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安金山林場

鎖定
福建省華安縣金山林場--位於漳州市華安縣境內,隸屬華安縣華豐鎮管轄(郵政編碼363808)的福建省華安金山國有林場主要經營營林生產和木材採運,銷售,加工及林產品蒐集,最初的員工人數為169人,註冊資本478萬元人民幣。
創辦於1956年,全稱為“福建省華安縣金山林場”。1958年該場推行分片包乾,一包到底的造林定額制,改計件工資為“三包四建”計酬制,在造林、採種、育苗等工作中成績顯著,1958年被縣林業局評為先進單位。
該林場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8%,其中原始林面積達45%,現林業資源發展穩定。
中文名
華安金山林場
地    區
福建省華安縣
森林覆蓋率
98%
原始林面積
45%

華安金山林場林場簡介

1988年底全場幹部14人,工人157人,設有金山、八斗、港灣、長坑、小坑5個工區和龍頭、大湖底、吊澗3個生產點,經營土地總面積5.6萬畝,其中林業用地5.32萬畝,佔經營面積95.2%。森林蓄積量29.88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3.88萬畝,蓄積量達29.53萬立方米,年林木生長量達3.72萬立方米,用材林每畝蓄積量達7.6立方米,林場的各項指標綜合評比連續幾年位居全省前列。該場在八斗工區建立88畝的杉木種子園,每年所生產的杉木種子自給有餘。
榮獲全國國有林場十大標兵的華安金山林場,依靠科技培育出珍稀闊葉樹種,實施針闊葉樹種混交造林模式,克服了杉木二代造林地力衰退難題,取得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豐收。

華安金山林場種類介紹

金山林場創辦於50年代末,全場經營面積6.8萬畝。進入80年代,原人工針葉純林杉木進入輪伐期。由於長期營造大面積的杉木、馬尾松純林,林種過於針葉化,導致土壤養分貧乏,地力嚴重衰退,影響二代更新造林。針對這種狀況,從80年代末林場就積極探索新的種植模式,以提高林地生產力。經過10多年的科學研究,終於找到克服地力下降、保持水土的最佳途徑,即利用生物措施,營造針闊混交林。   紅錐具有落葉量大、適應性強、速生豐產等特點,是一種優質用材樹種。金山林場有7000多畝天然紅錐林,他們選擇了這種珍稀闊葉鄉土樹種與杉木混交。場裏組織科技攻關小組,在省林學院專家教授的指導下,攻克了紅錐育苗難關,育苗獲得成功,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林場每年採種2500公斤,培育合格苗木30多萬株,可供混交造林4000畝。近年來,該場每年利用二代跡地營造杉錐混交林1000多畝。據林場測算,5年期木材蓄積量杉錐混交每畝平均值達到6.5立方米,比杉純林高出2倍多。目前,該場已營造杉錐混交林5000多畝,每年為外地提供紅錐種苗20多萬株,科研成果已在漳州、龍巖等地推廣。

華安金山林場所獲榮譽

2022年8月20日,被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授予“福建省造林綠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