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榮縣志

鎖定
《萬榮縣志》是由山西省萬榮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萬榮縣地方誌,1995年12月出版。 [1] 
中文名
萬榮縣志
出版時間
1995年12月 [1]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1] 
ISBN
7800546926(7-80054-692-6) [1] 
編纂人員
屈棟才,解放,王丕滋,王啓農 [1] 
編纂單位
山西省萬榮縣志編纂委員會 [1] 

萬榮縣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萬榮縣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1] 

萬榮縣志書籍目錄

  • 封面
  • 編委會
  • 萬榮縣志
  • 萬榮縣志編纂委員會
  • 縣誌辦公室
  • 編輯人員
  • 凡例
  • 目錄
  • 概述
  • 第一卷建置沿革
    • 第一章位置境域
    • 第二章沿革
      • 第一節萬泉縣
      • 第二節榮河縣
      • 第三節萬榮縣
    • 第三章行政區劃
      • 第一節萬泉縣
      • 第二節榮河縣
      • 第三節萬榮縣
    • 第四章縣城 鄉鎮
      • 第一節縣城
      • 第二節鄉鎮
  • 第二卷自然環境
    • 第一章地質地貌
      • 第一節地質
      • 第二節地貌
      • 第三節山脈
    • 第二章土壤
      • 第一節土壤分類
      • 第二節土壤分佈
    • 第三章氣候
      • 第一節日照
      • 第二節氣温
      • 第三節天氣現象
      • 第四節地温
    • 第四章物候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節地表水
      • 第二節地下水
    • 第六章自然資源
      • 第一節土地
      • 第二節植物
      • 第三節動物
      • 第四節礦物
    • 第七章自然災害
      • 第一節旱災
      • 第二節水災
      • 第三節風災
      • 第四節雹災
      • 第五節凍災
      • 第六節蟲災
      • 第七節震災
  • 第三卷人 口
    • 第一章人口規模
    • 第二章人口分佈
      • 第一節區域分佈
      • 第二節自然分佈
      • 第三節城鄉比重
    • 第三章人口變遷
      • 第一節出生死亡
      • 第二節遷入遷出
    • 第四章人口構成
      • 第一節民族
      • 第二節性別
      • 第三節年齡狀況
      • 第四節文化程度
      • 第五節職業
      • 第六節婚姻狀況
      • 第七節家庭結構
      • 第八節健康狀況
    • 第五章計劃生育
      • 第一節晚婚晚育
      • 第二節節制生育
      • 第三節教育獎懲
    • 第六章老齡人口
      • 第一節老齡狀況
      • 第二節老齡工作
  • 第四卷農 業
    • 第一章經營體制
      • 第一節個體
      • 第二節互助組
      • 第三節初級社
      • 第四節高級社
      • 第五節人民公社
      • 第六節聯產承包
    • 第二章耕地 勞力
      • 第一節耕地面積
      • 第二節勞力
    • 第三章作物種類
      • 第一節糧食作物
      • 第二節經濟作物
    • 第四章農田管理
      • 第一節農田建設
      • 第二節農田耕作
      • 第三節田間管理
    • 第五章良種繁育
    • 第六章施肥灌溉
      • 第一節施肥
      • 第二節灌溉
    • 第七章作物保護
      • 第一節病害防治
      • 第二節蟲害防治
      • 第三節獸害防治
    • 第八章農業機具
      • 第一節農具
      • 第二節農機
    • 第九章收益分配
      • 第一節收益
      • 第二節分配
    • 第十章農業區劃
      • 附:1949~1990年全縣省級以上(含省級)農業勞動模範及先進集體
  • 第五卷林 業
    • 第一章林業資源
      • 第一節林地
      • 第二節樹種
      • 第三節珍稀樹木
    • 第二章植樹造林
      • 第一節育苗
      • 第二節造林
    • 第三章果園
      • 附:孤山國營林場
    • 第四章林木管護
      • 第一節林權確定
      • 第二節護林防火
      • 第三節病蟲防治
      • 第四節林木檢疫
  • 第六卷水 利
    • 第一章水資源狀況
    • 第二章水利工程
      • 第一節蓄水
      • 第二節鑿井
      • 第三節引水
      • 第四節揚水
      • 第五節治理黃河
      • 第六節治理汾河
    • 第三章節約用水
    • 第四章依法管水
    • 第五章水土保持
      • 第一節類型
      • 第二節水土流失
      • 第三節治理
  • 第七卷畜 牧
    • 第一章畜禽種類
      • 第一節家畜
      • 第二節家禽
    • 第二章牧草資源
      • 第一節天然牧草
      • 第二節引進種植
    • 第三章飼養管理
      • 第一節飼養方法
      • 第二節飼料加工
      • 第三節飼草處理
    • 第四章繁育改良
      • 第一節繁育
      • 第二節改良
    • 第五章疫病防治
      • 第一節疫病種類
      • 第二節疫病防治
  • 第八卷工 業
    • 第一章工業體制
      • 第一節私營
      • 第二節集體
      • 第三節全民
    • 第二章工業門類
      • 第一節電力
      • 第二節冶煉軋鋼
      • 第三節機械 鑄造 煤焦
      • 第四節化學
      • 第五節建材
      • 第六節軋花、紡織、服裝
      • 第七節印刷、造紙、文化用品
      • 第八節食品加工
      • 第九節其他工業
    • 第三章企業管理
      • 第一節經營管理
      • 第二節質量管理
      • 第三節技術改造
  • 第九卷交通運輸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節陸路
      • 第二節水路
    • 第二章橋涵渡口
      • 第一節橋樑
      • 第二節涵洞
      • 第三節渡口
    • 第三章運輸
      • 第一節運輸工具
      • 第二節陸運
      • 第三節水運
      • 第四節運輸企業
    • 第四章交通管理
      • 第一節公路管理
      • 第二節運輸管理
      • 第三節交通監理
      • 第四節規費徵收
  • 第十卷郵 電
    • 第一章機構
      • 第一節鋪遞
      • 第二節郵政局
    • 第二章郵政
      • 第一節郵路
      • 第二節投遞
      • 第三節業務
    • 第三章電信
      • 第一節機構
      • 第二節電話
      • 第三節電報
      • 第四節無線電
  • 第十一卷城鄉建設
    • 第一章縣城建設
      • 第一節舊縣城
      • 第二節新縣城
    • 第二章鄉(鎮)村建設
      • 第一節鄉(鎮)政府駐地建設
      • 第二節村莊建設
    • 第三章房地產管理
      • 第一節公房管理
      • 第二節土地管理
    • 第四章建築業
      • 第一節建築隊伍
      • 第二節優質工程
    • 第五章環境保護
      • 第一節污染情況
      • 第二節治理
  • 第十二卷商 業
    • 第一章商業體制
      • 第一節私營商業
      • 第二節公私合營
      • 第三節集體商業
      • 第四節國營商業
    • 第二章商貿集市
      • 第一節集日
      • 第二節廟會、古會
      • 第三節物資交流會
    • 第三章商品購銷
      • 第一節購進
      • 第二節收購
      • 第三節銷售
    • 第四章飲食服務
    • 第五章對外貿易
      • 第一節機構
      • 第二節出口商品
  • 第十三卷糧 油
    • 第一章交易
    • 第二章徵收
    • 第三章統購統銷
      • 第一節統購議購
      • 第二節統銷
    • 第四章儲運
      • 第一節倉儲
      • 第二節調運
    • 第五章加工
  • 第十四卷財 税
    • 第一章收入
      • 第一節農業税
      • 第二節工商税
      • 第三節企業收入
    • 第二章支出
    • 第三章財税管理
      • 第一節財政
      • 第二節税務
    • 第四章審計
      • 附:日偽時期財税
  • 第十五卷金 融
    • 第一章金融機構
      • 第一節當鋪
      • 第二節放帳局
      • 第三節銀行
      • 第四節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貨幣
      • 第一節貨幣種類
      • 第二節貨幣流通
      • 第三節現金管理
    • 第三章信貸
      • 第一節私營工商業信貸
      • 第二節商業信貸
      • 第三節工業信貸
      • 第四節農業貸款
    • 第四章儲蓄存款
      • 第一節儲蓄種類
      • 第二節城鎮儲蓄
      • 第三節農村儲蓄
      • 第四節各項存款
    • 第五章債券
    • 第六章保險事業
  • 第十六卷經濟管理
    • 第一章計劃管理
      • 第一節計劃編制
      • 第二節計劃執行
      • 第三節統配物資供應
    • 第二章工商管理
      • 第一節機構沿革
      • 第二節市場管理
      • 第三節企業登記
      • 第四節個體私營經濟管理
      • 第五節經濟檢查
      • 第六節商標註冊
      • 第七節合同管理
      • 第八節廣告管理
    • 第三章物價管理
      • 第一節物價制訂
      • 第二節物價調節
      • 第三節物價監督
    • 第四章標準計量
      • 第一節計量制度
      • 第二節計量監督
      • 第三節生產標準化
    • 第五章統計管理
      • 第一節統計業務
      • 第二節統計監督
  • 第十七捲土特名產
    • 第一章名吃
    • 第二章名產
    • 第三章土特產
  • 第十八卷黨派羣團
    •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
      • 第一節早期活動
      • 第二節組織建設
      • 第三節思想建設
      • 第四節紀律檢查
      • 第五節統一戰線
      • 第六節歷屆黨代會
      • 第七節重大活動
    • 第二章中國國民黨
    • 第三章民主黨派
    • 第四章社會團體
      • 第一節經濟團體
      • 第二節政治團體
      • 第三節學術團體
  • 第十九卷政 權
    • 第一章各界人民代表大會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一節代表選舉
      • 第二節歷屆縣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三節縣人大常委會
    • 第三章行政設置
      • 第一節縣政府
      • 第二節縣派出機構
      • 第三節鄉鎮政府
    • 第四章參政議政機構
      • 第一節縣臨時參議會
      • 第二節人民政協
  • 第二十卷民 政
    • 第一章烈士褒揚
    • 第二章優撫安置
      • 第一節擁軍優屬
      • 第二節優撫
      • 第三節復退軍人安置
    • 第三章社會救濟
      • 第一節困難救濟
      • 第二節災害救濟
      • 第三節扶貧
    • 第四章社會福利
      • 第一節五保户贍養
      • 第二節殘疾人事業
    • 第五章婚姻登記
    • 第六章信訪接待
    • 第七章移民
  • 第二十一卷勞動人事
    • 第一章勞動
      • 第一節就業
      • 第二節勞動保護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節幹部來源
      • 第二節幹部編制
      • 第三節幹部素質
      • 第四節幹部管理
    • 第三章工資福利
    • 第四章離休退休
      • 附:一、全縣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獎狀名單表
      • 二、全縣1953~1995年省級以上(含省級)模範個人和先進工作者名單表
  • 第二十二卷司 法
    • 第一章司法機構
    • 第二章社會治安
      • 第一節治安管理
      • 第二節案件偵破
      • 第三節監所
      • 第四節法醫鑑定
      • 第五節户籍管理
      • 第六節消防管理
    • 第三章人民檢察
      • 第一節經濟檢察
      • 第二節刑事偵察檢察
      • 第三節刑事審判檢察
      • 第四節法紀檢察
      • 第五節控告申訴檢察
      • 第六節監所檢察
    • 第四章審判案件
      • 第一節案件審理
      • 第二節案件複查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節普法教育
      • 第二節民事調解
      • 第三節律師事務
      • 第四節公證事務
  • 第二十三卷軍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二章駐防
      • 第一節防務
      • 第二節駐軍
    • 第三章地方武裝
      • 第一節團練 警署
      • 第二節抗日武裝
      • 第三節保衞團
      • 第四節雷部
    • 第四章縣人民武裝部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節組織
      • 第二節訓練
      • 第三節重大活動
    • 第六章兵事
      • 附:日軍暴行錄
  • 第二十四卷教 育
    • 第一章儒學教育
      • 第一節學宮
      • 第二節書院
      • 第三節義學私塾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節學前教育
      • 第二節小學教育
      • 第三節中學教育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節農民業餘教育
      • 第二節幹部職工教育
    • 第四章專業教育
    • 第五章職業教育
    • 第六章教師
      • 第一節教師隊伍
      • 第二節教師培訓
      • 第三節教師待遇
    • 第七章教育改革
      • 第一節教育方針
      • 第二節學制改革
      • 第三節教學方法
      • 第四節教材
    • 第八章教育管理
      • 第一節機構
      • 第二節經費
      • 第三節設備
    • 第九章集資、捐資辦學
  • 第二十五卷醫藥衞生
    • 第一章衞生防疫
      • 第一節講究衞生
      • 第二節疫病防治
    • 第二章婦幼保健
      • 第一節接生
      • 第二節婦女保健
      • 第三節兒童保健
      • 第四節學生保健
    • 第三章醫療
      • 第一節醫院 診所
      • 第二節醫療隊伍
      • 第三節醫療設備
      • 第四節醫療技術
      • 第五節醫療制度
    • 第四章藥品管理
      • 第一節經營機構
      • 第二節制藥
      • 第三節藥品管理
  • 第二十六卷體 育
    • 第一章農村體育
    • 第二章學校體育
    • 第三章職工體育
    • 第四章老年體育
    • 第五章競賽
    • 第六章機構 設施
      • 第一節機構
      • 第二節設施
  • 第二十七卷科 技
    • 第一章機構隊伍
    • 第二章科技服務
      • 第一節普及推廣
      • 第二節諮詢
      • 第三節測報
    • 第三章科研成果
  • 第二十八卷文 化
    • 第一章著述錄
    • 第二章文學創作
      • 第一節羣眾創作
      • 第二節口頭文學——“萬榮憎”
      • 第三節文藝刊物
    • 第三章戲劇
      • 第一節劇種
      • 第二節班社
      • 第三節家戲
      • 第四節文藝宣傳隊
    • 第四章美術 書法 攝影
      • 第一節美術創作
      • 第二節書法
      • 第三節攝影
    • 第五章音樂
    • 第六章民間社火
    • 第七章電影 幻燈 錄像
      • 第一節電影
      • 第二節幻燈
      • 第三節錄像
    • 第八章文化設施
    • 第九章新聞通訊
      • 第一節報刊
      • 第二節通訊報道
      • 第三節廣播
      • 第四節電視
    • 第十章圖書檔案
      • 第一節圖書
      • 第二節檔案
  • 第二十九卷文 物
    • 第一章古遺址
      • 第一節古文化遺址
      • 第二節革命遺址
    • 第二章古建築
    • 第三章墓葬
      • 第一節古墓葬
      • 第二節墓誌銘
      • 第三節烈士陵園
    • 第四章出土文物
      • 第一節化石
      • 第二節石器
      • 第三節骨器
      • 第四節鐵銅器
      • 第五節陶瓷器
    • 第五章傳世文物
      • 第一節金石木刻
      • 第二節名人書畫
      • 第三節皇帝敕命
      • 第四節陶瓷器皿
    • 第六章文物保護
  • 第三十卷藝 文
    • 第一章散文
    • 第二章詩詞
    • 第三章楹聯
    • 第四章碑文
  • 第三十一卷民情風俗
    • 第一章民情民性
    • 第二章生活習俗
      • 第一節衣服首飾
      • 第二節飲食
      • 第三節居住
      • 第四節用具
    • 第三章禮儀交往
      • 第一節婚嫁
      • 第二節喪葬
      • 第三節出生慶賀
      • 第四節生日祝壽
      • 第五節見面招呼
      • 第六節其他
    • 第四章歲時節日
      • 第一節歲時
      • 第二節節日
    • 第五章良風美德
      • 第一節尊老敬老
      • 第二節拾金不昧
      • 第三節急公好義
    • 第六章陋習 忌諱
  • 第三十二卷宗教 道門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節佛教
      • 第二節基督教
      • 第三節其他教
    • 第二章會道門
      • 第一節一貫道
      • 第二節天仙道
      • 第三節聖仙道
      • 第四節中道
      • 第五節其他會道門
  • 第三十三卷姓氏家譜
    • 第一章姓氏
      • 第一節姓氏
      • 第二節姓氏分佈
    • 第二章家譜
      • 第一節薛氏家譜
      • 第二節其他家譜
  • 第三十四卷方言 謠諺
    • 第一章語言概況
      • 第一節縣東話和縣西話
      • 第二節語法詞彙特點
      • 第三節合音詞
    • 第二章語音分析
      • 第一節聲母
      • 第二節韻母
      • 第三節兒化韻母
      • 第四節聲調
      • 第五節文白異讀
      • 第六節同音字
      • 第七節語音比較
    • 第三章詞彙
      • 附:地名特殊讀音
    • 第四章語法舉例
    • 第五章民謠民諺
      • 第一節民謠
      • 第二節民諺
      • 第三節迷語(瓜句)
      • 第四節歇後語
  • 第三十五卷異聞傳説
    • 第一章異聞
    • 第二章傳説
  • 第三十六卷人 物
    • 第一章人物傳
      • 張儀
      • 薛永宗
      • 薛胄
      • 薛道衡
      • 薛世雄
      • 王通
      • 王績
      • 薛收、薛德音、薛元敬
      • 薛舉
      • 王勃
      • 薛稷
      • 敬羽
      • 薛元超
      • 王曙
      • 薛顏、薛向
      • 薛景石
      • 薛瑄
      • 賈仁元
      • 白璋
      • 嚴中律
      • 婁道南
      • 田岱訓
      • 楊天霖
      • 謝三貴
      • 張聞道
      • 黃鴻才
      • 嚴慎修
      • 姚以價、姚第鴻
      • 李文楷
      • 王天福
      • 馮欽哉
      • 李澤生
      • 王子欽
      • 尋步月
      • 解榮輅
      • 武纘緒
      • 屈斗山
      • 傅作義
      • 嚴廷颺
      • 郝學儒
      • 樊自覺
      • 衞聚賢
      • 樊華亭
      • 李世俊、李力
      • 雷文清
      • 嶽毓海
      • 龐臨瑞
      • 黃雲山
      • 杜任之
      • 王鳳山
      • 董嘉謨
      • 曹普
      • 李光漢
      • 吳晟
      • 趙玉愛
      • 吳柏暢
      • 王海清
      • 徐敬祥
      • 孫定國
      • 楊效椿
      • 王明山
      • 薛希文
      • 董警吾
      • 範煌
      • 楊鵬鯤
      • 趙振邦
      • 王永財
      • 王光前
      • 蘆民安
      • 王斌
      • 張波平
      • 師海雲
      • 吳鑑羣
      • 秦尚武
      • 賈全明
      • 楊富泰
      • 秦中科
      • 董貽光
      • 樊旦
      • 杜崗
      • 史明齋
      • 李雙喜
      • 楊學昌
      • 李海濤
    • 第二章人物簡介
      • 第一節本縣人物
      • 第二節客籍人物
    • 第三章烈士名錄
  • 大事記
    • 東周
    • 南北朝
    • 中華民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附 錄
    • 一、重要文獻資料
      • 灘案
      • 陝西、山西兩省解決黃河灘地問題的協議
      • 新中國成立後解決榮、韓灘案始末
      • 萬泉縣人民政府捕獲殘殺劉胡蘭兇手張全寶
      • 萬泉縣縣長王沁聲向毛主席報告
      • 萬泉縣縣長王沁聲向劉胡蘭的媽媽寫信
      • 兩個月內消滅青壯年文盲——我國文化革命中一項很重要創造
      • 大力推廣注音識字爭取提前掃除文盲
      • 從萬榮看發展大牲畜的途徑
    • 二、舊志序言選
      • 萬泉縣誌序
      • 重修萬泉縣誌序
      • 重修榮河縣誌序
    • 三、治縣策錄
      • 禁宰耕牛示
      • 請來牛財神 貧困掃出門
      • 狠抓科技普及 促進農業生產
      • “怕羣眾的官不是好官”
    • 四、其他
      • 介子推隱地之研究
      • 介子推隱地考
      • 尋根問祖説后土
      • 歷代修志簡介
  • 志 餘
    • 縣委、縣人大、縣政協換屆選舉
    • 交通建設
    • 縣城建設
    • 節水滲灌
    • 其他
  • 後 記
  • 版權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