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曼不連續面

鎖定
萊曼不連續面(Lehmann discontinuity)是一個地震波速的不連續面,普遍出現在大陸上地幔220-250km。
中文名
萊曼不連續面
外文名
Lehmann discontinuity
分佈區域
大陸地幔220-250km
在這個深度下,P波和S波的波速隨深度緩慢增加。這個現象是由地震學家Inge Lehmann發現,所以稱為萊曼不連續面。萊曼不連續面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個深度下的主要礦物並沒有發生相變,卻出現了彈性波速的變化。
萊曼不連續面 萊曼不連續面
對於萊曼不連續面的解釋曾經出現過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在不連續面上橄欖石的變形機制由位錯蠕變變成了擴散蠕變,由此導致了波速的上升和各向異性的降低。Mainprice 於2005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萊曼不連續面雖然沒有發生相變,並且橄欖石的變形機制也依然是位錯蠕變,但是橄欖石在220km的温壓條件下,晶格定向發生了與220km以上不同的變化,這種新的定向導致了波速的變化以及各向異性的降低。Karato 2008 [1]  發表的書中《Deformation of Earth Material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heology of Solid Earth》對於萊曼不連續面的存在解釋為水含量的變化所導致的波速變化,並使各向異性趨近於各向同性。
參考資料
  • 1.    Shun-ichiro Karato.Deformation of Earth Material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heology of Solid Ear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