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因斯多夫

鎖定
埃裏希·萊因斯多夫於1912 年出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這位誕生在“音樂之鄉”的指揮家,早年曾在著名的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中學習鋼琴、作曲和大提琴,後來又以優異的成績從該院畢業。1932 年以後,年輕的萊因斯多夫在一些偶然的機遇裏被大指揮家瓦爾特托斯卡尼尼看中,於是他便先後擔任了這兩位大師身邊的指揮助理。這樣,他便有幸從這兩位本世紀早期最偉大的指揮大師的身上學習其的指揮藝術。
中文名
萊因斯多夫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7年
畢業院校
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
職    業
指揮家
出生地
維也納

萊因斯多夫個人簡介

萊因斯多夫個人特點

穩健的特點、端莊的風格——萊因斯多夫
(Erich Leinsdorf,1912—1997)
在20 世紀中,美國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是在世界上出盡風頭的樂團,如果人們有意去一一列舉這個樂團的歷任音樂指導的話,便會發現從早期的尼基什開始到的小澤征爾為止,每一任音樂指導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頂尖級大師。人們如果再仔細地觀察一番,便能看出在這批大師中間,主要是以德奧體系的指揮家和法國、俄國體系的指揮家為主的。其實到近代時,波士頓交響樂團是以法、俄指揮家領導為主的。這種風格的指揮家包括蒙特、庫謝維茨基、明希和後來的小澤征爾,然而在這段時期內,也曾有兩位德奧體系的指揮大師執掌過該團的帥印,並且為這個樂團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兩位指揮大師就是萊因斯多夫和他的後任威廉·斯坦伯格。萊因斯多夫在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指導時,也正是這個樂團的水平處於上升階段時,因此,他為這個樂團所帶來的新風格十分令人矚目,不僅如此,他還以自己傑出的能力,為這個樂團開闢出了許多新的藝術途徑,單憑這些功績,他已經可以毫不誇張地被譽為世界的指揮大師了。

萊因斯多夫擔任合唱指揮

1935 年他開始擔任了合唱指揮,第二年便在意大利的波洛尼亞首次指揮了歌劇演出,這一年,他不過僅僅24 歲的而已,但從這次演出以後,他便名副其實地跨入到了專業指揮家的行列中,在這段時間裏,他經常往來於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之間,頻繁地開展了一系列指揮活動。1937 年,萊因斯多夫開始了他事業上的重大轉折時刻,這一年,他遠涉重洋,來到了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去那個藝術上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中謀求更大的發展。來到美國後的第二年,他便被著名的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聘為常任指揮。他上任以後,便以其傑出的歌劇指揮才能,上演了大批德國歌劇作品,其中包括一系列瓦格納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

萊因斯多夫個人的奮鬥生涯

萊因斯多夫躋身樂隊

1943 年,萊因斯多夫由於赴著名的克利夫蘭交響樂團擔任常任指揮而不得不辭去了大都會歌劇院常任指揮的職務,但他在這家歌劇院中工作的五年多的時間裏,曾經給人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萊因斯多夫擔任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是接的當時著名的老指揮大師羅津斯基的班,他在這個聲名顯赫的樂團中工作了二年以後,又於1947 年擔任了當時在美國尚屬年輕樂團之列的羅切斯特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他在這個樂團中一直工作了八年之久,為這個樂團臍身於美國樂團的行列立下了汗馬功勞。 1955 年,萊因斯多夫辭去了羅切斯特愛樂樂團常任指揮的職務,開始擔任了紐約市立歌劇院的常任指揮。第二年又被該院加封為音樂指導。 1958 年,萊因斯多夫再一次重返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這一次他又整整幹了四年,到了19b2 年,他便繼大指揮家查爾斯·明希之後,擔任了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 1976 年,萊因斯多夫辭去了在彼十頓交響樂團中擔任的職務,並從此離開了美國,回到了他闊別已久的歐洲。這一年,他受聘擔任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兩年之後。他又到德國擔任了柏林廣播樂團的常任指揮。

萊因斯多夫任職

萊因斯多夫在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任職期間,應該説是他全部指揮生涯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在他上任時,波士頓交響樂團已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交響樂團之一了,而且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也正處於一個異常輝煌的狀態中,因此,萊因斯多夫在這時接手這個樂團,不能不説是對他的一個嚴峻的考驗,然而萊因斯多夫在這一點上並沒有使人們失望,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全世界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萊因斯多夫領導樂隊

曾領導這個著名樂團演奏了許多過去曾經被人們遺忘了的作品,並且與樂團一起作了大量的錄音工作,其中包括錄製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全集,以及普羅科菲耶夫的許多主要作品。除此之外,他還以其超凡旺盛的精力,主持了每年一度的伯克郡音樂節,並且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了大量的音樂會實況。

萊因斯多夫個人評價

萊因斯多夫是一位藝術造詣頗深的指揮大師,他的德高望眾的名聲是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都十分熟悉的,正是由於這一點,美國的藝術科學院才將院士的稱號加封給他,這就足見他的藝術影響力之大了。

萊因斯多夫指揮特點

萊因斯多夫有着相當正統的指揮特點和穩健端莊的風格。他在指揮時,雖不像一些指揮家那樣強調理性化或異常的高深莫測,但卻有着令人信服的理解力和感染力。他演釋的作品結構緊湊,處理恰如其分,在指揮樂隊時,能夠很好地控制音響及音色上的變化,使其顯得異常的鮮明和富有特色。同時,他又能夠地把握住管絃樂隊演奏中的許多特殊規律,使其合奏出的效果均衡流暢、天衣無縫。
萊因斯多夫也是一位既擅長指揮歌劇,又擅長指揮交響樂的雙料大師,並且在這兩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個性。然而無論是對於歌劇還是交響樂,他都抱有着一種嚴謹的態度,指揮時忠於原譜的要求,從不搞過分的誇張來炫耀自己。所以,他指揮的音樂能夠給人帶來一種高雅、自然和樸實的意境。

萊因斯多夫社會評價

萊因斯多夫一般也被人們認為是一位指揮曲目較廣泛的指揮家,在歌劇指揮方面,他不僅擅長於德國歌劇的演釋,而對於意大利歌劇,如威爾弟和普契尼等人的作品,他也有着十分出色的解釋和獨到的處理,當然,對於德國歌劇作品來説,(尤其是瓦格納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他的演釋就更有説服力了。而在對於交響樂作品來説,他所擅長的範圍就更加廣泛了,除了對於德奧古典和浪漫派大師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以外,他還是馬勒和布魯克納作品的優秀解釋者,他所指揮的馬勒《第一交響曲》,有的評論家認為甚至是可以與瓦爾特所指揮的同一樂曲相媲美的著名演奏,而瓦爾特則被人們公認為世界上最具性的馬勒作品指揮專家,所以,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萊因斯多夫在處理馬勒作品時的非凡功力了。此外,萊因斯多夫更為引人注目的,則是他對於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的出色解釋,他是世界上十分著名的普羅科菲耶夫作品指揮專家,他指揮演奏的普氏的一系列作品,如具有經典性的第五和第六交響曲,以及他的協奏曲和舞劇組曲等作品,都有着非常鮮明的色彩,可以説將普氏音樂作品中所藴含的精神實質全都毫不保留地揭示了出來,因此他獲得世界普羅科菲耶夫作品指揮稱號,是極其自然和理所應當的了。

萊因斯多夫個人天賦

萊因斯多夫的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指揮大師,他是出生在本世紀早期,而主要活躍於本世紀中間一段時間的老指揮家中的佼佼者,雖然他的名聲並沒有像與他同齡的索爾蒂叫得那樣響亮,但從全面的藝術性上來看,他完全是一個與之處在同一高度上的、倍受人們尊敬的偉大指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