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竹毒蛾

鎖定
華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1877),為鱗翅目毒蛾科的一種昆蟲。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為害毛竹、剛竹、淡竹、紅亮竹、哺雞竹等竹類,是重要的食葉類害蟲。幼蟲取食竹葉,大發生時將竹葉吃光,使大片毛竹林被毀;受害輕時,竹筍顯著地減少,直接影響竹林的發展。
中文名
華竹毒蛾
拉丁學名
Pantana sinica (Moore,1877)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毒蛾科
亞    科
古毒蛾亞科
竹毒蛾屬
華竹毒蛾
分佈區域
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華竹毒蛾形態特徵

華竹毒蛾成蟲

華竹毒蛾 華竹毒蛾 [1]
華竹毒蛾體具三型(雄蟲冬型、夏型、雌蟲型):雌成蟲體長12-15mm,翅展36-39mm,翅灰白色;觸角短雙櫛齒狀,主幹黃色,櫛齒黑色;複眼黑色;下唇須棕黃色;前翅黃白色。後翅乳白色、無斑。越冬代雄成蟲體長11-13mm,觸角長雙櫛齒狀,黑色;複眼黑色;下唇須鏽黃色;前翅前緣及由中線到外緣部分全為黑色或灰黑色;在與雌成蟲前翅同等位置處有4個深黑色斑,餘為白色;後翅白色,翅基及頂角偶為暗灰色;足腿節、脛節上方為灰黑色,下方為白色。

華竹毒蛾

略呈柱形,高0.8mm,寬0.9mm,灰白色。頂部較平,中央略凹陷,周圍有一淺褐色的圓環,下部漸圓。

華竹毒蛾幼蟲

初孵幼蟲體長2.5mm,淡黃色,有黑色毛片;前胸側毛瘤有黑色長毛兩束。老熟幼蟲體長22-30mm,黃褐色;前胸兩側毛瘤突出較長,着生兩束向前伸出的黑色長毛。氣門白色;腹部1-4節,背面有4排棕色刷狀毛。各節側毛瘤及亞腹線毛瘤均着生短毛叢,尾節背面有一束向後豎起的黑色長毛,基部具紅色短毛叢。

華竹毒蛾

華竹毒蛾 華竹毒蛾 [1]
體橙黃色,雌體16-19mm,雄體11-14mm。 [1] 

華竹毒蛾棲息環境

喜温暖濕潤涼爽的條件,一般先發生在低窪向陽的山腰或山中下部,然後向四周擴散。在江西,老熟幼蟲多在竹竿下部、竹枝和竹葉背面、竹節下羣集結繭;卵多產在竹竿。

華竹毒蛾分佈範圍

上海,江蘇,浙江(莫干山,天目山,富陽),安徽,福建(武夷山),江西(廬山),湖北(神農架),湖南(衡山,漵浦,張家界),廣東,廣西。 [2] 

華竹毒蛾發生規律

1年3代,以蛹在竹稈中下部越冬。各代成蟲發生期分別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中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下旬。幼蟲為害期分別為5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上旬到12月上旬。成蟲羽化需日平均温15℃以上,下午或傍晚羽化多,當晚可交尾,次日產卵。卵多產於竹稈中下部,呈單行或雙行排列。卵孵化後,初孵幼蟲爬行上竹取食,幼蟲一生可取食90-215m2葉片,末齡幼蟲食葉量佔總食葉量60-70%,防治應控制在3齡幼蟲前,夏日第2代幼蟲有下地避暑、冬季第3代幼蟲有下地避寒習性。繭結於竹稈中下部、地面竹筒、石頭、枯枝落葉下。此蟲多發生或先發生於山谷、山窪的竹林中。天敵有毒蛾黑卵蜂、絨繭蜂、內繭蜂等。 [1] 

華竹毒蛾防治方法

華竹毒蛾農業防治

結合營林措施,清除林間地面枯枝落葉,破環其結繭環境;華竹毒蛾多集中在山窪中為害,卵集中產於竹稈下部,繭多結於竹稈下部及基部,採用人工刮卵滅繭,效果好,且不殺傷天敵。

華竹毒蛾保護與利用天敵

寄生蜂種類較多,適時引放,並注意加以保護,華竹剛蛾發生不重時儘量不施用農藥防治。

華竹毒蛾藥劑防治

幼蟲3齡前抗藥力弱,可用2.5%敵百蟲粉劑噴粉,每h㎡2.5-3kg;或用90%敵百蟲、80%敵敵畏2000倍液噴霧,唯竹林山高坡陡,噴霧比較困難,可使用煙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