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鎖定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是華東理工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 [4] 
學院前身為1952年華東化工學院建校之初設立的基礎部、1985年成立的社會科學系和1988年創建的文化研究所。1996年,華東理工大學整合文科學術資源成立文法學院。2002年,學校在文法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公共與社會管理學院。2005年,公共與社會管理學院更名為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4]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5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有本科生800餘人,研究生(含非全日制)700餘人;有教職員工(含博士後)123人。 [4]  [11]  [66] 
中文名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ECUST
創辦時間
200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華東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張廣利(黨委書記)、何雪松(院長)
本科專業
5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
碩士點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院系設置
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
地    址
上海市梅隴路130號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辦學歷史

1952年10月,華東化工學院成立馬列主義教研組。
1957年9月,學校成立馬列主義基礎教研組。
1984年6月,學校成立社會科學系;同年9月,學校馬列主義教研室從建制上全部轉為社會科學系。
1992年,學校行政管理專業開始對外招生。
1995年6月,華東理工大學在社會科學系及人文社會科學教研中心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文法學院;同年,學校開始社會工作專業建設。
1996年,學校成立社會工作系,開始招收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及社會工作方向碩士生;同年,學校獲應用社會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9年1月,學校文法學院更名人文學院。
2001年5月,學校將人文學院分離,成立社會學院。
2004年12月,社會學院更名公共與社會管理學院。
2005年,學校社會學學科列入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同年,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1月,公共與社會管理學院改稱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2007年,學院社會學學科被確定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同年,學院開始招收社會工作方向全日制博士及高校在職教師博士班。
2008年,學院開始培養社會工作方向博士後。
2009年,學院獲批MSW學位授權點;同年,學院獲批社會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0年,學院社會工作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特色專業;同年,獲得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2011年,學校獲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學院開始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招收社會服務管理在職碩士。
2012年,學院自主設置社會工作二級學科博士點
2013年5月,學院成為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同年,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入選首批“上海高校智庫”。
2014年,學院在社會學一級學科下設社會工作方向。
2015年,學院智庫更名為“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
2016年,學院成為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單位。
2018年,學院開始招收首屆非全日制社會工作方向碩士;同年1月,學院成立中國國內首個社工專業與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建立的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國際社會工作學院
2019年,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0年,學院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4]  [9-11]  [19]  [23] 
學院活動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辦學條件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有5個本科專業。 [11] 
系: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
本科專業:社會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11]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1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4]  [11]  [64-66]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院社會學學科進入B+檔。 [4]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社會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公共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社會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社會工作、公共管理 [4]  [11]  [64-66]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1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社會工作系建有三個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 [4]  [20] 
國家級特色專業:社會工作 [49]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社會工作、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 [4] 
  •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學院教師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多項。 [11] 
  • 培養模式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與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聯合設有“環境工程-社會學”雙學士學位。 [11] 
  • 獎助體系
學院設有徐永祥社會工作基金、永真社會工作獎學金、趙環社會工作發展基金獎學金、齊家珊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基金獎學金、愛心託社會工作研究生新生獎學金等獎、助學金。 [3]  [10]  [30]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學院有教職員工(含博士後)123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1人,講師38人。 [4]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曹錦清 [1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楊發祥 [12] 
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陳蓓麗 [58] 
全國教育扶貧和鄉村振興專家人才庫成員熊萬勝 [35] 
上海市晨光學者陳婉珍陳蓓麗 [59]  [63] 
上海市浦江人才:李瓊劉子銘孫小悦梁昆侯利文 [15]  [57]  [60-62] 
湖北省楚天學者:段文傑 [14] 
寶鋼優秀教師獎得主楊發祥 [12]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研究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機構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設有應用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社會福利與公益發展研究所、長三角一體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庫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11]  [16]  [24] 
上海市社科研究智庫: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新時代國家安全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團隊:“社會風險治理決策支持系統設計與應用”團隊 [7]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成果

2015年至2017年,學院CSSCI收錄論文225篇,SSCI收錄論文9篇;有二十餘篇論文發表在《Social Work》《社會學研究》《社會》《中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學報》等中國國內外期刊上,每年有1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總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立4項;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6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5項。2019年,學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9項,其中一般項目5項、青年項目4項。 [18]  [37] 
截至2020年9月,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40餘項;近5年在中國國內外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千篇,出版了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智庫論叢、”社會工作流派譯庫“等成果。 [4] 
截至2021年6月,學院曾獲中國首次“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獲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多項。 [11] 
學院部分研究成果
學院教師
成果/項目
獲獎/類別
曹錦清
首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上海第五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龔秀全
《基於城鄉公平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財政支持研究》
全國老年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曹錦清
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區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徐永祥
中國特色社會體制改革與社會治理創新研究
何雪松
社會治理背景下我國社會工作行動本土化理論框架與實踐體系研究
張廣利
特大城市社會風險系統治理研究
王芳
超大城市環境治理現代化實踐體系創新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劉豔霞
精準扶貧背景下社會工作驅動鄉村社會有效治理的路徑與模式創新研究
黃葉青
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化遷移中的代際支持與福利態度研究
汪華
“機器換人”背景下低技術工人的失業風險以及應對策略研究
紀曉嵐
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機構養老現狀及需求研究
劉偉
大城市基層治理空間重構及其治理機制創新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梁昆
目標導向的社會服務項目成效測評研究
黃秀女
代際均衡視角下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籌資的政策模擬與動態優化研究
任超然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財政保障機制及其實現路徑研究
注:以上內容來源 [11]  [33]  [37]  [51-52]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資源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86年,是教育部主管、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8]  [17]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曾主辦或承辦“公共服務與城市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高端論壇、“長三角一體化研究”系列高層論壇、“兒童、家庭與社會”兒童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國際研討會、“社會工作干預研究”國際研討會等學術會議;定期開展”智庫-社會政策講座系列“學術活動、學術月系列論壇等學術活動。 [1]  [21-22]  [31]  [39]  [41]  [45]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台灣地區的大學及科研學術機構保持着經常性的人員往來和合作,每年都選派青年教師和學生到境外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及實習和交流等。 [11] 
據2021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建設了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等二十餘家專業實習基地;學院與奉賢區民政局共建有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院,與蘇州園區社會事業局共建有社區發展創新學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合作成立腫瘤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在浙江省淳安縣建有實踐教育基地,在宜城街道設有“博士後工作站”;與徐彙區行政服務中心有志願服務共建協議,與崇明區豎新鎮仙橋村、江蘇省蔣巷村、奉賢區海灣鎮人民政府共建有教學科研實踐基地,與上海市氣象局、陸家嘴街道辦事處共建有MPA教學實踐基地;聯合佛山聯眾戒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合作培養禁毒方向博士生;與長三角地區八所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洲社會學論壇”。 [20]  [29]  [38]  [40]  [42-44]  [46-48]  [50]  [53]  [56]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文化傳統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院標識

  • 院標
學院院標以漢字“社、公”作為造型元素,線條同時有機地變化為蓬勃向上的人、舞動的飄帶,言簡意賅地體現學院的內涵。蓬勃向上的人與漢字“社、公”有機交融、相輔相成,線條舒展奔放、大氣磅礴,飽含着前進的動力和氣勢,象徵學院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與學子的成才騰飛。舞動的飄帶,是智慧與力量的凝聚,彰顯着拼搏、團結、向上的精神,寓意師生滿懷激情、鋭意創新共建和諧校園的精神風貌。標誌呈現出奮發向上之趨勢,以其磅礴的氣勢與靈動的姿態相結合,表現了學院不斷髮展創新的堅定理念。 [5] 
院標 院標 [5]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社團文化

  • 學生社團
學院有微笑益GO社、So Dance街舞社、觀海讀書會、影視藝苑等學生社團。 [11] 
  • 文化活動
學院曾組織開展新生快樂成長營、“尋甸社想”支教主題舞台劇、辯論賽、地球日綵衣大賽、DV大賽、新生提案大賽、“三史”知識競賽、寢室裝飾大賽、輔導員職業能力比賽、中秋茶話會、主題文藝晚會、民族文化博覽會、公共管理學名家系列講座、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論壇、社科文化節等文體活動。 [11]  [25-28]  [32]  [34]  [36]  [54-55]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張廣利
院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儲琰、萬胤婕
副院長
注:以上內容來源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