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僑大學

鎖定
華僑大學(Huaqiao University),校本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在泉州市廈門市兩地分別設有校區。學校直屬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領導,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設立的中央部屬高校,是由中央統戰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大學”。 [1-2]  [59] 
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 [68]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國家“111計劃” [88]  、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學校是福建省第二所設有研究生院並具有教授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府,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是首批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香港政府特許的招收副學士升學試點大學之一,新中國最早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之一;學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級,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216.8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7.46萬平方米,擁有各類圖書資料502萬冊;設有28個學院,開設68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5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有全日制本科生28067人,研究生7740人,在校港澳台僑及外國留學生8073人有教職工2900多人,1700餘名專任教師 [7] 
中文名
華僑大學
外文名
Huaqiao University
簡    稱
華大(HQU)
創辦時間
1960年11月1日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
學校特色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1983年入選)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年入選)
福建省高水平大學(2016年入選)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2022年入選) [68]  展開
學校特色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1983年入選)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年入選)
福建省高水平大學(2016年入選)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2022年入選) [68] 
中央部屬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76]  收起
主管部門
中央統戰部 [3] 
現任領導
徐西鵬(黨委書記) [4] 
吳劍平(校長)
本科專業
68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5個 [7]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28個學院
校    訓
會通中外、並育德才
校    歌
《一方沃土》
校慶日
11月1日
地    址
泉州校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城華北路269號
廈門校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大道668號
院校代碼
10385
主要獎項
CUBA十六屆賽事中獲得九次總冠軍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78]  [106]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110] 
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知名校友
楊恩輝、東瑞、陳充林、林丹、諶龍、張鴻林、黃東萍

華僑大學辦學歷史

華僑大學創建初始

新中國建立初期,海外華僑華人尤其是華僑青年掀起了回國建設新中國的浪潮,加之東南亞地區排華,迫使大量華僑青年回國。考慮到歸國華僑青年需要學習文化和科學技術,時任中僑委主任廖承志向國家建議,創辦一所以招收歸國華僑學生為主的華僑大學。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中央各部委的贊同和鼎力支持。1960年,華僑大學應時應運而生。
1960年,華僑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招收學生,暫借福建師範學院上課。
1961年8月17日,中僑委、教育部聯合向國務院正式呈報《創辦華僑大學方案》,並於11月1日得到國務院正式批准。學校選址於福建省泉州市,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領導,首任校長由中僑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學制5年(醫學系醫療專業為6年)。 [93] 
華僑大學首任校長廖承志 華僑大學首任校長廖承志 [90]
校長廖承志(中)看望華大藝術系1962級學生 校長廖承志(中)看望華大藝術系1962級學生
1961年秋,增設數學系應用數學專業和化學系化學專業,借集美華僑補習學校上課。校舍陸續建成後,遷回泉州。
1962年,增設政治系政治教育專業、物理系物理專業、熱帶作物系熱帶作物栽培專業。
1963年,華僑集資興建陳嘉庚紀念堂,1983年落成。紀念堂矗立在校園中心,成為學校的主建築。
1963~1965年,先後增設醫學系醫療專業、土木建築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及農田水利專業、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和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外語系印尼語專業、英語專業和日語專業。
至1965年秋,連同設在北京的藝術系,全校共有11個系15個專業,在校學生2300多人,教師480多人,幹部職工340多人。至1966年夏,該校共畢業兩屆學生228人。
華僑大學90%以上的學生來自東南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以印尼華僑青年為多數。華僑學生熱愛祖國,學習勤奮,外語基礎較好,文體活動開展活躍。
1966年,華僑大學已建成校舍9萬平方米,購置圖書30多萬冊,期刊1.4萬多冊,其中外文書刊2萬多冊,建成理、工、醫、農等幾十個實驗室及外語視聽教室,還設有印刷廠、自來水廠、小學、幼兒園及其他福利設施。
廖承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國立華僑大學” 廖承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國立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文革停辦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課,1969年底,被迫停辦。多數教師、幹部下放勞動,圖書、儀器設備被分給其他單位。土建系併入福州大學,外語系併入廈門大學,醫學系併入福建醫科大學,三系教職員工、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也分別由三校對口選用,校舍分配給福建醫科大學使用,校產、傢俱損失殆盡。 [98] 

華僑大學復辦華大

1978年4月,國務院批准教育部和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報告,決定復辦華僑大學。學校復辦之初,國家要求華僑大學“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辦成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結合的工科大學,學制暫定四年。以招收海外華僑及港澳同胞和台灣青年學生為主,同時也招收部分內地的學生(歸僑、僑眷子女為主)。
復辦後的華僑大學,設有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化工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數學物理等7個系。並開辦專修班和夜大學。
復辦不久,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領導下學校開始籌備設立華僑大學董事會,1980年元月,華僑大學董事會正式成立並召開第一屆一次會議。
1978年國務院批准恢復華僑大學 1978年國務院批准恢復華僑大學
1978年10月,華僑大學舉行復辦開學典禮 1978年10月,華僑大學舉行復辦開學典禮 [95]
1978年10月23日,華僑大學舉行復辦掛牌儀式 1978年10月23日,華僑大學舉行復辦掛牌儀式 [86]
華僑大學董事會成立 華僑大學董事會成立
復辦後的華僑大學校門 復辦後的華僑大學校門
1983年陳嘉庚紀念堂落成典禮 1983年陳嘉庚紀念堂落成典禮 [100]

華僑大學砥礪前行

1980年開始,華僑大學對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採取單獨命題,提前考試和錄取的辦法。華僑大學是國家學位委員會授權可以授予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的首批高等學校之一。
1981年底,國家學位委員會正式授予華僑大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從次年起,土木建築機械工程電子工程數學四個系,陸續招收建築結構、精密機械,應用電子、基礎數學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1983年,華僑大學被中國政府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扶持)大學,作為“教育戰線的重點項目”進行投資。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學校將辦學宗旨調整為“面向海外港澳,面向經濟特區”,由理工結合的工科大學逐步轉向,辦成具有特色的、適應海外及特區需要的綜合性大學,並大幅度地調整專業設置。
1983年後,增設建築系、中國文化系、外語系、旅遊系和藝術系等。 [5] 
1984年9月,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批准,華僑大學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這是院系調整後中國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科系。
1985年,華僑大學成立法律系,1993年,取得經濟法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是福建省首個獲得經濟法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 [101] 
1994年,獲得福建省首個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授權點,同年,該學科被確定為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 [103] 
1996年7月,學校通過全國建築學專業評估,准許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當時國內僅有14所高校通過此評估。學校同時成為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國八所旅遊高等院校之一,成為中國旅遊名校T10聯盟成員之一。
1983年10月29日,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蒞校視察 1983年10月29日,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蒞校視察 [94]
1999年10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習近平蒞校視察 1999年10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習近平蒞校視察 [94]
1996年4月7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 1996年4月7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
1997年,為適應海外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僑辦將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成建制併入華僑大學,並在此基礎上成立華文學院。2000年,華僑大學成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首批批准的華文教育基地。 [6]  [104] 
2001年,華僑大學成為教育部批准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院校”。 [7] 
2002年11月,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廈門市政府簽訂共建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協議。
2004年1月3日,廈門校區一期568畝土地鐵絲網圍欄開工。11月7日,佔地面積2000畝的廈門校區工程正式動工,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綜合教學樓、鄭年錦圖書館、王源興國際會議中心等三項工程舉行了奠基典禮。 [8-9] 
2006年4月,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0月,廈門校區一期主體建設工程宣告竣工,並於10月16日舉辦正式啓用儀式和校區開學典禮。 [10-11] 
廈門校區啓用儀式暨開學典禮現場(2006年10月16日) 廈門校區啓用儀式暨開學典禮現場(2006年10月16日)

華僑大學快速發展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泉州市政府簽署第四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同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12] 
2011年1月22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廈門市政府簽署共建華僑大學協議。2月25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政府簽署第四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6年3月11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政府簽署新一輪(第五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將華僑大學納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今後五年,國僑辦至少安排8億元人民幣、福建安排4億元人民幣,支持華僑大學建設發展。同日、國務院僑辦還分別和泉州市、廈門市簽署共建華僑大學協議,今後五年,泉州市和廈門市分別安排1億元人民幣和75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華僑大學建設。
2017年3月,教育部批准華僑大學設立臨牀醫學本科專業。4月21日,華僑大學舉行醫學院揭牌儀式。5月,學校正式獲批成為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院校。 [13-14] 
華僑大學醫學院揭牌 華僑大學醫學院揭牌
華僑大學附屬海峽醫院揭牌 華僑大學附屬海峽醫院揭牌 [87]
華僑大學附屬廈門長庚醫院揭牌 華僑大學附屬廈門長庚醫院揭牌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15-16] 
2019年3月,華僑大學獲批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預科教育試點院校。
2019年8月19日,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共同建設華僑大學的意見》,決定共同建設華僑大學,助力學校發揮僑校特色與優勢,擦亮僑校金字招牌,推動高水平大學的建設。 [97] 
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華僑大學工作會議召開 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華僑大學工作會議召開 [96]
2019年11月1日,學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的“中國產業經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7-19] 
2021年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同月,福建省發佈了《關於印發福建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華僑大學建設生命科學醫學學科羣,推動建設一流醫學院。 [99]  [105] 
2022年9月,華僑大學成為福建省高校基礎醫學學科聯盟成員。12月,成為5所福建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之一(5所入選高校為: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 [66] 
2023年2月15日,教育部、科技部公佈了202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名單,華僑大學申報的“脆性材料產品智能製造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
2023年3月11日,華僑大學獲批工信部網絡與信息安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項目。 [92] 
2023年12月1日,由華僑大學等共同發起的福建省文化和旅遊研究聯盟成立。 [77] 
2024年4月6日,入選首批工信部工業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4月14日,華僑大學港澳台僑學生國情教育基地揭牌成立。 [89]  [102] 
2024年4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佈《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華僑大學共有21項優秀科技成果(含合作6項)獲獎,其中,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二。 [109] 
學校大門 學校大門

華僑大學辦學條件

華僑大學師資力量

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8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2900多人。在1700餘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佔57%,具有博士學位者佔69%,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佔64%。有院士、國家領軍人才等高層次人才百餘名,有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等多支高水平團隊。 [7] 

華僑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28個學院,開設68個本科招生專業,學科專業涵蓋11個學科門類。 [7]  [70] 
華僑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校區
學科門類
本科專業(類)
泉州校區
經濟學
經濟學類(含金融學專業全英文教學,中美121雙學位班,可接軌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含財務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中美121雙學位班,可接軌ACCA國際註冊會計師)
管理學
國際商務(全英文教學)
廈門校區
哲學
哲學(中西人文綜合試驗班)
泉州校區
經濟學
金融學
經濟學
經濟學類(含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
泉州校區
法學
法學
廈門校區
法學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泉州校區
教育學
運動訓練
泉州校區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含漢語言文學、應用語言學)
廈門校區
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泉州校區
文學
英語
文學
日語
文學
翻譯
廈門校區
文學
新聞傳播學類(含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
泉州校區
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統計、數據分析方向)
廈門校區
工學
機械工程
工學
工業設計
工學
車輛工程
工學
智能製造工程
廈門校區
理學
應用化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拔尖人才試點班)
廈門校區
理學
應用物理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工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電子信息類(含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廈門校區
工學
軟件工程
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信息安全
工學
人工智能
廈門校區
工學
土木類(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程管理)
工學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城鎮智能水系統方向)
廈門校區
工學
生物工程
工學
化工與製藥類(含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
工學
環境工程
廈門校區
建築學
建築學(學制:五年) [81] 
工學
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工學
風景園林(學制:五年)
泉州校區
工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工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學
物聯網工程
泉州校區
理學
藥學(生物與醫藥方向)
醫學
臨牀醫學(學制:五年)
泉州校區
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
財務管理
泉州校區
管理學
行政管理(數字政府治理、社會福利、公共危機管理方向)
泉州校區
管理學
旅遊管理類(含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
廈門校區
藝術學
音樂學(師範類)
藝術學
舞蹈學(師範類)
泉州校區
藝術學
美術學(含油畫、中國書畫、繪本方向)
藝術學
設計學類(含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 [64] 
其他學院與直屬單位
華僑大學南洋學院
華僑大學美國中文學院
華僑大學泛華學院
華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華僑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華僑大學校醫院
華僑大學附屬中學
-
-
附屬醫院
華僑大學附屬德化醫院 [20] 
華僑大學附屬海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 [21] 
華僑大學附屬盛興醫院 [22] 
華僑大學附屬德誠醫院(福建省腫瘤醫院泉州德誠分院) [23] 
華僑大學附屬頤和醫院 [24] 
華僑大學附屬廈門長庚醫院 [82] 
華僑大學附屬泉州兒童醫院 [83] 
-

華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41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福建省一流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5‰,環境/生態學與社會科學2個學科進入前1%。 [7] 
  • 重點學科
類別
名稱
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6個)
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社會科學 [73] 
國家重點學科(1個)
數量經濟學
國僑辦重點學科(10個)
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結構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學、生物化工、計算機應用技術、物理電子學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6個)
應用經濟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22個)
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土木工程、政治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統計學、工商管理
博士後流動站(5個)
應用經濟學、土木工程、哲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福建省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個)
高端裝備製造創新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創新平台 [57] 
福建省高峯學科(4個)
精密製造技術及裝備學科羣、材料與化學學科羣、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經濟學
福建省高原學科(13個)
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學科羣、土木工程、生命科學與醫學學科羣、建築學學科羣、光電信息學科羣、軟件工程學科羣、數據科學學科羣、哲學、工商管理、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管理、國際政治與僑務公共外交學科羣 [74] 
福建省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3個)
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工商管理學 [75]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華僑大學參評學科得分與排名位次如下: [25]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位次百分位
省內排名
1
10385
華僑大學
1202
工商管理
B
前20%~30%
3
2
10385
華僑大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B-
前30%~40%
2
3
10385
華僑大學
0802
機械工程
B-
前30%~40%
2
4
10385
華僑大學
0814
土木工程
B-
前30%~40%
2
5
10385
華僑大學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B-
前30%~40%
3
6
10385
華僑大學
0101
哲學
C+
前40%~50%
2
7
10385
華僑大學
0301
法學
C+
前40%~50%
3
8
10385
華僑大學
0302
政治學
C+
前40%~50%
2
9
10385
華僑大學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C+
前40%~50%
2
10
10385
華僑大學
0813
建築學
C+
前40%~50%
1
11
10385
華僑大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C
前50%~60%
3
12
10385
華僑大學
0803
光學工程
C
前50%~60%
2
13
10385
華僑大學
0835
軟件工程
C
前50%~60%
3
14
10385
華僑大學
0703
化學
C-
前60%~70%
4
15
10385
華僑大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
前60%~70%
4
16
10385
華僑大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C-
前60%~70%
3
  • 學位點
華僑大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彙總表
序號
學科門類
學位點代碼
學位點名稱
學位點層次
培養單位
1
哲學
0101
哲學
博一
哲社學院
2
經濟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博一
經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院
3
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博一
外國語學院 [80] 
4
理學
0703
化學
博一
材料學院
5
工學
0802
機械工程
博一
機電學院/製造工程研究院
6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博一
材料學院/醫學院/發光信息研究院
7
0813
建築學
博一
建築學院
8
0814
土木工程
博一
土木學院
9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博一
化工學院
10
0802Z1
智能製造工程
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
機電學院/製造工程研究院
11
管理學
1202
工商管理
博一
工商學院/旅遊學院
12
交叉學科
99J1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交叉學科博士點
哲社學院、經金學院、建築學院、文學院、美術學院 [26] 
華僑大學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彙總表
序號
學科門類
學位點代碼
學位點名稱
學位點層次
培養單位
1
哲學
0101
哲學
碩一
哲社學院
2
經濟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碩一
經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院
3
法學
0301
法學
碩一
法學院
4
0302
政治學
碩一
國關學院
5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碩一
馬克思學院
6
0302Z1
僑務政策與理論
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
國關學院
7
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碩一
文學院/華文教育研究院/華文學院
8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碩一
外語學院
9
0501Z1
華語與華文教育
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
華文學院
10
0501Z2
媒介文化與傳播
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
新傳學院
11
史學
0603
世界史
碩一
國關學院
12
理學
0701
數學
碩一
數學學院
13
0703
化學
碩一
材料學院
14
0710
生物學
碩一
化工學院
15
0711
系統科學
碩一
數學學院
16
工學
0802
機械工程
碩一
機電學院/製造工程研究院
17
0803
光學工程
碩一
信息學院
18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碩一
材料學院/發光信息研究院
19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碩一
信息學院/工學院
20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碩一
信息學院
21
0813
建築學
碩一
建築學院
22
0814
土木工程
碩一
土木學院
23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碩一
化工學院
24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碩一
化工學院
25
0835
軟件工程
碩一
計算機學院
26
0802Z1
智能製造工程
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
機電學院/製造工程研究院
27
醫學
1007
藥學
碩一
醫學院
28
管理學
1202
工商管理
碩一
工商學院
120203
旅遊管理
碩二
旅遊學院
29
1204
公共管理
碩一
政管學院
30
交叉學科
99J1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交叉學科碩士點
哲社學院、經金學院、建築學院、文學院、美術學院
31
99J2
國別和區域研究
交叉學科碩士點
國關學院、外語學院、經金學院、政管學院 [27] 
華僑大學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彙總表
序號
學位點代碼
學位點名稱
學位點層次
培養單位
1
0251
金融
專碩類別
經金學院
2
0252
應用統計
專碩類別
統計學院
3
0351
法律
專碩類別
法學院
4
0452
體育
專碩類別
體育學院
5
0453
漢語國際教育
專碩類別
華文學院/華文教育研究院
6
0551
翻譯
專碩類別
外語學院
7
0552
新聞與傳播
專碩類別
新傳學院
8
0851
建築學
專碩類別
建築學院
9
0853
城市規劃
專碩類別
建築學院
10
0854
電子信息
專碩類別
計算機學院/工學院
11
0855
機械
專碩類別
機電學院
12
0856
材料與化工
專碩類別
化工學院/材料學院
13
0857
資源與環境
專碩類別
化工學院
14
0858
能源動力
專碩類別
信息學院
15
0859
土木水利
專碩類別
土木學院
16
0860
生物與醫藥
專碩類別
醫學院
17
0861
交通運輸
專碩類別
信息學院
18
1251
工商管理
專碩類別
工商學院
19
1252
公共管理
專碩類別
政管學院
20
1253
會計
專碩類別
工商學院
21
1254
旅遊管理
專碩類別
旅遊學院
22
1256
工程管理
專碩類別
土木學院
23
1351
藝術(美術)
專碩類別
美術學院
1351
藝術(藝術設計)
專碩類別
1351
藝術(音樂)
專碩類別
音舞學院 [28] 

華僑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3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22個專業通過國際國內專業認證。 [7] 
特色專業與精品課程
類別
名稱
金融學、法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廣播電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工業設計、通信工程、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城鄉規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行政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華文教育、漢語言文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工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英語、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藥學、工商管理、產品設計
經濟學、應用物理學、車輛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信息安全、風景園林、財務管理、美術學、哲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生物工程、會展經濟與管理、視覺傳達設計 [84] 
國家級特色專業
建築學、土木工程、旅遊管理、中國語言文學類、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材料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建築學、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法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材料科學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類
福建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建築學、土木工程、旅遊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電子商務、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 [29] 
福建省精品課程
國際貿易、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化學、信息論與編碼技術、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材料、大學語文、國際金融學、管理學、生物分離工程、大學英語、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現代漢語、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施工、經濟計量學、中國古代文學、酶工程學、無機化學、數據結構、籃球等 [30-32] 
教學基地與教學團隊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教學基地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學校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旅遊實驗教學中心
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
力學與工程結構實驗中心
旅遊學院旅遊實驗中心
計算機綜合實驗中心
新聞影像實驗中心
測控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建築學實驗教學中心
材料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運動科學與健康實驗教學中心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土木工程學科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機械工程與測控技術領域研究生創新教育基地
福建省數量經濟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法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福建省政治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省級教學團隊
軟件工程教學團隊
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籃球教學團隊
福建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公共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土建類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管理類人才創新能力系統培養實驗區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僑辦教育基地
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33-37] 
  • 合作交流
學校已有《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雙學位項目、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MPP)及“3+1”、“1+3”、“4+1”、“4+2”、“1+1+1”、“2+1”、“2+1+1”等本科、碩士、博士國際交流項目,與美、歐、日及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高校簽訂交換生及聯合培養等項目。同時,學校致力於建設特色鮮明的全英文國際課程體系,已開設“經濟管理國際課程”、“分子藥物學國際課程”、“中華文化通識課程”等全英文國際課程,全面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多學科、雙向的境內外聯合人才培養模式。
  • 人才培養
“拔尖人才試點班”培養模式
2011年直接錄取或選拔考生進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物理學專業舉辦的“拔尖人才試點班”,強化英語、數學、專業課教學,在校成績合格的學生今後可在學院內任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考生按入學英語測試成績擇優進入“拔尖人才試點班”學習,強化英語與專業教學。
直接修讀雙學位培養模式
為培養複合型人才,2011年在數學與應用數學、法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園藝、城市規劃、公共管理類等專業(類)中,直接招收修讀第二學位學生。修讀法學、金融學、行政管理、藝術設計(建築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雙學位,學制4年;修讀財務管理專業雙學位,學制4-5年;修讀城市規劃、建築學雙學位,學制5年。實行學分制管理。雙學位的管理及收費辦法按學校的相關規定執行。
“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
華僑大學建築物
華僑大學建築物(29張)
學校2010年12月加入《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從2011級開始,學校在工商管理類、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中錄取部分新生作為“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候選對象接受專門培養。2013年美方共有20所州立大學願意接受學校的本科生留學申請攻讀雙學位。其中10所願意接受學校的研究生留學申請攻讀雙學位。 [38-39] 

華僑大學政府支持

1983年中共中央頒佈文件《關於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將華僑大學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40] 
2011年2月25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簽署第四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今後五年,國務院僑辦每年安排8000萬元人民幣、福建每年統籌4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華僑大學建設發展。 [41] 
2011年1月22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廈門市政府簽署共建華僑大學協議,根據協議,今後五年,國僑辦每年安排4000萬元人民幣專項經費,廈門市每年安排15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建設。 [42]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泉州市政府簽署第四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國僑辦將繼續按照中央直屬重點建設高校的標準對華僑大學注入經費,並逐年有較大增長;泉州市將在今後5年內每年安排1200萬元人民幣支持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辦學,並在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推進校地合作等方面有更多新的舉措。 [43] 
2016年3月11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廈門市政府簽署新一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從2016到2020年,福建省和國務院僑辦將每年按1:2的投資比例給華僑大學增撥專項資金,共建範圍主要包括支持學校進一步促進重點學科、重點人才、重大平台、重大項目、重大成果和獎項的顯著突破,進一步提升“三僑一台”(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和台灣省籍青年)學生與境外學生的教育水平。 [44] 
2019年8月,中央統戰部和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於共同建設華僑大學的意見》。中央統戰部將把華僑大學發展納入中央統戰部整體規劃,與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在資金、政策、規劃等方面對學校予以支持,助力學校發揮僑校特色與優勢,擦亮僑校金字招牌,推動高水平大學的建設。 [85] 
文件 文件

華僑大學學術研究

華僑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並在《自然》《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論文。自然科學方面2012-2022年9月,累計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65項;承擔各級各類縱向科技項目223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582項,資助金額總計2.5億元;累計發表SCI論文(含參與)6842篇,其中,在Nature及子刊上發表研究成果10篇;2022年,學校的14項成果獲2021年度廈門市科技進步獎,獲獎數量和質量均居廈門高校之首。人文社科方面2012-2021年11月,承擔各級各類縱向項目259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206項(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4項),資助金額總計13203.47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獲獎成果共計119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數已連續十年位列全國百強、福建省前三。 [7]  [110-111]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序號
獲獎時間
獲獎類別
獲獎等級
成果名稱
成果形式
作者
1
2013.03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三等獎
馬克思生活哲學引論——生活世界的哲學審視
專著
楊楹、王福民
2
2015.12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三等獎
存在論哲學的兩個向度:馬克思與海德格爾自由觀比較研究
論文
李志強
3
2020.1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二等獎
長期經濟增長的需求因素制約——政治經濟學視角的增長理論與實踐分析
論文
郭克莎
4
2020.1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二等獎
我國地方體育產業引導資金政策實踐、配置風險及效率改進——基於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實證調查及分析
論文
邢尊明
5
2020.1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二等獎
內地高校香港學生國家認同亟待加強 華僑大學課題組提四點建議
諮詢服務報告
駱文偉
資料來源: [79]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序號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1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
超高層建築鋼骨高強混凝土結構體系抗震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資料來源: [78]  [106] 

華僑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虛擬教研室、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台100餘個。 [7] 
自然科學類
序號
平台名稱
依託單位
批准、主管單位
類型
批准年度
1
脆性材料產品智能製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
2
石材產業高端製造技術及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教育部
省部共建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20年
3
脆性材料產品智能製造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製造工程研究院
教育部、科技部
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2022年
4
脆性材料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
5
環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
2009年
6
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醫學院
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
7
福建省石材產業加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福建省教育廳
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
8
福建省光電功能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9年
9
福建省結構體系創新與智慧建造協同創新中心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9年
10
福建省光電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重點實驗室
2013年
11
福建省結構工程與防災重點實驗室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3年
12
福建省光傳輸與變換重點實驗室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3年
13
福建省特種能場製造重點實驗室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5年
14
福建省生物化工技術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5年
15
福建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
醫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5年
16
福建省智慧基礎設施與監測重點實驗室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9年
17
福建省大數據智能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19年
18
福建省移動機械綠色智能驅動與傳動重點實驗室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22年
19
福建省城鄉建築遺產保護技術重點實驗室
建築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重點實驗室
2022年
20
福建省脆性材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福建省科技廳
工程研究中心
2012年
21
福建省隧道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工程研究中心
2015年
22
福建省石墨烯粉體及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工程研究中心
2016年
23
福建省電機控制與系統優化調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
24
福建省工業廢水生化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
25
華僑大學機電及自動化學院福建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2018年
26
華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福建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2019年
27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福建省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2015年
28
華僑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福建省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2015年
29
生物醫用材料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化工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2022年
30
工業物聯與智能計算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工學院
福建省科技廳
閩台科技合作基地
2022年
31
福建省脆性材料智能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製造工程研究院
福建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
32
福建省綠色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工程研究中心
2018年
33
數字福建海洋監測物聯網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重點實驗室
2017年
34
福建省石材加工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製造工程研究院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2008年
35
福建省工業設計與服務製造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2011年
36
福建省離散型製造業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教育廳
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2018年
37
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製造工程研究院、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1999年
38
分子設計與綠色轉化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6年
39
化學生物學與分子工程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6年
40
東南沿海生態人居環境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建築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15年
41
機電裝備過程監測及系統優化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17年
42
計算科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數學科學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17年
43
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19年
44
精準醫學與分子診斷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醫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重點實驗室
2019年
45
工業智能化技術與系統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015年
46
建築工程智能建造與自動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
47
生物醫學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醫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020年
資料來源: [107] 
社會科學類
序號
基地名稱
依託單位
批准單位
類型
批准年度
1
華僑大學東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06年
2
華僑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
經濟與金融學院、統計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06年
3
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安全研究基地
旅遊學院
中國旅遊研究院
中國旅遊研究院外設研究基地
2009年
4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理論研究福建基地(福建省僑辦、福建省社科院、華僑大學、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聯合設立)
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基地
2011年
5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
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4年
6
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
華文教育研究院
福建省教育廳
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5年
7
華僑大學中國海外發展研究中心
國際關係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5年
8
華僑大學商務管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學院
福建省商務廳
福建省商務研究基地
2015年
9
華僑大學地方法治研究中心
法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5年
10
華僑大學旅遊安全研究中心
旅遊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5年
11
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台宗教研究中心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6年
12
華僑大學泰國研究所
國際關係學院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名單
2017年
13
數字福建“一帶一路”服務業大數據研究所(現代應用統計與大數據研究中心)
統計學院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數字福建大數據研究所
2017年
14
華僑大學智慧旅遊研究所
旅遊學院
福建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福建省智慧旅遊產業示範基地
2017年
15
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研究中心
社會科學研究處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
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級研究中心
2018年
16
華僑大學中外文學與翻譯研究中心
外國語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9年
17
華僑大學海峽兩岸傳播創新研究中心
新聞與傳播學院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9年
18
華僑大學馬來西亞研究中心
國際關係學院
國家民委辦公廳
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2020年
19
華僑大學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黨委宣傳部、法學院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與華僑大學共建基地
2020年
20
華僑大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
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福建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基地
2020年
21
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研究基地
社會科學研究處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
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
2022年
資料來源: [108] 

華僑大學學術資源

  • 學報期刊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華僑大學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1980年創刊,原刊期為年刊,1982年改為半年刊,1985年改為季刊,2009年改為雙月刊,A4開本。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CN 35-1079/N;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5013;國內郵發代號:34-41;國外發行代號:NTZ1050。 [45]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由華僑大學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1983年創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馬克思主義、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領域的論文。學報在首屆、第二屆和第三屆的全國高等學校社科學報評優活動中蟬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1999年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年12月入選《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全文收錄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01年12月在《中國學術期刊 (光盤版) 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評優活動中榮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2003年8月被確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 [46] 
華僑大學學報 華僑大學學報
  • 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3月,華僑大學圖書館有館藏502萬冊(其中期刊16萬冊、紙本圖書297萬冊、電子圖書189萬冊)中外現刊1671多種,中外數據庫資源92個。另有音、視頻信息資源13.8萬小時。 [47] 
圖書館
圖書館(11張)
圖書館現由泉州校區總館(含數字分館、期刊分館)、廈門校區分館以及設立在各個學院內的分館(資料室)構成,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閲覽座位7千多個,各分館、資料室歸屬總館統一管理。泉州、廈門兩校區圖書館圖書實行“通借通還”。廈門校區圖書館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整體設計,分兩期建設,命名為“鄭年錦圖書館”。 [47] 

華僑大學華大講堂

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16張)
“華大講堂”是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與華僑大學,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引領社會文化潮流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聯袂打造的公益性高端學術文化講壇。2009年3月23日,“華大講堂”啓動儀式在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舉行,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華僑大學名譽教授蔡昉研究員,中共泉州市委書記徐鋼,華僑大學校長丘進共同按球啓動“華大講堂”。蔡昉研究員作“華大講堂”首場報告。 [48] 
  • 集美講堂
四人間宿舍
四人間宿舍(12張)
繼“華大講堂”之後,華僑大學又一公益性高端學術文化講壇開啓:2013年3月14日下午,在廈門市集美區行政中心,由華僑大學與中共集美區委、區人民政府聯袂打造的“集美講堂”正式啓動。“集美講堂”意在發揮高校的文化資源優勢,緊密結合集美區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實際,邀請國內外各界各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主講,為廣大幹部羣眾、社會各界人士和高校師生提供最新的理論和最權威的信息,為促進區校科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講堂擬每年舉辦五至六講,參加對象為集美區委中心組成員及中層有關領導幹部、華僑大學及區內其他高校師生。 [49] 

華僑大學文化傳統

華僑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華僑大學新校徽為紅色圓形徽章圖形,以“為世界培育優秀人才,向全球傳播中華文化”為立意,彰顯全球化時代的華僑大學,將秉承“為僑服務”的辦學宗旨和“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全心全意培育華胄子孫和世界各國人才,責無旁貸地向全球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華僑大學校徽 華僑大學校徽
該標識中心圖案取材於中文繁體“華”字意象,構成球狀經緯線,演繹成一個旋轉的地球,寓意華僑大學“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方針和在變化的世界中謀發展的信念;典雅大方的中國紅,是吉祥與活力的象徵,作為校徽主色調,象徵華僑大學將以無與倫比的信心和熱情,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涵養於莘莘學子心中,傳播到五洲百國之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心圖案與學校的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以簡潔的構圖形式構成完整的校徽圖案。
整個標識既內藴中國傳統藝術虛實相生的特質,又深具當代文化審美簡潔大氣的優點,圖樣清新,寓意鮮明,親和力強,識別性好。 [71] 
  • 校訓
“會通中外”:側重於強調某種治學方法,倡導做學問應具備國際視野,能夠融會中外文化而貫通之;
“並育德才”:側重於闡明辦學方針,意指育人必須以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為原則。 [71] 
校訓 校訓
  • 校歌
《一方沃土》
喬羽詞 谷建芬曲
造一方沃土,播種我們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們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 遙遙相望,今日絃歌聲聲 歡聚一堂。
造一方沃土,播種我們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們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 遙遙相望,今日絃歌聲聲 歡聚一堂。
會通中外今古 攻讀世紀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鄉。
會通中外今古 攻讀世紀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鄉。 [71] 
名師寄語 名師寄語

華僑大學品牌活動

  • 科技創新活動
學校於1992年就舉辦了首屆“挑戰杯”華僑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於2000年舉辦了首屆“挑戰杯”華僑大學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團委組織學生參與的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主要有:“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有關“挑戰杯”競賽的詳細情況請訪問學校團委網站。學校每年都舉辦代表學校最高水平的“挑戰杯”華僑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並依託信息學院舉辦電腦大賽、依託商學院舉辦商務談判競賽、依託土木學院舉辦結構設計競賽等專業技能大賽。
  • 青年志願者活動
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於2001年成立,協會隸屬於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共青團華僑大學委員會的領導下,建有三月份的學雷鋒活動、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服務的華大學生青年科技服務中心、為校外來賓介紹校園校情的“青春使者”志願導遊隊、畢業生服務西部計劃活動的宣傳組織等。
  • 華大青年報
《華大青年報》創刊於1993年4月15日,出版週期為一個月。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同志於2005年6月18號蒞臨華僑大學參觀,熱情洋溢地為本報題詞:“華大青年,服務青年”。
  • 主題團日活動競賽
主題團日活動是指團支部要以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同學綜合素質、服務他人與社會為原則,圍繞特定的主題,自主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團支部作為最基層的團組織,其職能的發揮直接關係到團的先進性和先鋒性的體現,而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就是增強團支部的活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方式。校團委每年都將通過立項招標制度,對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組織實施三方面規劃比較好的一些主題團日活動予以一定的資金資助。 [50] 
  • CUBA
CUBA總冠軍
CUBA總冠軍(6張)
籃球是華僑大學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學校創辦初期,以境外生為主的男子籃球代表隊在福建省和東南亞地區享有盛譽。1978年覆校以來,華大更加重視男籃高水平隊建設,曾多次代表福建省大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華大男籃征戰CUBA的戰績可謂輝煌,校男子籃球隊勇奪第二、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三和第十五屆冠軍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冠軍和第四屆,第十四屆亞軍,實現“四連冠”,成就“八冠王”。2008年7月,在菲律賓,校男籃還摘取了亞洲大學生籃球錦標賽的桂冠,給了當地華人、華僑以極大的鼓舞。2013年6月13日第15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決賽在北京大學和華僑大學之間展開。經過一番激戰,華僑大學加時賽以79比74擊敗北京大學,奪得CUBA第8個總冠軍。 [51] 

華僑大學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0年9月17日
被教育部認定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傳承項目:舞獅(南獅
2022年2月
選入第一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 [60] 
2022年3月
華僑大學獲批國家語言服務領域特色服務出口基地 [61-62] 
2023年2月
獲得2021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華僑大學、廈門凱納石墨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剝離法石墨烯的製備與改性技術及應用”) [69] 

華僑大學學校領導

華僑大學校董事會

第一屆董事會由海內外熱心華僑高等教育事業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組成,共45名。董事長由全國僑聯主席莊希泉擔任。1983年,召開華僑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董事會成員增至65名。
第二屆董事會任期從1986年7月至1992年10月。1986年7月至1988年10月由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胡平擔任董事長,1988 年10月至1992 年10月由全國僑聯副主席黃長溪接任董事長。
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從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擔任董事長。1994 年1月,董事會在香港註冊成立華僑大學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進一步激發了董事捐資興學的熱情。
第四屆董事會任期從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擔任董事長。
第五屆董事會於2002年12月成立,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宋德福擔任董事長。第五屆董事會董事112名,其中海外董事91名。
第六屆董事會於2010年11月成立,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擔任名譽董事長。
第七屆董事會於2014年11月成立,由原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擔任董事長。
第八屆董事會任期從2019年12月開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峯擔任董事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擔任名譽董事長。第八屆董事會成立時共聘任董事107位,其中境外董事93位。 [52] 

華僑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
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秀勇王麗霞林宏宇萬安倫(掛職)、王建華(掛職)、許志勇 [63]  [67]  、黃輝、緱錦 [91]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
林詩鋒、李庭志、謝俊榮 [72] 

華僑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廖承志
1960.10-1983.06
校長
韋愨
1964.04-1970.01
副校長、代校長
葉飛
1983.10-1988.08、1988.08-1999.04
校長、名譽校長
陳覺萬
1988.08-1993.08
校長
莊善裕
1993.08-1999.12
校長
吳承業
1999.12-2008.12
校長
丘進
2008.12-2011.09
校長
賈益民
2011.09-2017.09
校長
徐西鵬
2017.09-2020.06
校長
吳劍平
2020.06-
校長 [65]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林一心
1963.01-1970.01
黨委書記
蔡黎
1980.05-1982.03
黨委書記
汪大銘
1982.03-1984.04
黨委書記
雷霆
1984.09-1986.07
黨委書記
施玉山
1989.06-1996.10
黨委書記
吳承業
1996.10-1999.12、2003.12-2008.04
黨委書記
李紅
1999.12-2003.12
黨委書記
李冀閩
2008.04-2013.06
黨委書記
關一凡
2013.06-2020.06
黨委書記
徐西鵬
2020.06-
黨委書記 [65] 

華僑大學校區建設

校區
地理位置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城華北路269號,以社科類專業為主,兼有理工科專業。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大道668號,以理工科專業為主,兼有藝術類,社科類專業。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嘉庚路8號,設有對外漢語專業和預科班。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 廈門校區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位於集美文教區東南部,總體規劃以“生態型、景觀型、現代化高等學校校園”為目標,形成和諧的教育環境。結合基地水資源及景觀的特點,引申出“水與陸”的概念。隱喻祖國大陸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地理格局。在環形的水域上,架設五座橋樑,引導五條放射性大道通貫整個校園,形成“水陸雙環抱,五橋通五洲”的總體意象。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總規劃用地132公頃(1980畝),分三期建設。學校本着合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綜合環境質量,規劃了“三大功能帶區”,即:校園南面沿集美大道一側佈置的教學區,校園中部由服務與居住為主組成的生活區,校園北端由體育活動及球類場地為主組成的運動區,運動場地與居住生活區成雙環抱結構。 [53]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的綠化景觀是生態科學理念與人文相融合的體系。基地內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北部小山包上的原生態樹林,3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水塘溝渠,總體規劃將這些生態節點和生態板塊以生態廊道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體系,構成整個校園的綠化景觀平台。北部保留山林的特色,南部強調濕地的景觀。尊重生態和物種的多樣性。豐富的綠色植被覆蓋全區。同時結合亞熱帶濱海城市的地域性,通過植物品種體現華僑大學面向東南亞、面向港澳台的特點。 [54] 
廈門校區建有包括原全國僑聯副主席、著名僑領王源興女兒王石筠伉儷、王穗英伉儷共同捐資六百萬元人民幣資助建設的“王源興國際會議中心”、華大董事會董事兼副秘書長陳捷中伉儷捐贈三百多萬港元、襄助興建的“陳捷中蔡蝴蝶行政大樓”、華大董事會董事顏金煒伉儷捐贈三百多萬港元、襄助興建的“顏金煒陳秀吉行政大樓”以及華大董事會董事李碧葱女士、董事柯伯誠兒子柯少奇、柯少傑各捐贈一百萬元人民幣,襄建的三棟學生宿舍大樓等由旅居海外的華大校友、校董和知名僑領資助興建的華大廈門校區僑捐工程。 [55] 
綜合行政樓羣:綜合行政樓羣由A、B、C、D、E、F、G、七個區組成,貫穿這7個區的是一條長683米的長廊,這是一條全亞洲最長的教學長廊。 [56] 

華僑大學學校事件

2021年12月14日,據華僑大學闢謠消息:網絡上流傳一份關於華僑大學停辦的虛假信息,給學校聲譽帶來了嚴重損害,學校已經報警。華僑大學1960年由中央政府創辦,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辦學61年來為海內外培養大批優秀人才,在國內和海外享有良好聲譽。對於虛假信息的編造者傳播者,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5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