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二级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1]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设农学系;2001年,由农学系改制为农学院;2015年1月,组建农学院。 [1]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设有6个系、开办本科专业3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有在职教职工195人;有学生2467人。 [1]
中文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Agriculture.SCAU
创办时间
1909年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秦亮生院长:李华平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2个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2个
院系设置
植物育种系、作物科学技术系、种子科学技术系、昆虫学系、植物病理学系、农药学系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华南农业立海颈大学农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促旋连1909年创办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19享再户5拒少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验旬愉设农学系。
2001年,由农学系改档戏民制为农学院。
201盼白浆辩充良5年1月,学校进行学科调整,组建了农学院。 [1]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专业设置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设有6个系、本科专业3个。 [1]
教学系:植物育种系、作物科学技术系、种子科学技术系、昆虫学系、植物病理学系、农药学系 [1]
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 [1]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在职教职工195人,其中,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科研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珠江学者”2人;教授、研究员5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5人,高级实验师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75.16%。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张桂权(2014年)、张炼辉(2014年) [2]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炼辉(2005年) [2]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振中(1992年)、张桂权(1997年) [2]
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徐汉虹(1995年) [2]
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张桂权(1998年)、谭志远(2007年)、邱宝利(2011年) [2]
农业部“神农计划”:徐汉虹(1995年) [2]
广东省领军人才:张炼辉(2011年) [2]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桂权(2004年)、潘庆华(2004年)、徐汉虹(2006年)、邱宝利(2014年)、钟国华(2017年) [2]
广东省特支计划第一层次(杰出人才人):徐汉虹(2015年) [2]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梁广文(1999年) [2]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王振中(1999年)、徐汉虹(1999年)、张桂权(1999年)、刘向东(2002年)、谭志远(2004年)、年海(2004年)、谢辉(2006年)、张志祥(2008年)、邱宝利(2010年)、钟国华(2010年)、陆永跃(2012年)、刘承兰(2014年)、卓侃(2014年) [2]
“青年长江学者”:王少奎 [2]
“青年珠江学者”:陈少华、潘慧鹏 [2]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攀峰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优势重点学科1个。 [1] [3]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植物保护 [1]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植物保护 [1]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 [1]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1]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4]
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4]
广东省一级学科攀峰重点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 [4]
广东省一级优势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3]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 [1] [5]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 [1]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农学、植物保护 [5]
国家级精品课程:遗传学 [6]
  • 教学成果
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完成教师主编教材2部、发表教改论文14篇;获得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 [5]

学术科研

播报
编辑

科研机构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测试分中心2个、农业部观测试验站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3]
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然农药与生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3]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防治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测试分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广州)分中心、国家大豆品种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 [3]
农业部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华南水稻病虫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 [3]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昆虫生态和毒理重点实验室 [3]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昆虫行为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4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承担了国家973项目17项、863项目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4项、杰青和青年小杰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60项、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1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项、农业部行业科技计划项目81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重点及面上项目25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及一般项目40项等。 [7]
截至2019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主持和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2项,省部级项目160项,科研经费3.43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审定品种24个,植物新品种权40个,发表SCI论文500余篇。 [1]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学院标识

  • 院徽
学院院徽由“农”字代表的学院标识、学院建院时间、学院名称和英文名称构成。 [1]
学院院徽

社团文化

  • 学生活动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展院运会、农学大讲堂、迎新晚会等活动。 [8-10]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秦亮生
党委副书记
林轩东
院长
储成才
执行院长
彭新湘
副院长
马启彬、王少奎、房三虎
参考资料: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