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嚴石

鎖定
華嚴石,又名羅浮石,產於浙江省温州市江北岸的羅浮山、華嚴山,該石質地稍潤,呈赤、黃、紫等色澤,石上橫紋微粗,色黃者間有黑斑,色赤者多有白沙點,可用於制硯,成硯稱“華嚴石硯”。
中文名
華嚴石
別    名
羅浮石
地    點
浙江省温州市江北岸的羅浮山
顏    色
呈赤、黃、紫等色澤
羅浮山及屏立於北面的華嚴山,昔以盛產硯石著稱。《雲林石譜》華嚴石:“温州華嚴石出川水中,一種色黃,一種黃而斑黑,一種色紫。石理有橫紋,微粗,扣之無聲,稍潤。土人鐫治為方圓器。紫者亦堪為研,頗發墨。”《温州府志》:“羅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為硯。”晉·王羲之《法帖》中記:“近得華嚴石硯頗佳”。宋·米芾《硯史》:“温州華嚴尼寺岩石:石理向日視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熱無泡,發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豔不滲,色赤而多有白沙點,為硯,則避磨墨處。比方城差慢,難嶄而易磨。亦有白點,點處有玉性,扣之聲平無韻。”
附錄:排衙石
排衙石,屬自然景觀石。在浙江省杭州市鳳凰山右,極頂有石筍十餘,兩側排立如從衞拱立趨向,吳越國王錢鏐命名為排衙石;《雲林石譜》謂之排牙石;《府志》謂之石筍林;《聖果寺志》謂之隊石。
《雲林石譜》排牙石:“臨安府府署之側,一山甚高。名拜郊台,吳越錢氏故跡。山巔險峻處,兩邊各有列石數十塊,從地生出者,峯巒巉巖,穿眼委曲,翠潤而堅,謂之排牙石。”
蘇氏排衙石
《雲林石譜》蘇氏排衙石:“鎮江蘇仲恭留台家有石,如蹲獅子,或如睡鸂鶒,羅列八九株,太守梅知勝目之為"蘇氏排衙石"。又有一石筍,高九尺有奇,渾然天成,目之為"棟隆",悉歸內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