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鎖定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由文化部、湖北省文化廳與華中師範大學合作共建。自成立以來,中心以“引領、傳承、服務、創新”為宗旨,以“立足湖北、服務全國、打造品牌、走向國際”為發展方針。致力於文化產業學術研究和文化產業發展研究,積極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已逐步形成集政、產、學、研一體化,跨學科、綜合型、開放流動的科學研究和公共服務平台。
中文名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外文名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成    立
2006
宗    旨
引領、傳承、服務、創新
主    任
黃永林
常務副主任
詹一虹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中心簡介

中心充分整合我校多學科的優勢,已在交叉學科的基礎上形成了9大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理論研究、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數字化開發、民族文化資源挖掘與利用、民族藝術與文化產業、旅遊、會展與數字化、農村和農民文化、數字出版、民族文化產業國際化。創建了一支學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梯隊結構合理、研究特色鮮明的專兼職學術隊伍,並吸引了國際頂尖動畫大師CliffGarbutt等國外專家加盟。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獲獎經歷

幾年來,中心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地方各類課題50餘項,獲得項目資金近5000萬元,其中有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211”工程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提升計劃項目,文化部、財政部、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等。中心依託交叉學科的優勢平台,產出了一批質量過硬、內容豐富、數量可觀的科研成果,其中包含標誌性叢書27本,年度報告、學術年鑑、專著、教材以及論文集24部,大型調研報告15篇,高質量學術論文200餘篇,開發民族文化數據庫2個,製作動畫片5部、大型紀錄片3部、網站1個,設計軟件3套、遊戲1款,形成了外觀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20餘項。其中國家“211”工程項目“中華民族文化的保護、創意與數字化”獲得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
同時,中心還以項目工作帶動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在依託華中師範大學優勢學科的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1個新興交叉學科點“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學科”。中心已獨立設置“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學術型碩士、博士學位點,“農業推廣(農村文化)碩士專業學位點”,構建了從碩士(包含專業學位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完整、結構合理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幾年來共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百餘人,在民族文化的保護、創意與數字化創新人才的培養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十二五期間,中心將繼續加強與政府、企業的各項合作,更好地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智力支持,2014年成為“湖北省文化體制改革智庫”;中心將繼續發揮資源整合及公共平台優勢,加強協同創新,積極推進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國家文化產業研究聯盟”的建設,進一步發揮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基地)在全國文化產業研究的帶頭和引領作用。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下屬機構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校友會,2023年7月9日成立 [1]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現工作分工
黃永林
主任
分管中心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教師人才隊伍建設、研究生招生和就業等工作。
詹一虹
常務副主任
主持中心行政日常工作。分管財務、研究生培養與管理、校友、研究生學位管理、外事和國際化等工作;與中心黨委書記共同負責師德師風、紀檢、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安全穩定、保密等工作;配合中心主任協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研究生招生和就業等工作。
連海江
分黨委書記
主持中心黨委日常工作。分管黨建、宣傳、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統戰、工會、離退休、組織人事等工作;與中心常務副主任共同負責師德師風、紀檢、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安全穩定、保密等工作;配合中心主任協管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談國新
副主任(內設)
分管科研、平台建設、檔案與圖書資料、實驗室、設備與國有資產、信息化等工作。
參考資料