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菲律宾菌素
- 主要成分
- 菲律宾菌素III
功能
尽管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表现出了潜在的抗真菌活性,但是除了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和制霉菌素A1(nystatin A1)以外,多数因毒性太大而没有临床价值。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作用于甾醇依赖的离子通道,而菲律宾菌素主要简单地干扰膜结构 [2]。菲律宾菌素具有很高的荧光,能够与胆固醇产生特异性结合,因此也广泛用于胆固醇的组化染色 [3]。背愉己临床上,这种对于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的检测被用于C型尼曼匹克氏症(Type C Niemann-Pick disease)的研究和诊断 [3-4]。菲律宾霉素也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实验中的笩/胞膜窖内吞作用通路(raft/caveolae endocytosis pathway)的抑制剂 [5]。
类巴拘拜悼炒型
菲律宾菌素是四种成分的混合物——菲律宾菌素I(4%),菲律宾菌素II(25%),菲律宾菌素III(53%),菲律宾菌素IV(18%) [6-7]雄牛。
主要的成分是菲律宾菌素III,其结构由Ceder和Ryhage提出(见图)。
菲律宾菌素I的结构可嚷垫能是比菲律宾菌素III少2个羟基的一些成分的混合物。
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显府埋台示菲律宾菌素II即为纸芝杠1'-脱氧菲律宾菌素III。
菲律宾菌素IV只承遥懂是菲律宾菌素III的同分异构体。它们的核磁共振谱除了C2的质子裂分形式以外几乎相同,这表明菲律宾菌素IV是菲律宾菌素IIIC1' 或 C3的差向异构体。
菲律宾菌素III的结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由13C NMR 丙酮化合物分析得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