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山黃耆(原變種)

鎖定
華山黃耆(原變種),界:植物界。
中文名
華山黃耆(原變種)
中文學名
蹄蓋蕨屬Athyrium
二名法
Astragalus havianus E. Peter var. havian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黃耆屬
亞    屬
華黃耆亞屬
多枝組
華山黃耆

華山黃耆(原變種)形態特徵

華山黃耆(原變種)線稿圖 華山黃耆(原變種)線稿圖 [2]
多年生草本。莖細弱,多分枝,高約30釐米;幼枝疏被白色短柔毛,老時近無毛。奇數羽狀複葉,具13-19片小葉,長5-8釐米;葉柄長0.5-5釐米;托葉離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近無毛;小葉卵形或長圓形,長6-15毫米,寬3-6毫米,先端微凹,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白色伏貼短柔毛,尤以中脈上為多,具短柄。總狀花序生7-10花,稍密集;總花梗腋生,較葉長或近等長,被白色伏貼短柔毛,近花序軸處混有黑色伏貼短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2毫米,先端尖,下面被黑色和白色伏貼柔毛;小苞片缺;花梗與苞片近等長,連同花序軸和總花梗被黑色或混有白色伏貼柔毛;花萼鍾狀,長3-4毫米,被黑色或混有白色伏貼短柔毛,萼齒錐狀,長約為萼筒的1/2;花冠淡紫色,旗瓣寬倒卵形,長8-10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翼瓣較旗瓣稍長或近等長,瓣片狹長圓形,先端鈍尖,基部有較寬的長圓形短耳,瓣柄長約3毫米,龍骨瓣長7-8毫米,具短耳,瓣柄長約3毫米;子房披針形,密被白色或混有黑色柔毛,具柄。莢果狹卵形,長7-8毫米,寬3-4毫米,先端尖,散生黑色短柔毛,果頸稍露出宿萼,1室,有種子3-4枚;種子淡褐色,腎形,長約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7-8月。 [1] 

華山黃耆(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路旁及岩石縫中。

華山黃耆(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自陝西的華山、太白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