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中建設大學

鎖定
華中建設大學是華中老解放區四所大學之一。為了適應解放區對各方面幹部的需要,並着手準備為抗戰勝利後培養各項建設人才,根據中共華中局決定,於1944年冬在華中局黨校的基礎上創辦。校址最初設於蘇皖邊區的盱胎縣,由華中局宣傳部長彭康兼任校長。 [4] 
1946年9月學校奉命轉移山東,先後轉徙於鄭城。臨沂、莒南、海陽等地農村堅持辦學,主要培訓在職幹部。這期間,學校組織學員參軍、參戰、支前等,支援解放戰爭。 [4] 
1948年春,灘縣解放。不久,華中建設大學、臨沂山東大學的幹部教師,奉命到濰坊集中,籌建華東大學,華中建設大學到此結束。 [1] 
中文名
華中建設大學
創辦時間
1944年
類    別
公立大學

華中建設大學建校歷史

1945年初,中共中央華中局創建於淮南解放區盱眙縣的舊鋪鎮新鋪村,抗戰勝利後遷往淮陰續辦。1946年3月,建大由中共中央華中分局領導,計劃辦成比較正規的多學科大學,但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學校被迫從淮陰長途遷移,1946年10月,建大北撤至山東省莒南縣,1947年又向膠東海陽縣轉移。1947年冬,因國民黨軍隊進攻膠東解放區而停辦。華中建設大學在時局多變、戰火紛飛、校址數遷和條件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舉辦了四期。據不完全統計,華中建設大學共培訓了5000多名調幹生知識青年,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卓越的人才。

華中建設大學發展歷程

華中建設大學盱眙創校

抗日戰爭到了1944年冬,勝利的曙光已經在望。為了適應解放區對各方面幹部的需要,並着手準備為抗戰勝利後培養各項建設人才,中共華中局決定,在華中黨校的基礎上,創辦華中建設大學。校址設在蘇皖邊區的盱眙縣舊埔。校長由華中局宣傳部長彭康兼任。設民政、財經、文藝三系和一個高幹班。民政繫系主任賀希明、副主任姚耐,財經繫系主任陳穆,文藝繫系主任李代耕。每個繫有一個黨支部。民政系黨支部書記梁雲清。當時張茜同志也在這裏,曾擔任財經系黨支部組織委員。
1945年春首屆招生,每系招收學生100餘人,高幹班20餘人,共400人左右。民改系招的是區鄉幹部,大部分是鄉幹部。財經系招的是財政、經濟部門(包括銀行)中的業務幹部。文藝系的學生,大部分是從江南、上海來的高中畢業生。高幹班大多來自部隊正團級的工農幹部,少數是來自地方的縣級幹部。當時學校幹部和師生的待遇均實行供給制,口糧每天一斤大米,衣服、生活用品公家發給,每月有一點津貼。
同年4月,學校正式開學。當時尚無明確的學制和課程設置,開始主要講形勢和黨的政策,以後又講毛澤東同志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方法是上大課、作大報告,講過之後,以小組或班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後把爭論的問題集中起來,再上大課進行解答,再進一步討論。另外就是參加勞動,主要是種菜。實際上,當時的華中建大不過是幹部訓練班。到8月日本投降時,學校決定學生結業,分配搞接收工作。當即組成兩個工作團:一個是北上工作團,由賀希明同志帶隊,一個是南下工作團,由張勁夫同志帶隊。每個工作團下分四、五個區隊,每個區隊三四十人。南下工作團到了剛解放的寶應縣,即停下分配工作。 [1] 

華中建設大學遷往淮陰

首屆學員結業後,幹部隨同離校甚多。學校旋即遷往清江市,利用以前的一所師範學校為校址,重新籌建。校長仍為彭康部長兼任。行政機構有組織科、教務科和總務科。由於當時辦學條件的限制和解放區迫切需要大量幹部,因而決定暫設預科部,學習期限為三個月。預科部主任朱達章,副主任是方璋和姚耐,教授有李仲融、何封、王淑明、胡考、孫克定、劉力行等。這期預科共招生一千多名,其中有區鄉幹部、解放區內外的中學生以及從上海等地來的工人等,分編為九個隊,每隊一百多人。隊設隊委會,由隊委主任、隊長、指導員組成。每個隊有黨支部,支部書記由指導員兼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上一屆基本相同。主要學習文件仍是《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問題分為幾個專題,由校長、預科部正副主任和幾位教授分工進行講授,講過之後,再以小組或大組進行討論。因此,這個預科部實際上仍是政治訓練班。1946年初,預科學習結束,學員大部分分配工作。
彭康同志帶隊北上後,留下的幹部、教師不多,學校的領導班子重新改組。校長由李亞農繼任,夏徵農、戴白韜任副校長。當時正是從抗日戰爭轉到和平的時期,又是在“雙十協定”公佈不久之後,一切工作均提出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從教育工作來説,不但需要繼續培養抗戰時期那種一般工作幹部,而且需要培養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各種人才,來建設解放區。針對這一情況,華中分局為建大規定了新的教學任務。為了適應蘇皖邊區的和平建設需要,分局要求建大培養工農醫各種專門人才和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幹部。教學內容除進行各學科的業務教育外,仍舊進行確立革命的人生觀和改造作風的教育,以培養學員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員的來源,主要是大批吸收本區和外地的青年學生,把他們培養成建設蘇皖邊區的專門人才,同時還抽調一千名區級幹部加以培養,把他們提高一步。學校為了實現這一要求,當時打算把建大辦成一所正規大學,設工、農、文、醫、師範、社會科學等六個學院和預科。工學院設紡織、土木工程、應用化學三系,農學院設畜產、造林、農化三系,文學院設中文、外文兩系,並附美術、音樂、戲劇三組,醫學院和社會科學院不分系。預科分文預、理預、醫預三種。各院修業期限定為:工學院三年,農學院和文學院二年,醫學院三至四年,師範學院一至二年,社會科學院和預科一年。從二月起,開始建立機構,修建校舍,購置設備,聘請教師,擴大招生,並將行政機構改建為秘書、註冊、教務三處,秘書處主任李逖,註冊處主任沈鷹,教務處主任孫叔平。蘇皖邊區政府為此撥出一筆經費給建大用於基建和購置設備,並從外地陸續請來了一批教授、副教授,如阿英、孫冶方、範長江、劉季平、車載、趙平生、羅稷南、朱維基、黎冰鴻、黃源、陸維特、周原冰、陶官雲,以及講師趙慧琛、袁似瑤等。
學校原定於五月開學,因到四月底僅錄取新生400餘人,與計劃數字相差甚遠,故改為九月開學,並決定到校新生暫時成立補習班。補習班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在開學前三個月,使學生對當前時事政治問題有比較正確的識認,並複習和提高文化科學知識,以期達到升入預科或本科的應有程度。敦有內容分必修與選修兩種:必修課以政治、專題講座、體育為主,選修課則以語文、英語、數學為主。選修課各按學生志願及文化程度自行選擇,編入甲、乙、丙組,以組為教學單位,必修課則依照學生到校先後所編定的班為學習單位。五月十三日按照原定計劃在清江市校內上課。不久,形勢發生驟變,月底清江市就受國民黨飛機的空襲。學校便白天分散城郊,上午集中進行政治教育,下午分組討論,七月中旬在徐楊莊結束補習班教有,教有計劃開始改變,行政機構也隨之變更。當時學生已增至900餘人,重新編班,分為預科、幹部班、中教班、小教班等。預科分為文預和理預,文預課程政治課和文化課並重,理預則以數理課和政治課並重,待提高後升入本科,或視情況需要,不能繼續學習時,即可分配工作。中教班和小教班,大多數是從準南撤過來的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由教班主任是陸維特,黨支部書記是葉錦田。八月上旬學校組織學員進行農村調查,月底總結完畢。此時,國民黨政府已撕毀“雙十協定”和政協決議,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向解放區大舉進攻。九月三日學校奉命轉移射陽,準備開學,但由於戰局日趨緊張,不久又奉命轉移山東。除被調出支前和留在華中的一部學員外,其餘600餘人隨校行動,經過長途跋涉,於十月二十日抵達魯南汀水。 [1] 

華中建設大學北撤山東

學校遷至魯南後,由於戰爭的不斷擴大,支前工作迫切需要,所以又完全恢復了訓練幹部的教育方針,無論對在職幹部或外來學生,均以政治思想教學為主。對在職幹部,是使其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運用革命理論分析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能力,檢討自己的工作歷史,提高思想覺悟,加強組織紀律和思想意識的修養,並介紹業務情況,總結業務經驗。對一般青年,則是使其學習中國革命的基本理論,培養其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確立革命人生觀,並介紹業務工作情況及初步業務知識。期限為四個月,以五週時間進行時事政治教有,五週進行思想教育,四周進行業務教有,兩週進行鑑定。由於戰局需要,學校到魯南不久,先後就有200多名學生轉到軍事與衞生學校學習。其餘400餘人(其中在職幹部佔75%,外來學生佔25%)則分成四個班,學校機構也相應調整。並根據新的情況建立了新的組織,即在教務處領導下,以駐隊教授、班主任、輔導員為成員,成立各班領導小組,既為幹部本身的學習組織,又是領導該班學員的組織。具體分工是:教授側重理論指導,班主任側重行政指導,輔導員側重羣眾活動的指導。這次上課才一個月,即到了1947年1月,時事政治教育尚未結束,學生就陸續調往前線服務。不久學校又奉命轉移,此時大部分學生和一部分幹部均調出參加支前工作。學校轉移莒南暫住期間,傳來我軍在蘭陵殲滅國民黨快速縱隊的捷報,大家感到歡欣鼓舞。學校隨即奉命200餘名師生,由梁雲清帶隊前往打掃戰場,十餘天完成任務後返回。三月抵達膠東海陽縣盤石店。由於前方需要,學生不斷調出,此時還剩200人,遂合編成兩個班,兩個月後全部結業分配工作。
學校到達盤石店時,解放戰爭正在激烈進行。當時的迫切任務,是百倍地壯大人民革命武裝,在戰場上奪取更多更大的勝利,以加速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在這個總任務下,學校的新任務,是招收兩千名青年學員,經過三個月的短期教育,爭取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自覺地轉入軍事學校,以培養成為部隊幹部。這屆實招1700名新學員,編為四個部(各設一個黨支部),每個部分為四個班,每班100餘人。張一夫、李庚、趙慧琛、陶官雲分別任一、二、三、四部部主任。本屆學員絕大多數來自膠東老解放區,都是受過我黨我軍長期教育和影響的二十歲左右的知識青年。學員中女的佔百分之二十,出身於中農家庭以下的佔百分之七十.他們純潔、熱情,學習情緒較高,但家鄉觀念重,害怕參軍。
根據形勢任務和學員情況,這一期的教育方針,是以時事政治和思想教育為主、文化教育為輔,以克服其家鄉觀念和對戰爭的模糊認識,充分激勵其前進心,加強羣眾觀點和為人民戰爭服務的精神。教育內容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主要是學習戰爭形勢和土地改革問題。在教育方法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學員中來到學員中去的原則,課堂內教學和課堂外教學相結合,把整個教育過程當作是一次羣眾性的思想改造運動的過程。1947年9月,國民黨軍隊進攻膠東解放區,這一期學員不得不提前結業。在一次動員參軍的大會上,當學員們聽完彭康部長和李亞農校長、夏徵農副校長的講話後,便爭先恐後地報名參軍,場面之熱烈,十分感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報名即達一干幾百人,除女生外,佔全校學員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大會開完了,任務也勝利完成了,遂宣告本期學習結束。
本期學員結業後,戰局愈趨緊張。學校再度奉命轉移,遂將大部分幹部、教師分作兩批,晚上從威海坐船,衝過國民黨軍艦封鎖,轉移到旅大市。第一批是李亞農同志帶隊,他化裝成一個紳士。第二批是夏徵農同志帶隊,他化裝成一個記者。到旅大集中後,小部分留在旅大,大部分到了安東市。夏徵農同志到當時的安東省軍區政治部任副主任,其他同志也分別到黨政機關或文教部門工作。還有一部分同志在膠東留守,由梁雲清同志負責。後來有一段時間,這一部分實際上變成了華東局黨校,搞三查三整,但對外名義上還叫華中建設大學。
1948年春,灘縣解放。不久,華中建設大學、臨沂山東大學的幹部教師,奉命到灘坊集中,籌建華東大學,華中建設大學到此結束。 [1] 

華中建設大學招生規劃

據《華中建設大學第一期招生簡章》:
一、宗旨:培養根據地各項建設人才。
二、學系:本校暫設民政、司法、民運、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及醫學各系。
三、名額:暫定500名。
四、入學資格:20歲以上之男女,合乎下列條件經審查合格者均可人學:(甲)中學畢業或有同等學力者:(乙)中學教員、小學校長、教員:(丙)有領導一個區的經驗或能力者。
五、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1945年2月底止。
六、報名手續:向各縣政府報名,至專員公署審查,由專員公署介紹至本校。
七、開學:1945年3月1日。
八、待遇:講義、文具、膳、宿,由本校供給,被服及日用品自備。
九、畢業:兩年。本校採取學用一致的教學方針:學員在校學習半年
後,即由本校介紹至各行政公署和專員公署分發各地實習半年,再回校學習一年。
十、工作:畢業後由本校介紹至各行政公署和專員公署分配工作,如有品學兼優者,可升入本校研究班繼續學習,以資深造。 [2] 

華中建設大學學生待遇

蘇皖邊區政府關於華中建設大學學生待遇之規定(1946年6月1日):
關於華中建設大學學生待遇,本府茲規定辦法如後,嗣後該校對於學生供給問題,遵照本規定處理。
一、根據該校學生性質及需要之不同,其待遇暫訂為五類:
(一)凡正式調至該校學習之幹部,屬於第一類。
(二)各機關直送該校學習之幹部,屬於第二類。
(三)非解放區之外來學生,屬於第三類。
(四)本邊區內之青年學生,屬於第四類。
(五)烈屬及軍幹屬子弟,屬於第五類。
二、第一類學生待遇如下:
(一)每月供給伙食折發大米六十斤。
(二)日用品、零用費、學習費等,每月折發大米十斤。
(三)入學新生每人發給冬季棉花三斤,冬衣一套,至畢業為止只發一次:夏衣兩套,依所學習時間,每年夏季照發。
三、第二類學生待遇如下:
(一)本邊區地區內之工作幹部,給予第一類第一二兩項待遇,除四八兩分區幹部外製服一律不發。
(二)非本邊區地區內之工作幹部(包括國民黨地區)照第一類辦理。
四、第三四兩類學生給予第一類第一項待遇,餘概自給。
五、第五類學生待遇如下:
(一)烈屬子弟照第一類辦理。
(二)軍幹屬子弟照第二類辦理。
六、其他獎學、免費及貧寒子弟免費辦法另訂。
七、本規定自六月一日起施行,其有未盡事宜,由本府隨時修正公佈之。 [3] 

華中建設大學歷史評價

華中建設大學自1944年冬創建到1947年底結束,是在戰爭和平一一戰爭的不同環境中度過的,而在性質上,也經歷了由政治訓練班到籌辦正規大學再到政治訓練班這樣三個階段。由此可見,學校的性質和教育方針,是隨着形勢的發展與任務的不同而改變的,這是黨領導下解放區的革命大學的共同特點。華中建設大學雖然只存在三年半的時間,而且環境和工作條件極端困難,但是由於黨的堅持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先後招收四批學員,共培訓了近四千名青年和幹部,為革命和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當年曾在華中建大工作、學習過的校友,在解放戰爭和解放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少人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 [1] 
參考資料
  • 1.    山東大學校史編寫組.《山東大學校史 1901-1966》: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04:第126頁
  • 2.    《彭康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彭康文集 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01:第110頁
  • 3.    朱耀龍,柳宏為主編;周焰副主編.《蘇皖邊區政府檔案史料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08:第282頁
  • 4.    車吉心等主編.《齊魯文化大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07:第2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