0公里,通航10噸左右船舶,在該航道上行駛的船舶主要為民間作業船。 [12] 

萬泉河航道維護

1958年開始整治自瓊中縣船埠至瓊東縣(今瓊海)石壁段河道21公里,挖沙10630立方米,炸礁2189立方米,打樁建壩159個,投資5956元;瓊東(瓊海)石壁至嘉積段25公里,挖沙15292立方米,打樁建壩273個,投資4305元;樂會(瓊海)嘉積至博鰲25公里,挖沙15102立方米,打樁建壩664個,投資6860元,整治後航道水深0.60米,可通行12噸機帆船。
1969~1971年連續3年投資9.815萬元,1969年輕便疏導3000米,扒沙6000立方米,築石壩1500立方米;1970年炸礁150立方米,輕便疏導3500米,扒沙5000立方米,築石壩2500立方米;1971年炸礁300立方米,輕便疏導4000米,扒沙4000立方米,築石壩3000立方米。整治後,使萬泉河航道從原來枯水位0.6米提高到0.8~.0米。 [12] 
1963年11月成立縣航道站,根據海南航道所勘測,分期分段,整治萬泉河航道,並加強航道的管理,具體整治情況如下:
嘉合段:從嘉積至合口咀,經萬泉、龍江、石壁等鎮,全長38公里,為萬泉河主航道。多粗沙兼蛋石,枯水期形成淺灘。1960~1979年每年投入維護費3000~4000元,組織沿岸民工,在龍江、龍眼頭、石角灣等地段,建倒流壩800米,人力扒沙4000立方米,改善了航道,水深從0.5~0.7米增加到0.7~0.9米,20噸機動船舶可常年日夜通航。 [12] 
合船段:從合口咀至船埠段,全長12公里。河牀礁石多,間有蛋石。有船埠、豬仔石、黃牛角、曲尺、長灘、東太、加扒、尖嶺等10多個淺灘,航道彎曲,水流急,落差大,航行困難。1957~1969年,每年投資3000~5000元,以炸礁為主,結合清障、截彎取直和人力扒沙,工程量約2000立石方、3000立土方和1000立方清障,改善了航道,水深從0.3珈.5米增加到0.5~0.7米,1.5噸木船可通航。 [12] 
合成段:從合口咀至會山,全長13公里。河道彎曲,礁石較多。1958~1990年,每年投資300~500元,以炸礁為主,排除航障,水深從0.3~0.5米增加到0.5~0.7米,1.5噸木船可航行。 [12] 
嘉博段:從嘉積至博鰲,全長25公里。河道寬廣,水流平穩,枯水期出現泥沙淤積,為萬泉河下游主航道。1960~1976年,每年投資1000~2000元,以人力扒沙為主,兼以倒流清障,完成工程量2000~2500立方米。維護水深從0.6~0.8米增加到0.~1.2米,保證了15噸機動船舶通航無阻。 [12] 

萬泉河流域概況

流域位於海南島中東部,在東經109°37′~110°38′,北緯18°46′~19°31′之間。南源自五指山風門嶺,向東橫貫瓊中縣境內,流經霖田向東,經乘坡、燈火嶺、牛路嶺、會山至合口咀與北源相匯,長111公里,落差787米,流域面積1387平方公里。北源自瓊中縣風門嶺,向東流經中朗、紅嶺、加興嶺至合口咀,長88公里,落差837米,流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 [2] 
南北源上中游屬中低山區,河段迂迴彎曲,水流湍急,跌水礁灘較多,兩岸羣山環抱,森林茂密,植被良好,間有被侵蝕造成的溝谷小盆地。合流後的萬泉河,河面寬闊,水流緩慢,河牀河沙覆蓋厚。兩岸為沖積台地平原。出口處橫亙着海沙與河沙沖積而成的玉帶灘,使河口形成葫蘆形的港灣。港灣內較大的沙洲有樂城島、沙坡島、東嶼島等,島嶼面積約5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其南側有九曲江、龍滾河匯入,形成沙美內海瀉湖,與河口聯成一體,使該水域水面面積達8.5平方公里。 [2] 
博鰲地區的地貌類型主要為濱海台地與三角洲,其多姿多彩的丘陵山體、濱海沙壩、島嶼、河流、瀉湖等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2000年底,該地被確定為亞洲論壇永久性會址所在地。
流域屬熱帶季風氣候,降雨有明顯的幹、濕季之分。一般濕季(5~10月)降雨量1900毫米,約佔全年降雨量的80%。降雨過程,往往有2個雨峯,分別在5~6月與8~10月,特別是後一個峯量大。 [2] 

萬泉河歷史文化

萬泉河名稱由來

萬泉河原名“多河”。後改萬泉河,與元朝文宗皇帝與萬泉河的一段因緣有直接關係。元朝中葉武宗皇帝的第二個太子圖帖睦爾,因宮廷傾軋被流放到海南定安的多河畔,當時有位著名紳士王官,對太子忠誠照料,經常帶他乘船遊覽多河,飲酒消愁,觀光怡情。還親自介紹一位名叫青梅的美麗女子與他完婚。天長日久,太子對多河與這裏純樸善良的百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1328年7月大元帝國的第十位皇帝也孫鐵木耳在北京去世了。經宮廷的帝位之爭,圖帖睦爾被召回京即帝位。在即將離別萬泉河時,太子戀戀不捨,紳士王官率領村民夾岸歡送,握拳齊呼,“太子萬全,一路萬全。”太子登基後的第三年即1330年,文宗皇帝不忘王官的救主之恩,詔文將原海南定安縣提升為南建州,敕封王官為知州,將“多河”命名為“萬泉河”。以此報答萬泉河兩岸的百姓送他“萬全”的款款深情。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在當年送太子與青梅登船之處,建起了中水廟祭拜王官,修起了乘船渡口,命名為文宗渡口。 [13] 

萬泉河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成員 紅色娘子軍成員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照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照
女子軍特務連,始建於1931年3月26日,初稱樂會縣赤色女子軍連,有女兵40人。連長龐瓊華,指導員為紅軍委派的王玉文(男)。5月1日,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即“紅色娘子軍”),連長龐瓊華,指導員王時香。轄3個排,每排3個班,每班10人,加上連長、指導員、傳令兵、旗兵、號兵、庶務、挑夫和炊事員等,全連共100人。1932年2月,奉令將2個排調往瓊東縣第四區紅軍獨立師師部,稱女子軍特務連第一連;留下的一個排擴建後稱為第二連。繼任連長為馮增敏和黃墩英。8月,陳漢光部向革命根據地瘋狂進攻,一、二連的大部分戰士在戰鬥中犧牲,連長、指導員等10餘名官兵先後被捕入獄。 [14] 

萬泉河河湖長

2023年5月,海南省政府公佈的河湖長為:顧剛。 [15-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