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州區公安局

鎖定
萬州區公安局 [1]  的組織機構自1949年解放以來曾經過多次衍變
中文名
萬州區公安局
始建於
1949年
所在地
重慶市萬州區
方    針
政治建警、素質立警、科技強警

萬州區公安局發展歷程

萬州區公安局 [1]  的組織機構自1949年解放以來曾經過多次衍變
1949年11月1日,西南服務團進軍抵達湖南省臨澧縣城時,在人民解放軍二野十一軍軍部召開會議,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萬縣市軍事管理委員會”,並確定設立萬縣市軍事管理委員會公安部,任命十一軍保衞部部長曹登益為部長。12月8日萬州宣佈解放,12月12日,曹部長率30多名幹部入駐萬州,萬縣市軍事管理委員會公安部開始運作,1950年1月7日正式接管國民黨萬縣警察總局。
同年3月,成立“川東萬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安處”,曹登益改任處長,辦公地點在法院街(原國民黨法院高二分院所在地)。川東合併四川省後改為“四川省萬縣專員公署公安處”。
文革中砸爛公檢法時,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萬縣專區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和“萬縣地區革命委員會人民保衞組”。文革後期1973年恢復為“四川省萬縣地區公安處”,同年底改“四川省萬縣地區公安局”,1981年又改為“四川省萬縣地區公安處”,轄萬縣市、萬縣、忠縣、開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共九縣一市公安局。
1993年萬縣撤地設市,萬縣地區公安處更名為“四川省萬縣市公安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區及忠縣、開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共八縣公安局。
1996年重慶直轄後,原萬縣市改為萬州移民開發區和萬州區,為適應這一工作需要,公安機關設“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公安局”和“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前者代管開縣、雲陽、忠縣、奉節、巫山、巫溪六縣公安機關(原萬縣市所屬梁平、城口兩縣公安機關交由重慶市公安局直管),後者直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城市公安分局和1個水上直屬分局。
2000年9月1日至今,撤銷萬州移民開發區公安局,保留萬州區公安局下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城市公安分局和水上直屬分局、機場公安分局、江南新區公安處,原代管的六縣脱離代管關係,由重慶市公安局直管。
50多年來,萬州區公安局(處)長共經歷了九屆(“文革”前期1967年至1972年公安機關領導“靠邊站”除外),他們分別是:曹登益(1950年至1952年)、王仲英(1953年至1956年)、王振民(1957年至1959年)、王勇善(1959年至1966年)、薛樹茂(副職,1973年至1976年)、王美成(1977年至1983年)、卿恆(1983年至1998年)、周良貴(1998年至2004年)、鄧緒學(2004年至2007年)、張駿(2007年至2011年)、蔡聘(2012年至2015年)、李永成(2015年至今)。

萬州區公安局內設機構

萬州公安機關內設機構隨着公安事業的發展而變化。1950年成立公安處時,只設有秘書科、偵察科、保衞科、審訊科、治安科5個科和1個公安隊;以後逐步完善,到“文革”前實際是10個科室(不含公安大隊 )。“文革”中公安機關被砸,1973年開始逐步恢復原機構。粉碎 “四人幫”後這10多年,內設機構有一個較大的發展。1990年至2001期間除少數內設機構變更或增設外,較大規模的變更有三次。一是1993年撤地設市,原內設機構相應變更,設置政治處、辦公室等20個處室、隊、所和龍寶、天城、五橋公安分局和水上公安分局;二是1997年重慶直轄後,原內設機構相應變更為政治部等4個副縣級、61個正副科級職能處、室; 三是2001年9月機構改革,內設設置政治處等25個一級機構,其中 8個副處級、17個正科級,48個二級正科級機構及現役編制的消防支隊,林業公安科、港口公安局納入了公安序列。
近年來,萬州公安機關堅持政治建警、素質立警、科技強警、文化育警、宣傳塑警和從優待警的方針,隊伍的戰鬥力和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不斷上新的台階,在打擊犯罪、為民服務、救災搶險等維護人民利益的工作中,湧現出一大批的功模人員和英雄模範,切實維護了萬州政治穩定和治安安寧的良好局面,受到了黨委政府的高度信賴,贏得了人民羣眾的廣泛讚譽。

萬州區公安局所獲榮譽

2020年10月,萬州區公安局特警支隊被授予“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