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皎

鎖定
華皎,字號不詳,晉陵暨陽(今江蘇江陰市)人。南朝陳大臣。
早年跟隨侯景叛亂,善待陳文帝。侯景之亂平定後,出任吳興郡都錄事,聰明有才,勤於簿記管理。陳文帝即位後,拜左軍將軍、懷仁縣伯。王琳之亂平定,鎮守湓城,執掌江州政事。陳文帝退位後,遷散騎常侍、湘州刺史,坐罪被殺。
中文名
華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晉陵

目錄

華皎人物生

華皎,晉陵暨陽人。家中世代做小吏。華皎,在梁任尚書比部令史。侯景叛亂時,他侍奉侯景同黨王偉。高祖南下時,文帝為侯景所拘禁,華皎對待文帝非常優厚。侯景被平定後,陳文帝做吳興太守,任用華皎為都錄事,軍中府庫的糧食布帛,多委託給他。華皎聰明有才智,勤於簿記管理。陳文帝平定杜龕後,便配給他人馬兵器,還任都錄事。華皎治理下屬賞罰分明,善於安撫養育。當時是戰爭禍害之後,百姓遇上荒年,華皎贈人衣食,多少一定平均,因此逐漸提拔任命為暨陽、山陰兩地的縣令。陳文帝登位後,任命為開遠將軍、左軍將軍。天嘉元年,封為懷仁縣伯,食邑四百户。
王琳率軍東下,華皎隨從侯瑱抵抗他。王琳被平定後,華皎鎮守湓城,執掌江州政事。當時南方各州的地方官大多是鄉里的部族之長,不遵守朝廷的典章制度,文帝命令華皎以法律治理他們。王琳的軍隊逃奔散亂時,將領士兵多歸附於華皎。天嘉三年,任命為假節、通直散騎常侍、仁武將軍、新州刺史資,監理江州政事。接着韶令華皎督尋陽太原高唐南北新蔡五郡諸軍事、尋陽太守,假節、仁武將軍、新州刺史資、監理江州政事的職務依舊擔任。周迪謀反,派他哥哥的兒子率領武裝的士兵埋伏在船中,偽稱是商人,企圖在湓城襲擊華皎。尚未舉事,事情已被華皎覺察,華皎派人先襲擊他們,全部繳獲了他們的船隻和兵器。這年,華皎隨都督吳明徹征伐周迪,周迪被平定後,因為功勞任命華皎為散騎常侍、平南將軍、臨川太守,進封為侯爵,增加食邑和以前封給的共五百户。尚未就任,調入朝廷,於是任命為使持節、都督湘巴等四州諸軍事、湘州刺史,散騎常侍、平南將軍的職務依舊擔任。
華皎從地位低微的小吏起家,善於經營產業,湘川一帶地方有多種土特產,所得都送入朝廷,糧食竹木,運送非常多;至於油蜜脯菜之類,沒有不經營辦理的。又征伐川洞,繳獲許多銅鼓、俘虜,都送於京師。廢帝登位,給華皎晉級號稱安南將軍,改封為重安縣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文帝因為湘州生產杉木造的船隻,派華皎建造大型艦船金翅等二百餘艘,以及許多水戰用的器具,企圖以此攻入漢和峽中。
韓子高被殺後,華皎自己心中不安,整治鍾甲聚集徒眾,優厚地禮遇所屬的地方官。高宗頻繁地命令華皎送上大型艦船金翅等,華皎推託拖延不送到。光大元年,秘密上書朝廷請求鎮守廣州,以此觀察當朝君主的心意,高宗假裝答應他,然而韶書沒有發出。華皎亦派使者勾引北周出兵,又崇奉蕭巋為君主,軍馬非常多。高宗下詔令任用吳明徹為周刺史,實際是要用輕兵襲擊華皎。這時擔心華皎先出兵,於是先派吳明徹率領部眾三萬,乘坐大艦金翅直接前往郢州,又派撫軍大將軍淳于量率領部眾五萬,乘坐大型艦船隨後前往,又命令假節、冠武將軍楊文通另外從安成的小路步行出茶陵,又命令巴山太守黃法慧另外從宜陽出澧陵,前往襲擊,出其不意,並和江州刺史章昭達、郢州刺史程靈洗等人共同謀劃征討叛賊。
蕭巋派水軍聲援華皎。周武帝又派他的弟弟衞國公宇文直率領部眾駐在魯山,又派他的柱國長鬍公拓跋定的三萬人馬,圍攻郢州。蕭歸任命華皎為司空,巴州刺史戴僧朔,衡陽內史任蠻奴,巴陵內史潘智虔,岳陽太守章昭裕,桂陽太守曹宣,湘東太守錢明,都隸屬於華皎。又長沙太守曹慶等人本來隸屬於華皎之下,因此為他使用。廢帝擔心長江上游的地方官都為華皎煽動迷惑,於是下韶書説:“叛賊華皎是出身於輿人皂隸這種地位低微的人,只是遇到獎賞提拔,官至藩鎮這種一州之長的地位,他本應當報恩,卻背棄這些培養,帶頭設計奸謀,樹立蕭氏為君主,他們的盟約已經明顯敗露,存心像鴆毒一樣險惡,目的是要危害宗廟和社稷,煽動結合徒眾在邊境,驅趕逼迫士人和百姓,像蟻羣一樣聚集在巴、湘一帶,像豬奔突一般在鄢、郢一帶流竄侵擾,逆天反地,使得入神忿恨。徵南將軍淳于量、安南將軍吳明徹、堅刺史擔璽選,接受法令專程征討,用心盡力,撫勞勇捷雄壯的軍隊,水軍一同前進,忠義節烈之士爭先奮進,兇惡叛賊正在奔逃消滅之中,各地獻上的捷報彼此可以看到,重重凶氣覆蓋上空,言談間思念哀憐罪人,考慮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可根據特殊情況赦免泅、旦二州:凡是為叛賊所逼迫,參與兇黨的,一律都不問罪;叛賊的主帥和他們調度管束的將領,都准許給予恩惠讓他們自首,一同給予自由。”
此前,詔令又派司空徐度和楊文通等人率軍從塞處步行出,以襲擊華皎的背後。當時華皎佈陣於巴州白螺,排列大小船艋和朝廷的軍隊相互對峙尚未決戰。到聽説徐度前往湘州,華皎於是率兵從巴、郢藉助順風而下開戰。淳于量、吳明徹等募集軍中小船,多賞金銀,命令先行出發抵擋叛賊的大艋,承受賊艦投擲武器的攻擊。賊艦投擲武器都發射完了,然後朝廷軍隊用大艦上的投擲武器攻擊他們,賊艦都被擊碎,沉沒於中流。賊又用大艦裝上乾柴,藉助順風放火,一會兒風向轉變把自己燒了,賊軍大敗。華皎於是和戴僧朔乘坐一條船逃走,經過巴陵,不敢上岸進城,直接逃奔江陵。拓跋定等沒有船用來渡江,步行前往巴陵,巴陵城邑已被朝廷軍隊所佔據,於是改向湘州而去。到水口,不能渡江,而且糧食吃完了,前往朝廷軍隊中請求投降。俘獲的敵兵有一萬多人,馬四千多匹,送於京師。華皎的黨羽曹慶、錢明、潘智虔、魯閒、席慧略等四十多人都被殺,只有任蠻奴、章昭裕、曹宣、劉廣業獲得赦免。 [1] 

華皎史書記載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華皎,晉陵暨陽人也。世為小吏。皎梁代為尚書比部令史侯景之亂,事景黨王偉。高祖南下,文帝為景所囚,皎遇文帝甚厚。景平,文帝為吳興太守,以皎為都錄事,軍府谷帛,多以委之。皎聰慧,勤於簿領。及文帝平杜龕,仍配以人馬甲仗,猶為都錄事。
侯景之亂,事景黨王偉。高祖南下,文帝為景所囚,皎遇文帝甚厚。景平,文帝為吳興太守,以皎為都錄事,軍府谷帛,多以委之。皎聰慧,勤於簿領。及文帝平杜龕,仍配以人馬甲仗,猶為都錄事。御下分明,善於撫養。時兵荒之後,百姓饑饉,皎解衣推食,多少必均,因稍擢為暨陽、山陰二縣令。文帝即位,除開遠將軍,左軍將軍。天嘉元年,封懷仁縣伯,邑四百户。
王琳東下,皎隨侯瑱拒之。琳平,鎮湓城,知江州事。時南州守宰多鄉里酋豪,不遵朝憲,文帝令皎以法馭之。王琳奔散,將卒多附於皎。三年,除假節、通直散騎常侍、仁武將軍、新州刺史,監江州。尋詔督尋陽、太原、高唐、南北新蔡五郡諸軍事、尋陽太守,假節、將軍、州資、監如故。周迪謀反,遣其兄子伏甲於船中,偽稱賈人,欲於湓城襲皎。未發,事覺,皎遣人逆擊之,盡獲其船仗。其年,皎隨都督吳明徹徵迪,迪平,以功授散騎常侍平南將軍、臨川太守,進爵為侯,增封並前五百户。未拜,入朝,仍授使持節、都督湘、巴等四州諸軍事、湘州刺史,常侍、將軍如故。
皎起自下吏,善營產業,湘川地多所出,所得併入朝廷,糧運竹木,委輸甚眾;至於油蜜脯菜之屬,莫不營辦。又征伐川洞,多致銅鼓、生口,並送於京師。廢帝即位,進號安南將軍,改封重安縣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文帝以湘州出杉木舟,使皎營造大艦金翅等二百餘艘,並諸水戰之具,欲以入漢及峽。
韓子高誅後,皎內不自安,繕甲聚徒,厚禮所部守宰。高宗頻命皎送大艦金翅等,推遷不至。光大元年,密啓求廣州,以觀時主意。高宗偽許之,而詔書未出。皎亦遣使句引周兵,又崇奉蕭巋為主,士馬甚盛。詔乃以吳明徹湘州刺史,實欲以輕兵襲之。是時慮皎先發,乃前遣明徹率眾三萬,乘金翅直趨郢州,又遣撫軍大將軍淳于量率眾五萬,乘大艦以繼之,又令假節、冠武將軍楊文通別從安成步道出茶陵,又令巴山太守黃法慧別從宜陽出澧陵,往掩襲,出其不意,並與江州刺史章昭達、郢州刺史程靈洗等參謀討賊。
是時蕭巋遣水軍為皎聲援。周武又遣其弟衞國公宇文直率眾屯魯山,又遣其柱國長鬍公拓跋定人馬三萬,攻圍郢州。蕭巋授皎司空,巴州刺史戴僧朔,衡陽內史任蠻奴,巴陵內史潘智虔,岳陽太守章昭裕,桂陽太守曹宣,湘東太守錢明,並隸於皎。又長沙太守曹慶等本隸皎下,因為之用。帝恐上流宰守併為皎扇惑,乃下詔曰:“賊皎輿皂微賤,特逢獎擢,任據籓牧,屬當寵寄,背斯造育,興構奸謀,樹立蕭氏,盟約彰露,鴆毒存心,志危宗社,扇結邊境,驅逼士庶,蟻聚巴湘,豕突鄢郢,逆天反地,人神忿嫉徵南將軍量、安南將軍明徹、郢州刺史靈洗,受律專征,備盡心力,撫勞驍雄,舟師俱進,義烈爭奮,兇惡奔殄,獻捷相望,重氛載廓,言念泣罪,思與惟新。可曲赦湘、巴二州:凡厥為賊所逼制,預在兇黨,悉皆不問;其賊主帥節將,並許開恩出首,一同曠蕩。”
先是,詔又遣司空徐度與楊文通等自安成步出湘東,以襲皎後。時皎陣於巴州白螺,列舟艦與王師相持未決。及聞徐度趨湘州,乃率兵自巴、郢因便風下戰。淳于量吳明徹等募軍中小艦,多賞金銀,令先出當賊大艦,受其拍。賊艦發拍皆盡,然後官軍以大艦拍之,賊艦皆碎,沒於中流。賊又以大艦載薪,因風放火,俄而風轉自焚,賊軍大敗。皎乃與戴僧朔單舸走,過巴陵,不敢登城,徑奔江陵。拓跋定等無復船渡,步趨巴陵,巴陵城邑為官軍所據,乃向湘州。至水口,不得濟,食且盡,詣軍請降。俘獲萬餘人,馬四千餘匹,送於京師。皎黨曹慶、錢明、潘智虔、魯閒、席慧略等四十餘人並誅,唯任蠻奴、章昭裕、曹宣、劉廣業獲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