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森龍

鎖定
萊森龍(屬名:Lessemsaurus)是蜥腳形亞目恐龍的一屬,可能屬於黑丘龍科。模式種是似蜥腳萊森龍(L. sauropoides),由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在1999年正式敍述、命名,屬名是以全球知名的古生物及科普作家唐·萊森(Don Lessem)為名。 萊森龍身長大約9-10米,重量為3-4噸,脖子細長,生存於晚三疊紀諾利階阿根廷,約2億1000萬年前。
中文學名
萊森龍
拉丁學名
lessemsaurus
動物界
蜥臀目
亞    目
蜥腳型亞目
黑丘龍科
萊森龍
似蜥腳萊森龍
分佈區域
阿根廷
原蜥腳類

萊森龍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chinese)→ 萊森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lessemsaurus
含義( meaning)→ 恐龍專家唐萊森(don lessem)

萊森龍科學分類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腳型亞目
類( infraorder)→ prosauropoda 原蜥腳類
屬( genus)→ lessemsaurus 萊森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l. sauropoides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三疊紀晚期 norian
分佈( found in)→ 阿根廷
發現者( discoverer)→ bonaparte, 1999

萊森龍形態特徵

萊森龍的體型:巨型恐龍,體長10米。
在已知的770種恐龍中,體形排在160位。
與萊森龍體形接近的恐龍有:歇獵龍,三角區龍,阿馬加龍巴恩缽式龍,雷前龍,阿納薩齊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