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憤詞投魏郎中

鎖定
《萬憤詞投魏郎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中所作的一首古詩。此詩寫安史之亂中,自己與家人離散、身陷囹圄的不幸遭遇,希望當權者能為自己昭雪冤獄。全詩先寫安史之亂既給國家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詩人淪於不幸的境地;接着寫自己忠心為國,反遭冤獄;然後筆鋒轉向現實政治狀況,感情更加激越;最後申述自己的無辜,含蓄表達求援之意。全詩語言奇異瑰偉,情感悲憤激越,顯示出一種瑰奇之美。
作品名稱
萬憤詞投魏郎中
作品別名
萬憤詞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萬憤詞投魏郎中作品原文

萬憤詞投魏郎中
海水渤潏,人罹鯨鯢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於燕齊
何六龍之浩蕩,遷白日於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悽悽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
獄户春而不草,獨幽怨而沈迷。
兄九江兮弟三峽,悲羽化之難齊
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
樹榛拔桂,囚鸞寵雞。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將安棲。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
子胥鴟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為此繄
蒼蒼之天,高乎視低。
如其聽卑,脱我牢狴
儻辨美玉,君收白珪 [1] 

萬憤詞投魏郎中註釋譯文

萬憤詞投魏郎中詞句註釋

⑴浡(bō)潏(juè):大水沸湧的形狀,用以描寫社會動亂。木華海賦》:“天綱浡潏。”李善注:“浡潏,沸湧貌。”《桓子新論》曰:“夏禹之時,洪水浡潏。”
⑵罹:遭受,遭遇。鯨、鯢,都是海中的大魚,比喻惡殘不義之徒。這是指發動叛亂的安祿山叛軍。
⑶蓊(wěng):聚集。李善《文選注》:“蓊,聚也。”
⑷燕齊:今河北、山東一帶。《尚書·堯典》:“浩浩滔天。”祿山自范陽起逆,遂據燕地,燕與齊接壤,故兼言之曰“始滔天於燕、齊”也。
⑸六龍:古代天子車駕為六馬。馬高八尺曰龍,故六龍指皇帝車駕。《淮南子注》:言日乘車駕以六龍,以喻明皇幸蜀也。蜀在秦之西,故曰秦西。
⑹白日:古人以帝王為日象。此指唐玄宗。
⑺九土:九州之土。星分:指山河破碎。《國語》:“能平九土。”韋昭曰:“九土,九州之土也。”《淮南子》:“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濟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伸土。”左思蜀都賦》:“九土墾分,萬國錯峙。”
⑻嗷嗷:本為雁哀鳴聲,詩中喻百姓哀愁聲。
⑼南冠君子:春秋時楚人鍾儀被晉國俘虜後仍戴着楚國的帽子。《左傳》: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伶人也。”使與之琴,操南音。公語範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
⑽高堂:指父母。蕭士贇曰:高堂,喻朝廷也。世之稱父母多曰高堂,太白詩中絕無思親之句,疑其遷化久矣。《漢書·賈誼傳》曰: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常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高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蕭氏以高堂為喻朝廷,其説近是。
⑾九江:郡名。唐稱潯陽,隋稱九江。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文獻通考》:九江,在江州之西北。三峽:巫峽、西陵峽、瞿塘峽並稱三峽。《四川通志》:上自夔州,下至歸州、夷陵州,凡七百里中皆三峽之地。
⑿羽化:長翅膀,指成仙。此句蓋謂弟兄天各一方,欲如飛仙之輕舉遠逝而相聚會,不能得也。
⒀穆陵:在今山東沂水縣北。《唐書·地理志》:沂州沂水縣北有穆陵關。《山東通志》:穆陵關,在沂水縣北一百二十里,古齊關也。《一統志》:穆陵關,在青州大峴山上。《左傳》:齊桓公曰:“賜我先君履,南至於穆陵。”即此。又《元和郡縣誌》:穆陵關,在黃州麻城縣西八十八里。在穆陵山上。是穆陵關有二處,而太白所稱者,則齊地之穆陵關也。蓋是時伯禽尚在東魯未歸耳。
⒁豫章:郡名,唐時屬江南西道,又謂之洪州,在潯陽郡之南。治所在今江西南昌。疑太白卧廬山時,家室寓此,《流夜郎寄內》詩曰“南來不得豫章書”,可見。
⒂伯成:即伯成子高,堯時諸侯。《莊子》: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吾子辭為諸侯而耕,敢問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日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行耶?無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顧。
⒃鴟(chī)夷:皮袋子。伍於胥屢諫吳王,被裝進鴟夷投於江中,事見《史記·伍子胥列傳》。《説苑》:吳王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子胥乃自刎。吳王取子胥屍,盛以鴟夷,浮之江中。《漢書》:“比干剖心,子胥鴟夷。”應劭曰:“吳王取馬革為鴟夷,盛子胥而沉之江。鴟夷,榼形。”顏師古曰:“鴟夷,即令之盛酒鴟夷幐。”高誘《呂覽注》:“革囊之大者為鴟夷。”《史記索隱》:“韋昭雲:以皮作鴟鳥形,名曰鴟夷。鴟夷,皮榼也。服虔雲:用馬革作囊以裹屍,投之於江。”
⒄彭越:漢初大將。醢(hǎi)醯(xī):肉醬。《史記》: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⒅繄(yì):語氣助詞。《廣韻》:“繄,辭也。”《韻會》:“繄,語助也。”
⒆牢狴(bì):牢獄。《初學記》:狴牢者,亦獄別名。《家語》:孔子為魯司寇,有父子訟者,夫子同狴執之。王肅注:狴,獄牢也。
⒇白珪:即白圭。《詩經·小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2]  [3] 

萬憤詞投魏郎中白話譯文

大海洶湧翻騰,百姓落難餵了長鯨。濃煙滾滾風沙彌漫四方,這滔天大禍起於燕齊之地。皇帝的車駕多麼浩蕩,不得不離開長安向西而行。九州山河分崩離析,難民在戰亂中慘慘呼號。我好比南冠君子鍾儀,在獄中呼天呼地。思念父母掩面而泣,血淚墜地化成稀泥。春天雖到但獄門並不長草,我獨自愁怨昏昏迷迷。兄長在九江啊賢弟在三峽,我不能生翅成仙去與他們相聚。穆陵關北的孩子令人發愁,南昌之南的老伴又與我別離。一門骨肉不得團圓,大難中不能互相救急。拔出桂樹栽上荊棘,關上鸞鳳去寵愛山雞。當年舜禪位於禹,伯成子高便回家去種地。世風日哀,我該到何處棲息?喜歡我的人對我十分體恤,不喜歡我的人為何忍心乘危相取?伍子胥葬身於鴟夷,彭越被剁成了肉醬。自古以來的豪傑,這樣做又何必?悠悠蒼天啊,您居高臨下。要能聽到我在下面的申訴,那就趕快把我解救出牢獄。如果能夠識辨美玉,請你魏郎中將我白珠收月。 [2] 

萬憤詞投魏郎中創作背景

根據詩中“獄户春而不草”等語可判斷此詩亦為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中所作。裴斐《李白年譜簡編》也認為這首詩寫於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作者被囚禁之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暴發,戰火迅速蔓延至河北、河南。次年正月,東都洛陽亦陷敵手。李白攜宗氏夫人倉惶南逃,西入廬山,空懷救國之心,苦於無用武之地,輾轉不寐,椎心泣血,痛苦萬分。希望等待時機,能實現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理想。就在這時,永王李璘率師東下,途經廬山,慕李白大名,三次派人聘請李白入幕。李白雖滿腔熱情懷抱平息叛亂的願望,但對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複雜性卻缺乏瞭解,所以便很快接受了永王的聘請。
在平叛戰爭中,永王李璘不遵守李亨(肅宗)的調遣和安排,雙方兵戎相見,李璘兵敗被殺,李白也因此匆忙奔逃。儘管李白反對割據,主張平定叛亂,但因身為李璘的幕僚,也因此而獲罪,被繫於潯陽監獄中,成為統治集團內訌祭壇上的犧牲品。此時離他加入李璘幕僚只不過數十日。《萬憤詞投魏郎中》一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的。 [2]  [3] 

萬憤詞投魏郎中作品鑑賞

萬憤詞投魏郎中文學賞析

此詩寫安史之亂中,自己與家人離散、身陷囹圄的不幸遭遇,希望魏郎中(不詳何人)援手為自己昭雪冤獄。
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了一幅動盪、悽慘的圖景:“海水渤潏,人罹鯨鯢。”“人罹鯨鯢”,人們遇上了兇惡強暴的人。“蓊胡沙而四塞”:安史叛軍掀起漫天塵沙,遍及各地方。蓊,願意是草木茂盛,這裏有瀰漫的意思。四塞,充滿四方。這句形容安祿山叛亂,戰爭蔓延的範圍很廣。“始滔天於燕齊”:這場禍亂像洪水一樣是從燕齊二地發起的。滔天,本是描寫水勢之大,這是比喻大的災禍。燕齊,安祿山是在范陽(今北京一帶)發動叛亂的。范陽位於戰國時燕地,與齊國毗鄰,所以“燕齊”並提。以上四句是描寫安史叛亂的發生,造成了嚴重的禍患。“何六龍之浩蕩,遷白日於秦西。”六龍駕駛的車子是何等的浩浩蕩蕩,它載着白日遷移到秦地以西去。何,何等,何其、多麼。六龍,古代神話中傳説太陽乘的車子是由六條龍駕駛。這裏比喻朝廷的官員、禁衞隊等。白日,指皇帝唐玄宗。安祿山攻佔潼關後,唐玄宗倉惶西逃,到蜀地避難,因蜀地在長安西南,故稱秦西。這兩句是諷刺唐玄宗的逃跑路線。“九土星分,嗷嗷悽悽。”九州,古代把中國分成九州,和天上的北斗星及二十八星宿分別對應,稱作“分野”。這裏指安祿山搞分裂叛亂戰爭,破壞國家統一。“嗷嗷悽悽”:人民處於哀愁困苦之中。悽悽,悲苦的樣子。“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我這個被投進監獄的囚徒,哭啼着呼喚蒼天。“南冠君子”,見《左傳·成公九年》春秋時楚國伶人鍾儀,在晉國當俘虜時,還戴着楚國的帽子,因楚國地處南方,後來就用楚囚南冠來泛指囚徒。當時李白被囚在潯陽獄中,所以自稱為南冠君子。“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高堂,通常稱父母,這裏大約是指朝廷。想念父母便悲痛地掩面哭泣,含着血的淚水,滴到地上而成泥。“獄户春而不草,獨幽怨而沉迷。”雖然已是春天的季節,但陰暗的監牢門前卻連草也不生,我獨自一人,深深地陷入哀怨和痛苦中難以排解。幽怨,隱埋在心中的哀怨。沉迷,不能自拔的意思。“兄九江兮弟三峽,悲羽化之難齊。”九江,即潯陽。這裏的“兄”,可能是李白自指,不是另有一兄在九江。意思是一家人骨肉分離。羽化,古人把成仙叫羽化。可悲的是即使能成為神仙,也難相聚在一起。“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穆陵關,在山東沂水縣北。李白的兒子伯禽這時在山東。豫章,郡名,即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市。李白的妻子這時寄居在豫章。這兩句意為:我可愛的孩子遠在穆陵關北,使我憂愁、惦念,年老的妻子被隔在南方的豫章郡。“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一家人骨肉分離,像百草被風吹散一樣,遇到危難的時候,再也不能互相照顧了。以上十二句是描寫妻離子散的悲慘遭遇和自己無辜入獄的悲憤心情。“樹榛拔桂,囚鸞寵雞。”種植上雜亂的榛樹,而拔掉美好的桂樹,把高貴的鸞鳳囚禁起來,而寵愛無能的雞。這兩句以榛、雞比喻腐朽無能的權奸,説明朝廷對他們扶植和重用;以桂、鸞比喻有才能的人,説明朝廷對他們的打擊和排擠。指責當時的統治者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庸庸碌碌的人都竊據高位,而有才能的人反遭不幸。“舜昔授禹,伯成耕犁。”伯成,伯成子高,傳説中堯舜的一個諸侯。當大舜把天下傳授給禹的時候,伯成子高便辭去官職去耕田種地。“德自此衰,吾將安棲?”德政從此衰敗,我將到那裏去安身?《莊子·天地》載:禹嗣舜位,伯成子高辭諸侯而去耕田,禹問其政,伯成子高説:“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李白在此引用這個典故,意在説明天下被昏君搞亂,社會黑暗,自己無處安身。棲,棲息,安身。“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喜歡我的人可憐我,不喜歡我的人,怎麼忍心在我臨危的時候還來排擠我?“子胥鴟夷,彭越醢醯。”子胥,伍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到吳國去輔佐吳王,後被吳王殺死。事見《史記·伍子胥列傳》。鴟夷,皮革做的大口袋。伍子胥當年被吳王殺死,用皮口袋裝着屍體棄於江中。彭越,漢初將領,封梁王,後為劉邦所殺。事見《史記·魏豹彭越列傳》。彭越被漢高祖劉邦剁成了肉醬。“自古豪烈,胡為此繄?”胡,為什麼,繄,語氣詞,嘆息的聲音。從古到今的英雄豪傑,為什麼都是這樣遭遇呢?以上四句是借古諷今,控訴現實政治的黑暗。自己有理想、有才能,想為平定安史叛亂,恢復國家統一貢獻力量,卻遭到慘酷迫害。“蒼蒼之天,高乎視低。”青天啊你居高臨下,看看大地上的一切吧!“如其聽卑,脱我牢狴。”如果你能聽到地位低下人的呼聲,那就把我解脱出這牢獄吧!其,代詞,指天。卑,卑賤,指地位卑下的人。牢狴,監獄。“倘辨美玉,君收白珪。”白珪,白玉。倘若你能辨認美好的玉石,那就收下這潔白無瑕的美玉吧!這裏是詩人以白珪自比,表示自己純潔無辜,要求重新為平定安史叛亂貢獻力量。
全詩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比喻的手法,揭露並諷刺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實行不抵抗的逃跑路線,造成了“九土星分,嗷嗷悽悽”的悲慘情景,國家統一被破壞,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第二部分,描寫詩人自己遭受不白之冤,被繫於潯陽獄中,從而家庭骨肉離散。第三部分,把諷刺的矛頭直接指向最高統治者唐玄宗、唐肅宗,對他們昏庸腐朽的統治,進行了揭露和抨擊。詩人借古諷今,用歷史傳説批判了他們“樹榛拔桂”、“囚鸞寵雞”的行為。表達了詩人遭受迫害的強烈憤慨。最後詩人向蒼天呼告,他申述自己是無辜的,要求申雪冤情,為平定安史之亂、統一祖國,發揮自己的才能。
此詩在藝術上除了具有悲憤交集、情感激越,把揭露、批判、諷刺、憤恨、抗議集於一詩之外,在表現方法上的突出特色:首先是它善於運用比喻的手法,揭露、諷刺唐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在大敵當前、安史叛軍踐踏祖國大好河山之際,統治者們不是憤起反抗,而是匆匆逃往西蜀避難。“何六龍之浩蕩,遷白日於秦西”的比喻就是以諷刺的語調,描繪李隆基逃命時的匆忙景象。其次詩歌還借用歷史傳説中的典故,諷刺唐代統治者的殘酷無情。如“子胥鴟夷”,“彭越醢醯”的悲劇,便是對當時黑暗政治的影射。又如“樹榛拔桂”、“囚鸞寵雞”的比喻,都從本質上揭露了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的政治現實。
這首詩是寫於潯陽獄中,全詩交織着詩人對祖國命運的關懷,對統治者的憤怒,對自己不幸遭遇的悲痛,對妻子兒女的牽掛。題名《萬憤詞》,正顯示出李白囚繫潯陽獄中,萬感交集的憤慨心情。它不僅表達出詩人的痛苦和悲憤,同時也是對封建黑暗政治的有力控訴。 [2]  [3] 

萬憤詞投魏郎中名家點評

後村詩話》:
太白《百憂》、《萬憤》二篇:《百優》上崔相員也……卒賴員力北歸。《萬憤》投魏郎中,不知魏何人,乃儕之崔相之列。此篇雲:“樹榛拔桂,囚鸞寵雞”,語甚新。又豈兄弟妻子離隔,有“一門骨肉散百草,遭難不復相提攜”之句。魏必是一志義之士,能恤人患難者,當考。
《詩源辨體》:
初讀太白《遠別離》,高廷禮謂“傷時君子失位、小人用事而作”,殊不醒。然後讀《贈辛判官》詩云:“函谷忽驚胡馬來,秦宮桃李嚮明開。”侄國泰雲:“此指諸臣附合肅宗者而言,太白深有所刺也。”予意猶未會。既而讀《萬憤詞》雲“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將安棲”,意便了然。乃知《遠別離》言堯舜不當禪禹,又引《竹書》“堯幽囚”為證,實與《萬憤同》互相發明。
《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此詩有云“兄九江兮弟三峽”,與下文愛子老妻並言,似指其親兄弟而言。上有兄下有弟,則太白乃其仲歟!然兄弟之名則無可據,姑表出之,以俟淹博者之詳考。 [4] 

萬憤詞投魏郎中作者簡介

李白像 李白像 [5]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他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7
  • 2.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3-915
  • 3.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40-246
  • 4.    萬憤詞投魏郎中(唐·李白)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2-26]
  • 5.    看李白怎麼疼他的“白粉”  .瀋陽晚報.2008-01-31[引用日期2014-04-21]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