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彥鈞

鎖定
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藝名阿炳,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 [1] 
1893年8月17日,華彥鈞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一歲喪母 [5]  。1901年,8歲時從無錫鄉下回到父親身邊,從小耳濡目染喜歡上拉琴操鼓 [5]  。1912年,正式參加道教音樂演奏,因長相俊俏,琴術高超,被無錫人稱作“小天師” [5]  。20世紀20年代,因人引誘,吃上了鴉片。加上宿娼染疾,華彥鈞數年間雙目先後失明,無法再做道士。為了謀生,他以“瞎子阿炳”的名號開始了賣藝生涯 [5]  。1933年,創作並開始演奏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 [5]  。1938年,日軍侵佔無錫後,阿炳赴上海避難,在崑曲班仙霓社擔任琴師,彈奏三絃。1939年重返錫城,再操舊業。1947年,原住房被收回,臨時租住在盛岸裏,曾到惠山賣藝 [4]  。1948年,被送入“戒毒所”,釋放後徹底停止賣藝 [5]  。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楊蔭瀏教授赴無錫,用進口攜帶式鋼絲錄音機為阿炳錄製了3首二胡曲與3首琵琶曲 [5]  。同年12月,阿炳病逝,終年57歲 [1] 
華彥鈞雖然只給後人留下了6道器樂曲,但這些作品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優良傳統。在中國近代音樂史的民族器樂創作中有着重要的價值與地位 [2]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藝    名
阿炳
本    名
華彥鈞
外文名
Atonio
性    別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無錫市 [5] 
出生日期
1893年8月17日 [5] 
逝世日期
1950年12月 [5] 
代表作品
二泉映月
聽松
昭君出塞

華彥鈞人物經歷

阿炳
阿炳(2張)
1893年8月17日,華彥鈞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 [5]  。1901年,8歲的華彥鈞從無錫鄉下回到華清和身邊,小名喚做阿炳,大名取叫華彥鈞。父親華清和對外説這是從老家領養的小道士,而華彥鈞稱呼華清和為“師傅”。11歲上下,華彥鈞開始學習《三字經》《百家姓》,練毛筆字。華清和精通道教樂器,吹拉彈撥樣樣精通,卻不希望兒子重走這條路,從小耳濡目染的阿炳卻早已喜歡上拉琴操鼓,且執着得很。華清和無奈,轉而嚴格教習 [5] 
1910年,華彥鈞開始外出參加齋事。1912年,19歲的華彥鈞正式參加道教音樂演奏,因長相俊俏,琴術高超,被無錫人稱作“小天師” [5]  。1918年,父親去世,他繼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 [2] 
20世紀20年代,當地浴室老闆看中華彥鈞手上的田產,引誘他吃上了鴉片。加上宿娼染疾,華彥鈞數年間雙目先後失明,無法再做道士,生活一落千丈。為了謀生,他以“瞎子阿炳”的名號開始了賣藝生涯 [5] 
1933年,阿炳在煙館結識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個女人董催弟,二人相依為命,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創作並演奏的。在此後幾年裏,阿炳一直在無錫街頭賣藝,説時事新聞,並向其他藝人學習樂藝 [5] 
1938年,日軍侵佔無錫後,阿炳和催弟一同到老家避難。不久後赴上海,在崑曲班仙霓社擔任琴師,彈奏三絃,並在電影《七重天》中擔任羣眾角色盲人。在此期間,他還創作了二胡獨奏曲《聽松》。
1939年重返錫城,再操舊業。每天由董催弟引他到崇安寺旁的“昇泉樓”吃茶。他一邊吃茶,一邊側耳細聽周圍茶客的閒聊,聽到有意思的,他就在心裏默默編成順口押韻的詞。吃了午飯,阿炳回家睡午覺,醒了後,和董催弟同去當初二人相遇的那家大煙鋪抽上幾口,其間也關注煙客們的談話。飯、覺、煙都飽了,阿炳就來到崇安寺大自鳴鐘下襬上場子,先拉二胡再彈琵琶,為的是聚攏人氣。人多了,阿炳便開始説唱,打起長短不一三塊竹板,唱的是時事逸聞。唱完兩場,掂量了一下收入差不多了,阿炳就回家吃夜飯。夜飯過後再由董催弟陪着“走棧房、做生意”。他去的地方多是戲館、飯店、米行、碼頭等“商業街”和“紅燈區” [5] 
1947年,因原住房被昇泉茶館老闆收回,他臨時租住在盛岸裏,貧困交迫,從此停止晚間賣藝,曾一度每天到惠山賣藝 [4]  。有一天馬車撞壞了琵琶胡琴,老鼠咬斷了胡弓的馬尾,阿炳覺得這是不好的預兆,不肯再操琴 [5]  。1948年,阿炳被送入“戒毒所”,釋放後徹底停止賣藝 [5] 
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楊蔭瀏教授赴無錫,用進口攜帶式鋼絲錄音機為阿炳錄製了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雨》,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龍船》 [5]  。同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二泉映月》,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同年12月,阿炳病逝,終年57歲,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1] 

華彥鈞個人生活

父母
阿炳的父親華清和是無錫洞虛宮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按道規不能娶妻。阿炳的母親是無錫秦家的寡婦,在為華清和生下了阿炳這個“私生子”一年後便去世了 [5] 
妻子
1929年,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婚。1933年,與寡婦董催弟同居 [5] 

華彥鈞主要作品

華彥鈞二胡曲

聽松

華彥鈞琵琶曲

《龍船》
參考資料 [2] 

華彥鈞藝術特色

創作特色
華彥鈞的流浪生活使他大量接觸到江蘇南部的民歌小調、絲竹樂、鑼鼓樂、錫劇等,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大量新鮮而生動的素材。
專輯封面 專輯封面
他留下的器樂作品有3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聽松》約作於20世紀30年代,正值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華彥鈞假託宋代民族英雄岳飛追擊來犯者金兀朮的歷史故事,表現了自己的抗日愛國思想。《聽松》氣勢宏偉,意境深刻,曲式結構短小精悍,藝術構思新穎獨特,具有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二泉映月》約作於20世紀30年代末,樂曲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深刻地揭示了華彥鈞的內心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的沉重呻吟和倔強不屈的性格,它標誌着華彥鈞的藝術思想已進入到對社會現實生活有着深刻的體驗,在藝術上已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成熟時期 [2] 
演奏風格
華彥鈞的二胡演奏細膩深刻,質樸蒼勁,多以短弓見長,定把滑音的演奏給旋律增添了獨特的韻味;琵琶演奏也有很深造詣,左手觸弦堅實,右手以大拇指開板為特點,氣質淳樸,粗獷健朗 [2] 

華彥鈞人物評價

一襲舊衣,一副墨鏡,身背二胡走街串巷,揮手一拉便是人間滄桑。這是民間音樂家、人稱“瞎子阿炳”的華彥鈞留給世人的形象。阿炳飽受磨難的人生際遇和他達到的藝術成就,形成了強烈反差。阿炳留下的《二泉映月》《聽松》等二胡名曲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名揚中華,聲震世界。阿炳音樂的成功、阿炳藝術的流傳,與他個人成長經歷的特殊性、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有關,也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特點。阿炳文化的研究呈現出立體的、系統化的趨勢,推動着當代民樂的發展 [4] (無錫新傳媒評)
即便到了最窮困潦倒的時刻,即使已經是被當時社會看不起的“下九流”,而且什麼也都無法看見,阿炳依舊竭盡全力保持着他的尊嚴。每次阿炳出門賣藝都是長衫打扮,衫舊但沒有補丁,墨鏡遮住了因患梅毒而深陷的眼窩,腰桿遠比現在無錫市內的“阿炳雕塑”要堅挺的多。在眾人的回憶中,阿炳借過錢,也有一些商户在他潦倒時供應晚餐,但阿炳從未乞討過,他堅守着一個賣藝人的底線,支撐着他維持這個底線的,正是他超乎常人的音樂技藝 [5] (《時代週報》評)

華彥鈞後世紀念

1950年12月阿炳病歿後,下葬於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地附近,文革期間遭到破壞。1979年5月,無錫書畫家韓可圓于于一農户豬圈內尋得其殘碑,清洗處理後捐贈無錫市博物館收藏至今。1983年於惠山腳下造“衣冠冢”設紀念墓碑,1986年,此墓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1] 
2019年5月22日,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帶來的民族歌劇《二泉》登上國家大劇院,以最接近阿炳真實經歷的舞台呈現來向這位藝術家致敬 [3] 
2023年2月,民間音樂家華彥鈞誕辰130週年紀念會暨無錫市東亭合星藝術團成立20週年大會在阿炳的老家無錫東亭舉行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