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鎖定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成立於2002年8月,由原來人文學院對外漢語系、原國際中國文化學院和原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組建而成,是一所既培養中國學生,又培養外國留學生、既有課堂教學,又有網上教學、既是國家漢辦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又是國務院僑辦華文教學基地的二級學院,併成為全國最大的HSK考點之一。
中文名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漢語學院
創辦時間
2002年8月
類    別
語言學院
類    型
漢語學習
屬    性
學習
主管部門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學校介紹

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師範大學,創建於1951年,簡稱華東師大或華師大。1959 年學校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 16 所重點院校之一。1980 年恢復華東師範大學校名。1986 年學校被國務院批准成為設立研究生院的 33 所高等院校之一。校園環境幽美,被譽為遠東最美校園。
現在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列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同時也是國家“111計劃”和“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的重要成員,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並稱上海“四大名校”。 [1]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學院設置

學院下設對外漢語系、漢語言系、漢語文化教學中心、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四個系級教學科研機構和一個應用語言研究所。學院開設:漢語系列、對外漢語教學系列、基礎英語系列、專業英語系列、中外文化系列和基本技能系列等本科專業課程,同時還設有5個博士和7個碩士學位點 [2] 
全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講師25人。目前學院有全日制中國學生567人,在讀長期留學生近1000人,來自43個國家。2007年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有註冊學生2.7萬多人。學院每年培訓海外漢語教師近370 人,培訓國外短期留學生近350人。
近年來,學院編寫、出版了一系列學術專著和重點教材,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總研究經費達500萬元。學院還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專家學者和有關教學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學院領導

[3] 
劉同蘭
副教授
院黨委書記
吳勇毅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對外漢語學院院長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
湯濤
副編審
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華東師範大學品牌文化與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管:學生工作、校友會工作
顧偉列
副院長
分管:本科教學工作
姚美玲
教授
副院長
分管:研究生教學工作、科研工作
張建民
教授
副院長(兼)
歷任領導
[4] 
學院歷任書記:陳融
學院歷任院長:潘文國、陳勤建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系所設置

[5] 
對外漢語系
[6] 
漢語言系
漢語言系宗旨 營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學習與研究環境;培養具有優秀的漢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人材。
漢語言系文化
順應漢語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的趨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匯聚全球各國學子,營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學習和研究環境;以學習漢語為橋樑,引領各國學子深入接觸中國文化與中國當代社會,為其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廣泛的知識與實踐支持。
漢語言系歷史
漢語言系的前身為華東師範大學國際中國文化學院,其成立於 1983 年,是當時中國最早從事留學生教育的單位之一。 2002 年,國際中國文化學院與對外漢語系合併為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學院下設對外漢語系、漢語言系,漢語遠程教學中心,其中漢語言系繼承原國際中國文化學院的工作,主要負責留學生教育,包括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 2007 年,對外漢語學院進行系科調整,增設漢語文化教學中心負責留學生非學歷教育,目前,漢語言系主要負責漢語言專業留學生本科教育。
漢語文化教學中心
漢語文化教學中心的前身是26年前創建的對外漢語教研室。發展至今,已擁有專職教師3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此外,還組建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兼職教師隊伍。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對非學歷教育性質的長、短期外國留學生進行漢語方面的專項培訓,開設各層級、各類型的多種必修及選修課程。多年來,中心的教學質量在國內外一直得到廣泛的認可。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莘莘學子從世界各地前來求學,並以優秀的成績學成結業。中心至今已為上百個國家培養了近萬名漢語人才。
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
本中心是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成立的第一家專門從事漢語遠程教學和研究的機構 [7] 
在教育部、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本校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本中心在國內外已有了一定的影響。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有關代表團都曾訪問過中心。
中心主要從事對外漢語遠程教學網站、漢語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製作以及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工作, 目前負責管理的網站有:“漢語網”、“對外漢語學院”網站。
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國內許多高校同行的支持,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師相繼參加了開發工作;技術上中心也得到了國內一些軟件公司的幫助,四通利方公司、上海浮山媒體有限公司等為網站建設提供了支持。
目前中心具有網站設計、網頁美術、網頁編程、外語翻譯、教材編寫等人才,擁有各類相應設備和網絡資源,設有服務器室、網上授課室、教學研究室、網絡學習室和課件製作室。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學院歷史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在南方地區的重鎮之一,它具有悠久的教學傳統、優越的辦學條件、鮮明的辦學特色、雄厚的學術基礎、良好的學術聲譽、齊整的學術梯隊、廣泛的研究領域,在國際國內都有着較大的影響。
華東師範大學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內最早招收留學生、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院校之一;文化大革命後,又是最早恢復招收留學生、設立留學生專門教學機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心的院校之一,並於1994年改名國際中國文化學院。1985年全國首批開設對外漢語本科專業、開始培養對外漢語教師的院校之一,並於1994年正式組建對外漢語系。八十年代末最早招收對外漢語方向碩士生的院校之一。1998年,申報漢語言文字學博士點成功,開始招收與對外漢語教學有關的博士生;2000年,我校申報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博士點成功,掛靠在對外漢語系。由於根據國家學位辦的設想,設立這一專業學位點是“為對外漢語教學開一個口子”,因而,這一成功標誌着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是繼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之後,又一個擁有獨立的對外漢語方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對外漢語教學單位。2002年,成立華東師大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和國家漢辦合作建設“漢語遠程學院”教學網,又一次走在全國前列。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科研

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等:現有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科研的教師共68人,其中專職教師50人,兼職教師18人。在專職教師中,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講師17人,助教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54%。在年齡結構上,51歲以上的15人,41-50歲的14人,31-40歲的11人,30歲以下的10人,四個年齡段的分佈相當均衡。專職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者8人,碩士學位者23人,合計佔全部教師的近三分之二。在專門從事留學生語言教學的教師中,具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者21人,佔全部教師的72.4%。兼職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本校退休教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有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學經驗,其中8人具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佔全部兼職教師的44.4% [8] 
學科建設與學術優勢: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對內與對外相結合、重點與一般相結合,始終將學科建設放在全院工作的重要地位。近三年,我院教師已完成省部級(含國家漢辦)科研課題8項;在研課題11項。其中對外漢語教學認知理論研究,漢語遠程教學研究已走在全國前列;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視聽説教學研究、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跨文化語言交際研究、字本位與漢語研究方法論、實驗語音學現代漢語節奏研究、普通話測試研究等具有明顯特色。近三年,已發表對外漢語及相關學科著作28部,論文152篇。此外,在漢語本體研究、語言對比與翻譯研究、中國本土文化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上,都已形成了以教授領銜的團隊。其中不少領域處於全國前列,並具有國際影響。我院對外漢語學術研究已初具優勢,根據人民網發佈的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所作《2002年中國大學評估》,該院對外漢語專業榮登全國同類本科專業排行榜第一名。
學位點建設:依託學校綜合優勢,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學民俗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六個專業點上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及文藝學三個專業點上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本院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3人。
科研成果:三年來科研成果累累,共出版論著、譯著、編著等28部,發表論文152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42篇,佔論文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完成科研項目17項,其中漢辦項目5項;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10項,其中漢辦項目5項。獲得科研經費146萬(不包括已獲批准但尚未到位的經費),人均近3萬。並獲得教育部、上海市等18個科研獎項。我院科研在全校的社科研究中日漸引人注目,僅以組院前的對外漢語系為例,據本校社科處今年六月份的最新統計,在強手如林的華東師大各文科院系中,對外漢語系的人均論文數與人均論著數均名列全校第三名。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人才培養

[9]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本科生培養

[10] 
華東師範大學本科生成績管理試行規定華師教【2011】第42號
根據《華東師範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的第十六條至第二十一條,對本科生成績管理(記載)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總評成績採用等級制記分。對考試課程期末先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給出百分制的總評成績。百分制成績低於60 分者,其等級成績直接轉化為F;百分制成績大於等於60 分者,由電腦排序,然後按名次比例轉化為等級成績。相同成績者,取相同等級成績,但相同成績者不能超過修讀人數的10%。
轉化辦法如下:
等級成績
名次比例(M)
A
A M≤10%
A-及以上
M≤30%
B+及以上
M≤45%
B 及以上
M≤60%
B-及以上
M≤80%
C+及以上
M≤90%
C 及以上
M≤100%
D
補考及格
F
不及格
注:名次比例=名次/及格人數
對考查課程,由教師直接給出等級成績,但要遵循上述比例。個別課程可以採用P(合格)和F(不合格)進行記分,但不算績點。
實習成績和畢業論文成績採取A(優)、B+(良)、B-(中)、C(及格)、F(不及格)記分,但實習成績中A 的比例一般不超過30%,畢業論文成績中A 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0%。
採用相同試卷考試的科目,以參加該課程考試學生作為整體對總評成績進行排序給予等級成績。
第二條為了反映學生學習的質量,學校用“平均學分績點”來衡量。
成績與績點的關係:
等級成績
績點
A
4.0
A-
3.7
B+
3.3
B
3.0
B-
2.5
C+
2.0
C
1.5
D
1.0
F
0
學生平均學分績點的計算辦法為:
將某一課程的學分乘以該課程所得的績點,即為該課程的學分績點。以學生全部課程所得的學分績點之和,除以該生同期修讀的總學分數,即可得該生平均學分績點。即:
第三條除採用二級製成績記錄方式的課程外,其他課程均計算等級績點。
第四條學生應按時參加所選課程的學習與考核。考核成績如實記入學生成績單和學籍檔案。選課後無故不參加課程學習或考核者,課程成績以零分或F 記載,註明“曠考”字樣,並計入學分績點統計。未選課程不能獲得相應課程的成績和學分。
第五條補考和重修成績記載參照《本科生補考和重修試行規定》執行。
第六條緩考成績按實記載。並註明“緩考”字樣。等級成績和績點參考原教學班相同成績。緩考申請成功而不參加考試,成績以零分或F 記載,註明“曠考”字樣。緩考不及格不予補考。
第七條插班生、轉學生、赴國內外或境外學習的學生,在他校學習的成績轉換為我校成績時,根據《本科生成績及學分轉換管理細則》處理。
第八條學生嚴重違反考場紀律或考試作弊,取消該課程本次考試資格,成績以零分記載,取消補考資格,必須重修;並按《本專科學生違紀處分辦法》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第九條任課教師及開課院系負責錄入考試成績(包括補考和緩考成績)。任課教師應於考試後5 個工作日內將考試成績錄入公共數據庫,經開課院系教務老師審核通過後進入學生成績庫。並在打印的成績登記表上簽字,交所在院系彙總存檔。如因故不能及時錄入成績,應報教學院長(系主任)批准。未經批准不按時遞交成績的,學校可作教學事故處理。
第十條學生應及時核查課程成績,如對所修課程成績有異議,可向開課院系提出複查申請。由開課院系教學院系(系主任)組織教師對試卷進行復查,給出明確答覆。如需更改成績,由任課教師提交書面申請,經開課院系教學院長(系主任)審核後,簽報教務處。複查申請應在每學期第二週內提出,學生對同一門課程成績複查以一次為限。
第十一條成績單記載學生在校期間修讀的所有課程成績。依據《華東師範大學本科生學士學位授予實施辦法》,授予畢業生學士學位時,已符合學生畢業時所在專業的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有效成績為準計算平均績點,如達到學士學位的績點標準,並滿足其他相應條件,授予學士學位。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研究生培養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進一步提高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擬定於2012年8月20日-8月29日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近現代中國文學意識形態”研究生暑期學校。此次活動得到了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的批准和資助。具體方案如下: [11] 
主題:近現代中國文學意識形態
授課時間:2012年8月20日-8月29日
課程簡介:詳見公共數據庫
授課教員:盧守助,李宏祥
授課地點: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開課對象:全校碩士研究生及相關人員
選課方式:本校研究生登錄公共數據庫,在“我的學習”-“選課”-“公共選修課”中進行選課。高年級本科生、校外研究生要參加允許高年級本科生、校外研究生選課的課程,請和開課院系聯繫。本暑期學校課程是否可以衝抵培養計劃中的學位專業課、專業選修課、跨學科或跨專業選修課,由各院系根據選課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具體上課時間和地點稍後會在研究生院培養處網上通知,請密切關注。
學員考核:如期完成暑期學校的所有課程、通過考核的正式學員,將獲得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承認的2個學分。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