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鎖定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的萬年縣,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在縣城東北大源鎮四面高山環拱的仙人洞內發現了1萬年前栽培稻植硅石標本,這一發現為證明中國是世界水稻起源地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科學證據,萬年也因此被考古界認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之一。
中文名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地理位置
江西省
級    別
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授予時間
2013年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基本信息

在水稻生產早期,萬年人就發明了放紅綠萍選田、打樁排泉、扎草人拒鳥、油茶籽殼磨粉防蟲等原始的水稻栽培管理方法,其中扎草人拒鳥這一傳統做法今天仍可在一些山區找到它的蹤影。如今,萬年很多地方還保留着“敬老有福,敬土有谷”、“開秧門”、“祭谷王”等農耕信仰,這些信仰在維繫農耕社會秩序,淨化人們心靈,保護自然環境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萬年的農民往往借物候預告農事,如當地流傳有“懵裏懵懂,嵌社浸種”、“清明前後,撒谷種豆”、“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等。而在長期辛苦的水稻耕作實踐中,還形成了不少歌謠和一些農事號子,都充分體現着濃郁的萬年地方特色稻作文化。
萬年仙人洞發現的古栽培稻、東鄉野生稻和荷橋貢米及萬年現代水稻生產一起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統這一完整的演化鏈,對於保護農業物種資源、研究稻作文化歷史、服務現代水稻生產均具有重要意義。 [1] 
2010年6月,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命名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2013年,入選入選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發展歷史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萬年仙人洞由此成為世界稻作之源。 [3] 
在萬年附近的東鄉縣有一片野生稻,這是世界上分佈最北的普通野生稻。這片野生稻的發現,不僅證明贛鄱地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中心區提供了事實基礎,同時也為研究我國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提供了寶貴的生物材料。此外,這些稻種集中了所有栽培稻不具備的特質,由於處在各種災害的環境下,東鄉野生稻藴含豐富的抗病蟲害基因和極強的耐寒基因,它對研究稻種起源、演化和今後水稻雜交優勢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萬年縣裴梅鎮荷橋村,至今還種植着一種質地獨特的稻米,即“萬年貢谷”。萬年貢谷原名“塢源早”,是先民經過數千年精心培育的一個地方晚秈優質稻良種。據史料記載:相傳南北朝時期,原產于歸桂鄉(今裴梅鎮荷橋、龍港)一帶的稻米就已是萬年的名特產之一。據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聽聞有此寸長大米後,傳旨要“代代耕種,歲歲納貢”,故此萬年稻米得“貢谷”美名。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意義

萬年貢谷具有不可移植性。據專家考證,這是萬年貢谷生長要求水土含有多種礦物質、山高壠深日照奇特、泉流地温變異等特殊的自然環境使然。從形態特徵看,萬年貢谷可能是古人不斷從生產實踐中逐漸選育而成,是帶有顯著野生稻特性的原始栽培稻品種。萬年貢谷作為原始的栽培稻,也有專家認為是栽培的野生稻,是人類保留下來較早的栽培稻之一,同相隔不遠的東鄉發現的世界最北的普通野生稻一樣,其藴藏着豐富的抗病蟲、抗逆境的基因及其它有利基因,特別是萬年貢谷的耐瘠性是其它栽培稻中不多見的。
貢谷生長在山壠中,山上流下的山泉帶着樹木的凋謝物以及土壤中的礦物質常年灌溉農田,為貢谷的生長提供營養。如果要保證貢米的正常生長,就必須保護好山林,這樣才能有山泉常流,因此在貢谷所生長的農林生態系統中,不但保留了獨特的物種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還形成了高效的水資源利用和良好的水土保持技術體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