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UT)是華南理工大學下設二級學院,入選“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對口幫扶貴州民族大學材料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開設的全國第一家橡皮工學專業和全國最早一批硅酸鹽工學專業。1981年,成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95年,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2012年,原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併入學院,成立新的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有教學和實驗室面積約3.4萬平方米,教學與科研儀器設備約2.8萬台,總價值約6.3億元;下設6個系,開設有7個本科專業,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有教職工287人,其中專任教師213人,在讀學生共317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72人,碩士研究生1128人,本科生1571人。 [1] 
中文名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UT
簡    稱
華工材院
創辦時間
1995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特色
“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2015年)
主管部門
華南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勤遠
院長:彭俊彪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7個
碩士點
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博士點
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個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領域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6個系
校慶日
11月17日
地    址
天河校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號
番禺校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
知名校友
董紹明
唐本忠
姜中宏
知名教師
王迎軍
曹鏞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1952年,開設中國第一家橡皮工學專業和最早一批硅酸鹽工學專業。
1958年,開設中國第一批的高分子化工專業,設立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
1959年,開設中國第一家無線電陶瓷專業。
1962年,開始中國第一批招收培養研究生,文革前已培養研究生28人。
1963年,經高教部批准成立高分子(老化、補強、接枝)、電子陶瓷、高温技術三個研究室。
1978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全國首家材料科學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學科被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點。
1981年,成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1985年,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學科獲批准為博士點。
歷史照片
歷史照片(2張)
1988年,與廣東省科委共同建立廣東功能材料研究開發中心。
1995年,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博士點學科獲批准為博士點。
1998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全國第一批一級學科博士點。
1999年,成立高分子光電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2000年,獲批廣東省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2001年,獲批高性能橡膠塑料與複合材料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2003年,獲批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功能材料及其製備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5年,獲批廣州納米生物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獲批高分子塑料光電材料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生物醫學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
2007年,“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全國首批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2008年,原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併入學院,成立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2009年,獲批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國家級特色專業。
2010年,獲批廣州市平板顯示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印刷OLED材料及顯示技術工程實驗室,本科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獲國家級特色專業。
2011年,獲批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清潔能源材料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學院成立 學院成立
2012年,原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併入學院;獲批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特種光纖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新型生物醫用材料及其組織修復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名第五,排名進入全國前5%。
2013年,獲批廣東省光纖激光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建築材料低碳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醫學學位授予權。
2014年,增設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醫學博士學位授予點並開始招生。
2015年,獲批建設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廣東省電子封裝材料與可靠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半導體照明與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選“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高質量地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16年,獲批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科學”ESI全球排名進入前千分之一行列。
2017年,獲批廣東省金屬材料表面功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柔性OLED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2020年,成立光電材料與器件系。 [3]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3月,學院設有6個系,開設有7個本科專業。 [1] 
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電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光電材料與器件系
本科專業:材料類全英創新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5]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有教職工287人,其中專任教師213人,教授/研究員110人,兩院院士6人(含雙聘),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珠江學者)14人,國家級“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等。學院有國家科技部“973計劃”首席科學家5人,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9人次。 [1]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雙聘)、王迎軍(專職)、周克崧(雙聘)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專職)、姜中宏(雙聘)、唐本忠(雙聘)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陳軍武、楊中民、郭寶春、黃飛、馬東閣、秦安軍、蘇仕健、童真、王平、吳宏濱、吳水珠、張廣照、張勤遠、馬於光、朱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郭寶春、胡仁宗、胡蓉蓉、秦安軍、應磊、周時鳳、趙俊鵬、施雪濤、蘭林鋒、何志才、李國強、施雪濤、趙俊鵬、蘭林鋒 [10] 
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陳軍武、王堅、楊中民、曹曉東、曾鈁、董華、杜昶、郭寶春、黃飛、劉仲武、羅遠芳、寧成雲、歐陽柳章、彭俊彪、任碧野、任力、蘇仕健、童真、王朝陽、王迎軍、吳剛、吳宏濱、吳水珠、袁斌、張果戈、張勤遠、張新平、周時鳳、朱旭輝、韋江雄 [6] 
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童真、殷素紅 [15] 
廣東省級教學團隊:光電材料與器件教學團隊(文尚勝,2015年) [9]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3張)
截至2021年3月,學院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廣東省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重點專業2個,廣東省特色專業3個,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廣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2個,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廣東省精品課程1門,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1] 
國家級特色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器件)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光電材料與器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2]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廣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醫學工程 [12] 
廣東省名牌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廣東省重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1] 
廣東省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器件)
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生物醫學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器件)、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廣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方向)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專業:生物醫學工程
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
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材料類本博(本碩)連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華南理工大學-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華南理工大學-懷集登雲汽配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華南理工大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廣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華南理工大學-廣東三雄極光股份有限公司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9]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國家級精品課程
高分子物理、機械工程材料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高分子物理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18] 
廣東省精品課程
高分子物理、機械工程材料
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
材料與社會
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
高分子化學、陶瓷工藝原理、壓電陶瓷材料與器件 [9] 
  •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學院近5年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本,廣東省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本。 [1]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混凝土工程與技術、工業設計材料與表面處理
廣東省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機械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半導體照明技術 [9]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雙一流”學科建設,2個廣東省級重點學科。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重點學科
“雙一流”學科建設: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廣東省重點學科:生物醫學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領域:電子與信息、能源與環保
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材料工程 [1]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3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4] 
教育部創新團隊:新型玻璃光纖材料與器件團隊(邱建榮,2013年)、多場耦合下金屬材料製備新技術與多尺度結構與性能關係團隊(朱敏,2005年)、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術及新理論團隊(瞿金平,2008年)等 [27-28] 
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有機高分子顯示和照明材料與器件創新團隊(馬東閣,2017年)、有源玻璃光纖與器件創新團隊(楊中民,2015年) [17]  [20] 
研究平台
序號
科研平台類別
科研平台名稱
1
國家重點實驗室
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2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4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5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6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7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8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光纖激光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24] 
9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分子聚集發光重點實驗室
10
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高性能橡膠塑料與複合材料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11
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清潔能源材料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12
廣東省工程實驗室
廣東省印刷OLED材料及顯示技術工程實驗室
13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廣東省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14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廣東省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15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廣東省特種光纖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16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州納米生物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17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州市平板顯示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8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建築材料低碳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電子封裝材料與可靠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3] 
20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與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1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 
22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金屬材料表面功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3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柔性OLED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獎勵3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技術發明一等獎各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8項等)。2020年實到科研經費3.65億元,發表三大索引論文1895篇,ESI高被引收錄論文236篇(數據截止到2020年12月);2020年共申請專利345項,獲授權專利376件,轉化專利6件,合同總經費33.5萬元。 [1] 
科研獲獎(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一種利用可控接枝技術提高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第六屆廣東專利金獎 [11] 
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的界面調控技術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技術發明一等獎
手錶外觀件表面功能微納塗層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3] 
氧化物薄膜晶體管技術及其在柔性有機發光顯示中的應用
2017年度廣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新型圖形化襯底上芯片級封裝的大功率發光二極管及其產業化
2017年度廣東省技術進步二等獎 [16] 
實現高效率有機太陽電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結構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1] 
高增益玻璃光纖與單頻光纖激光器成套製備技術及其應用
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5] 
實現高效率有機太陽電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結構
2014年度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6]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學院與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出國(境)進修學習或合作研究近百人次,對口幫扶貴州民族大學材料學院。 [1]  [14]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院徽
院徽 院徽
院徽以外圍八角形寓意匯聚八方英才以育之,通過材院這個平台將人才及學生培育成“材”;學院專業較多,覆蓋面廣,“材”字擁有比較廣泛的代表作用。
“材”字用篆書體,凸顯歷史厚重感,代表源遠流長,同時避開M、smse等類的同質化設計,寓意材院育人要立足中國大地,不僅要有中國情懷,更要有世界眼光。 [7]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張勤遠
院長
彭俊彪
副院長
張廣照、殷素紅、任力、歐陽柳章
行政副院長
李碧梅
黨委常務副書記
吳妙嫺
黨委副書記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知名校友

類別
名單
院士
董紹明唐本忠姜中宏、王二剛
學界
張海文、黃勇傅正義餘龍、 劉桐榮
商界
郝鎮熙劉志江徐迎賓蔡彤旻、楊軍、吳耀根、劉長發、黃建平、魏高原、郭建基、宋新亮、林仕、潘新明、餘雄武
政界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所獲榮譽

2024年3月,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公示名單。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