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家村

(江西省崇仁縣白路鄉下轄自然村)

鎖定
華家村,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白路鄉吳坊村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崇仁縣的東北邊陲,方圓600餘畝,400餘户人家,1200餘口村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姓華。
華家村保存完好的贛派建築有13處,包括“平原舊家”、“江州衍慶”石牌樓、“華氏宗祠”、“九思堂”、“太史第”、“世大夫第”、“史學名家”等。 [3] 
2019年6月6日,華家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中文名
華家村
外文名
Huajia Village
村落屬性
自然村
所屬政區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白路鄉

華家村歷史沿革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華家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華家村歷史文化

據調查,華家村共有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贛派建築13幢,而鑲嵌在這些古建築上的門匾竟多達26餘塊,幾乎是每幢古建築上都有兩塊。在這些古建築上的門匾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江州衍慶”、“平原舊家”、“書田荈慄”和“稻香深處”等,這些門匾內涵似乎在娓娓敍説着故事,侃侃講述着人生。這就是門匾的韻味,“匾”文化的魅力。
門匾,是指住居大門門額上的匾框及框內題詞,據有關資料記載,最早是漢魏時期門閥制度的產物,開始是出現在北方,後來被作為“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注重家教、愛惜名節”的中國文化傳統而傳到南方,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這些樣子,其實也就成了江右人族系姓氏的一種標榜形式。歸納起來門匾的題詞大概是三種類型:1、表現崇祖意識;2、表現譜牒形式;3、彰顯文化內涵。
這三種類型的門匾華家村現在都還保留,看“世大夫第”“史學名家”,這就是“崇祖”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過去的人們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看“江州衍慶”、“平原舊家”,這就是“譜牒”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這樣一些人家的族系姓氏的起源;看“書田荈慄”和“稻香深處”,這就是“文化”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這樣一些住宅,居住的應該就是一些讀書之人。

華家村榮譽稱號

2019年6月6日,華家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