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蕪市科學技術協會

鎖定
萊蕪市科學技術局與萊蕪市科學技術協會、萊蕪市反邪教協會合署辦公,現有行政人員17人,其中局長(主席)1人,副主席1人,副局長3人,副會長1人,副調研員1人,內設辦公室、計劃科、高新科、農社科、成果科、科普部、學會部7個行政科室,下設地震局、知識產權局、科技開發中心3個二級事業單位,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科技信息研究所2個科級事業單位和山東力創科技有限公司、萊蕪潤達化工有限公司、萊蕪精瑞模具有限公司3家企業。
中文名
萊蕪市科學技術協會
外文名
Laiw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行政人員
17人
隸    屬
萊蕪市

萊蕪市科學技術協會詳細介紹

近年來,萊蕪市科協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省科協的有力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紮實開展“創業富民、創新強市、創優爭先”活動,科協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科普村村通”實現全覆蓋。自省科協組織實施“科普村村通”工作以來,我們以機制創新為主抓手,探索建立了宣傳欄、科普站、科普員三位一體的農村科普工作四項新機制:聯合教育農業、林業等9個單位共同印製科普掛圖的資源整合機制;對宣傳欄進行集體投保確保設施安全的風險防範機制;每個行政村指定一名科普欄管理員的管護機制;與組織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共建共享的互利共贏機制。為全市1070個行政村製作安裝宣傳欄1120塊,全部鄉鎮和80%行政村建立了科普站,村村配備了科普員,這些經驗和做法得到了省有關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新華社、《科協工作信息》、山東新聞網等媒體報道了我市的做法。2009年初,又啓動實施了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300萬元,建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主中心和10大數據庫,組建20人的專家顧問團,解決農民在種植、養殖等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形成一套完備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已投入資金120萬元,完成農村科技信息服務主中心、5個鎮級直通站和科普網站建設,有望 10月份為農民開展科技信息服務。
農技協發展日益規範。針對技術推廣無保證、服務能力比較弱、農民參與程度差、產業化步子慢、市場接軌力量弱等問題,創新“協會+公司+基地+農户”的農技協規範化改制模式,把從事同一類生產項目的分散農户有效組織起來,以實體經營公司為龍頭,以基地為依託,整體帶入市場,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我市已有汶源姜蒜協會、養豬協會、見馬林果協會等65家農技協進行了成功改制,通過改制,暢通了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流向千家萬户、各個生產環節的渠道,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1996年我市農技協應邀出席“中國-歐洲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研討會”,1997年全省農技協第一次代表大會暨經驗交流會在我市召開,2000年應邀參加了山西省農技協工作會議,2003年代表省科協出席了全國農技協座談會,2005年8月,中國科協和農業部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在考察了我市的農技協後,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萊蕪模式為全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萊蕪市科學技術協會所得成就

“科字號”文化下鄉效果良好。發揮“萊蕪梆子”地方劇種優勢,緊密聯繫農民生活、農業生產、農村工作實際,將黨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規、農村適用技術,通過戲曲、説唱等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形式,展現在羣眾面前。該工程於2004年下半年啓動,已成功舉辦4屆,編排節目50餘個,巡迴演出100餘場次,觀眾達50萬人次。同時,將這項活動與科普趕大集、技術講座、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等緊密結合起來,均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已累計向農民無償贈送科普書籍15000冊,光盤5000餘張,舉辦技術培訓班、技術講座160餘期,受到農民羣眾的熱烈歡迎。省委常委、秘書長王敏觀看了文藝演出後,給予了高度評價。
學術交流質量不斷提升。各級學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推動科技創新,服務行業發展,大力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近年來,先後舉辦粉末冶金等高層學術研討會20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160多次,參加人數5200人次,交流學術論文673篇,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63項。“鋼城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策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對策研究”等5個項目被省科協列為省級學術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