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壽龍團

鎖定
“萬壽龍團”是普洱茶中的茶祖、國家二級文物、堪稱中華茶品之冠。經過權威機構考證認定並登記在冊。它生產於清朝光緒年間。
中文名
萬壽龍團
朝    代
清朝
來    源
乾隆年間
性    質
普洱茶

萬壽龍團背景介紹

乾隆年間,普洱城內有一濮姓莊主,世代以製茶售茶為業,濮氏茶莊生產的龍團、鳳餅一直被指定為朝廷貢茶。這一年歲貢時,老濮莊主病倒了,只好讓年輕的濮少莊主與普洱府羅千總一起進京納貢。這一年,淅淅瀝瀝的春雨格外綿長。近4個月的風雨兼程,濮少莊主的馬幫抵達京城後,連忙缷馱驗茶,不料一路的風侵雨濕,原本綠中泛白的龍團變成褐色。貢期迫在眉睫,羅千總惶恐至極地呈上褐色的龍團......。
歷史的機緣就在這一瞬間得以圓滿,這褐色的龍團一經取瑛沖泡,頓時叫人眼前一亮,只見湯色通透明亮,紅如寶石,豔如瑪瑙。乾隆帝輕呷一口,只覺得相於九畹之蘭,忙下旨沖泡賞賜文武百官一同品鑑,於是滿朝之上,醇香四溢,讚美之聲,不絕於耳。濮氏茶莊受到了皇帝的賞賜。之後,濮老莊主和普洱府的茶師,根據這批貢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發酵工藝,並且代代相傳。

萬壽龍團相關知識

萬壽龍團簡介

歷經一百多年的時間仍然保存完好,外觀端莊,呈紅褐色,表面光滑、條索勻整,還可清晰地看到細嫩的芽頭,説明貢茶選料精細,製作工藝高超,不愧是中華茶文化的瑰寶,是目前能夠驗明正身的古董級貢茶。150年的尊貴品質保留了他王者風範,“萬壽龍團”又是時間的醍醐,是採天地之正氣,得自然之造化的精靈,是歷史與人文共同雕鑿而成的王者.他默默的守侯在天地人間,向鍾情於他的人們傳遞着來自天地人和的善緣, “萬壽龍團貢茶”色澤黑褐,團如龍珠,圓如滿月,靜則為玉,動則為茶,是進貢時間最早、進貢時間最長、進貢量最大,目前也是故宮裏保留最多的貢茶。

萬壽龍團清廷國禮

萬壽龍團 萬壽龍團
普洱茶在清廷,除了成為皇帝享用的御品、宮中祭祀的最高用茶之外,還成為清代外交翰旋的國禮,成為代表清廷威儀的國茶。清乾隆57年,即公元1729年,英國國王派馬歇爾尼勳爵為首的覲見團一行95人前來祝賀乾隆帝80大壽。作為禮節,乾隆帝3次回贈了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禮物,其中,有普洱茶88團、普洱茶膏共計14盒。後來皇帝還用普洱茶賞賜高麗、琉球等藩國使臣。
“富有戲劇性的是,我們在史料中查到,清嘉靖4年9月19日,軍機處查抄和珅府之日同時查抄了任過內務府大臣、工部尚書、户部尚書的福長安府邸,軍機處的財產抄沒清單中除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外,還清晰地記載着查得“普洱茶三百八十八團又五桶”、‘茶膏一百九十匣’。嘉靖下旨將其他財物均收歸國有,只在普洱茶之上畫了一個圓圈,標明要御用,清代歷朝的貢品進單上,來自雲南的普洱茶從來都是皇上御筆圈點的愛物,沒有一次被畫叉出局。
“萬壽龍團”呈蛋形,紅褐色,表面光滑,條索勻整,還可以清晰地看到細細的芽尖。赴京參與這件瑰寶迎護的上海市茶葉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子法説,“萬壽龍團”是1963年故宮在整理庫房時發現的,當時其他茶葉都已經成灰,只有“萬壽龍團”等普洱茶仍然完好,堪稱“會呼吸的古董”,“可以喝的文物”。
萬壽龍團 萬壽龍團
“萬壽龍團貢茶”色澤黑褐,團如龍珠,圓如滿月,靜則為玉,動則為茶,是進貢時間最早,進貢時間最長,進貢量最大的貢茶,現在也是故宮裏保留最多的貢茶。他那尊貴的品質.玄妙的意韻,醇厚的滋味,神奇的保健功效,整整引領了宮廷品飲時尚兩百多年,也是除了當時皇帝貴族以外二品官員以上飲用的茶。

萬壽龍團貢茶

“萬壽龍團貢茶”有極其重要歷史文化價值,最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它是茶中之冠,是珍藏於故宮、歷經百年滄桑風采依舊的稀世珍品;它是重要的文物,一直被故宮博物院作為文物收藏和研究;普洱茶的最大特徵是越陳越香,是“可以喝的文物”、“會呼吸的古董”。“萬壽龍團貢茶”為這一特性提供了最好、最充分的證據;它是歷史的見證,承載着普洱茶悠久的歷史、承載着邊疆各族羣眾的純樸情感、承載着從邊疆的青枝綠葉變成故宮裏金枝玉葉的歷程,反映了邊疆與祖國內地的緊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