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漢字生僻字,拼音shà,本義為古書上説的一種植物,葉大可做扇。
中文名
拼    音
shà
部    首
五    筆
AGVH
倉    頡
TJLO
性    質
漢字生僻字
本    意
古書上説的一種植物
注    音
ㄕㄚˋ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繁體部首
繁體總筆畫
14
筆順編號
12215112134
四角號碼
44801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410

基本字義

〔~莆〕古書上説的一種植物,葉大可做扇。
扇的別名。《論衡·是應》:人夏月操~,須手搖之,然後生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山洽切《集韻》色輒切《韻會》山輒切,𠀤音歃。萐蒲,瑞草。王者孝德至,則萐蒲生於廚。《白虎通》阜出萐莆。萐莆,樹名,其葉大於門扇,不搖自扇,於飮食淸涼,助供養也。
《集韻》實洽切,音䮜。義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