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西忍冬(原變種)

鎖定
華西忍冬(原變種)(學名:Lonicera webbiana Wall. ex DC. var. webbiana)是忍冬科忍冬屬的植物, 落葉灌木,高達3 (-4) 米;幼枝常禿淨或散生紅色腺,老枝具深色圓形小凸起。花期5-6月,果熟期8月中旬至9月。
中文學名
華西忍冬(原變種)
拉丁學名
LonicerawebbianaWall. ex DC. var.webbian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茜草目
忍冬科
忍冬族
忍冬屬
亞    屬
忍冬亞屬
華西忍冬
囊管組
亞    組
短冠亞組

華西忍冬(原變種)形態特徵

華西忍冬(原變種)線稿圖 華西忍冬(原變種)線稿圖 [2]
落葉灌木,高達3 (-4) 米;幼枝常禿淨或散生紅色腺,老枝具深色圓形小凸起。冬芽外鱗片約5對,頂突尖,內鱗片反曲。
葉紙質,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 (-18) 釐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或微心形或寬楔形,邊緣常不規則波狀起伏或有淺圓裂,有睫毛,兩面有疏或密的糙毛及疏腺。
總花梗長2.5-5 (-6.2) 釐米;苞片條形,長 (1-) 2-5毫米;小苞片甚小,分離,卵形至矩圓形,長1毫米以下;相鄰兩萼筒分離,無毛或有腺毛,萼齒微小,頂鈍、波狀或尖;花冠紫紅色或絳紅色,很少白色或由白變黃色,長1釐米左右,唇形,外面有疏短柔毛和腺毛或無毛,筒甚短,基部較細,具淺囊,向上突然擴張,上唇直立,具圓裂,下唇比上唇長1/3,反曲;雄蕊長約等於花冠,花絲和花柱下半部有柔毛。
果實先紅色後轉黑色,圓形,直徑約1釐米;種子橢圓形,長5-6毫米,有細凹點。
花期5-6月,果熟期8月中旬至9月。 [1] 

華西忍冬(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800-4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山坡灌叢中或草坡上。

華西忍冬(原變種)分佈範圍

華西忍冬
華西忍冬(7張)
產自山西(五台山)、陝西南部、寧夏南部(隆德、涇源)、甘肅南部、青海東部、江西(貴溪)、湖北西部、四川東北和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和吉隆)。
歐洲東南部、阿富汗、克什米爾至不丹也有分佈。 [1] 

華西忍冬(原變種)相似物種

Lonicera heteroloba Batal., L. tatsiensis Franch. 和 L. adenophora Franch. 與本種的區別是不明顯的,也許僅僅在於花的顏色上,即本種的花據説是黃帶紫色,有時最終變深紫色,而上述各種的花一開始就是紫紅色或絳紅色的。但根據野外記錄,也有個別國產標本的花是白色或由白變黃的,可見花的顏色的變化也是比較大的。不管怎樣,僅僅根據花的顏色來劃分種是不可設想的。鑑於以上情況,再考慮到這些種的連續性地理分佈式樣,把它們全部作為同一個種來處理也許比較適宜。
A. Rehder 根據 E. H. Wilson 在我國湖北西部所採的標本發表的新種 L. perulata Rehd. in Sarg. Trees and Shrubs 2: 50. 1907, 與本種近似,但據説其芽具多數鈍的外鱗片,內鱗片不反曲,花葯紫色。因未見模式標本,留待以後考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