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塔黃崖寺

鎖定
萬塔黃崖寺位於河北省寬城縣縣城西南,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為遼金時期佛教遺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漢傳佛教場所,1991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萬塔黃崖寺
別    名
黃崖寺 [2] 
時    代
明清
出    自
《巡幸出喜峯口過黃土崖》
類    型
寺廟
地理位置
寬城西南部 [2] 
萬塔黃崖寺寺廟及塔林始建於後唐天成年間,興盛於明清,毀於民國時期和文革期間。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大帝曾兩次自清東陵經此至承德,其中1711年在此賦詩《巡幸出喜峯口過黃土崖》。詩云“紫塞雙崖出,丹梯百尺懸。草香遮細路,樹老卧晴煙。地為時巡到,山當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駐馬望層巔。”歷史上該寺香客雲集,香火不息,在關內外富有盛名。清康熙皇帝欽封的“萬塔黃崖”、“獨木仙橋”位於該景區內。 [1] 
歷史上曾多次重建或修繕,此前最後一次在“清咸豐捌年重修”。上世紀“文革”時期,大部分原始石塔和廟宇建築遭到損毀,僅存遺址。 [3] 
萬塔黃崖寺自元朝以後,志中有載。《元一統志》雲:“黃崖寺在惠州南一百三十里”(惠州,今平泉南)。清代《遷安縣誌》載:“萬塔黃崖,遍山皆塔,出自天成。上有獨木仙橋,系口外八景之雙。”清康熙皇帝、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高士奇曾三次到過萬塔黃崖寺,並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3] 
在寺後的黃崖山上,有未完工的鑿巖石窟18處,原始磚塔28座,原始石塔及塔基56座。 [3] 
1993年,萬塔黃崖遼金塔羣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縣文保部門重建部分石塔、天王殿和觀音殿。1999年經省市民宗部門批准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2009年委託天津大學做萬塔黃崖寺復建的規劃設計。根據設計規劃,萬塔黃崖寺總佔地面積150畝,總投資3億元。分為寺廟區、寺前廣場區、遼塔觀光區。復建一期工程——大雄寶殿及僧舍於2012年5月開工,到2013年底主體工程均已完成,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資金來源為縣內居士捐建。2014年完成空閒地帶綠化工程。計劃2016年底前後完成大雄寶殿木裝、彩繪及其他裝修工程並投入使用。下步二、三期工程將復建天王殿、山門、舍利塔、其他配殿及寺前佛教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復建完成後,萬塔黃崖寺將成為集佛教文化、遼塔文化和現代旅遊文化於一體的漢傳佛教聖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