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佛山石窟

鎖定
萬佛山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市孟津區吉利鄉柴河村北部的山嶺上,開鑿於北魏時期,現存石窟分為上、下兩寺院,造像300餘尊。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萬佛山石窟
列入文物時間
2013年5月
地理位置
河南洛陽市孟津區吉利鄉柴河村
開鑿時間
北魏時期

萬佛山石窟發展歷史

神遊洞因洞口題字及當地人傳説而得名,內有坐式組合三世佛,崖壁上還有帝后禮佛浮雕,雕刻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鑼鼓洞為中心柱洞窟,現僅存中心柱,中心柱平剖面邊長約2米,南面浮雕依稀可見。
由於地處偏僻之地,萬佛山石窟歷來鮮為人知,在歷代史籍中少有記載,只有清《孟縣誌》記載:“打石凹又名石窟寺,西鄰湛河,河西即濟源地,山石粗糲,供石槽、石磙之用。”據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修石窟寺碑序》記載:“憶惜石窟寺,本號萬佛山也。”可見石窟寺的原名應為萬佛山,當地人後來在此開取石材,俗稱打石凹。
1956年8月,新鄉專署派人調查後,萬佛山石窟才披露於世,但當時並未引起文物考古界的重視,萬佛山石窟被嚴重破壞,幾乎被人們遺忘。
1992年,吉利區人民政府撥專款對萬佛山石窟進行了清理;1993年至1997年,省文物局先後撥款18萬元用於萬佛山石窟的維修加固;1998年,下寺院被清理,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進行維修加固;2000年9月,萬佛山石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省文物局撥款用於上寺院防滲漏工程,基本上解決了上寺院的洞窟漏水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維修加固,萬佛山石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現已初具規模。

萬佛山石窟地理位置

萬佛山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吉利鄉柴河村北部的山嶺上,距區政府不到10公里,西邊是柴河水庫,北部和隔水庫的西岸與濟源市的坡頭鄉相連,焦柳鐵路(孟津區留莊車站至濟源軹城段)從此盤山越嶺北行至焦作煤都;東邊是孟津區八里廟村。碑載其:“北依太行山,南近混流(黃河),左枕黃嶺,右跨湛河”。是説它以前北邊依靠太行山,南邊近臨混流黃河,東邊是逶迤起伏的黃嶺,當地人人稱北邙或紫金山,西有湛河水自北向南順流而下,當地人稱澗河。 [1] 

萬佛山石窟萬佛山石窟的現狀

現存的萬佛山石窟分為上、下兩寺院,上寺院建在半山腰,下寺院在山崖下,現有窟龕6個,造像300餘尊,洞窟大多座北向南,自東向西分為上寺院:一、二號窟(一組雙窟)、三號窟(蓮花洞)、四號庫(大佛龕);下寺院:五號窟(鑼鼓洞)和六號窟(神遊洞)。
上寺院大佛龕有摩崖露天一佛二菩薩造像。大立佛類似鞏縣石窟寺摩崖露天大佛的形式。大立佛龕面朝東,釋迦立像上身殘毀,殘留雙腿與跣足高1.16米。覆蓮座高29釐米,座下方崖面尚未挖到底部,依稀可見有浮雕燻爐、二獅子與蓮花化生。釋迦立像身軀殘塊大部分尚存,佛頭高80釐米,高肉髻,面相比較豐滿,但臉型上下略長,面部五官因風化殘損,模糊朦朧,額間白毫相圓孔清晰,據佛頭與腿腳推測,大立佛約高5米左右,二立侍菩薩亦上身殘無,左立侍殘高1.56米,右立侍殘高61釐米。大立佛所著褒衣博帶式架裟,下襬衣褶,層疊有序,流暢有致。覆蓮座的蓮瓣挺拔勁健,形象生動。大立佛造像可與龍門賓陽中洞二立佛媲美,顯系同一時期作品,且均出自藝術造詣精深的匠師之手。近乎圓雕的一佛二菩薩之間崖壁上,還浮雕有眾供養比丘。
  大佛龕左側(東側)為蓮花洞,造像組合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坐佛、二菩薩、二力士、皆近圓雕。該洞口與窟頂因人為破壞坍塌,殘存洞口左側過道,深58釐米,窟內殘高260釐米、深269釐米、寬300釐米。東、北、西三壁設矮壇,北壁主尊現在世釋迦佛結跏趺坐於高台座上,著褒衣博帶式敞胸袈裟,內著僧祗衣,衣褶層疊下垂,覆蓋台座,似龍門賓陽中洞主尊與魏字洞本尊。頭、手殘無,不知作何種手印。主尊殘高130釐米,圓形頭光,內重綻蓮,外重一圓環,內有二方連續連枝忍冬紋飾。背光作單蓮瓣形,內重由高浮雕小坐佛上下排列構成一條裝飾帶,外重火焰紋,背光小坐佛飾帶與光頭外重連枝忍冬紋飾交界下方與佛身西側的三角形內,又飾以蓮花、摩尼珠。東、西二壁過去世燃燈與未來世彌勒,皆結跏趺坐,衣飾與頭光、背光,同現在世釋迦相似,風化殘甚。二立侍弟子,似雙手合十,圓形光頭。四立侍菩薩,跣立於覆蓮座中間凸起呈喇叭狀的蓮蓬上,單蓮瓣頭光。弟子、菩薩衣飾皆與龍門賓陽中洞弟子、菩薩衣飾相似。風化、破壞嚴重,頭、手為甚。該窟二力士在洞內,左側力士倖存下半身,右側力士殘無痕跡。值得注意的是二位侍弟子身後兩側,各浮雕有二形體高大(超過弟子身高一半)的供養菩薩,前者為螺形高發髻,形似尖頂高帽;後者髮髻亦高聳,橫插簪,皆帔帛長裙,手持長梗蓮花,面朝主尊釋迦前行,作虔誠供養狀,若非圓形頭光,極易誤作女供養人。二弟子上方,主尊釋迦兩側有浮雕維摩文珠變相。左側文殊菩薩坐在牀塌上,頭頂有一偌大帷帳式寶蓋,兩側眾比丘或侍立、或坐地聆聽。靠上天空、飛天、伎樂天自在翱翔。靠下有山石樹木,一枝碩大的高浮雕蓮蓬上,似為悉達多太子結迦趺坐苦修,圓形頭光,頭光靠上作扇形展開為一枝繁葉茂的菩堤樹。文珠菩薩兩側又各浮雕一結迦趺坐佛,圓形頭光,單蓮瓣形背光。主尊釋迦右側維摩詰居寶帳內矮几上,頭戴高冠,著褒衣博帶式袍服,手持麝尾,短几上前置曲頸鼓腹瓶,幾下置一雙漢式履。維摩潔身後,有身材矮小的女侍,寶帳外後方,有二結迦趺坐佛,單蓮瓣式背光。寶光靠下,亦有一碩大的高浮雕蓮瓣,蓮蓬上亦似為一太子苦修像,可惜全身皆被破壞,唯圓形頭光與菩堤樹枝葉大都倖存,蓮蓬與菩堤樹兩側,左為二結跏趺坐佛。右為一結跏趺坐佛,皆高浮雕,單蓮瓣式背光。蓮花洞是萬佛山石窟中造像豐富多彩且相當精美的一座中型洞窟。在造像安排上除與龍門賓陽洞有許多相同之處外,不同之處在於過去、未來二世不是立像,而是坐像;二力士不是在洞外、而是在洞內;維摩文殊變相,不是在洞口內壁上方兩側,而是在正壁主尊兩側。
  蓮花洞右側(東側),為一組雙窟,造像皆為近圓雕的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坐佛、二菩薩,洞外為高浮雕的二力士。左窟洞高150釐米、寬90釐米,窟楣作尖拱狀,兩端浮雕龍形。洞外兩側各一力士,高120釐米,皆單蓮瓣頭光,頭側向洞口,張口咆哮,赤膊袒胸,下著長裙,帔帛自雙肩下垂至膝部,再上卷搭於臂肋間,下垂而飄揚。過道深42釐米,洞內深158釐米、高165釐米、寬140釐米,東、北、西三壁設壇,構成“冂”形。北壁(正壁)主尊現在世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在壇中央高台座上,高89釐米,圓形頭光,內重綻蓮,外重二方連續花紋構成環狀。背光作單蓮瓣形,內飾火焰紋。釋迦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褶層疊,下襬衣紋覆蓋高台座。釋迦二立侍弟子圓形頭光,四立侍菩薩,皆單蓮瓣形頭光。二弟子上方浮雕有供養比丘,再上方浮雕二飛天。西壁為過去世燃燈佛,亦結跏跌坐,衣飾、頭光、背光與釋迦相似。東壁為未來世交腳彌勒菩薩。洞口內上方兩側浮雕凌空翱翔的飛天,中為蓮花化生。洞口內兩則浮雕上下五列供養人。窟頂作蓮花藻井,蓮蓬被清末道徒塗改為陰陽魚構成的太極圖。東、北、西三壁壇高36釐米。北壁壇崖面中央浮雕一蓮花燻爐,兩側二供養比丘、二獅子,東、西壁壇崖面有帝后禮佛圖,其浮雕畫面人物眾多,層次分明,構圖嚴謹,富有韻致。右窟過道深35釐米,洞內深205釐米、高183釐米、寬185釐米。主尊現在世釋迦高113釐米。洞口左右有二力士,左側力士與左側石窟右側力士並列,似共一龕。右窟尖拱窟楣右上方,刊刻有小千佛。
  千佛龕現在已不存在,據本地老年人説,千佛龕位於雙窟和蓮花洞上方崖壁上,密密麻麻排列有上千尊,開山取石時被炸燬。
  下寺院有神遊洞和鑼鼓洞。神遊洞因洞額刊“囗遊洞”三個正楷大字和當地人的傳説而得名。該窟造像為近乎圓雕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佛、二菩薩、二弟子。洞口高115釐米、寬78釐米、過道深36釐米,洞內高176釐米、深149釐米、寬162釐米。東、北、西三壁設壇,北壁主尊現在世釋迦結跏趺坐,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東、西二壁的過去、未來世皆為倚坐像,即善跏趺坐像。這類坐式組合的三世佛實屬罕見。龍門石窟有三佛並列倚坐小龕,皆著通肩式袈裟。窟頂蓮花藻井。北壁立侍弟子上方,浮雕有半跏趺坐思維菩薩。洞口內上方,有維摩變相,左維摩詰與一雙髻女侍,右文殊菩薩與二比丘。這同龍門賓陽中洞維摩文殊分居洞口內上方兩側相似。北壁主尊下方壇崖壁,浮雕一堅牢地神(或力士),雙手擎託燻爐,兩側二添香比丘、二獅子。再外為持幡比丘及西、東二壇崖壁帝后禮佛圖浮雕,保存完好。其雕作之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較之雙窟堪稱上乘之作。洞口內側,還有上下三層禮佛圖浮雕。
  鑼鼓洞現已無法看到,據1976年1月的考察,坍塌過半的鑼鼓洞窟平面呈正方形,邊長4.3米,洞口寬1.32米,中心柱平剖面邊長1.9米,殘存的中心柱正面(南面)殘高1.45米,殘0.74米。上方浮雕帷幔流蘇,稍下尚存小結跏趺坐佛,蓮花化生與胡跪供養天人浮雕,形象類似雲岡、龍門,賦彩仍相當鮮豔。蓮花化生左側刊刻有“神日和囗”四字題記。鑼鼓洞已於1998年清理整理出來,鑼鼓洞為中心柱洞窟,現僅存中心柱(殘)。 [1] 

萬佛山石窟建築特性

根據以前的考察資料證明,萬佛山石窟曾有上寺院和下寺院。有上山門、下山門、大佛殿、二佛殿、老君殿、水廟坡等木結構伽藍建築,大小石窟17個之多。總佔面積2000平方米。上寺院有大佛龕、蓮花洞、雙窟、千佛龕。下寺院有神遊洞、鑼豉洞。除千佛龕在開山取石修鐵路時被炸燬、無法判斷其開鑿年代外,其它均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至宣武帝時期的遺物,略晚於龍門石窟的開鑿。1975年考察萬佛山時,在石窟羣西側下方柴河水庫東岸的濟澗林場發現一石佛頭,高34釐米、寬19釐米,多層小螺髻,面相豐滿,眼眉尚完好,鼻子殘缺,嘴亦略殘,頸部殘留一道蠶節式弦紋,當為唐代造像。該佛頭現藏孟縣文化館。由此可見,萬佛山石窟造像延續到唐代。萬佛山石窟儘管比龍門石窟稍晚,屬於龍門石窟直接影響下的“衞星”窟,但該石窟羣的窟型既非龍門石窟單一毗訶羅窟,又非鞏縣石窟寺單一的支提窟,而是二者兼而有之。從現有的窟龕看,雙窟、蓮花洞、神遊洞皆為以三世佛為主像的毗訶羅窟,而鑼鼓洞則為支提窟。萬佛山石窟的藝術表現手法更多地保留了大同雲崗石窟的特點風貌,除鑼鼓洞、大佛龕、千佛龕外,皆為三世佛窟,這是該窟羣的顯著特點之一。一組雙窟蓮花藻井中的太極圖,證明萬佛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古陽洞一樣,在清未是道教信徒活動的場所。
萬佛山石窟是北魏時期中原地區一處重要的漢化鮮卑洞窟,在六個窟中有三個窟內保存有場面完整的禮佛圖行列浮雕,賦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其規模是龍門石窟周邊衞星窟中的佼佼者。其精妙的石刻造像、豐富的藝術想象、精湛的雕刻技法,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對研究我國石窟佛教文化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