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菱鰭烏賊

鎖定
菱鰭烏賊(Thysanoteuthis rhombus),亦稱“菱鰭魷”。頭足綱,菱鰭烏賊科,該科僅有的1種。胴部圓錐形。肉鰭發達,肉鰭包被胴部全緣,兩鰭相接呈縱菱形。眼眶外不具膜。腕吸盤2行,外側膜發達,並具許多橫肋。觸腕穗略膨大,吸盤4行,角質環具尖齒。內殼角質,劍形。通常成對伴遊。記錄最大胴長1m,體重20kg。分佈於世界各大洋的温、熱帶海域。其中日本海中南部、琉球羣島周圍海域和中國台灣以東海域已被商業性開發。供鮮食和生食 [1] 
外文名
diamondback squid
中文學名
菱鰭烏賊
拉丁學名
Thysanoteuthis rhombus(Troschel 1857)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亞    綱
鞘亞綱
烏賊目
亞    目
烏賊亞目
菱鰭烏賊科
菱鰭烏賊屬

菱鰭烏賊簡介

中文名稱 菱鰭烏賊
拉丁名稱 Thysanoteuthis rhombus
生物代碼 \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拉丁門名 Mollusca
拉丁綱名 Coleoidea
中文目名 槍形目
拉丁目名 Teuthoidea
中文科名 菱鰭烏賊科
拉丁科名 Thysanoteuthidae
中文屬名 菱鰭烏賊屬
拉丁屬名 Thysanoteuthis
分佈類型 海水

菱鰭烏賊形態特徵

胴部狹圓錐形,胴長約為胴寬的4倍,體表色素斑細密。肉鰭厚而發達,全包胴部全緣,每鰭略呈三角形,兩鰭相接呈縱菱形。無柄腕中以第3對腕最長,約為其他腕的2倍,第1、2、4對腕長度相近,腕式為3〉2〉4〉1,第3對腕側膜發達,寬度約為腕寬的2倍,膜上有許多橫肋,第1、2對腕側膜寬度與腕寬相近,第4對腕側膜不明顯,腕吸盤2行,角質環具尖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觸腕穗略膨大,吸盤4行,角質環具尖齒,觸腕柄具2行稀疏的吸盤,交錯排列。內殼角質,略呈寬劍形,中軸粗長,其劍身稍短於中軸,內面凹人。生活時,體色紅,甚鮮豔;浸製後,紅色素淡退,但胴背中央仍留有一條明顯的暗紅色帶,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800毫米。稚仔的形態與成體迥異,胴部袋形,體表滿布色素斑,較大,略呈圓形,頭部背面的色素斑更大,僅3、4個。肉鰭小,位於胴部後端或後部,隨生長而增大,1同長18毫米的個體,其肉鰭已包被胴部全緣的百分之八十。胴長4、5毫米的個體,第3對腕側膜還很狹窄,僅及腕寬的五分之一,胴長久10毫米的個體,第3對腕側膜的寬度已與腕寬相近。

菱鰭烏賊分佈

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大洋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包括地中海、大西洋東部及西部、南非外海、日本海、東海及南海、琉球外海、馬來西亞半島及印度洋等,並無明顯地區域界限 [2] 

菱鰭烏賊生活習性

暖睡醒大洋中表層會有的投足類,通常棲息水深為0-1000m,具晝夜垂直洄游習性,但定時隨暖流和季風向沿海島嶼附近洄游,有成對(性別不定)或一、二十個一起洄游的習性,不成大羣,白天分佈在中層水域,夜間活躍,趨光性強,常遊動於表層,小個體有躍出水面的記錄,大個體則常擱淺於海灘上。運動方式系以胴部邊緣的肉鰭及腕側膜擊水,進行蝶式游泳。由於個體較重,其有用速度不大,每小時很少超過3.7km。菱鰭烏賊成體主要生活於大洋暖水區,當生殖索餌或其他因素才會接近島嶼。菱鰭烏賊生命週期較長,可達數年。趨光性強,在夜間徘徊於中上層或表層水域,捕食魚類或甲殼類等,然而他本身也是大洋性鯨、旗魚、金槍魚類等大型肉食性魚類的餌料[2]。產浮性卵,卵包於膠質卵鞘中,在表層漂流;長的卵鞘可達1.3米,直徑20釐米,卵"帶"呈彈簧狀螺旋排列(鈴木等,1979)。大個體為中上層大型魚類的食餌,據Voss and Erdmam(1959)報道,在一條重約172公斤的藍槍魚(Makaira mazara)的胃中發現一個全長約1米,重約10公斤的菱鰭烏賊。 [3] 
參考資料
  • 1.    潘迎捷.水產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284-353.
  • 2.    陳新軍,劉必林,王堯耕.世界頭足類[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1-699.
  • 3.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