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北文藝

鎖定
1948年12月在北平創刊,1949年7月第6期停刊。由華北文藝界協會編輯部編輯,由華北文藝社出版。月刊,屬於文藝刊物。 [1] 
中文名
華北文藝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48年
出版週期
月刊
主    編
歐陽山

華北文藝期刊簡介

1948年12月在北平創刊,1949年7月第6期停刊。由華北文藝界協會編輯部編輯,由華北文藝社出版。月刊,屬於文藝刊物。 [1] 
本刊主要供稿人有葉聖陶、賀敬之、蕭也牧、曾昭耕、歐陽予倩、唐仁均、郭沫若、秦兆陽等。 [1] 
主要設有劇作、歌曲、詩歌、短篇創作、研究介紹、文藝活動等欄目。本刊的主要內容分為理論研究、批評和文藝作品兩大部分。本刊主要刊有《讀了“高乾大”的兩三點意見》、《我們的希望》、《依靠口耳》、《關於運用方言》、《論人民劇場的工作方向》、《建立與展開革命的文藝批評》等文章,曾發表郭沫若的《北上紀行(附照片):[詩歌]》,艾青的《創作上的幾個問題(一九四八年夏天在華北大學文藝研究室的發言)》等作品。 [1] 
其中,《關於運用方言》一文着重闡述了寫文章該如何運用方言,儘量避免其缺點,發揮使用方言的優勢。而《建立與展開革命的文藝批評》一文則在人民革命戰爭即將勝利的背景下,重點分析了建立和展開革命的文藝批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葉聖陶的《依靠口耳》一文強調依靠口耳的重要性,倡導大家依靠口耳,把筆語和口語結合起來做文章,這樣才會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
本刊作品種類齊全,還刊有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大家的作品,對研究解放戰爭後期的文學和藝術提供了資料。 [1] 

華北文藝文化傳統

附:《我們的希望》(代發刊詞)
八月,華北文藝工作者會議對今後文藝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做了很明確的決定。怎樣執行那些方針和任務,怎樣把那些決定更好地付諸實行,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這個刊物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裏,我們提出如下的幾點意見,和大家共同研究。 [1] 
一、表現人民勝利的信心。我們處在偉大勝利的時代……會議又提出今後的文藝工作任務,首先必須更多更好地反映人民解放戰爭,反映土地改革,反映生產建設。而反映現實生活的這些方面,總的目的還是在於表現、培養、傳播這種勝利的信心,並使之更加提高一步。文藝工作者在這方面的工作如果做得好,那麼,對於我們的必然勝利的加速到來,是會起一定的作用的。 [1] 
二、在質的、量的方面,更進一步展開普及工作。首先,我們認為在質的方面更進一展開普及工作的問題,就是一個如何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的問題……此外,還有改造舊藝人和改造舊劇、舊唱詞的問題,也即是改造與提高民間原有文藝的問題,必須加以解決。 [1] 
三、克服作品中宣傳性和藝術性的薄弱。文藝必須把堅持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與多方面地深入地反映羣眾情況很好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子來了解政策和掌握政策,然後寫出作品來宣傳政策,那麼這個作品的宣傳性才會強,同時藝術性也才會強。 [1] 
四、建立經常的文藝批評。假如我們文藝工作者要求進步,要求把我們對人民、政府和黨的責任負起來,那麼,我們就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學習,同時還要反對文藝批評上的自由主義;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積極精神,克服消極的自由主義;用我們文藝工作者全體的力量,把經常的文藝批評活動建立起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