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鎖定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transport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988年的土木工程系。1991年,隨學校由河北邯鄲遷至河南鄭州。2006年2月,更名為土木與交通學院。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4個基層教學組織,設有4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有教工138人,含教授26人、副教授40人、高級工程師4人、博士70人。 [4] 
2022年4月29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團委榮獲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9] 
中文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transport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創辦時間
1988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高勝建
現任領導
院長:張新中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1個
專業類別2個
院系設置
4個基層教學組織
地    址
河南省鄭州市北環路36號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歷史沿革

1977年,開辦工程力學師資班,後更名為水工建築力學專業,1980年停止招生。
1978年,開辦電廠建築專業,期間曾更名為“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和“建築工程”專業。
1988年8月,成立土木工程系,僅設置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一個專業。
1989年,增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專科)。
1991年,隨學校由河北邯鄲遷至河南鄭州。
1993年,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專科)劃分出去組建環境工程系。
1995年,增設建築學本科專業。
1998年,更名為土木工程專業。
2001年,增設城市規劃本科專業。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4張)
2002年,增設交通工程、工程力學兩個本科專業。
2003年,增設藝術設計本科專業,獲批結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獲批橋樑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市政工程和工程力學四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2月,土木工程系更名為土木與交通學院,環境工程更名為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建築學、城市規劃和藝術設計3個本科專業整體劃分出去組建建築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保留土木工程、工程力學和交通工程3個本科專業。
2007年,增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學校將成人教育下放至學院。
2008年,土木工程學科被評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
2009年,結構工程學科被確定為學校博士授權建設支撐學科,增設土木工程(專升本)專業。
2010年,獲批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獲批設立“河南省結構防減災院士工作站”。
2011年,增設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2012年更名為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築節能方向)兩個本科專業。
2013年,增設橋樑與渡河工程專業。
2016年,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築節能方向)本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專科)停止招生。
2018年6月,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2個本科專業與機械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專業共同組建材料學院。
2019年,獲批交通運輸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1]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辦學條件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力學系和道路橋樑系4個基層教學組織,設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學、交通工程和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4個本科專業。 [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工138人,含教授26人、副教授40人、高級工程師4人、博士70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2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高校特聘教授1人、省管優秀專家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傑出創新人才2人、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省青年科技專家5人、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9人。 [4] 
全國水利科技工作先進個人:解偉
河南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土木工程系、力學系、交通工程系 [4] 
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趙順波
河南省優秀教師:解偉、邢振賢、白新理
河南省優秀專家:解偉等
河南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仝玉萍等 [5]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工程教育認證(評估)通過專業1個,河南省特色專業3個,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河南省綜合訓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河南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建有29個省級、校級校外學生實訓與實踐基地,獲批國家級、省級精品(一流)課程30餘門。 [4]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土木工程
國家工程教育認證(評估)通過專業:土木工程
河南省特色專業: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學
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交通工程、工程力學、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河南省級綜合訓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工程綜合訓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河南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土木交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4]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河南省級精品課程
材料力學、建築材料
河南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6] 
  • 教學成果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主編國家和省部級教材40餘部,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5項;2015年以來,學生獲得各類科技創新競賽300餘項獎勵、省優秀碩士論文7項。 [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具有免試推薦、接受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獲批建設有河南省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河南省特色品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 [4] 
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土木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力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土木水利、交通運輸 [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學術研究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土木交通科學研究中心,有河南省防災減災工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岩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態建材工程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廢物利用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環境友好型高性能路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工作平台以及12個市廳級科技創新工作平台。 [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2015年以來,承擔科研項目經費總額6000萬元以上,發表SCI/EI收錄論文217篇,出版學術專著38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0項。2010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 [4] 
科研獲獎
成果名稱
獎勵名稱
年度
普定碾壓混凝土拱壩築壩新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
1998年
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0年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10-89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
1991年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設與管理
國家建築工程魯班獎
2004年
低碳減排瀝青混合料研發、評價及其工程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7年
固體廢棄物製備高性能水工混凝土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7年
基於超寬裝配式公路鋼橋提高橋樑承載力的關鍵技術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6年
大型倒虹吸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6年
鋼筋混凝土結構模型試驗關鍵技術與優化設計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6年
閘墩混凝土施工期温控防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4年
中、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健康監測方法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3年
鋼管混凝土拱橋健康監測與檢測關鍵技術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2年
受腐蝕混凝土結構計算理論和加固技術研究與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
2011年
纖維聚合物增強與加固混凝土結構計算理論及其應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
2011年
鋼拱橋服役期和施工期安全的若干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
2011年
普定碾壓混凝土拱壩築壩新技術研究
電力部科技進步獎一等
1997年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大型現澆後張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壓力涵管設計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歐威姆預應力工程設計獎一等
2007年
機制砂混凝土(砂漿)結構及其纖維增強的理論與技術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2年
大噸位低噸錨比預應力閘墩結構試驗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10年
鋼纖維高強混凝土材料與結構性能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6年
邏輯產品模型及CIS2CAD的自主研發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6年
基於三維隨機有限元的可靠度評價及其工程應用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5年
施工期鋼筋混凝土結構可靠度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3年
寬淺式溢洪道消能防衝及體型優化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1年
盤石頭水庫泄洪洞水工模型試驗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1998年
澆築式瀝青混凝土高壩芯牆設計方法與材料性能研究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二等
1998年
埋藏式鋼管抗外壓失穩屈曲破壞的機理分析及有限元計算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二等
1996年
鋼筋混凝土和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的計算方法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二等
1996年
西村預應力混凝土下承式空腹桁架渡槽設計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
1989年
鋼管混凝土拱橋健康監測與檢測關鍵技術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1年
有缺陷壓力鋼管穩定性問題仿真分析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1年
再生混凝土損傷的細觀分析及耐久性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0年
高性能鋼纖維陶粒混凝土在空心板舊橋面鋪裝層改建中的應用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10年
離心成型鋼纖維混凝土及工程應用研究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三等
2010年
機制砂粉煤灰混凝土及其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8年
建築物整體移位及其隔震加固技術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7年
環形高效預應力混凝土新技術關鍵理論的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6年
超貧膠結材料壩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6年
壓力鋼管受隨機外壓屈曲的機理分析及穩定性理論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6年
大型預應力U形薄殼渡槽施工技術及設計理論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5年
高性能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橋研究與工程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5年
高效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的橋樑工程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2000年
鋼筋混凝土疊合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與計算方法的研究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三等
1999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涵洞式渡槽結構分析仿真模型試驗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1999年
小浪底排沙洞出口閘室仿真結構模型試驗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1997年
橋樑上部結構計算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1994年
鋼筋混凝土疊合構件受力性能及設計計算方法的研究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1994年 [7-8]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文化傳統

  • 院徽
院徽 院徽
院徽標準色為藍紅色,整體模式採用圓形圖形。由兩個同心圓構成兩個主要區域,兩圓之間的環形區域用於表示校(院)名和學院的英文名。 [3]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學院領導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高勝建
院長
張新中
黨委副書記
雷鳴
副院長
李曉克、張多新、汪志昊 [2]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院長(主任)
李樹瑤
1988.8-1992.4
黨委(總支)書記
宋進章
1992.5-1996.7
趙中極
1992.5-1993.4
韓瑞光
1996.5-1999.5
孫大風
1993.5-1999.5
張佔龐
1999.6-2002.4
解 偉
1999.6-2002.6
孟聞遠
2002.4-2004.3
趙順波
2002.6-2015.4
趙順波
2004.3-2006.4


邊慧霞
2006.4-2012.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