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昂大教堂

鎖定
萊昂大教堂(León Cathedral)修建於1747年至19世紀初,其設計者是危地馬拉建築師迪埃哥·何塞·珀雷斯·埃斯基韋爾(Diego José de Porres Esquivel),建築的風格表現為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的過渡,也可以説是折衷主義的風格。
中文名
萊昂大教堂
外文名
León Cathedral
建立時間
1747
風    格
折衷主義的風格

萊昂大教堂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萊昂大教堂
英文名稱:León Cathedral
入選時間:2011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v)
地理位置:N12 26 6 W86 52 41
遺產保護:1236rev
遺產描述
萊昂大教堂修建於1747年至19世紀初,建築的風格表現為巴洛克到新古典主義的過渡,也可以説是折衷主義的風格。大教堂的建築特點主要體現在簡約的內部裝飾以及豐富的自然採光。但在聖殿的拱頂部分使用了豐富華麗的裝飾。有高145釐米、以印度白玉為頂蓋的神,有象牙雕刻的基督像和12個信徒的雕塑像。在一個信徒雕像的腳下有着名詩人魯文·達里奧的墳墓。
201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v),萊昂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 萊昂大教堂是人類價值交換的傑出範例,它體現了西班牙藝術對建築的不同影響並融合在紀念碑中,由當地工藝、地理和社會環境塑造。萊昂大教堂從實質上概括了18世紀出現的新拉丁美洲社會的社會、宗教和藝術融合。
遴選依據標準(iv): 萊昂大教堂是中美洲地區對一種宗教建築類型的傑出詮釋,它融合了幾種建築和風格來源,以其統一性、建築和社會意義為特色。 [1]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萊昂大教堂 萊昂大教堂 [2]
修建於1747年至19世紀初,其設計者是危地馬拉建築師迪埃哥·何塞·珀雷斯·埃斯基韋爾(Diego José de Porres Esquivel),建築的風格表現為巴洛克到新古典主義的過渡,也可以説是折衷主義的風格。大教堂的建築特點主要體現在簡約的內部裝飾以及豐富的自然採光。但在聖殿的拱頂部分使用了豐富華麗的裝飾。大教堂內安置着重要的藝術作品,包括佛蘭德木祭壇,以及由尼加拉瓜藝術家安東尼奧·薩里亞(Antonio Sarria,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創作的以基督受難苦路十四站為主題的數幅繪畫作品。 [1] 

萊昂大教堂遺產介紹

尼加拉瓜位於中美洲地區中部,北界洪都拉斯,南連哥斯達黎加,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是中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洋溢着古老氣息的城市
尼加拉瓜的城市規劃和建築是歐式的,有許多高樓大廈,首都馬那瓜已經有了高達16層的樓房。農村的房屋類型較多,多數是磚瓦房,牆的外面都刷有顏色;有的農村房子是茅屋,頂是用棕擱樹葉或乾草鋪成的圓屋頂。城市居民平時穿一種叫“瓜亞維拉”的白色襯衫,黑色長褲和黑皮鞋,在莊重的場合都穿西裝。農民經常穿沒領子的襯衫,襯衫的顏色較多,多數比較鮮豔。印第安人的服裝多數是他們自己的民族服裝。
萊昂是尼加拉瓜第二大城市,萊昂省首府,位於尼加拉瓜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上,瀕臨萊昂河。1524年始建於距此32千米的莫莫通博火山山麓的烏那瓜湖北岸,1609年毀於地震,1610年城市遷至現址,1858年前曾為尼加拉瓜首都。彎曲的小巷,紅瓦的屋頂,低矮的土屋和陳舊的建築,使整座城市洋溢着古老樸實的氣息。市內最有名的建築,為1746年開始建造,歷時100年才完工的大教堂,即「萊昂大教堂」。城內還有達里奧的二所住宅,其中一座現已改為博物館。赫魯斯公園內有十九世紀尼加拉瓜政治活動家赫雷斯的雕像,有四座銅獅守衞在四個入口處。市內有全國著名學府尼加拉瓜國立大學。距城二十公里處有風景優美的波內洛亞海灘。 [3] 
尼加拉瓜最大的教堂
萊昂大教堂是萊昂市和尼加拉瓜最大的教堂,建築的風格表現為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的過渡,也可以説是折衷主義的風格。 [1]  [3] 
萊昂大教堂是萊昂市和尼加拉瓜最大的教堂,大教堂的建築特點主要體現在簡約的內部裝飾以及豐富的自然採光。但在聖殿的拱頂部分使用了豐富華麗的裝飾。有高145釐米、以印度白玉為頂蓋的神,有象牙雕刻的基督像和12個信徒的雕塑像。在一個信徒雕像的腳下有着名詩人魯文·達里奧的墳墓。魯文·達里奧是尼加拉瓜現代作家,拉丁美洲現代主義詩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形式新穎,致力於描寫雅緻的藝術珍品和異國的風貌。
知識鏈接: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折衷主義建築是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折衷主義建築師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他們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在十九世紀,由於交通的便利,考古學的進展,加上攝影技術的發明,都有助於人們認識和掌握以往各個時代和各個地區的建築遺產,於是出現了希臘、羅馬、拜佔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建築在許多城市中紛然雜陳的局面。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